一群人看了过去。
“第一个问题,生产之前,作何准备?”田浩直接就开始问了,然后点名回答:“请黄嬷嬷的人作答。”
那四个稳婆有什么可准备的啊?
“预备好产房,不能冷着热着也不能通风……。”其实就是老一套说辞。
说完还自觉挺好,不由得面露得色。
“请李夫人的学徒作答。”田浩听了没做表示。
李夫人的那几个学徒里,最年长的也才十八岁,没成亲呢,但是回答的井井有条:“首先要预备好产房……将所有用具全部用沸水消毒……。”
回答的十分全面,连王破这外行听了,都能分辨出,谁高谁低了。
黄嬷嬷脸色不太好看,她也听出来了,这位李夫人的学徒,虽然年纪轻却很有章法啊。
田浩又问了胎位不正该如何?若是大出血该怎么办?产妇后继无力呢?各色问题,有可能没可能的都抛出来,一开始黄嬷嬷的人还能应付,后来就吱吱呜呜了,因为遇到这种情况,她们一般都是听天由命,是死是活全看运气。
不像是李夫人的那些医女们,各种办法都想,还有各色尝试,虽然没有说死,但好歹有个解决的方式,不是让产妇躺在那里等死。
这一点上,就比黄嬷嬷她们高明了许多。
而且她们说的有理有据,甚至还有实例。
李文老大夫再看黄嬷嬷,心里痛快得很!
“行了,本公子选李夫人,带着几位医女,麻烦走一趟丁家镇,我三舅母的事情,就拜托了。”田浩正式认定了李夫人的团队,起身给李夫人行了一礼:“待到大人孩子都平安,本公子有厚礼相谢。”
“长生公子客气了。”李夫人受了这一礼,站起来就要带着自己的徒弟们走人,就算是长生公子不说,她们这几日也是要去丁家镇的,三夫人要临盆了,她必须要过去看着一些。
眼看着这事情没自己什么关系了,黄嬷嬷顿时慌了:“等等!”
第562章 顺藤摸瓜的方向
“黄嬷嬷,你还有什么事情?”田浩看她那样子,就无端的烦闷,这老婆子一看就不省心。
“这……这么一群黄毛丫头,连孩子都没生过,如何做的了稳婆的差事?”黄嬷嬷开始了人身攻击:“还有这位李夫人,有什么资格做稳婆?”
“那你有什么资格做稳婆养育孩子呢?”田浩都气乐了:“她们没生过孩子养过孩子,那么说,你们都生过孩子,养过孩子了?”
黄嬷嬷一噎,她是个老嬷嬷,在宫里过了一辈子。
既没有成亲更没有生过孩子,四个稳婆倒是有生产养育的经验。
“我等俱是生养过的人。”其中一个稳婆也不服气:“比那群黄毛丫头有经历啊。”
宫中之人的傲气,容不得她们几个被一群黄毛丫头比下去。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田浩感叹了一句。
结果李夫人等女面露微笑,李文老大夫淡定喝茶,黄嬷嬷等人却一脸疑惑,她们没听懂什么意思。
“一看就没读过书。”王破终于开口,一开口就是批判之语。
“好吧,我说的通俗一点。”田浩也明白,自己说的高深了:“吃猪肉的不一定都是养猪人,吃烤全羊的未必就是羊倌,懂了吗?养鸡的农妇,就一定能养好鸭子鹅子么?同样的道理,你们能生会养,就一定是个好稳婆?刚才本公子问了那么多问题,一旦我三舅母生产的时候遇上了,你们就干瞪眼,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甚至连个办法都没有,还好意思说是最好的稳婆?视人命如草芥一般,还稳婆呢?”
黄嬷嬷张嘴还要说什么,王破却淡然开口赶人了:“行了,都退下吧,李文老大夫辛苦了。”
这是连李文老大夫都牵连了。
李文老大夫站起来客气的寒暄了两句,就告辞走人了。
黄嬷嬷只好忍气吞声的带着人,灰溜溜的跟着走了。
李夫人也是带医女们出来,两伙人一起往外走。
黄嬷嬷忍不住问李夫人:“不知道这位夫人,教导的医女有多少?”
“成百上千。”李夫人淡定自若的回答:“皆因西北这边稳婆都不成器,一个个的手艺不行还敢给人接生,简直是草菅人命。”
她的话,跟田浩的简直一模一样。
随后上车走人,干脆利落的很。
李文老大夫带着她们到了自家家门口,就没让她们进门:“此事已了,好走不送。”
黄嬷嬷郁闷了:“李文老御医,就不能……?”
“老夫之前说过的话,嬷嬷都没听进去吗?机会只有一次,你们以为自己那点子手艺不错,殊不知在人家眼里什么都不是。”李文老大夫生气的道:“叫你们多学学多看看,结果你们干了什么?搬了新家先雇佣了几个媳妇子伺候你们吃喝,可真是来享受的了。”
黄嬷嬷急了:“不是,我们自己也弄不了那么许多东西和家务啊,再说,那李夫人是什么人?她带来的都是没出门子的黄毛丫头,怎么能知道那么多?可有经验?”
她们都是在宫里待习惯了的人,可以说是享受惯了的,这一路风餐露宿且不说,来了之后身边还没人伺候,什么都要她们自己动手,洗衣做饭,连喝一口热水都得自己去灶台那里烧,几日就都受不了了,没法子,只好雇佣了附近几个媳妇子来帮忙,这里倒是有牛马市,可没有大户人家,没人牙子,买不到什么奴婢仆妇的,只好将就着用。
那几个媳妇子粗手笨脚的,脾气大嗓门儿更大。
她们是哪儿哪儿都不习惯的啊!
“人家李夫人也是名医之后,家学渊源,教导出来的医女个顶个的聪慧绝伦,心灵手巧,且有经验。”李文老大夫摸着胡子赞叹:“自从老夫来了西北这边,很少听到有人难产,一般都是平安,更多的是顺产,长生公子功不可没,没有他全力支持这些医女学业,也不会有如今这些手段高超的医女,走在西北大地上,给那些产妇一线生机。”
说的黄嬷嬷脸色清清白白,变换的好精彩。
李文老大夫不跟她废话了,该说的都说了,直接进去就关上了大门。
总算是清净了!
黄嬷嬷心绪不宁,回到住处后,也沉默不语,她本来就架子大,这次事儿没办成,四个稳婆也不敢吭声,只站在一旁集体装哑巴。
半天黄嬷嬷才开口:“你们在家吃饭吧,我出去一趟。”
“嬷嬷,事情没办妥,咱们是不是要回宫复命啊?”其中一个稳婆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这差事是办砸了。”
“回宫?”黄嬷嬷看了看她们四个:“回不去了。”
“那回大兴城也好。”另外一个稳婆道:“宫里暂且用不上我等,就回大兴城家里,等宫里用我们了,再去当差听用。”
宫里不是时时刻刻都用得上稳婆的,且她们这样给宫里用的稳婆,那都是要给贵人接生的,不论是产妇还是孩子,身份都不简单。
所以这样的稳婆,都是内府千挑万选出来的,不仅要家世清白,还得手艺好,名声好。
长相干净,姿态端庄等等。
“嗯,我出去一趟。”黄嬷嬷说完就出门去了,留下四个稳婆窃窃私语:“这老货又憋着什么坏呢?”
“谁知道?一个老虔婆子,装什么啊?”
“只是今天这差事办砸了,这老货该不是跟上头告状吧?”
“有可能,老不死的!”
四个稳婆也很有意见的,千里迢迢的折腾来了西北,还没办成差事,当初说的那么有把握,现在办砸了板着脸给谁看呢?
“回去后可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宫里现在暂时用不上咱们了,不如在家呢,还能赚点银钱,在宫里虽然安生却没什么油水,还担惊受怕的。”
“老姐姐说的是啊,宫里……。”
“这会儿不也一样吗?听她那话的意思,让咱们坏了三夫人和孩子呢。”
“作孽的老东西。”
稳婆们抱怨连连,咒骂不断,看来对黄嬷嬷也很有意见。
只是身份没她高,被她压制着,不敢反抗罢了。
她们是个凑在一起说话,也不压低嗓门,外头几个帮佣的媳妇子什么都听到了,对视一眼,各自偷笑了一下。
平国公和长生公子的人都找了她们几个,要她们多多注意着点子,这几个稳婆来历不明,还目的明确,就想直奔丁家镇,混到三夫人的身边。
想什么美事呢?
要是什么人都能往老爷夫人身边靠,那他们身边早就挤不下了。
再说黄嬷嬷,她出了门想再去求一求李文老御医,结果到了门口一看,锁门了。
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李文老爷子去了工业园那头,说有个药方那边制药厂拿不准,请老大夫去给参谋一二。
“他倒是去的积极,说走就走了。”黄嬷嬷忍不住嘟囔了一句,略微有些埋怨的意思。
跟她说话的邻居大妈是个爽利人,看到她这样知道可能是心里不得劲儿了,但她也有话说:“怎么能不积极呢?他可是制药厂的技术总顾问,有工钱的,总不能白拿长生公子的银钱,自己在家安生养老吧?再说只是指点一二,又不是要他全都倾囊相授。”
说的黄嬷嬷老脸一红,赶紧客气两句,就走人了。
在田家堡的大街上,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没办法之下,只好随便进了一家店铺,闻到了味道才发现是一家药铺,她想着那四个稳婆断不能带回大兴城的,她们是知道自己的打算的,所以跟药铺伙计说要买砒霜。
“那可是大毒之物,您老买砒霜作甚?”伙计没有立刻抓药,而是问了理由。
“家里闹耗子,买来毒老鼠的。”黄嬷嬷的理由张口就来。
“您老说笑了,这田家堡地基都是水泥灌溉,路面都是水泥的,哪儿来的老鼠啊?且每年都有两次灭鼠行动,干净的不得了,岂能有老鼠为患?”结果伙计也是张口就问:“您老家里总不至于,是堆放了许多东西,长年累月不打扫吧?”
“唉,是外头带进来的,总也消灭不干净。”黄嬷嬷心里咯噔一下,这才回想起来,来了这么久,这田家堡是比别的地方干净整洁许多,且连茅房都比宫里的好用,什么上下水的便利的不得了。
还真没见过几只老鼠,倒是有不少人家养了猫狗,更多的是牛羊马匹等等。
她没在民间生活过几日,但也看得出来,这里的日子过得不错。
“那就养一只老猫,或者几只,这砒霜乃是大毒之物,轻易不卖的,就算是要卖了,也是要人跟着去您家,看着您用了才行。”伙计笑了:“听您口音不是西北这边的吧?”
“是,来这边看亲戚。”黄嬷嬷谨慎习惯了,在宫里不谨慎的人都死了,她现在被伙计几句话就给说的提起了心。
她是宫里资深的老嬷嬷,要是谨慎起来,一个药铺的普通伙计肯定不是她的对手。
随意哄了两句,又买了一些当归黄芪,说是回去炖羊肉吃,就拎着东西出了药铺。
心里更犯愁了,灭口不能用毒药,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可咋办啊?
想了想,又去了一家书铺,这里卖的文房四宝,质量上乘却价格便宜。
黄嬷嬷买了一些回去,到家了将东西丢给帮佣的媳妇子,去做当归黄芪炖羊肉,自己却写了一封信,只是这里她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该找谁送去,吃饭的时候,她倒是聪明,问了厨下帮佣的媳妇子。
那媳妇子痛快的很:“这南来北往的商队那么多,随便托付谁,给点子辛苦钱,保证给送到,不过须得是熟悉的商队,不然送丢了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啊,那你可有认识的商队?”
“有啊,我家里有亲戚跟着那商队,就走西北跟大兴城这条线。”媳妇子有点显摆的道:“我那亲戚还是个管事的呢。”
黄嬷嬷没把她家亲戚放在眼里,一个商队的管事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她还见过皇帝皇后呢。
“行,那老婆子就请你给捎一封信回大兴城,五两银子的辛苦钱,你留一两,给你亲戚四两,分旁人二两,自己还能留下二两。”黄嬷嬷不愧是经验老道的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成啊!”媳妇子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