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博点头:“都平安,我们一家都到大虞来了,只是没能带上管家家仆……”
说着他眼睛有些发红。
兵临城下,五皇子部下的叛军又爱屠城抢劫富户,到处人仰马翻的,他们都不敢坐自家的大船,送他们出城的小船还是他们管家找的,只是船上装不下那么多人,除了他们一家,只能再带一人,管家说他老家在乡下,贼兵追不到乡下,他把府上门锁就回老家,让他们别带人了,多带些行李。
可如今两年过去了,五皇子都死了,听说泗县易手了好几次,也不知道他们管家有没有平安到乡下老家。
还有家里的丫鬟、仆人、书童、马夫。
走之前,他们把好带好藏的金银首饰都给大伙发了,只是衢国乱成那样,即使有银两傍身,也不见得能过上什么安稳日子。
在书院没走,跟过来玩的赵舒云也红了眼睛,悄悄往旁边躲了躲。
姜竹看见了,把他抱起来放到腿上拍了拍。
赵郁川看见了,主动换了话题,和曲学博说起教课的安排。
先前是他自己上午教家旺他们那一批,下午教更小的一批。
曲学博来了,就可以都在上午上课了。
这样下了学,大孩子们能领着小一些的一起下山回家,他们也能放心些。
曲学博没有意见,这样他下午也能跟赵先生谈论学问。
说起来,曲学博又有些讪讪的。
他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读书了。
赵郁川笑道:“他们村有个叫很有意思的年轻人叫江修文,和你一样,也是秀才,你们应当能谈得来,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交流学问。”
沈青越顺势道:“我们村的江秀才虽然才是秀才,但是已经编写了一本蒙书了,谁说读书就一定要考状元,你也可以在我们山上写书编书啊,像曲二先生一样。”
一直当透明人的曲学甫:“咳咳咳!”
沈青越没继续调侃曲二,笑嘻嘻道:“我猜以后来交流学问的人不会少,实在是不好意思赵先生,没想到书院办个手续弄出这么大阵仗,你看你,归隐田园,也不弄个假名……”
赵郁川:“……”
沈青越:“顶多两三天就该有人奔着你的名声来了,你拿个主意出来,让不让他们上山?要是你实在不想教,不然就先搬到山上住两天,我们替你打发了。”
赵郁川无语。
他刚刚都听到沈青越和里正说的话了。
赵郁川:“我若不喜,你还真把人都打发走?”
沈青越:“当然啊,我们青竹书院本来的目标就是开蒙启智扫盲,科考,不是我们的追求,而且青竹书院也有你的一分子呢。再说姜竹也没答应县令呀,他说要和你商量来着。”
赵郁川笑着摇摇头,还是姜竹实诚。
这话换姜竹说可信度还高点儿。
不过这事要怪也不能怪沈青越和姜竹,说来还是他自己行事不谨慎。
县令一来他就知道这事是躲不掉了。
好在姜家村这位置,好歹能替他筛掉一些只是凑热闹,吃不来苦的人。
反正就是山村,什么也没有。
想吃点儿好的都得往镇上跑,往下天一冷,没点儿毅力的都坚持不了。
“来就来吧,让他们来吧。”
第159章 安家
有了这话, 也能放心让里正继续准备了,要不然他们劳师动众打扫半天, 没人来里正搞不好都要落埋怨。
秋收刚要结束,大伙儿都想休息休息呢。
姜竹欲言又止。
见他们说完了,才道:“赵先生……”
赵郁川:“怎么了?你说。”
姜竹:“那个,我是不是该给你涨涨工钱?”
赵郁川愣了愣,大笑出声,“涨吧, 不过得等咱们书院赚到钱再涨。”
沈青越:“那完了,涨不了了。”
赵郁川又是一阵笑。
商量过,按赵郁川的意思,他们还是上午上课, 若是有人来,他们就下午接待, 若是没人来, 他们就该干嘛干嘛。
不知道谁会来, 也不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 他们索性也不安排任何授课。
只问答、交流, 不影响书院正常运转情况下, 来者不拒。
当然, 这种交流, 他们也不收束脩。
沈青越:“曲先生先跟我们下山去看看房子吧, 要是能将就, 就在村里住下, 要是房子不行,姜竹喊人送你们到镇上去找找房子。”
曲学博:“好好。”
他打定了主意,只要村里房子没破到完全住不了的程度, 他们就在村里住下。
两家的女眷孩子已经先看过房子了,确实挺破的。
尤其是对比他们从前的大宅子。
但他们还是打算就在村里住下。
起初来村里住他们还挺忐忑的,尤其怕封闭的山村排外,但意外的是姜家村的村民们对难民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静,他们来看房子,住在附近的邻居也挺友好的,还喊他们到家里喝水吃柿子。
曲老爷当即就决定,就住这儿了。
破是破了点儿,但不受排挤,能安稳下来,这片荒芜好像又孕育了希望。
两家的钱加起来也不够十两,把房子买下来是不够的,里正做主,也像从前借房子给赵先生一样,答应只要曲学博还在他们村当先生,房子就一直给他们住,不收钱,另外也从族田分给他们一小块儿地,种菜或种粮食都行。
这房子不算大也不算太小,两家能一起住下。
曲家老太太和贾家夫人已经商量好谁家住哪个房间了。
他们原本就是凑在一起租房子的邻居,这下能继续当邻居了。
贾文彬夫妻俩压在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放下了。
有房子住了,沈青越和姜竹还让贾文彬到书院暂时当兼院,每个月给他开三两银子,以后再慢慢涨。
在村里养他们一家四口够生活了。
贾文彬帮着妻儿把屋子扫干净,把行李搬进来:“我们先这样住着,我瞧房子旁边还有一块儿空地,等将来攒攒钱,咱们手头宽裕些了,就挨着他们家盖个小房子。”
“嗯。”
“对了,给。”贾文彬掏出三两银子来,“山长预支给咱们的银子,明天咱们到镇上买些日用。”
“明天你不用上山干活吗?”
“后天才开始,我和曲大都是。”
“那便好。”他夫人开心地笑笑,“咱们家也还有一些铜钱,明天买些麻絮,给孩子们做身冬衣吧?”
“好。”
没一会儿,里正媳妇就带着村里几个大嫂和年轻人过来帮忙了。
这屋子想要住人可得好好收拾呢,这两家人一瞧就收拾不明白。
他们让先别急着摆行李,得先把屋顶和墙修一修。
屋顶就先用竹子、稻草补一补,秋天已经不怎么下雨了,也不怕漏水,用一冬天肯定没事,没钱先这么将就一下,回头有钱了再盖瓦。
不用掏钱两家都同意。
他们在村里转时也瞧了,村里好多人家也是茅草顶呢,不是家家户户都用得起瓦片的。
草铺厚一点儿,暖和就行。
窗户好说,书院那边不缺纸。
今年村里想省钱的人家都不打算买纸了,直接去要些废纸,管他上面有没有字呢,黑点儿就黑点儿,糊上就当看画。
家具没有,姜竹让先去他们作坊那儿搬些板凳。
床则是里正媳妇给他们找了别人家的旧床,“你们先用着,这几天叫他们上山砍树打一个,或者上镇上木匠那儿买都行。”
一村子人,有空的齐动手,半天不到,屋子就收拾好了。
虽然还是不咋结实,但不故意去踹,塌是塌不了的,破瓦换成了稻草茅草,墙缝是抹黄泥补的,好歹是遮风避雨能住人了。
还有人抱来艾草给他们熏了熏屋子,把虫子熏跑。
忙碌到晚上,几家邻居给他们端了菜和一大盆儿汤来。
曲家、贾家人觉得姜家村的人真是热情好客质朴实在,压根儿不知道其实他们两家这么多人,正常是不会给端这么多菜的,只是大伙看他们十几口子没一个瞧着像是会做饭的,孩子还文静的文静,小的小,看上去怪可怜的。
头一天来,都晚上了,总不好叫他们饿着肚子过夜。
他们总共也没多少行李,被褥也不多,秋天夜里还挺冷的,不吃顿饭,省得再给冻病了。
若是从前,大家也不见得会这么大方,只是今年家家户户编扇子都赚了些钱,曲学博又是教书的先生,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孩子在书院念书,自然不好意思饿着先生。
安置好先生,转天山上也忙了起来。
他们得把当藏书室用的那间屋子收拾出来。
现在来了新先生,以后就是两间讲堂一起上课了。
收拾倒也好办,这间空屋子原本就预备了桌椅板凳,他们只需要把靠在墙边的书架挪一下,横过来当作隔断把屋子划分成两块区域就行。
大些的部分用来上课,小些的部分则继续做藏书室。
另外再往先前盖了没拆的竹屋里摆两张桌子几条板凳就行,他们也不知道瀚海书院的名头能招惹来多少人,让先来的有个地方坐就是了。
要是竹屋坐不下,外面还有石头也能当临时板凳。
山下就不一样了,里正号召家家户户收拾房子。
不过秋天本来也要为冬天做准备,听说最近可能还有人要来参观他们村,村民们又懵又麻,还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