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130厘米备忘 gl 第57章

第66章 番外€€外传(中)

几个月后,安荷生下一个女孩,母女平安。

老赵鼓起勇气向安荷求婚:“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结婚吧?我会好好照顾你们俩,当个合格的丈夫和爸爸,连其他人的份……连方秀的份。”

但安荷拒绝了他,前后总共三次,都拒绝了。

她让老赵回去城里,过自己该过的生活,不要蹉跎在这种小村镇里。但老赵不肯,还租了个铺面开起了小卖部,一副要在此长期生活的样子。外包散单的报酬在大城市里不够看,但在这里开小卖部还是绰绰有余的。再加上还能再开个网店卖当地土特产,老赵一点都不觉得生活会受地点影响。

然而他知道,安荷陷进了抑郁症的泥潭里。也许还是躁郁双相,因为她有时情绪高昂,有时又低落消沉,晨重夜轻,睡眠紊乱。

房间里随处可见婴儿用品和写满数学公式的纸片。老赵问安荷这是什么。安荷说没什么,睡不着时玩玩“四色猜想”打发时间。好吧,四色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安荷的病情反反复复丝毫不见好转。那时这个镇子没有现在繁华,市区也没有像样的心理医生,大部分药都是老赵找人寄过来的。然而一旦有点好转,安荷又会自己偷偷停药。

孩子一岁多时,安荷带着孩子离开了好一段时间,也没说去哪去干嘛。回来时独自一人,她平静地告诉老赵,她已经给孩子找了个很好的寄养家庭。

“以我现在的精神状态,不适合养育她。婴幼儿时期很重要,我要给她创造更好的环境。”

老赵急了,他断没想到安荷会把自己的亲生孩子丢在外面自己回来!这很难不让人往坏的方向联想。安荷却很冷静地拿出证据,证明她真的是给孩子找了个好家庭,甚至还给孩子取了个新名字。

但她没让老赵知道新名字和具体去向,她不许老赵去找。

两天后,老赵就明白原因了€€€€因为安荷自杀了。刚好是搜救队宣布停止搜救的同一个日期,也就是方秀的忌日。她只留下一句话:想好好睡一觉,做个美丽的梦。

就这样,老赵的两个好朋友都没了,都永远从他生活里消失了。连同那个孩子,也消失了。

€€€€€€

剔除处理感情问题很笨拙这点,安荷确实是个聪明人,她不想让人查到的事,会把线索都抹干净。老赵找了三年,连孩子的生父都找到了,却也没找到孩子的下落,最后作罢。

有时他会怀疑那孩子已经不在世上了。然而想想又不合理,如果安荷要带孩子走,没必要大费周章做一场假象给他看。

作罢后,老赵回到原本的大城市,回到他原本的人生轨迹,工作、生活,再过几年结婚生子。期间他还照顾了方秀的外婆几年,老人走后也都是他打点的。

婚姻持续了十年,又离了婚,孩子跟前妻,之后他没有再结婚。

当年开的小卖部还开着,反正雇两个人看店就能营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还发展成了现在的小超市。

三十年一晃而过,世事变迁,人都老了。唯一不变的是他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回来这里,给安荷扫扫墓。还会带上方秀的照片,也算是三个人聚会了。

€€€€€€

老赵靠在门外的栅栏上抽烟,低头沉浸在回忆里,抬头思索用什么方法跟那两个年轻人搭话才不会显得奇怪。

吴姐也趁机抽一根,她不认识方秀,拿过老赵手机里的老照片对比看了看。是很像,但也不是很像,头发长了不少,也比照片里的人文弱点。

再说,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照片了。

另外那个跟安荷像是像,但肤色深一些,体型也健美些。好吧,假设她是安荷的女儿,那像极方秀的又怎么解释?方秀可没有女儿。

巧合?

反正想破头也想不出什么来,吴姐就说,有什么好纠结的,你一老头搭讪年轻女孩怕叫人笑话,我这老年妇女给你搭讪去。

正说着店里的小工出来,说那两位客人问吴居士是不是在这里。

吴姐掐灭了烟跟老赵说:“你在这儿等着。”

吴居士是吴姐的姐姐,平常住在市区,但每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在山里的道观里修道,生活悠哉得很。

而这两位客人,应该是跟姐姐约好的,怪不得一条街都是饭馆,偏选择她家的。

“我姐平常不住这里,她今天应该在道观。”

“噢,没关系。跟她约的是明天,我们来早了。”像安荷的女生笑起来很是好看,就跟安荷以前一样。

“两位过来玩的?除了道观,还去徒步道、攀岩或者水库那边不?“

“噢,我们就去山上的道观。”那女生又看了看手机,“吴居士说让我们明早直接上去找她。”

“开车不远,半小时就到。就是得步行一段山路,走得快半小时,慢的话个把小时。”

也不知道姐姐约她们是干啥,不过亲姐姐嘛,这很好打听。像吴姐这种饭馆老板,每周接待那么多往来游客,当然知道问事情要找时机。所以她也不着急,只是说好饭店老板该说的话。

吃完饭天也快黑了,两位客人自然要找住宿的地方。既然都要等吴居士了,当然也是住他们家的民宿了。

登记身份证时,吴姐借机看了那两个人的名字:何荷允、方秀。

方秀!连名字都一模一样,真的是活见鬼了?!

€€€€€€

第二天一早,何荷允和方秀吃过早餐,就开车前往道观。老板娘说步行上山快的话也要半小时,何荷允不想把路程拉得太快,就慢慢走,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方秀知道何荷允刻意放慢了脚步,走前一步牵她手:“我们去见她咯。”

“嗯。”

“感觉有点……奇怪。”

方秀轻笑着说着,何荷允捏了捏她指尖:

“我也是。”

“可能安荷也是这么觉得的。”

两人相视一笑,踏进道观大门。

找到这里来,何荷允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三十多年前的资料不好找,她手上的线索就只有名字和大概的长相,连当年的所谓收养文件也只是私人协议。

后来终于被她联系上这位吴居士,曾经与安荷是邻居,还是中学同学。得以了解一些情况。

道观里很清净,几乎没有人。等了大约五分钟吴居士就出来了。挺和蔼的一位阿姨,比她的妹妹吴姐要高瘦一些,毕竟居士嘛。

“她一直安置在这里,就十年前道观扩建时搬过一次。有人给她一次过交了五十年的费用。她走得早,也没亲人在,但每年都有朋友来拜祭。”

“请问朋友是什么人?”

“他每年都会这天来,到时你们就会见到了。”

吴居士领她们去到一个先人堂,安荷的骨灰安置一个稍高的位置,打扫得很干净,还放了一支鲜花,看来有人不久前才有人拜祭过。

“我给你们开个拜祭桌。”

虽然是山上古色古香的道观,但设备都是很现代的,电子拜祭桌,牌位和照片都是屏幕显示。看上去的质感倒是跟实物相差无几。

调好设备,吴居士也不打算留:“你能找到她相认,也算是天意缘法。有什么需要的话去那边茶室就能找到我。”

何荷允和方秀依次给安荷鞠躬,上香,倒茶,倒酒,很简单的拜祭仪式。

然后,两人齐齐看着安荷的照片不吱声。方秀推何荷允一把:“说话呀。”

又支吾了一阵,才开口:“我,我我是何荷允,大概率是你女儿。”然后她又拉过身边人,“她是方秀,我在她的记忆里见过你。故事有点复杂……”

说起故事,何荷允便流利起来。反正四下也没有人,她们也不赶时间,可以慢慢道来。

末了,方秀说:“安荷,我已经完全想不起你来了。但司博士说,其实记忆回路依然存在。只要没受到损坏,有生之年那些记忆会都沉睡在我脑子深处。”

顿了顿,她又挽了何荷允手臂说:“无论记忆会不会苏醒,我都想告诉你,在往后的时间里,我都会带着它们,爱我身边的这个人。”

安荷微笑的照片不会给她们任何回应,就当是默认好了。

话毕,方秀再鞠一个躬,然后竟听到身后有人叫她:“方秀。”

两人惊讶地齐齐回头,就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不,并没有那么老,仔细看也就五十来岁的样子。

“你真的叫方秀?”花白头发的叔叔声音有点儿迟缓。

方秀缓缓点头。

“我叫老赵。你……跟我的一个故人很像,好巧的……你跟她长得很像,跟她年轻时。连名字都是一样的,人不完全一样,太久之前了……”重重复复的句子不太顺畅。

他翻出手机里的合照照片,给她俩看他所认识的方秀和安荷。

“你家里有跟你同名的,像我这个年龄的亲戚吗?”老赵只能想出这个可能性了,虽然说出来也很扯。

方秀跟何荷允对视了一眼,也许真的遇到故人了。但方秀只说:“我想是没有的,巧合吧。”

这个方秀就是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方秀,这种事当然不能透露。

“那这位……”老赵又对何荷允说,“我看你们在拜祭安荷,你们是她的……?”

“我叫何荷允,大概是她女儿。”如此直白的名字,也许不必多解释,“请问您是?”

“我跟安荷是大学同学,当然,我认识的那个方秀也是。这三十多年来,除了我和几个朋友,就没有别人来拜祭她了。今年看到两位,很叫人惊讶。”

“老赵叔叔,”何荷允展开笑容,“不忙的话我们想请您喝杯茶,可以告诉我更多关于安荷的故事吗?”

“好,好,有空有空。我给你们说说她俩的事,也想听听你俩的故事。”老赵的眼眶莫名湿润了,仿佛那戛然而止的往事,那些早已远去的青春,又忽然有了续章。

那天道观的茶室坐进了三位客人,一老两少,从白天聊到黑夜。

老赵知道这两个人不是安荷也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方秀。他还没老糊涂,不会以为这是老天安排的幻象或妄想。可真有那么一些恍惚间,仿佛他的两个好朋友又回来了。而他自己也变回二十出头的心境,与她们谈天说地。

作者有话说:

番外我随便写写,大家随便看看。

----

ps.“四色猜想”已被证明了,顺带提一嘴,作者不懂数学莫较真,哈哈哈哈。

第67章 番外€€外传(下)

入夜的小镇通常是宁静的,远不及大城市那般喧闹。

何荷允刚洗过澡,倒了一杯本地特产的果茶在桌边坐下。她趴在桌上盯着方秀仔细看了一阵,才凑过去一些问:“这两天,有想起什么吗?”

“哪有那么容易。”

“老赵和吴姐带我们逛了一天,有点印象不?”

“没有,可能我从没来过这里吧。你呢?看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感觉如何?”

“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但我喜欢这个故事。你说,我这样想,会很无情吗?”

“不会。我比你更无情,我不喜欢‘那个方秀’的故事。”

何荷允还是趴在桌子上,下巴搁在肘窝里往方秀面前挪近一些:“诶,昨天说的,是真的吗?”

“昨天说的什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