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他是九千岁 第229章

作者有话说:

多崽殿下:支棱.jpg

第108章

刘戗是个心热的,因为罗家父子‘帮了他的大忙’,哪怕罗家父子一头雾水,反过来觉得吃了贵人老爷一顿鱼,只是说了几句话,还等着帮忙呢,结果被告知忙完了。

啊?这就忙完了?

他们什么也没做啊。

刘戗笑呵呵说:“帮了帮了,帮了我大忙。”知道父子俩要去买些年货,离过年还有一个月,但现在买了布,回去一家人还要做衣裳,到了年跟前再下来一趟。

进趟城不容易。

刘戗一手拎着罗小鱼的背篓说:“走,我给你们买。”

“不用不用。”、“老爷不用了。”

父子俩连连摆手。

刘戗却很是热情,非得买,“就当我报答你们了。”

罗家父子根本奈何不了刘戗,于是一行人去给罗家父子置办年货,刘戗表面粗糙大大咧咧,但心思很是细腻,尤其以前才肃马关长大,对底层百姓生活还是很了解的。

布店就挑最寻常的小门脸,要的也是便宜的粗布,颜色是靛蓝,这样浆洗剪裁干农活,布料耐磨穿的久。

买了布、针线,连着还给挑了些棉花。

黔雍城是有卖棉花的,不过买的人少,这东西精贵,整个黔雍城地界气候原因种不了棉花,倒是戎族适合产棉花,最近几年商人往来,棉花才多了起来。

不过寻常百姓买不起,还是穿单衣,冷了有条件了就多穿两三件,棉花都是卖给小富裕家庭的。

还给买了糖、油、盐、猪肉、鱼。

父子俩战战兢兢懵住了,连‘别买了’、‘不要了’都不敢喊,吓傻了。王元孙才拉着刘戗说好了。

刘戗收了手。

万幸一点:刘戗没给父子俩银钱。

天色不早了,罗家父子背着沉甸甸背篓就差给老爷们跪下了,许多福一众不让跪,“快回吧。”

“对对,快回去,天一会黑了。”刘戗说。

冬天天黑的早,父子俩背着藤篓赶紧跑,像是身后有人追着咬他们似得,等出了黔雍城往回家土路上走去,罗三才松了口气,面上还有些茫然和震惊,他觉得自己没睡醒跟做梦似得。

罗小鱼还好一些,呐呐说:“阿爹,老爷们怎么对我们这么好。”

罗三答不出来,他也想不明白。

父子二人跟着许多福队伍打转了一下午,周边百姓都瞧见了,心里羡慕,但一看贵人只给那对父子买了寻常普通布料,也没什么贵重的,心里略是舒坦了些,没那么嫉妒了。

许多福在吴素那儿过了一遍明面,“孤今日遇到城外的村民,土改令后,他们的日子比先前好了许多,家里有余粮了,土改令虽说是我父皇推行下的政策,不过当地能落到实处,百姓日子比以前好许多,吴大人你也是好父母官。”

这位大人傻愣愣的,没那么高情商,但确实是不错。

吴素今日听底下人说了,殿下吃了鱼买了雪莲果,还跟城外村民聊了许久,在他管辖地界,事关殿下,大事小事都是要事,此时听殿下如此说,吴素松了口气,心里也高兴,忙拱手谢殿下夸赞。

“你现在是政使?”许多福问。

吴素谦卑说:“黔中如今七座府城,下官管理三座,乃是副政使。”

大盛其他地界上没有‘副政使’一说,只有政使,副手叫左令、右令,从七品的官,都是干一些杂务,官阶还不如县令,但因为常在政使身边干活,到了地方府县,县令还是会给副手几分颜面的。

黔中不一样,黔中这边需要因地制宜。

吴素管的是旧三城,主政使管的是新城——其中一座乃是以前黔中旧城,是除去黔雍城最为繁华之一。不过当年王家倒了后,旧城的经济崩了遍,如今才缓过来。

“你做的很好,这边三城虽然是旧城,不过孤看民生都欣欣向荣,你做的好。”许多福嘉奖。

吴素:“谢殿下夸赞。”

许多福嘉勉了一番吴大人,便让吴大人退下了。这边三城旧一些,但当初能发展好,说明地理位置很强,离水路近,只要给时间,吴素这个副政使也能做出一派政绩。

迟早调任。

不过吴素这个性格,待在这里是最如鱼得水的。

“许多福许多福你在吗?”

“刘戗刘戗你是猪吗?”

许多福回应,还叫他这么多遍,他一看刘戗跟中了大彩票似得,扑腾着胳膊一副兴高采烈过来了,不由说:“你不跟王元孙你侬我侬去,找我干嘛。”

“能不能借借御医?明日我想去看看罗小鱼的阿奶,他阿奶腿坏了,咱们帮忙给治一下。”

“行。”许多福答应的很爽快,挥挥手,“明日给你和王元孙都放假,你们二人去吧,放心我明日在府邸待一天哪里都不出去,不惹事。”

他决定明日和严津津在府里玩嘻嘻。

刘戗更为高兴,“真的?好哥们,你放心好了,等你以后和严怀津有什么事了,要找我帮忙,包在我身上!”

“啊呸呸,我和严津津好的很呐,不用你猪脑袋替我们操心。”

刘戗风风火火已经走了,回去就跟王元孙说这个好消息。

罗三父子俩一直走到深夜才回到家中,幸好现在安全不少,好像是五年前王将军杀了好多坏人,大家怕到了现在,以前村往城中去的路上还有些偷鸡摸狗的小偷,现如今也干干净净,没人敢犯事。

这也是罗三敢带着小鱼去城里缘故。

“阿妈!阿妈!”罗小鱼人还没到,声先喊起来了,明明背着沉甸甸东西走了一路,此时说话声还透着响亮高兴。

原本紧闭的农户大门没一会就打开了。

罗爷爷开的门,先喊:“小鱼你和你阿爹怎么才回来啊,是不是雪莲果不好卖?”

“不是爷爷,全卖光了。”罗小鱼喊,还想说些什么,被他阿爹拍了下后脑勺,罗小鱼可机灵了,想着回去再说。

一家人进了院子,罗爷爷关上门,院子里罗阿奶声:“诶呦,怎么买了这么多。”、“老三你钱哪里来的?”、“这是什么?白的还软和。”

罗阿妈担心儿子,问小鱼吃没吃,锅灶里还有饭。

“阿妈我不饿,我晌午吃了好多鱼,有老爷请我和阿爹吃鱼,老爷长得好看又很有钱,光是我一人就吃了一整条鱼,还吃了干饭,吃的米饭。”罗小鱼说的飞快,“这些东西都是老爷给我们买的,还问了我们好多家里事情。”

罗爷爷罗阿奶罗阿妈都愣住了,这、这说的是什么?

“小鱼发热走糊涂了?”、“老三你说咋回事。”

罗三在城里拘谨,但在家里说话如常,先是喝了口水,才说:“我和小鱼卖了一早上雪莲果,最后有位北方来的老爷,口音是北方的。”

“对对,爷爷就是大船下来那个口音,一模一样。”罗小鱼说。

父子二人一言一语将今日一切说明白,罗家全家听得稀奇,惊声连连,若不是这两筐东西在,还以为父子二人诓他们的谎话,尤其罗三还把卖雪莲果以及早上带身上的银钱全拿出来了,一文没少。

背篓里的东西就是老爷们买的。

“阿妈这是棉花,听说是戎族那边的东西,城里有钱人将这个塞到衣服里,冬日穿起来暖和,你穿了腿就不疼了。”罗三说。

罗小鱼将鱼翻出来,“阿妈爷爷看,都是大鱼,我和阿爹今个吃了好多鱼肉,这些鱼我就不吃了。”

罗爷爷三人还是提心吊胆,就怕明日老爷要是找上门,说罗三和罗小鱼偷他们的东西怎么办,但东西都送回来了——

“老爷们要买,阿爹阿妈,我实在是拒绝不了,他们好多人。”

最后只能如此了。

第二日,两背篓东西还是放着,罗家人不敢用,幸好天冷肉鱼都能放,不会坏,罗爷爷罗三先去上地里干活,干到一半听到村里人喊:“你们快回去,有人去你们家了。”

“罗阿奶吓坏了。”

罗爷爷吓了一跳,心往下沉,难不成真是昨日老爷们说他们偷东西,这次是要绑谁?卖谁?父子二人脚步匆匆,罗爷爷路上还安自己的心,说:“咱们家现在有了粮食,实在不行把粮食卖了还回去。”

“那些布都没动,就是一些肉,还好的。”

如此一想,倒也没像之前那般绝望——现如今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他们罗家有了些底子,罗爷爷又想要是闺女还活着,活到了这个时候,不会饿肚子也不会死了。

罗小鱼今日在家干农活,喂猪喂鸡打猪草,见贵人老爷来了,愣了下,张口喊人,将人往家里带。

刘戗拍拍罗小鱼脑袋瓜,说明来意:“昨日听你说,你阿奶腿有伤,今个我请了上好的大夫给你阿奶看腿,我们快要走了,走了以后你们一家好好过日子。”

王元孙一身寻常黑衣,也没带刀,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罗小鱼看过来时,王元孙眼底透出些笑意,轻轻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了。

等罗三父子到家里一看,罗爷爷要跪地磕头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王元孙听明白了,说:“不要东西,刘戗给她找了大夫。”

“你们别怕,不是来讨东西的。”刘戗听王元孙话意思猜明白了,眼底都是骄傲,跟王元孙说:“你跟他们说,说你是王元孙大将军,咱们来看望村民来了。”

王元孙心头升起一些热意,到底是没说出口——太羞耻不好意思了,刘戗觉得他是大英雄,这便够了。

这一日,刘戗王元孙在罗家待到了正午,还在罗家啃了一条烤鱼——鱼还是昨日刘戗买的,这里村民好奇都上罗家来看,见城里来的有钱老爷在罗家吃喝不心疼,他们心疼坏了。

罗家真是一家子老实头。

御医给罗阿奶看了腿,当年腿没打断,不幸中的万幸,只是骨裂愈合的不好,旧伤过了这么久要重新愈合也是件麻烦事,但御医手法高,也不用考虑药材价钱,做了许多药膏还有内服的,又给罗家送了一次。

五日后,太子殿下的车队要启程往西宁城去了。

罗小鱼站在山上,望着整个田地,小小的他记得,来他家给阿奶治病的是大好人王将军,请他和阿爹吃烤鱼的是太子殿下,他问那位刘将军太子殿下是什么官?

刘将军哈哈笑说:“是这大盛最大官的儿子。”

“你们能分到田,就是大盛最大官想着你们呢,不想你们饿肚子,他的儿子也好,心地好,以后好日子好长着。”

罗小鱼就跟全家说了,他们家的好日子还有好久好久呢。

从黔雍城走官道,车马重,走的慢些,十五日才到西宁城,中途路过一座府县,刘戗骑在马背上,往前跑了跑,又折返回来,说:“这地我差点没认出来,是不是之前那个晃儿村?”

刘戗嗓门大,许多福怕冷坐在车里都听见了,此时掀开门帘,从里面探出个脑袋来,“什么村?”

“晃儿村殿下。”王元孙解释,“以前这个村子三不管,男丁被杀女人被抢,留下的孩子晃在这个村子。”

现在建起了城。

当日他们就在晃儿府借宿过夜,县令接待。

许多福发现,晃儿府有种质朴的希望,黔雍城一草一木砖瓦建筑间能显露出‘祖上富过’,还是比较精细的,但晃儿府就很大开大合的质朴,城里氛围却特别积极向上,其中客栈特别多。

晃儿府的县令说:“殿下,我们府来往商户特别多,运着夷和府和戎和府的特产,在咱们府县借借脚休息休息,往旧三城运去。”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旧三城住着不少家底丰厚的人家,像是戎族的棉花在黔雍城还是比较受富贵人家欢迎的,虽然贵人们不冷,但是说这是戎和府运过来的,量又少,只有城里贵户能买得起用得起,自然有人争相购买。

此地商人多,催生的服务业比较多,街头还有许多小孩专门做领路、跑腿、传消息等‘生意’,赚的不多,每次一个铜板,最早是给口吃的能打发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小孩们现在也要跑腿费。

严怀津便说:“那他们能吃饱了,这也是件好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