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锅中浓白的羊汤正在翻滚,香味四溢,众人围在篝火旁分食烤熟的羊肉。
虞归晚拉下布巾,同样用匕首割下一大块烤的焦香的羊肉大口吃起来,黑鹰落在她身旁,叼走留给它的生肉条。
站在远处不敢靠近的牧民都虔诚的看着这一幕。
黑鹰是很多游牧民族的图腾,能驯养黑鹰的都是族中的祭司,地位崇高,而对其他能驯养黑鹰的人,牧民同样敬仰,并觉得这是天神在护佑部族,才会遣使者降临,还带来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雪花盐。
激动万分的牧民绕着帐篷跳古怪的祭祀舞,吟唱古老的部族祝词。
初次进草原的众人看的稀奇,廖姑撇嘴道:“这些人是不是疯了啊。”
“话这么多,吃你的。”已经填报肚子的虞归晚站起身,钻进自己的小帐篷,留黑鹰在外面放哨。
那些牧民要是敢打歪主意,这片草原就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舒服睡了个好觉,次日队伍赶着羊群去往下一个部族,首领还好心指了路,希望商队以后再途径他的部族,换到更多草原上没有的东西。
赶了半天路,队伍终于到达首领所说的大部族,放眼望去,有数十顶帐篷。
他们对商队同样欢迎,尤其在得知能换盐巴,牧民脸上的笑容比悬挂半空的太阳还灿烂,十分爽快就同意了虞归晚开出的价格。
牛羊、马匹、金玉、整串的绿松石以及镶嵌了宝石的象牙制品,香料和肉干、羊毛更是堆满牛车,这一趟属实是满载而归。
回程的路跟来时不同,换做旁人多半要迷失在茫茫草原中,虞归晚有黑鹰在高空引路,有情况都会发出戾叫。
笛声穿透,试图抢夺羊羔的草原狼耷拉下耳朵和尾巴,老老实实充当牧羊犬,帮助队伍驱赶羊群。
途中遇到小股的盗匪,黑鹰提前示警。
经过深思熟虑,虞归晚决定不跟对方正面交锋,而是绕了一段路,避开盗匪的埋伏,让草原狼从侧面包抄过去伏击盗匪。
掠过的风都带上了血腥味,她却不在意。
.
约定好三日回,还没有见人,钱大难免心焦,背手在房里转圈。
钱二让他转的头晕,忍不住出声道:“凭虞师傅的身手,能有什么事,你就别瞎琢磨了,坐下等。”
关外危险重重,钱大没有钱二乐观,又派人去关口。
家丁出去了有小半个时辰,便跑回来道:“管事的,虞师傅回来了,还赶了好多牛羊,叫小的回来告知一声,咱们可以启程回河渠了。”
钱大一拍手,“好!速速收拾东西,套车!”
留守在客栈的两个镖师在得知消息后也迅速整好包袱行囊,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去关口跟虞归晚汇合,见到挤在一块咩咩叫的羊群,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精彩。
“虞师傅,这?”
虞归晚没有下马,用马鞭顶了顶重新戴上的竹叶帽。
“跟牧民换的。”
知道是跟牧民换,可这未免太多了点,还都是肥羊,那几匹黑马也是顶好的草原马,就算放到庶州府城也罕见,必定卖高价。
钱大竖起大拇指,两牛车鸭蛋能换回这些?他不信,却聪明的没有细问。
一路平安回到河渠,城门口的守卫和百姓都被羊群的规模惊到,还引起了骚乱,高脚和柳东闻讯赶来驱散了看热闹的百姓。
也有城中的富户听闻,当即就派家丁出来问价,成交了五六十头。
虞归晚选出十头最肥美的留着送钱老爷,另外给高脚柳东家里也各送了五头,剩余的就让程伯他们先赶回南柏舍,她去钱老爷那里结尾款。
有了从牧民那换来的金玉珠宝,押镖这点钱对她来说就不算什么,但还是得要,蚊子腿再小也是肉,钱是她辛苦一路应得的。
大批牛羊赶回村,着实把村民吓了一跳,从没见过这么多牛羊,全都围着看。
尤其那三十头健牛,若不是程伯拦着,村民都想上手摸两把,靠种地为生的村民对牛总是有特殊的感情。
“这是我们同草原的牧民换的,虞姑娘说了,先圈在村外的空地,另起栅栏当畜圈。”
程伯将虞归晚的话交代下去,又通知村民晚上去大院,因还有不知情的村民在场,卖盐的事程伯说的很含糊,知情的村民交换眼神,明白这是要分钱了。
看着这一大群牛羊,村民心头火热,这回发财了!
羊群进村的时候幼儿还在砖窑那边,妙娘跑来喊她回去。
第一批砖已经烧制出来,就是很多开裂的,幼儿正皱眉思索问题出在哪,听闻虞归晚回来了,又立马骑上小毛驴往回赶。
牛车停在院中,葛大娘和几个妇人一袋袋往里搬东西。
西屋的炕上全是从关外带回来的金玉珠宝,金灿灿的能晃瞎人眼,饶是见惯了富贵,幼儿也还是滞了片刻。
进门就甩掉外衣的虞归晚拎起水壶咕咚咕咚喝水,瞅幼儿站在原地不动,便从后轻轻推了一把,道:“挡在门口做什么,进去不是看得更仔细。”
“两车盐就能换这么多……”幼儿嘴巴发干。
虞归晚抓起一把珍珠,这珠子成色极好,颗颗都有拇指大,莹润泛光,就是富贵人家也少有,草原的牧民说这是他们在迁徙途中于一个深湖中捞的。
她用半罐盐同牧民换了一羊皮袋这样的珍珠。
“这个给你。”她将珍珠全部塞到幼儿手上,连同羊皮袋。
幼儿捧着沉甸甸的一袋珍珠,呆愣在原地。
第018章
“一户三头羊, 十户一头牛,金玉宝石各一袋。”
话音落,挤在堂屋的村民目瞪口呆, 以为自己听错了,知道能分钱,却不知道能分这么多,在催促声中软手软脚上前领走属于自家的那袋金玉,沉甸甸的手感将还处于云里雾里的村民拉回现实,有的直接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日前官府征税,东拼西凑才交齐,谁家都欠着债, 就像大山似的压在头顶, 让人喘不上气,过不了几个月,秋收之后又要交税,更要人命。
辛辛苦苦种地养畜,眼瞅着过了几天温饱日子, 隔三差五吃顿肉,这一征税, 就是从他们身上扒一层皮刮一层肉。
宣泄过心中困苦的村民在葛大娘等人的宽慰下抹掉眼泪, 跪在地上给虞归晚用力磕头, 发誓绝不会将盐井的事告知外人, 以后唯她马首是瞻。
“虞姑娘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从今往后虞姑娘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绝没有二话!”
利益能将村民拧成一股绳, 他们不想再被沉重的税收压垮,不想再饿肚子, 盐井就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偷偷摸摸又如何,对着干又如何,是官府将他们逼至今日,他们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而已。
视线扫过表忠心的村民,虞归晚轻敲桌面,许久才缓道:“谁要是敢泄漏半个字,我绝不轻饶。”
自从那些无赖光棍被赶出去后,她也许久不在村民面前动过屠刀,村民险些忘了去年寒冬,她是如何带领狼群同野兽厮杀,又是如何将进村打劫的盗匪射死,远的不谈,就说半月前黑子山,如今可还有活着的贼匪?
思及此,村民们猛地打了个冷颤,心想回家后定要好好束约家人,不许到外乱说,尤其近期投奔来的亲族,断不可让他们知道盐井的事。
屋内的烛光不算亮堂,还比不上金玉的璀璨,幼儿坐在最角落的位置,从始至终都未言一句,仿佛一尊雕塑静默在那。
随虞归晚出关的人,袋中金玉是村民的两倍之多,牛羊亦不缺,留守村中的如葛大娘、佟汉、妙娘、陈妇等也另有份。
村民散去,跑回家中关紧房门才敢将怀揣的袋子打开,瞬间就被金光闪到眼。
“嘶€€€€”炕上的老人见状倒抽一口凉气,“这么多?!”
领回金玉的妇人立马捂住老人的嘴,“娘,小声些,别让人听见。”
家中有投靠来的亲戚,就住在隔壁那间屋子,不知人心如何,若听去了总归麻烦。
“还有三头羊,牛是和其他九户共用,”妇人低声说与老人听,“虞姑娘说今日天晚,先不分牛羊,待明日让我们再过去,虞姑娘还说往后牛羊还会更多,我想着先在咱家屋后把羊圈弄起来。”
“天爷!”老人念了好几声,才用力拽住妇人的手,“如今家中你做主,该如何你自去办,我老了,不中用,帮不上忙,如果你爹和兄弟还在,你也不用一个人苦撑……”
想起逃难路上饿死的亲人,妇人也抹眼泪,哽咽道:“娘,咱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现在也有了银钱,我想送咱们家的几个孩子去跟幼儿姑娘识字。”
幼儿一直都有教村中的孩童识字,村民不好意思让她白教,日常都会拎些瓜菜过去。
可拿这当束€€属实寒酸,如今手头富裕了自要重备一份丰厚的。
.
给村民分牛羊的事交给葛大娘,虞归晚去看砖窑。
来这边做工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听村民说这就是本村里正,又有剿匪之功,身手十分了得,工人被唬的站在一边不敢上前。
她昨晚就听幼儿说烧出的砖多数开裂,这应是砖胚没打好,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到位导致,她让负责的工人就此问题做了调整,再烧出来的砖虽然也有开裂,却少了许多,硬度尚可,建围墙足以。
烧砖和修围墙都需大量劳力,佟汉又去城门口雇了两批人,工钱和先前一样。
干的活又累又苦,却没有人抱怨,给的工钱合理,又有饭吃,还抱怨什么?别的村子还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他们被挑中来这干活已是万幸,有人甚至跟村民打听能不能迁到南柏舍,不在村内,挨着修围墙那块也行。
虞归晚得知这事,没有立马同意。
“围墙修好再说。”
这次修围墙并不是只把村子围起来,而是连同附近耕地都纳入,再从村河引流灌溉,工程量十分浩大,几座砖窑日夜不停运作,至秋收也才建了不到三分之一。
虞归晚还雇了批人将她现在住的大院推倒重整,院墙加高,分正房和东西厢房,有前后院,阿秀和余姐还是在这帮忙做饭以及干杂活,另算了工钱给她们,她们对虞归晚很是感激,做事也越发尽心。
原本被盗匪烧毁的祠堂也重修了,旁边还多盖一座学堂,幼儿日常就是在这教村里的孩童读书习字,虞归晚则在训练场指导其他人练功。
无需日日苦练的村民只需照管盐田,其余人也各有事情做,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哪怕只是三四岁的孩童,不去学堂读书也要放羊。
期间镖局的生意不断,虞归晚有意培养底下人,就不再亲自带队,交由程伯、廖姑、佟汉和陈妇,同阎罗娘的合作也逐渐稳定。
每隔几日,大批的雪花盐就神不知鬼不觉从南柏舍运出,换回真金白银,再分到村民手中,村民再去县城买粮囤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
都是逃难吃苦过来的,深知家中有粮才稳妥。
如今家家户户都修院墙,将屋子围起来,墙头还插着尖锐的石块和骨头,哪个不长眼的敢爬墙头进来偷东西,绝对扎的满身血洞。
为了能快点修好围墙,除花钱大量雇佣劳力,虞归晚还找匠人做了滑轮。
朝廷限铜铁,她也是托高脚的关系才弄到少量铁矿石。
有了滑轮,再架起简易的塔吊,两人高的石块也能轻松吊起,再不用工人慢慢抬。
这些大石块用来砌围墙的基底,再往上砌砖,就十分牢固了。
村民开始以为围墙就是修土墙,加半围砖头就顶好,不曾想是要照着城墙的规格修的,难怪要费力烧砖,还让人凿石块,待围墙修好,墙门一关,就如铜墙铁壁,村子安全无虞。
“到底是虞姑娘想的周全。”
几个负责监督工人干活的村民也没有闲着,搬砖、拌粘土这些活他们都会干,时不时也凑着说两句话,再想想家中的屯粮和藏起来的金银,只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被雇来干活的人听村民闲聊,便凑过来羡慕道:“修围墙可要花不少钱,你们村可真富裕。”
村民回头看那人一眼,没接话。
那人不但没怯,反而凑的更近,“那天我看见有好些人赶马车从村子出去,马车上是什么啊,你们知不知道啊。”
村民的心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年长那个借口道:“能有什么,货呗!你不知道顺利镖局?那可是我们村的,镖师都是我们自己人,城里的大老爷赏识我们里正,就时常雇佣镖师护送商队,马车上的就是人家的货,要送到很远的地方。”
那人恍然大悟,又似不甘心,追问:“送一趟给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