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第65章

下午还有解馋的点心、养颜的燕窝、补身的汤羹……

总之很是丰富。

并且还是乔玉景带来的丫鬟和厨娘做的,让往日操劳的谢奶奶们如今总算轻松些了。

谢奶奶和谢母在村里时,没少被羡慕恭维,心里天天可开心了,也对乔玉景这个新进门的儿夫郎满意得不行。

瞧见夫夫两人出来,就高高兴兴招呼。

“景哥儿出来了,快吃些东西咱们才好出门,初一上香的人多,寺庙里的素斋不好买,早食不吃饱点,等会儿要饿肚子。”

“对对对,玉景哥你多吃些,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咱们要玩个痛快。”

卿哥儿和乔玉景关系最亲,赶忙把人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至于亲哥哥都相处多少年了,现在坐一边去,别打扰他和嫂夫郎培养感情!

乔玉景也是高高兴兴和卿哥儿坐到一起。

一时间把后面的夫君给忘了。

谢文彦:……

所以你们对我的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大家看见这一幕,都不由大笑起来,气氛和乐。

……

待其乐融融吃完早食后,谢家人就坐着马车去了寺庙。

马车当然还是乔玉景提供的。

他倒也不是想把谢家上上下下都给包完如此贤惠,实在是除了小时候被苛待,自从有反抗能力后,他在伯府的生活就是金尊玉贵了。

乔玉景虽想在乡下住几个月,树立一个贤惠糟糠夫郎的形象,可不代表就真要去吃苦。

既然有丫鬟婆子使唤,也有马车坐,为什么还要委屈呢?

总归谢家人都是心胸宽阔之人,尽管对于全家吃软饭这件事,有些不太好意思,但也接受良好。

毕竟谢家人是有底气的。

谢文彦的优秀让他们有信心家族崛起,不会因为一时的落魄而自卑。

总之,双方相处挺和谐。

到了寺庙。

众人一起上过香后就分开了,谢奶奶一群长辈去找和尚聊天说话,谢文彦则带着兄弟姐妹们,先去扔祈愿带,再去摇签。

祈愿带,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写着祈愿福语的布条。

香客把布条往寺庙的百年老树上扔,据说扔得越高,心愿就越会灵验。

乔玉景望着高高的大树很是颓丧道。

“夫君,祈愿带太难扔了,我往常也来过这里上香,但布条轻飘飘的,根本仍不到最上面去。”

“可不!这树那么高,我就没见过把祈愿带扔到高处的,上回我想了个法子,在布条里包了颗石头,那倒是扔上去了,结果庙里的和尚教训我不诚心,说我投机取巧,真是坏透了。”

卿哥儿愤愤不平抱怨。

谢家兄弟姐妹们:……

小弟,你那确实是投机取巧吧吧吧吧吧?

不过谢文彦很是赞同自己亲弟弟。

他点头,“常言道:黄狸黑狸,得鼠者雄也。小弟莫要把那和尚之言放在心中,世间之人或迂腐、或敞亮、或宵小……都有各自道理,我们从心之人,不与其计较。”

卿哥儿听完舒坦了,“哥你说得对,我哪里不诚心了?我分明就是聪明。”

谢家三房从不内耗。

“这就对了。想把祈愿带扔到最上面是吧?哥帮你们。”

谢文彦满意点头。

说罢。

就拿过自己亲弟弟和夫郎手中的祈愿带,优雅地挽起袖子,身手矫健爬上扔祈愿带的大树,将布条挂到最高处。

众人:……

你确定这样的祈愿真能让菩萨显灵?

菩萨显灵不显灵,谢文彦不知道,也不指望,反正他只知道求天求地,始终都不如求自己。

所以,挂完祈愿带,大家去摇签的时候。

谢文彦直接把寺庙签筒里的上上签挑出来,挨个给兄弟姐妹们发一根道。

“菩萨信众千千万万,轮到咱们愿望灵验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你们有什么愿望就跟我说,我想法子帮你们实现。”

众人:……

谢文齐:堂弟,你的精神状态是不是有点太超前?

作者有话要说:

注: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蒲松龄《聊斋志异》

第57章 忽悠乾元帝(1) 2更~

三房的日常奇葩操作实在太多了。

谢文彦此刻的举动虽不妥,但谢家兄弟姐妹们却都是高兴的。

五郎这般模样足以说明把大家都放在心上,家里对五郎的付出,对方都牢牢记在心中,他们没有白对五郎好。

“五弟,大哥想娶个漂亮的媳妇!”

“五弟,我也要漂亮夫郎,性子像弟夫郎这般温柔的。”

“我希望五弟你以后给我撑腰。”

“我愿……”

“哥,哥,我要穿绫罗绸缎,戴金银玉冠,吃山珍海味,还有奴仆成群!”

很好,最后一个绝对是卿哥儿无疑了。

都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大家也不客气虚礼,纷纷积极说出自己的愿望,相互其乐融融嬉闹。

谢文彦如春风般笑着一一答应点头。

端的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风度华章的郎君。

让角落一位穿着低调,但举手投足却难掩威严贵气,年龄约莫五十多岁模样的老者,瞧见后神情很是激动。

……

“像,真的是与朕年轻时候太像了。效忠,你帮朕找到了这个孩子,立了大功!”

站在寺庙角落的乾元帝,激动看向身边的王成安感慨。

刘效忠,就是王成安入宫做太监后改的名字。

王成安扶着乾元帝恭维笑,“是啊,谢郎君可不就是与主子您像极了么,当初奴才一眼就在人群中瞧见了对方,真是好生吓了一跳。”

“那鼻子,那眉眼简直与主子年轻时候如出一辙,都是风度绝佳的郎君……”

“最重要的是那身气质,丝毫不比那些世家大族的少爷差,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即便流落民间,也能长成玉石青松,世间恐怕只有主子您的皇室血脉了……”

一番话说得乾元帝身心无比舒畅。

自从知道谢文彦的存在后,他心里就迫不及待想见人。

只不过皇帝微服私访,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而且事关皇室血脉,除了最开始的调查证据,后续也是还要多番核实才行的。

焦急等了两个月,直到前几日经过暗卫多番核实调查,确认身份无误,乾元帝就再也忍不住跑出来了。

如今亲眼看到真人。

乾元帝更是再无怀疑。

因为谢文彦的长相气质和一举一动,让他感觉就像看见了活脱脱的年轻版自己!

若这都不是他亲儿子,那宫里那些歪瓜裂枣又是什么?

乾元帝很是偏心的想。

€€

又站在角落观察了一会儿。

等到那边谢家兄弟姐妹各自分开闲逛,原地只剩下谢文彦和乔玉景夫夫的时候,乾元帝才装作普通香客上前。

压抑心中激动和蔼笑着搭话。

“这位小友,老夫瞧着你刚才与兄弟姐妹间的相处颇为有趣,感觉你我甚是投缘,不知可否坐下与老夫饮茶闲聊几句?”

正在与夫郎说话的谢文彦被突然搭讪楞了一下。

但反应过来后,似乎也觉得面前老者很面善,便也笑着拱手道。

“此处人多眼杂,不便让我夫郎避嫌,若是老先生不介意,我们夫夫二人便陪老先生喝两杯清茶闲谈。”

时下注重男女哥儿大防,尤其是读书人更为讲究,交友时不喜旁边带着家眷。

不过现在寺庙人多,让一个哥儿单独呆着容易出事,作为君子的谢文彦怎能因交友,就随便丢下夫郎不管?

正好乾元帝也想看看自己“儿子”娶的夫郎如何,自然是慈爱点头。

“无碍,本就是闲谈,无需多礼。”

说罢。

几人就在王成安的领路下,走到角落清静的亭子中坐下开始聊天。

期间,乔玉景一直保持礼貌笑容,安静地乖乖跟着。

只不过偶尔投向旁边王成安的隐晦目光,以及砰砰直跳的心脏,代表他真实情绪此刻到底有多么焦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