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
乔玉景已经猜出面前的老者,多半就是当今老皇帝了!
因为以他亲爹如今的身份,除了当今皇帝,谁还能让他爹这般恭卑地跟在身边贴身伺候?
父亲之前说他夫君很像皇帝,有可能是皇帝流落在民间的皇子时,他还不怎么相信,觉得实在离谱。
可此刻看见两人站在一起。
没想到,夫君与当今皇帝还真的很像!
其实,单论五官的话,他夫君和老皇帝并不像,只能说是同一种硬朗英俊类型的长相,以及高大的骨骼身形。
但如果再加上相同的气质,相同的下意识动作,还有相似喜好的穿衣风格。
就难免让人多想了。
他夫君……不会真是老皇帝流落在外的皇子吧?
乔玉景有点怀疑人生。
而这边。
谢文彦却好像并未察觉到什么,一边笑着与乾元帝说话,一边拿起石桌上准备的茶具,开始行云流水地烹茶。
他不仅动作熟稔好看,烹出来茶也是清香醇厚,火候掌握刚刚好。
瞧见桌上的几盘点心。
谢文彦并未如何犹豫,动作很自然的首先拿起一块椒咸的茶点品尝。
让乾元帝内心甚是喜悦。
不由在心中自我洗脑,这果真是他亲儿子,不仅长得像他,连口味都跟他一样!
乾元帝实在没忍住高兴道,“谢小友也喜欢吃咸口的点心?”
“嗯,我口味比较重,素日就喜欢吃咸口点心和辣菜,可惜家中长辈和兄弟姐妹们都更喜甜食和清淡。”
“素日里总不能叫全家都迁就我一个,如今出门在外有机会,自当多尝两口,让老先生见笑了,口腹之欲,实难忍耐也。”
谢文彦打趣一笑,并未有半分羞窘,很是心胸坦荡。
也说到乾元帝心坎上了!
要说对方膝下那么多皇子,为何就对他这个流落在外的‘儿子’上心?
除了因为对那个早死的宫女有些愧疚惦记外,主要还是因为调查说谢文彦很像他。
也不知道是不是乾元帝的基因不够强大。
他宫里那些皇子公主们,除了有几分五官长得像他这个父皇外,其余大多数性格喜好,都偏向遗传了母亲。
乾元帝吃东西偏重口味,他儿子们却全都偏清淡!
乾元帝喜欢花团锦簇的摆件,他儿子们却都喜欢简单雅致的!
乾元帝是个身材高大,阳刚英俊的,他儿子们却都偏文弱俊美!
你说如此情况,现在冒出个外貌气质,还有喜好都像自己的儿子,他能不高兴激动,心里熨帖吗?
“无碍无碍,人生在世,不过吃喝二字,有口腹之欲才正常,喜欢就多尝尝,老夫也爱好吃食,尤其咸辣口,吃着舒坦。”
乾元帝笑得别提有多慈爱,赶紧把那盘咸口点心推过去。
他因着身材高大健硕,年轻时候为了争皇位,是去军营打拼过的,因而并不像大多数皇帝那般文弱,说话也随意些。
谢文彦闻言爽朗笑,“老先生是性情中人。”
“小友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刚才观小友在佛前求签那番作为,当真是随心坦荡,老夫还是头一次看见小友这般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小友能说出那般自信超俗的话,又随口承诺兄弟姐妹心意,想来是腹中经纶,才华卓绝,不知小友可有信心在下次科举,高中金榜一甲?”
乾元帝夸赞打探道。
虽然确定这是自己亲儿子了,但因着在宫外出生长大,到底名义上血脉存疑,为了皇室脸面,如无意外是不可能上玉牒恢复皇子身份的。
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弥补,有能力就进入朝堂,给实权重用,没能力就找机会赏赐一个爵位。
总归不能委屈了,他的儿子必须享受荣华富贵!
否则他当初那么努力和兄弟们竞争皇位做什么?还不是为了至高权利,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荣华。
没道理那些废物宗室都能靠着他享福,他亲儿子却要屈居人下。
难得有一个让自己感觉亲近的儿子,乾元帝难免有些父爱泛滥。
作者有话要说:
谢文彦:干爹,你想要什么人设?我都有!
第58章 忽悠乾元帝(2)
其实乾元帝重视谢文彦,除了觉得这个“儿子”像自己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之前搞出来的【印子钱】事件。
一个无权无势的贫寒学子,敢在印子钱上做文章,公然挑衅得罪那么多权贵,表面看上去着实蠢的可以。
但这么几个月过去,谢文彦却还好好活着,那就说明他不简单了。
乾元帝是个惜才之人,自然免不了兴趣大涨。
面对他的夸赞试探,谢文彦笑容不变,只是放下了吃东西的手。
“腹中经纶,才华卓绝不敢当,谢某不过有些小聪明罢了,受不得老先生如此盛誉。倒是老先生气度威严,举止尊贵,应当是大家,不知小子能否得先生指点一二?”
他态度谦逊温和,但语气却没了刚才的随意亲近。
显然因为此番试探生出了警惕,毕竟一个贫寒农户出身却能在科考中,力压大部分精心培养的世家子弟,自然不可能是蠢货。
乾元帝见他态度突变,也反应过来自己着急失了分寸。
但这也不能怪他,第一次与流落在外的亲儿子见面,他心情难免激动,在宫外便放松了精神和警惕。
懊恼地暗暗深呼吸两口气克制情绪。
乾元帝只能改变原本的忘年交计划,做出一副被谢文彦才华吸引,想要招揽人才的权贵模样,摸着胡子笑。
“谢小友连印子钱都敢做文章,如此胆识才华,若当不得腹中经纶四个字,还有何赞誉可以形容?”
“指点说不上,但小友既然说了,老夫倒也真有几句提醒之言。”
谢文彦在听到【印子钱】的时候,淡然表情明显变化,嘴角向下压了一下。
代表他对此事的凝重和忧虑。
虽然很快就整理了表情,但还是被乾元帝看见了。
乾元帝心中点头,这才是正常嘛,无论这个儿子如何聪明,终究还是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做事情的心态和手段还有些欠缺不足。
乾元帝盯着他,声音欣赏又不失威严道。
“谢小友确实聪明,还未入仕就开始给自己铺路了,印子钱之事,虽让你得罪了不少权贵,却也获得了不少高位之人的注意和拉拢之心。”
“自古寒门学子入仕后都难以出头,少不得熬上多年资历,小友选择提前站队,固然能够得重用和保障,但小友觉得太子真能一直保住你吗?”
话落,谢文彦眼中便闪过一丝震惊和慌乱。
显然在惶恐他怎么知道自己投靠的主子是太子?!
“不知老先生说这些,到底所谓何意?”
谢文彦表情没有变化,语气很是镇定,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但抿起的嘴唇,却代表他心绪并不平静。
乾元帝见此,拍拍他肩膀笑得很是和蔼,“小友莫着急,老夫与你说这些,并没其它意思,少年人有志气,有胆量,还有谋算的心计是好事。”
“堂堂男儿不求上进,才让人鄙视。不过,想要青云直上,跟对主子才是重点。”
“太子固然是个不错的投靠人选,可当今陛下身体康健,未来之事谁说得准?”
“小友才华出众,卷入皇子间的争斗着实可惜了,自古忠君才是真正的活命之道,小友可明白?”
图穷匕见,乾元帝已经委婉说明自己是帮皇帝来招揽人才的。
一般人不管心里怎么想,此刻应该都欣喜若狂答应了。
毕竟皇帝的意思谁敢忤逆。
但谢文彦沉默半晌后。
却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笑出声道。
“忠君之道?老先生说得轻巧,但有句话叫做身不由己,自古能够坐稳纯臣之位的,要么是芝麻绿豆小人物,要么就是身后大族支撑。”
“我一个无权无势的寒门学子,您老让我怎么摆脱漩涡做个忠君之臣?我虽然有些本事,但也没自大到能让陛下日日惦记着为我保驾护航的地步。”
“做太子的人,我可能不一定会有什么好结局;但现在做一个纯臣,我肯定不是坐冷板凳,就是成为牺牲品。”
“如今我已经踏上太子的船,老先生,您来晚了……”
他又不知道自己皇子身份,不知道皇帝愿意维护自己,如此说也不奇怪。
大家谁不知道远离皇位之争,做一个纯臣安全啊。
可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没得选!
尤其是像谢文彦这种无权无势出身的,进入朝堂后如果不尽快站队,下场只有滚蛋腾位置,因为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但随即。
谢文彦话头又转道,“当然,如果陛下愿意重用谢某,谢某也自是愿为陛下赴汤蹈火,谢某所求不过青云直上,为家族改变门楣罢了。”
他负手而立,语气自信,再不见刚才慌乱。
显然在须臾间为自己的处境,想到了好计策。
乾元帝并不介意他的冒犯,因为他在谢文彦身上,看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和拼搏向上的勇气。
他当年也是一个没有母族势力,还不受父皇宠爱的皇子,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最大原因就是他敢不要命的去拼。
这个儿子,真的是像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