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第88章

其余家财丰厚的官员,见状也赶紧跟风拱手。

“陛下,香火不香火的,臣等不在乎,臣等就是想为天下百姓造个福。”

乾元帝:……

当初说筹集银子兴修水利的时候,你们一个比一个哭得穷。

如今朕准备自掏私库了,你们竟敢跟朕抢供奉,当真厚颜无耻之极。

作者有话要说:

谢文齐大为震惊:堂弟,你竟然卖坟!

第79章 皇帝老爹的偏爱 1更

立庙享受百姓香火供奉的诱惑,别说对看重视身后名的古代人,就是很多现代人都难以抵抗。

谁能拒绝单开一页族谱的魅力?

谁又能拒绝名留青史的机会?

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确实消耗巨大,连朝廷国库都无法承受。

可把这些工程分段,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难度压力就小多了,毕竟有句话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力量巨大。

朝廷官员有钱的不少,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仅愿意积极支持兴修水利了,而且还会竞争上岗!

且从此事还能延伸出更多的灵感。

比如说日后再有什么天灾,又需要筹集银子,依旧还可以用这一招。

楚国那么大,能够立庙的地方多着呢……

谢文彦这一招空手套白狼,不仅仅是阳谋,还是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入套,事后还得感谢他想出如此好办法的阳谋。

乾元帝有些不高兴大臣们往日哭穷,结果现在一个比一个富得流油的真相。

但今天可是他皇儿的好日子。

所以,在短暂气闷后,乾元帝就露出了龙心大悦的笑容。

“好好好,此策甚妙!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大楚能得爱卿这般年轻儿郎,是朕之福!”

“传朕旨意,今界恩科一甲状元为谢文彦,榜眼肖明,探花卢世博。”

“状元谢文彦于南方水患献策有功,特赐琼花街四进状元府一座,黄金千两,布匹十车,金银珠宝若干……”

噼里啪啦一串赏赐下来,直接砸的众臣耳朵嗡嗡。

不是,陛下您清醒点,虽然谢状元确实献策有功,但也没必要如此厚赏吧。

自古哪个状元府有赐四进院这么大的?

而且还是琼花街那种权贵聚集的好位置!

当下就有朝臣忍不住道,“不可啊陛下,这实在不符合规矩……”

真的不能怪他们眼红。

要知道京城土地寸金寸土,一个大宅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得找关系,很多当了多年官的三四品老臣,都没能住上琼花街的宅子,还是四进院落那么大。

除此之外还有黄金千两,金银珠宝若干的好东西……

谢文彦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凭什么?

众臣不服气。

其余新科进士们也是羡慕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乾元帝却是心中冷哼。

这可是他亲儿子,他没办法让儿子认祖归宗,享受属于皇子的尊贵,赏赐一个四进宅子怎么了?

若不是考虑到大家心情,他都想直接赏赐一个郡王规格的府邸了!

“这有何不符规矩?谢爱卿不仅是大楚历代科举第一个三元及第,更是为朝廷解决了南方水患这种难题,直接加官升迁都不成问题。”

“如今朕不过赏赐一个宅子,和一些金银财物而已,如何就不行了?还是说尔等根本就是心胸狭窄,容不下新人入朝?”

“看来南安王之事,尔等是半点都没被警醒,今日朕便告诉你们,只要是有才之人,无论资历深浅,朕都会重用,朕不需要尸位素餐的臣子!”

乾元帝沉声呵斥,身上杀意尽显。

别以为他平日好说话,就忘记了他当初是怎么铁血上位的。

大臣反应过来脸色发白,赶忙闭嘴跪地,齐声惶恐道。

“臣等不敢,陛下英明,是臣等迂腐……”

见此,乾元帝这才满意。

但随即想到,自己对谢文彦如此圣宠,怕是要给儿子遭嫉妒受陷害。

想了想又道。

“既然兴修水利之策是谢爱卿提出来的,想来此事谢爱卿最为清楚,如此,谢爱卿进入翰林院后,便先不做其它,全力辅助礼部尚书尽快商议章程吧。”

以前兴修水利的事情是个烫手山芋,如今有了两全其美策略,就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负责此事的官员必定炙手可热。

让谢文彦成为此事负责人之一,短时间内朝中就没有大臣会针对他了,甚至还会反过来讨好他。

当真是一番良苦用心。

其余新科进士们:……

他们真的要长红眼病了!

这下,朝臣们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陛下是铁了心要扶持人上位。

而谢文彦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然是喜形于色,没忍住激动抬头,一副感动到要对自己大力提拔的君主至死效忠的模样。

然后这一抬头。

他就瞪大眼睛懵了。

显然没想到龙椅上的君主,就是曾经与他相谈甚欢的故人!

乾元帝看着他好似震惊傻的模样,不由露出笑容,直接当着众臣的面笑道。

“怎么,谢小友不认识老夫了?”

“老先生,不,陛下,我……”

谢文彦不知所措跪下,似是想到自己当初的大言不惭,满脸涨红。

不管他怎么聪明,终究还是个刚出茅庐的青年,哪能碰到这种事还稳如泰山。

让乾元帝没忍住帝王威严,露出发自内心的捉弄人得逞大笑。

也让朝臣们惊了。

陛下对谢状元态度竟如此熟稔,还称呼小友……两人莫不是早已认识?

而乾元帝也确实没打算瞒着此事,他环视众人语气炫耀。

“谢爱卿大才尔等今日不过只见冰山一角罢了,当初能够兵不血刃解决南安王谋反,亦是多亏了谢爱卿与朕的灵光。”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诸位爱卿,朕希望你们不要因一时偏见,就忽略了底下年轻官员的建议,朝廷需要年轻人才能更加朝气磅礴,蒸蒸日上。”

“如今先帝老臣都已经辞官回乡,朕需要你们撑起大梁,朕相信朕的肱股之臣们,一定都是胸有沟壑,心胸宽阔的……”

乾元帝实在心疼自己流落在外多年的儿子,不愿再因为顾忌这,顾忌那,而让有才华的儿子坐冷板凳,慢慢熬资历。

他要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多么看重谢文彦,大大方方把人捧上高位。

让大家选择讨好拉拢谢文彦,而不是嫉妒猜疑下黑手,让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儿子半途夭折。

当然,他也确实很想扶持年轻官员。

以免将来新帝上位,没有好用的人手,又像他一般被先帝老臣掣肘……

大臣们听出乾元帝想要表达的意思,心中叹口气。

自古帝王和臣子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以前有先帝老臣撑腰,他们这些臣子什么都不用怕,但如今陛下大权在握,他们若还敢嚣张,就真的是愚蠢找死了。

只是没想到,他们还真是小看了谢文彦这个寒门子弟。

当初兵不血刃弄死南安王和先帝老臣的主意,竟然也是对方出的。

这小子鬼主意怎的如此多?!

大臣们心中憋闷不已。

而这不过才开始,将来还有他们阴影的时候。

€€

朝臣没人再反对,其余新科进士就更没说话的地。

于是,钦点谢文彦为状元,并且丰厚赏赐的事情,就这么愉快决定了。

次日皇榜张贴。

除了谢文彦这匹黑马,其余考生的名次基本都在大家预料之中。

谢家得到衙役报喜,谢奶奶和谢爷爷当场高兴地差点晕过去,里正和谢氏族老们,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仰天直呼。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的谢氏小家族,终于能够改换门庭了。

乔氏这边。

因为族里在朝中有人,乔老族长得到的消息更为具体,知道谢文彦不仅仅是三元及第的状元,还是备受陛下看重,为陛下出了良策的能人。

眼看这前途无量,青云直上不成问题。

顿时也坐不住,赶紧把其余族老叫到一起商议此事。

如今他们乔氏看着还行,但其实因族中人才青黄不接,一直在走下坡路,谢文彦这么一个得力姻亲很重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