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部分男子对于自己后院的妻妾子女,总是都觉得全在掌握之中,迷之自信。”
“但是人就有悲欢离合,爱恨怨憎,触之反弹才是人之常情,便是蚂蚁也有咬死大象的时候,兔子逼急了都还咬人呢,何况是人?”
说着,乔玉景嘲讽感慨,“男人,呵。”
躺枪的谢文彦:……
倒也不必一概而论!
谢文彦摸摸鼻子劝慰,“夫郎莫要为此生气,凡事没有绝对,无论男子女子还是哥儿,里面总有好有坏,咱们要以平常心对待,你看为夫就特别洁身自好,对吧。”
“那也是我抓住了夫君的心,是我厉害。夫君敢说,你在喜欢上我之前,就没想过三妻四妾?”
乔玉景骄傲,一副少忽悠我的神情。
以他夫君唯利是图的本性,若不是爱上了他,怎么会放弃利用后院纳妾巩固势力的机会,前世没娶妻纳妾,那是没有条件。
对方现在的洁身自好,都是他调教得好。
谢文彦毫不心虚点头,辩驳道。
“贪心乃人之本性,为夫曾经是想过三妻四妾,难道夫郎就没想过三夫四侍,夫郎若不是爱上为夫,怕是也要如郭家哥儿般,在后院养一群面首吧。”
“夫郎莫要甜言蜜语,为夫都知道,你一直羡慕人家得很呢!”
别以为他不知道。
夫郎表面乖巧,温柔体贴,爱他爱得不得了,实际内心强大狂野。
他敢说,若是他有半分对不起的地方,这小哥儿不仅得把他腿打断,还得转身就给他戴绿帽子!
谢文彦也一副‘夫郎我看透你’的神情。
乔玉景:……
行吧,他们夫夫就是半斤八两!
不过他就是想想而已,美男环绕是好,但他还是更喜欢和夫君相守。
乔玉景心虚了一秒。
然后就又理直气壮,扑到谢文彦身上嘴甜哄道,“可我还是更喜欢夫君,我夫君不仅风流倜傥,俊美无双,器宇轩昂,还能干得不得了。”
“小哥儿我呀,一颗心都被夫君给吃掉,拿不回来了!”
夫郎的甜言蜜语,简直一串一串的,能让人心都化了。
谢文彦抵抗不住翘起嘴角,将人抱进怀里笑,“我知道……”
乔玉景眼中也是满满的情谊,依赖搂住他脖子唤了一声,“夫君。”
声音缠绵悱恻。
夫夫俩温馨相拥片刻。
乔玉景才道,“夫君,昨日我看《大学》第三篇,有好些不解之处,你一会儿给我讲讲好不好?”
他虽学过四书五经,可以前更多精力放在琴棋书画的技艺上面,这些知识只能说懂了,却并不精。
如今夫君身份不同,他应当充实自己,才能跟上夫君的脚步,与夫君并肩而行,相濡以沫,执手到老。
“好,我给夫郎当先生。”
谢文彦笑着点头。
夫郎愿意上进,他很高兴,因为比起容貌,他更喜欢有才情的人。
如此处处都合自己心意的夫郎,他如何能够不爱?
……
在谢文彦的故意放纵和推动下。
曲家不出意外,彻底倒向了世族。
没过几日,京城就传出了曲素雪和吴氏嫡次子的定亲消息。
此消息一出,朝臣们心思各异,或忧愁,或欣喜。
皇室的宗亲们则全部神色难看。
原因很简单。
皇室和世族立场对立,不管皇室内部有什么问题,只要是脑袋清楚,还有一点良心的宗亲,就会一致对外抵抗世族。
毕竟只有楚国皇室存在,他们这些皇室宗亲才能享受富贵。
一旦楚国皇室没了,他们这些皇室血脉的下场,可想而知!
所以,听闻曲家把女儿嫁给世族消息,皇室老宗亲们都坐不住,一起结伴跑来找谢文彦了。
“陛下,曲家势力不算什么,但曲家是太皇太后的母族,身份特殊,一旦世族利用曲家针对咱们皇室,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此事还请陛下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咱们必须未雨绸缪……”
牵涉到自己利益,大家就特别积极了。
谢文彦也不想动摇自己阵营的人心,神色镇定安抚众人。
“你们着什么急?朕既然敢和世族撕破脸,自然是有底牌依仗,朕绝对不会让父皇留下的江山,败在朕的手中。”
“不知陛下有何筹谋,可否与臣等透露一二?”
老宗亲们满脸忧愁,心中很是没底。
毕竟世族的威名实在让人惧怕。
谢文彦闻言环视众人,似笑非笑道。
“是你们傻,还是朕傻?自朕登基以来,你们因为不服朕继位,给朕添了多少麻烦,又袖手旁观多少次,尔等心中不清楚?”
“你们这个样子,朕可不敢信你们,总之事情朕有筹划,你们按照朕的命令办差,把普及教育的官学办好便是,老老实实,朕自会保你们荣华。”
“当然,你们若对朕没信心,也可以选择背叛朕,只要日后别怪朕不念宗亲之情就好,朕是什么人,想必尔等都知道……”
声音平静,甚至堪称温和。
但在场皇室宗亲们,想起内务府几位贪污老宗亲,说被抄家就被抄家的下场,都没忍住背后一凉。
众人当即惶恐跪下,“臣等不敢!”
没办法,数次教训下来,他们实在不敢再随便挑战谢文彦的脾气。
这厮一言不合,是真下手啊。
见众人如此模样,谢文彦这才满意,神色缓和。
多余劝说的话他不想说。
反正他不缺这些人投靠,愿意相信他自然好,不愿意相信他,少养几个宗室子弟,他还省钱了呢。
第178章 质疑和死谏?
谢文彦暂时不想管世族那边。
他现在忙着整合楚国的国力,进行统一诸国的脚步,世族这颗大毒瘤,他打算留到诸国统一后再彻底处理。
因为整个中原大地,不止楚国有世族盘踞,其它国家也有。
他现在处理楚国的世族,只会打草惊蛇,若被其它国家世族看到他对其的狠辣手段,定会控制诸国拼死反抗他的统一步伐。
所以,确定自己布下的暗棋没什么问题后,谢文彦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登基后的恩科上面。
新皇第一次恩科,是新帝最光明正大筹备班底的机会。
对此次科举考试,谢文彦抱着很大期待。
为了选出最符合心意的人才,此次科举和武举的题目,从乡试到会试,全部都是他亲自与朝臣商议的。
谢文彦还对负责科举的官员着重强调。
“此次科考和武考录取标准,朕不需要辞藻华丽,做表面功夫的,朕要能办事的务实人,舞弊之举必须加重防范,若有人敢阳奉阴违,糊弄于朕,休怪朕对他不客气!”
作为亲自参加过科举的人,他对科举里面的弯弯绕绕实在太清楚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才,就一定能够高中的。
“是,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
领命的朝臣抹汗应答。
这么久时间的交锋,他们现在也清楚当今陛下不好糊弄,尤其是在科举和民生上,胡搞是一抓一个准。
没办法,谁让当今陛下是从民间出来的,对下面的灰暗比他们这些官员还要清楚明白。
除此之外。
谢文彦还让户部拨了一笔款,改善学子们的考试环境。
倒不是他有多么善心,而是经历过底层的生活,他更能体会底层人的心态。
别看这就是一点小恩惠,但足以获得很多学子的好感。
反正穿越堂兄对此就特别赞成和感动!
不管是为了自己前程,还是为了振兴家族,大堂哥谢文石和穿越堂兄谢文齐,此次都分别参加了科举和武举。
谢文齐原本是不想干的。
因为他性格不适合当官,就想做生意赚点钱,然后享受富贵咸鱼生活。
可惜有上辈子的“首辅之臣”例子,谢文彦哪能放过他这么一只好牛马?
于是。
在谢文彦的鞭策,以及夫郎的隐隐期望下,谢文齐只能拿起书本,日日头悬梁,锥刺股,奋起努力学习科考知识。
在科考前夕,达成考不中状元探花,但也能中个进士的成果。
宫里。
乔玉景听到消息,忍不住摇头笑,“四堂兄还真是潜力无限,平日里瞧着傻乎乎的模样,但总能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
虽说早在前几年,他们就有意无意督促四堂兄开始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