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齐也知道陈国的想法,所以也没在认罪之事上纠缠,直接以陈国使臣出言不逊借口,进入赔偿谈判阶段。
双方你来我往争吵,双方脸色都不好看。
全都吵得面色或涨红、或铁青,一国大殿就跟菜市场般热闹。
最终。
陈国到底因为国库东西丢失,底气不足示弱。
而谢文齐则没有后顾之忧,以死皮赖脸,油盐不进的态度谈判胜利。
双方以“友好邦交”为遮羞布。
陈国割让边境两座表面荒凉,实则暗藏矿产的城池,赠送祝贺楚国新皇龙凤胎之喜;
楚国则回赠高产粮种,以及留下张和尚这么个“人才”帮陈国建设国家;
双方对此都很满意,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被强行冤枉栽赃要好处的陈国众人,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许。
“虽说割让城池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但那两座城池不过荒凉之地,能够为我陈国换来高产粮种,也不算太亏。”
“只要把高产粮种迅速推广下去,我们就能很快恢复元气,倒时有了粮草,再跟楚国算这笔账……”
下朝后,陈国皇帝和官员们相互安慰。
谢文齐则是给张和尚留了几个人,按照谢文彦交代的叮嘱一番,停留半个月后,就收拾行李启程,前往其它国家。
然后在剩下的南国、吴国、黎国继续如法炮制谈判。
其余三国虽不情愿,可看见比自己强盛的陈国都低头了,想想高产粮种的重要性,也就都没反抗太厉害。
毕竟,他们就算可以想办法去楚国偷粮种,能偷回来的数量也有限。
倒时等他们慢慢把偷到的粮种,种出足够普及全国百姓的数量时,人家楚国早就不知道兵马吃得多么膘肥体壮了!
落后就要挨打,诸国现在都不敢浪费时间。
……
因为诸国国库被盗,没有立马开战的底气。
谢文齐此次出使谈判非常顺利。
只不过,每次谈判完,他都会以多日奔波劳累为借口,在诸国停留半个月的样子。
谢文齐此举当然不是真的劳累,他留下自然是搞事情的。
楚国想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光是安排郭明熙他们在各国内部捣乱还不行,还需要外部压力,才能让各国相互争斗起来捡便宜。
而黎国,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黎国靠近海边,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撑,就是贩卖海盐,一旦海盐生意出问题,整个黎国就将大乱。
诸国皇帝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哪怕昏庸的南国皇帝都不例外。
只要黎国露出明显颓势,诸国绝对会蜂拥而上,瓜分黎国的疆土和财宝,特别是如今诸国国库被盗的情况下,大家急需发一笔横财。
黎国依靠海盐生活,而谢文齐手中正好有更加先进的制盐办法,可以轻松扰乱黎国的重要经济。
所以,黎国就只能成为被祭天的倒霉鬼了。
此计划不宜声张。
谢文彦除了乔玉景和谢文齐谁也没说。
因为靠盐赚钱的不止黎国,还有诸国世族,贩卖私盐是世族们一大命脉,一旦被这些人知道他可以轻松掌握了盐价,这些人恐怕会再也坐不住发飙。
所以。
谢文齐趁出使诸国机会,在诸国倒卖低价细盐的行动,就连同行的官员都不知道,全是他和十几个暗卫单独完成。
也亏他有空间这个利器,无需考虑细盐的携带和运送问题,不然这事情,还真不好办得如此轻松。
于是。
等谢文齐携使团众人开始返回楚国的时候。
诸国民间突然出现大量走商,悄悄贩卖低价私盐。
那私盐不仅价格极低,而且质量还很好,竟是往日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的精细好盐!
百姓们碰到这种好事,全都买疯了。
也不怕买私盐被抓。
毕竟这细盐价格,比大家平时吃的粗盐,都还要便宜好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在抢购,被发现了也是法不责众。
现在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大部分百姓都跑去走商那里买低价细盐,城里的官盐和世族手中的私盐,销量自然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世族,因为他们卖的是私盐。
走商的低价细盐也是私盐,肯定最先冲击他们。
所以。
当月底世族盘账的时候,看到这个月私盐收入,竟连上个月的零头都没有,直接眼前一黑。
“这个月的私盐怎会半个铜板都没赚到?让各地大东家过来!”
诸国世族族长暴怒又心慌。
抓破脑袋都想不出好好稳赚不赔的私盐生意,怎么会突然出如此大纰漏,实在荒唐。
第187章 私盐和钱庄
为了确保此次搞事顺利。
谢文彦并未控制楚国的情况,所以诸国受到盐价冲击,楚国自然也在范围内,盐价市场受到影响。
楚国的世族比其余几国世族还要着急。
因为他们一直被谢文彦打压,近几年楚国出现的纺织厂、新酒楼、香皂、玻璃……等等生意,都导致楚国世族产业不断衰败。
私盐生意是他们最后一个大命脉,若是出现问题,就真的完了。
三大世族众人聚集起来商讨。
“到底是谁在贩卖私盐?那么好的细盐,价格竟然比粗盐还要低数倍,对方莫不是疯了不成?”
王族长难以接受现实,眼睛都出红血丝了。
王家是三大世族中势力最差的,若不解决私盐问题,他们肯定最先扛不住,到时候原本的盟友说不好就会翻脸,掉头落井下石吃掉王家。
所以他是最急的。
但此事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解决策略,因为他们就算降低自己的盐价,成本也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低价细盐贵。
吴族长也是神情憔悴,“那贩卖低价细盐的人不是疯了,恐怕是有比我们更加厉害的制盐工艺。”
“如今我们着急抱怨都无用,当务之急,是找出幕后之人,以及拿到对方的制盐工艺,否则我们世族的辉煌,恐就到头了。”
石族长气道,“找人说得轻松,对方能够瞒过所有人,在短时间把低价细盐卖遍诸国,这一股势力绝对不比咱们世族差。”
“而且对方来势汹汹,一时半会儿人肯定是找不出来的,真正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稳住局面,限制低价细盐的流通。”
“否则继续拖下去,咱们的私盐生意亏损就罢,动摇家族人心才事大!”
一旦家族人心溃散,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别忘了,当今陛下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他们,等待蚕食世族的机会。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
“想要限制低价细盐流通,只有让皇帝下令才名正言顺,低价细盐的流通不仅影响我们,也同样影响皇帝,盐税可是国库每年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谢文彦不是很能耐吗?咱们先看看他如何处理,看情况再做打算,咱们先稳一稳……”
世族虽势大,可到底是私底下,想要号令天下百姓,还得是皇帝才行。
如今诸国皇帝和世族都在为此事烦恼,他们想不出办法,不代表别人不行,只要稳得住,到时候就可以抄作业。
所以,如今是比拼家底的时候了。
……
如同吴氏族长说得那般,朝堂上大臣们也的确同样着急不已。
众人商量好几天都没个头绪,只能眼巴巴看向龙椅上的谢文彦。
毕竟,他们这位陛下向来鬼点子多。
谢文彦环视众人冷哼,抓住机会就开喷,“往日鸡毛蒜皮的事情,你们指着朕鼻子,骂得倒是欢,如今真正需要你们办事时,一个个就全成哑巴了。”
“朕给你们高官厚禄,你们就是这个样子?你们自己说,朕要你们到底何用?养着吃白饭吗?”
让你们平日跟朕作对,看朕现在骂不死你们!
谢文彦小气地抓住机会耀武扬威。
众臣:……
不服气,但没办法反驳。
谁让他们确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应对此次危机。
众臣只能憋屈跪下,“臣等惶恐,是臣等无用,请陛下息怒。”
“知道自己没用往日还敢与朕作对?此事想解决也不难,扰乱诸国盐价的幕后之人暂时不急,现在稳住百姓民心,以及无法让人拿捏才是重点。”
“只有稳住局面,腾出手脚,任由那幕后之人如何躲藏,朕就不信他还能在诸国一起动手的情况下,半点马脚都露?”
谢文彦理直气壮,半点都没有说自己的心虚。
众臣拱手追问,“臣等愚笨,还请陛下细说。”
“开办国有钱庄。钱庄的存在,事关民生,朕觉得钱庄应当由朝廷开办才是……”
没错,谢文彦想开钱庄。
这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