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97章

他还记得姚夫郎说的,黎峰之前进山,都是一身血的往外跑。

他心疼,顾着黎峰的面子,一直没问。

这都过去了,他就想把黎峰照顾好,让他少担些风险。

如今听了山歌的来历,更加想学了。

夫夫俩简单应付了一顿,往新村去的路上,黎峰就教陆柳唱山歌。

陆柳从姚夫郎那里学的两句,只是个开头,不是大胆示爱的句子。黎峰整段整段的教,就跟大段大段的热情告白一样,陆柳一句句学着,也跟一句句的回应一样。

他俩起得早,天都没亮,冷风往脸上扑,可他的脸火热发烫。

陆柳唱一阵,不好意思了,挨着黎峰坐,抓住他没牵缰绳的手捏来捏去。夫夫俩都戴着厚厚的皮毛手套,碰不到手,陆柳也高兴。

新村。

陈桂枝起得早,还煮了粥。

开院门,看他俩过来,招呼陆柳先到灶屋喝碗热粥暖暖。

黎峰先把年糕都搬上车。

出糕以后,都用箩筐装着,不如米袋省地方,一车装不下。

不一会儿,三苗赶车过来,车上载着他的夫郎苗小禾。

他打着哈欠,跟黎峰说:“我们腊八成亲的,小禾没赶集,今天想去县里转转。不过我们说好了,你家卖什么,我们就在你家买,省得来回背。”

黎峰还不确定,让他俩先逛着:“还要再谈谈价。”

三苗不急的:“我俩下个馆子,之前我们吃过的那家羊汤馆子你还记得吗?我带小禾去尝尝。你们谈着,我们多吃会儿。”

黎峰不由多瞅了三苗两眼。

行呀,这小子也是宠夫郎的主。

陈桂枝听到外头说话的声音,出来招呼他们进屋喝粥。

三苗还想推辞,陈桂枝唬着脸说一句,他就牵着苗小禾进屋了。

陆柳帮着盛好了粥。

最近家里有糯米,陈桂枝抓两把糯米煮粥,煮出来特别粘稠,香得很。

农家做饭,大都差不多。

纯粹的米粥,吃起来太费米,又寡淡,还要配个菜。

陈桂枝也是下油炒白菜,然后倒到米粥里。煮法跟做烫饭一样。

陆柳吃完半碗,陈桂枝把他叫到屋里嘱咐道:“我知道你跟你哥哥亲,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价格我跟大峰说过,我们已经让价了,低于报价,就不是我们不做这个生意,不给你脸面,是没法做。山货本身就有价,低了别人不卖。我们成本价收,没必要忙这一场。你到时候两边都说说,别只帮亲。”

陆柳记下了:“好。娘,你放心,我哥哥是想帮我找点事干,贴补家里,不会让我吃亏的。”

陈桂枝说了硬话,事就办得软。

她如期做好了一顶帽子,想着生意人平常顶风忙,陆柳的哥哥也是个小夫郎,就裁了块大皮子,做了个小背心。

这背心穿着暖,做完这件,家里就真的只剩下碎料子了。

人情价比千金,陆柳的家人大方,她也大方。

“你拿去给你哥哥,这背心是比着你的个子做的,应该差不多。”

陆柳感动得眼圈都红了:“谢谢娘,我哥哥也会谢谢你的!”

陈桂枝笑了,试探着问了一句:“我跟顺哥儿过去帮你,你觉得怎么样?”

那可太好了!

陆柳眼睛亮亮的:“我正愁怎么弄,我才跟大峰说想要家里热闹一些,但我不认得几个人,聚不来人气,忙前不顾后的,你们能来就太好了!”

陈桂枝看人准,话就一句,再不多说:“去吧,早去早回,路上小心点。”

黎峰他们三个在灶屋里等着,陆柳这头好了,他们就赶车走。

行在路上,苗小禾坐黎峰的车,跟陆柳挨一处说话。

他性格算外向的,从前在家里外一手抓,是个勤快爽利的人。

陆柳都给他拿画册看了,他又听闻黎峰娶的是悍夫郎,当陆柳的性子是外向、不拘小节的,便不忸怩,与他说起画册的事。

“等回来,我就把两本书还给你,你放心,我们看得很小心,折痕都没有一个!”

陆柳一听,就说:“那再换两本给你看。”

苗小禾上次见陆柳是从书皮里拿出来的画册,还有好几本,他问陆柳:“你总共有几本?”

陆柳直说:“有九本,都是我哥哥给我的。是我哥夫挣来的。”

一本画册要个六七钱银子,挣九本画册,真是有本事。

苗小禾不知这个报酬是书斋老板省钱提出来的,画册卖是一个价,他们成本又是一个价。给谢岩当做酬金,比直接给钱省。

他甚至没问陆柳的哥夫是做什么的,就说人家有本事。

前头黎峰听见了,眉头紧紧皱着。

不行,改天还是上山一趟。被个书呆子比下去了。

黎峰跟三苗就说两条猎犬的亲事。

三苗让他放心:“哪有配不上的狗子?二黄本来也听话,你一天跑三趟,我家三两还管着它,跑不了。一窝住几天,该配都配了,就看能不能怀上狗崽。”

黎峰要抱一只养。

三苗听了就笑不停:“你来真的啊?”

黎峰眼馋,真要养。

三苗说:“那也不一定能生个威风的狗崽啊。”

黎峰:“……你快闭嘴吧。”

他们一行人进了城,街上刚刚聚起人气,各铺面陆续开门。

快到城门口,陆柳就用手套捂着脸蛋,问就说冷,他想藏藏长相。

上溪村离县城近,差不多时辰出来,陆杨会比他们早到县城,路上没碰见。

运气好,他们也没碰到陈老爹。

到了县里,他们先结伴去米行。

卸货结束,货款还是黎峰先拿着,他们回寨子再一起分钱。

黎峰计划送到米行的年糕有三百五十斤,上次买的糯米,出糕三百八十斤,他一斤没留,寨子里该买都买了,自家也有,都给捎带上了。

迟了几天,该有的礼数要有。

糯米的出糕率在那里,米行的掌柜过称看看斤数,心中满意。按照一斤十六文的价钱,给黎峰拿了六两银子和八十文钱。

黎峰还要买米和面,问掌柜的:“我要是长期买米面回寨子里卖,这个价格能再低一些吗?”

掌柜的知道他是黎寨来的,山寨人少那也是人,是人就要吃米吃面,日积月累的,不是小生意。

寨子里的人来买米面,也不是每家都让价。许多人还是散着买,在集市上,或者跟别人家换。

问个数,黎峰要的米少,面多一些。

他们开始种地了,各家交了粮税以后,先留足口粮,再才卖钱。

卖出去便宜,买进来贵,都愿意多留一些。他家都有谷子。也就是山寨里还有人家不靠种地养家,这里做个生意,不会太多。

新米少拿一些,糙米要多一些。寨子里养狗的人多,狗也吃人饭,新米贵,糙米便宜,人都偶尔吃一顿,狗子更别提。

面可以多一些,各家的面粉储备不多。吃完了到别家借,下次赶集买了还。这个生意可以做。

掌柜的让不了太多,每十斤让价三文钱。米面都一样。

黎峰再确定问一句:“是按照我的买价让吗?”

掌柜的笑呵呵点头:“当然,不然我也不会说出来寒碜你。”

这个可以答应。黎峰跟他说:“寨子里的人才赶过集,我第一次不拿多,今天还要去别的地方转转,回寨子之前我再来一趟。”

装不下的,让三苗搭把手。

夫夫俩离开米行,就能去陆杨的铺子,那家叫“卖吃的”的铺面。

黎峰跟陆柳说:“改天我也带你去吃羊汤。”

陆柳问是什么滋味。

黎峰知道他,让他吃饼子,他舍不得,说饼子什么什么味儿,多么多么香,他就馋馋答应了。

羊汤比饼子贵得多,报个价陆柳肯定不吃。先说怎么怎么香,陆柳就听馋了。

羊汤馆里吃法多,有纯羊汤,也能羊汤炖萝卜,还能吃羊杂汤、羊肉面之类的。

黎峰爱吃纯羊肉汤,配个烧饼,也配馍馍。

不知人家怎么弄的,他们自家吃羊肉,都有膻味儿。

黎峰在山上也能打到羊,自家不爱吃。有一回,他到羊汤馆卖货,那老板请他尝了一碗,他就忘不掉了。回家让娘给他弄,姜加了好些,煮出来不是那个味儿。

陆柳听着脑袋连点,他知道羊膻味,他用羊皮毛做手套和帽子时候,那皮子上就都是羊味儿。

汤很鲜,肉有嚼劲,正经说起来,黎峰也就吃过两回。

一次是老板请的,一次是他带着几个兄弟凑份子,吃了一次。

他们不想吃萝卜,几个汉子抠抠搜搜,一人半碗,配个饼子,刚吃出香味,汤跟饼子都没了。

实在馋,又凑份子,吃了便宜一些的羊杂汤,这才满足的拍拍肚子离开羊汤馆。

他这次没说多少滋味,但他们几个的馋样,都让陆柳向往。

真好,他也要吃个羊汤。

这东西这么好吃,要是能挣到钱,也带家人去尝尝。

听起来很贵,要是他会做就好了。等下问问哥哥,可能哥哥会做。

说起来,上次哥哥教他的肉馅饼,他还没试过。

包子吃了两天,日子太美了,不好尝试酱肉饼子。今天回家就试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