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20章

父子俩个顶个的不要脸,还讲什么上阵父子兵,那几年,家里真是鸡飞狗跳。

陆柳听得眼睛亮亮的。

他一定是太过想念,所以才会想着,要是他们小时候遇见了会怎样。

他想几天,落笔到信上,只有寥寥几笔。

娘跟顺哥儿都说黎峰不爱跟小孩玩,以前连二田都不带着。

二田去跟别的小孩玩,要是被人欺负了,黎峰还要再揍二田一顿。他觉着二田没出息 ,一个男子汉成天哭唧唧的,丢出去连狗都不如。

他小时候因为骂二田,挨了不少揍。每次都是趴在长板凳上,被竹条抽屁股,再痛也不吭声。

陆柳也能抗痛的。

他以前被人打了,也不会哭,他知道哭是没有用的。

他突然就不怕生孩子了,都怀上了,怎么都是要生的,越怕越坏事。

他跟黎峰说,要是我们小时候就遇见,你肯定不爱跟我玩,我挨打是不会哭的,但我平常在家里总是哭。你又不爱跟小孩玩,可我比你小五岁呢。你十三岁的时候,我才八岁。你八岁的时候,我才三岁。

三岁……

陆柳笑了一阵,在后面写道:我要把鼻涕眼泪都糊在你身上!

他睡觉还是不大习惯,天热了,抱不住被子。姚夫郎得了个大抱枕,用竹子编的,很长一条,两头圆圆的,中间扁扁的,侧睡可以放放肚子。也给他送来一个。

现在肚子还没长到特别大,他们需要在中间垫件薄袄子,这样就正正好。

陆柳试过,确实舒服了很多,手感却不能跟真人比。

他躺在炕上,想到之前他跟黎峰聊过的话——等天热了,就抱不住了,他俩各睡一边。

陆柳不冷了,不用抱着黎峰睡了。

不知黎峰热不热,想不想抱着他。

这只长竹枕冰凉凉的,很适合夏季。

可它窄小,也不软和。

陆柳翻来覆去,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次日睡醒,才写下睡眠感受,在纸上总结道:“我还是喜欢跟你睡。”

地里的麦子黄了,老农们等着收成。

他们要看天上的云,以此来推断抢收的日子。

如果未来一段时日,没有连绵暴雨,他们要把麦子多留几天。

多留几天,每家能多出上百斤的收成。

每逢麦收时节,山寨的人都会聚集到新村,各家都帮帮忙。

陆柳好久没出门,也想出去散散心。顺哥儿陪他到新村看看。

这一天,陆柳在二田家里吃饭。

二田变得很沉默,据说他去上溪村闹了一回,把老丈人家能砍砸的东西都砍了一遍,两条斧子抡起来不管不顾,差点伤着大舅哥,从那以后,王家不认他们这门亲戚了。王冬梅没了娘家。

两口子过日子,二田说了算。王冬梅时常想拿捏他,二田把她绑到车上,把她送回了王家。

她还大着肚子。路上眼泪都流干了。

她又被她大哥送回来了。

村子都没进,她自己走了好远的路。

这回见面,他们之间没有话说。

这个家死气沉沉的。

陆柳中午没吃几口饭,他吃不下去。

新村距离农田很近,他们返程的时候就能看见一些。

田垄上,许多人戴着草帽、握着镰刀,三五成群坐在一起。

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看天。

他们等晴也等雨。

陆柳也这样等待过。

他那年十五岁,有把子力气,也拿着镰刀跟父亲一起去抢收麦子。

那是他第一次下地抢收。他们家地少,重活不会让他干。

那一年的天色很可怕,早说了是晴天,村里的老庄稼汉都说是晴天,他们安心等着。

早上还在地头看太阳,中午回家吃饭,乌云压境。

他对那天的印象很深刻,几乎所有的人都立马扔了碗筷,拿上镰刀,还能动弹的人,不论老少,全都奔向了麦田。

雷声轰隆里,很多人哭着割麦子。还有人失了力气,跪地求老天别下雨。

他们根本来不及收。

那一天,是虚惊一场。

被大风吹来的乌云,又被大风吹到了更远的方向。

可能是落在了山里,也可能是落在了山那头。

他们备受煎熬的,迎来了大丰收。

陆柳伸手摸摸麦穗。

有一阵风吹来,滚滚麦浪带来让他熟悉又满足的气息。

他抬头看看天,日光灼灼,万里无云。难得的好晴天。

他叫上顺哥儿一起回家。

到家写信。

他写下了他参与过抢收情形,还告诉黎峰他爱上了写信。

能识字写字真的太好了,他感到幸福。那些令他难忘的人和事,都不会被遗忘,他会写下来,留待以后翻看。

他想好了第二个孩子的小名,可以叫他小麦。

麦穗和青禾,是他们这里很常见的名字,包括青麦、小禾、麦黄、麦花,都是常见名字。

小麦比较少见,这跟喊庄稼似的。

陆柳觉着庄稼挺好的,小麦也很好。

麦子黄了,要丰收了。

陆柳希望这个季节能给他带来好运。

信的结尾,他想画一束麦穗。

可怜他字都还没写明白,哪会画画?

画出来歪歪扭扭,他嫌丢人,就在后面欲盖弥彰的画了很多个圆圈。

就当这是他不会写的字,等大峰回家,让他猜。

哪句合心意,哪句就是他想写的。

第104章 谢岩看画

陆杨去府城后, 家里气氛变得沉闷。

谢岩早出晚归,保持搬家以后的日程,每晚都会回家。

他跟娘的性格都变得外向了些, 话比以前多, 现在可聊的话题也多,但不知怎的,他俩说着说着就会沉默。

谢岩聪明,过往种种,历历在目, 他知道原因。因为陆杨从不让话题掉地上,不论是谁, 说了什么,他都会笑盈盈接话, 不管感不感兴趣,都会顺着说,总会以提问收尾,让话题发起人能说更多, 席间也就更热闹。

陆杨常说他是霸道性子,有时候欺负谢岩,事情办了一半, 就会抱着他说软话,让谢岩多担待,要是有哪里不喜欢的, 可以说出来, 他会改。

谢岩没提过意见。陆杨不知道的是,他的心非常温柔。那么烈的性子,有着那么温柔又宽广的心。他当家做主拿主意, 也把家人都照顾得好好的。

除却饮食起居,他们这个家也有了温暖人气,变得像个家了。

六月二十一,谢岩的生辰。

这天清早,赵佩兰给他做了长寿面,蒸了寿包。

谢岩朋友不多,往年过生辰都是家里吃碗长寿面,往里卧两个鸡蛋。

家逢变故时,正是他守孝期间,都没心思弄这些。

今年还说会热闹一些,如今也是两人。

他吃过面条,带上几个寿包,到了私塾里,他分给乌平之吃,跟他分享喜气。

乌平之给他准备了寿礼,是一对鸳鸯扣。

他原想送一套文房四宝,这个符合谢岩的需求和喜好。

转念一想,还是拿了一对鸳鸯扣过来。

他们平常穿的衣裳,用盘扣较多。

盘扣可以单独缝上,掉了能缝补,也能替换。

盘扣有很多样式,这样一对对的样式较为少见。男人在外,会穿得端方一些,不会搞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至多带玉佩、带帕子。

谢岩仔细看看这对扣子,不知该怎么用。

乌平之给他比划:“竖领衣裳知道吗?我之前穿过一件竖领的内衬,外头穿圆领袍的,领口这边,就看得见一枚扣子。你们可以做这种衣裳穿,缝上鸳鸯扣。”

谢岩记得,稍作回想,收下了这份礼。

晚间他回家,先到房里,把鸳鸯扣放到柜子里,出门前,看了陆杨的画像很久。

觉着天色暗了,他才急忙出来,到灶屋帮忙。

赵佩兰想让他去看书写功课,灶屋这点事,不用他做。

谢岩坚持要来。他会做一些家务,厨艺见长,他肯定要帮忙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