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59章

王猛指指安全屋:“顺道办事,而且我尝到山上怎么了?这儿的蜜新鲜,我夫郎就要吃新鲜的。”

他记起两家夫郎的关系,跟大强说:“我夫郎不跟你夫郎吃一块蜜,我现拿的,稳妥。”

他偷吃蜂蜜,他还有理了!

大强追着他打,王猛往安全屋跑,他跑进去,大强跟进来,瞅见里面还有两个汉子,他猛地一愣,愣完发现其中一个汉子还是光着屁股的,大强更气了。

“你们在我的安全屋里干什么好事!我要把你们扔出去喂野蜂!”

陈老爹看见他,跟看见了救星一样,就差跪地磕头了,跟他猛猛求,求大强把他们父子带下山。

“我们父子都是老实人,昨天在哥婿家里喝酒,喝多了,睡醒就在山上了,您行行好,把我们带下去吧!”

大强凝神一看,这不就是黎峰的老丈人和小舅子么?

他再看王猛,王猛正在擦刀,刀上有蜂蜜,很黏。

王猛说:“大峰让关起来的,他俩昨天还想吃二黄,劝你别管。”

大强果真不管了,他找王猛要钱。

“不管你吃了多少,你拿十文钱给我。”

王猛跟他出去算账,把这对父子继续关在里面,并且故意给门留了一道缝,又放进去几只野蜂。

大强算是看明白了。

王猛是个黑心肝的,一点都不老实。

他俩在外头吃蜂蜜,听陈家父子吱哇乱叫,闲聊道:“真是开耳朵了,山里什么时候这么热闹过?”

白天大强在山上,王猛拿水囊洗一片大树叶,装块蜂巢蜜下山。

大强听不得这样吵闹,他在外头说:“你俩再嚷嚷,我就捉几条蛇扔进去。”

屋里彻底安静了。

大强舒坦了,带着他的家伙事,再找地方放蜂窝。

放蜂窝的方式,他才摸出门道,有些地方很快攒出蜂蜜,有些地方无蜂问津,他要时常观察调整。

如此过了三天,黎峰跟二骏下山之前,陈家父子获得自由。

山中不知岁月,他俩不敢大声说话,没有消遣,不能乱跑,只有野果和野菜根茎果腹,才三天,就跟过了三年一样长。

出了安全屋,两人脚步都是虚的。陈老幺甚至忘记找裤子,好像习惯了这种状态。

王猛挖出他的裤子,臭不可闻。

这一路下山,他们跟有鬼在追一样,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地跑。

到了黎家,陆柳问他们要不要吃饭,他俩吓得不行,赶着骡子车就跑了。

味道太大,神色又太仓惶,很多人问。王猛对外都是说他俩非要上山见识见识,结果被吓得尿裤子了。

这是正常的,寨子里也有这种人。比如二田,山上被蛇吓到,死也不愿意去第二回了。

而山上遇见什么都有可能,害怕也要等待时机下山,住两天是常事。

他们都笑嘻嘻的,拿这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陆杨得知消息,还是又过了三天后。

又三天后,黎峰跟二骏下山出来,赶早送一批货到县里,顺道把人参送了。

黎峰挖了五株人参,谢岩说要两株。

陆杨会过意,让他在家歇脚,等他找来财神爷,看过人参品相,两家一起留了三根。

乌平之家里有钱,钱款不拖欠,当时就请人去账上拿来了。

黎峰接了他的银子,没要陆杨的,跟陆杨说:“算小柳孝敬你的。”

谢岩要买,下次再说。

陆杨笑眯眯接了。

再听说陈家事,心情愈发畅快。

待会儿去医馆转转,再把陈家这事料理了,他以后就不走回头路了。

第122章 跟我走

陆杨出嫁以后, 第一次到豆腐坊里面看。

陈家新开的豆腐坊,换了地方,换了门脸, 院内布置都和他熟悉的地方大不相同, 可他走进来,各处看一看,都能看见过去的影子。

这样小的地方,挤着那么多的人,他在缝隙里生存, 明明没有他能落脚的地方,但哪里要人干活, 他就能被使唤到哪里去。

今天豆腐坊没有开张做生意,陈老爹和陈老幺跑回家, 陆三凤和陈老大都吓住了,忙着招呼他俩,问发生了什么事。

陈老幺的媳妇在屋里骂骂咧咧,对陈家父子身上的味道很不喜欢, 对他们去山寨数日的行为更不满意。

陆杨进来,都没人管他,他满院子走走, 还是那头叫倔驴的骡子冲他打响鼻,大大的眼睛里都是温顺。

一家五口人,没办法都在房间里闷着, 陈老大要去灶屋提热水, 出来看见陆杨,惊了下,然后怒目瞪他:“你把爹怎么了!”

陆杨看向他, 脸上扬笑。

“别急,你再学不会客气,下一个就是你。”

陈老大不知道陆杨怎么弄的,张张口,眼睛还瞪着,却说不出狠话了。

他再看陆杨的穿着打扮,感到眼熟,他立即想起来,这就是那个陆老板、陆夫郎,那个嫁了秀才的亲戚!

陈老大又指着他:“你、你、你换亲!我要告诉爹!”

陈老爹早盯上了陆杨那间铺面,之前就想攀亲戚,想要占便宜、要接济,现在发现是陆杨,那不是随便要吗?

找陆杨找银子,他就能去说亲了。

陆杨由着他去。他去屋里,好一阵嚷嚷,说陆杨来了,说陆杨原来换亲了,那家铺面是他的。

陈老爹是什么反应,陆杨没看见,陆杨就看见陆三凤从屋里出来了,风风火火的。另一间屋子里,陈老幺的媳妇也出来了,目光打量着,眼神满是算计。

陆三凤张口就骂他:“你好大的胆子!好狠的心!你发达了,看不起你爹你兄弟了,拿人当猴子,见面装不认识,把人骗到山里,我要去衙门告你!”

陆杨站在原地,不为所动。

“三姑,您糊涂了,山里是他们自己去的,他们喝醉了酒,要去山上玩,他们在山上被吓着了,您也被吓着了?”

陆杨今天没有吵架的想法,这些前尘往事,他来一刀两断。

他跟陆三凤说:“我没空跟你们扯些有的没的,我要见姑父,还是说,你们觉着这个家里,谁能当家做主?”

陈老幺的媳妇抢话道:“你见他做什么?爹都不清醒了,见了他,你们也说不了话!”

陆杨看都没看她一眼,目光直直盯着陆三凤。

他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财气养人,底气养人,除了样貌,再看不出在陈家讨生活时的样子。

陆三凤跟他对视两眼,移开目光,转身引他进屋。

陈老爹跟陈老幺都被擦洗过数次,身上换了干净衣裳,还说再打水洗洗头发,这两人总觉着有野蜂在耳朵边嗡嗡嗡,家人找不到,他们就说是藏在头发里的。

只是三天而已,也没把他们怎么着,就是小屋子里关着,不知时辰,没有消遣,缺衣少食又心里害怕,把人吓坏了。到家缓一阵就行了。

他俩在炕上靠着,陆三凤进来,就在炕侧站着。陆杨侧身让步,让陈老大也进屋。

陈老大不愿意进屋,陆杨随便他。

陆杨打量陈老爹和陈老幺,要么说姜是老的辣呢。小的还眼神惶恐,战战兢兢,好像魂儿都留在了山里,老的神态已然恢复,眼底犹有后怕,身子还在抖,脑子是清醒的。

陆杨喊他:“姑父,好久不见。”

陈老爹盯着他看,没有吭声。

陆杨说:“我记着你的养恩,但你怎么养我的,你清楚,你们全家都清楚。就当你养了一头牲口,为你干这么多年的活,最后还卖出了二十两银子的高价,也该知足了。

“你心里肯定不满意,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把我养活,我记你的恩,你家现在难,我帮你一把。你要同意,就吱个声。”

陈老爹是欺软怕硬的性子,他能压住陆杨,就凶悍可怕,压不住,就是普通的小老头。他盯视陆杨半天,陆杨一点服软讨好的表情没有,他就泄了气。

他问陆杨:“你要怎么帮?”

陆杨给他指条明路:“你这豆腐坊,一年能挣个三四十两银子,作坊开起来,熬一熬,根本不需要找人接济帮扶,就能把日子过起来。老幺不中用,从前就在县里惹事,跟人争强斗胜,把你的家业赔了。你狠不下心好好教他,就让大哥好好教训他。把老幺送到乡下,陈家湾的房子还在,让他去种地。”

他说一半,陈老大大声同意:“对,就该把他送到乡下去种地!”

陆杨暼他一眼,他满脸兴奋地点点头,跟陆杨说:“你说、你说。”

陈老幺是真没缓过劲儿,听到这话,还在炕上发抖,倒是陈老幺的媳妇在外头嚷嚷着不同意。

陆杨不管她同不同意,给陈老大使眼色。

陈老大立马跑出去,把老幺媳妇拉到屋里关着,不许她出来。

他回来了,陆杨继续说,他依然看着陈老爹。

“你们有两个儿子,有手艺有作坊,到这个年纪,本该享福的,老幺作孽,让你们到如今还在操劳,你们怪不了我,更怪不了大哥。以后谁给你们养老?老幺是一滩烂泥,你们还想继续寒了大哥的心?趁早分家算了。

“豆腐坊就一间,分了豆腐坊,你们没法过日子。我给你们算个账,农家一年过日子,花销不过三两银子。以后豆腐坊的事不要他们管,大哥大气些,每个月给他们四钱银子,一年四两八钱银子。够他们两口子养孩子、过日子了。他们再种地种菜,你们在县里能少些开支。两头都好。

“豆腐坊给大哥,大哥就要给你们养老。你们还干得动活,别急着当老太爷、老太太,送走他们两口子,你们三个把豆腐坊经营起来。”

陆杨再看陈老大,跟他说:“豆腐坊分给你,你要好好经营,不能急着去讨媳妇娶夫郎。家里有几个铜板,你算算开支进账,心中该有数的。你结亲是过日子,有俊俏能干的人最好,没有的话,你要实际一些。家庭作坊,就是一家人都在干活。你愿意供着人,自己多劳累,那也可以,让媒人给你说个踏实顾家的,只看样貌是不行的。”

这一段段的话说完,陈老大知道陆杨偏向他,感动得泪汪汪的,“杨哥儿,我就知道你还是惦记着大哥的!”

陆杨根本不惦记他。这一家没好人,只是陈老大适合当家。

至于陈老爹和陆三凤的养老问题怎么保障,陆杨就不管了。

亲儿子都不给养老,他管什么?

陈老爹一盆冷水给陈老大浇下去:“家里没地,种地要买田。作坊后院住不了那么多人,你娶亲要银子,租房子要银子,再有三个多月又要交租子,要拿十三两银子出来。家里豆子不多,要买豆子。豆子不是一斤两斤的买,你听他的,他真要帮你,为什么不直接给钱你!”

陈老大脸色僵了下,看向陆杨。

陆杨再跟陈老大谈,跟他算一笔账。

“姑父说的这些都有道理,都是真的,豆腐坊不给你,家里也要花这些钱。那你要不要豆腐坊?”

陈老大肯定要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