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04章

大胆假设的做法很好,这让他能想的内容变广了。

需要改进的是思想受限。这方面他以陈家的情况做了例题写反思,陈家只有一间小豆腐坊,兄弟俩都争成那样,何况洪家这样的家业?

因列了例题,写了反思,陆杨这篇总结洋洋洒洒写了好多。

谢岩静静看着他,给他研墨、裁纸,陆杨顺畅写完,手都发酸。

抬头看见谢岩在裁纸,还愣了下。

“你都写完了?”

谢岩点头,“嗯,我没几个字要写的。”

他放下裁纸刀,绕桌过来,给陆杨揉揉肩膀捏捏胳膊,问:“再聊会儿?”

陆杨不聊了,这件事没什么好聊的了。

“阿岩,你记得一件事吗?崔老先生点拨你,说你是在前人经验上总结,少了自己的思考。我们今天说的事也是如此,我今天做的思考和你们辩论的结果,都有一个假设在。聊差不多就行,能总结出三分经验,看出一些可能性就很好了,余下的东西,要再看看事态变化。继续聊,就是在假设的基础上去探讨,说来说去,都是车轱辘话了。”

谢岩的心猛地急跳了一下。真怪,明明也不是什么骚情话,又没说什么情啊爱的,他怎么感觉心里怦怦跳?

夜深,陆杨再坐会儿,胳膊肩膀都好受了,就起身,跟谢岩一起回房。

谢岩莫名变得黏人,紧紧把他抱着,推一下,说一句,谢岩都是哼哼,声音软软的。

陆杨打个哈欠,问他:“你半夜撒什么娇?是不是想考状元了?”

谢岩又哼哼:“没有,我就是好喜欢你。”

陆杨摸摸他耳朵,“你喜欢我是应该的,还用现在才黏人?”

谢岩想了想,跟他说:“他们都说我是书呆子,跟我在一起很无聊。你也总说我是呆子,我怕你跟我说话的时候会觉得无趣。去年到府学上课开始,我认识了崔老先生,在学问上有了很多思考,也有了很多疑惑。我常跟你说,你懂不懂的,都能跟我聊。昨晚上,我才跟你说我要参加辩论,今晚回来,你也写了文章,我感觉我们在做同一件事,你在陪着我,我不知道怎么说,心里一直怦怦跳。”

陆杨不与他酸情,笑嘻嘻的:“我怎么会觉得无趣?我最喜欢跟你说话了,你会哄我高兴。”

陆杨也说:“我们是两口子,做什么事都要互相扶持。你有不懂的,我教你。我有不懂的,你来教我。不要说什么你呆我机灵,人只有一个脑袋,想的事情总有疏漏。我们俩凑一对,就是要互补的。别多想,我们都睡一窝了,什么陪不陪的?谁还能把我俩分开不成?”

谢岩的心踏实了。

他一踏实,就打哈欠,打完哈欠,又往陆杨身上蹭蹭,跟他说:“净之,你好甜。”

陆杨张张口,无言以对,过了会儿,在黑夜里,学着谢岩撒娇的语气,连着哼哼数声,把谢岩逗笑了。

笑了就行了。

陆杨不管他家状元郎的心怎么荡漾,他闭眼睡了。

隔天,他送谢岩去上学,和顺哥儿一起再去牙行,找牙子看房子。

看房子是个慢活,要长住的地方,马虎不得。陆杨优哉游哉,真的要租,又真的不急。牙子急了,跟他坐屋里桌边,拿着算盘算来算去,答应陆杨的价位,以一年十六两银子的价位,把那个假二进有月亮门的房子租给他。但要陆杨给定金,定下旁边房子的定金。

房子还有人住着,他们立好了契据,年底前要租下。没租下来,就退定金。

这件事办妥,他们就能搬家了。

陆杨兴致很高,里外洒扫都是亲自来。

这是他们的新家了,一个比群租房更像家的地方。

房间又大又雅致,他能挂上他的画像,还能把两幅门神画像挂出来。

他攒下的画册们可以有一格书架存放,拿取方便。他也能跟谢岩一样,把他写的文章装订成册,记录他思考的过程。这也是他的成长之路。

当然,他的书少,用不了多大的地方。更多的书架,还是谢岩使用。

从家里带来的书不多,等谢岩慢慢填满。

收拾书籍时,陆杨翻到了一本字帖。说是崔大人的字,京城学子都在临摹。

陆杨稍作思考,放到了书桌上。

房子收拾了三天,还有两面书架要等木匠定做,畜棚搭建好了。搬进新家那天,谢岩兴冲冲的拿来一堆废稿纸,想跟陆杨一起糊墙,进了房间,发现没有地方能糊墙。他的天都塌了!

陆杨无奈笑道:“你想和我一直住土屋啊?”

谢岩又不觉得失望了,看这间房子,怎么看怎么好。

书架没到位,卧房和茶室没看头。陆杨牵他去里间,走过月亮门,就能看见书房了。

他很喜欢这间书房,谢岩进来,也是满眼惊喜。

“好亮堂,书桌也大!”

他看见书桌上的书,随手翻看,翻到了字帖,问陆杨这是什么。

“我不用练字?”

陆杨告诉他字帖的来历:“说是圣上夸赞的字,很多考生临摹仿写。”

谢岩又细细翻看,问出了一个很俗的问题。

“净之,这字帖是不是能卖钱?”

陆杨肯定点头:“对,那么多人抢着要,肯定卖得俏。”

谢岩酸溜溜的:“圣上怎么就不能莫名其妙夸夸我的字?”

这样他也能挣钱了。出字帖,可比写书快!

陆杨笑了:“那你要先考上状元呀。”

谢岩把字帖放下。

辩论让他文思极快,也让他反应变快。

他跟陆杨说:“我可以先做你房里的状元郎。”

陆杨冷不丁的,竟然被他调戏了一句,愣了下,陆杨当即亲他一口。

“不用择日了,今晚就考。听说这地方聚文气,我要试试。”

谢岩应约来了。

第145章 学个坏

新的一天开始了, 小宝贝醒得早,夫夫俩睁眼的时候,这俩孩子不知醒来多久了, 睁眼望着屋顶的感觉有趣, 发出很奶的笑声。

他们对黎峰不感到害怕,黎峰稍微逗一逗,比陆柳做十个鬼脸都管用。

黎峰的解释是,他的脸大,五官也大, 做点表情比陆柳显眼难看。

陆柳没觉着。看看黎峰的体型,再看看小小的孩子, 又笑了。

早上有一阵忙碌,陆柳先喂他俩吃一顿少的, 等奶娘来了,他俩再吃顿好的,然后陆柳就能空出手,到灶屋里忙一忙。

他要熬猪油, 再把猪耳朵收拾了,黎峰想吃个炒顺风。排骨已经剁好,焯水过后, 给二黄和威风拿几块吃,余下的,留一半炖汤, 另一半烧着吃。

猪肚难洗, 要去河边料理。黎峰喂狗喂牲口后,把猪肚拿到河边去洗。

他现在出门洗什么东西,寨子里的人都不觉得稀奇了, 说来都是羡慕。

和他一样的,还有个王猛。兄弟俩在河边相遇,搭着聊了两句。

黎峰说:“三苗两口子都要憋出毛病了,作坊那头不好久等,你怎么想的?”

兄弟几个搭伙做生意,黎峰有偏向,整体上还算公平。

铺面和作坊,都是商号的,不是属于某个人的。去县里看店、料理作坊,看似体面,却没有自由。工钱定死了,等他们得些空闲,能上山,或者能去府城跑一趟,才能多挣点。余下就是分红。

二骏和四猴在寨子里,晒场没耗着他们,他们能上山采药捡菌子,可以打猎挣钱,要去府城,他俩还能跟上。奔波了些,银子多。哪天累了,互相之间有个轮换。

依着王猛的意思,陈酒去县里就行了,他夫郎一直想去县里,他不能耗着,还要养家糊口呢。

他说:“寨子里要不了两个人看晒场,这不是还有寨主家的人吗?要么问问二骏和四猴,看谁想去,等过阵子,酒哥儿也去,有人作伴。我们回县里,就搭手干点重活,忙得过来。”

黎峰让他回家商量商量,“你家你做不了主。”

王猛“嘿”了声,“谁说的?我家我是说一不二。”

黎峰都不稀得跟他拌嘴。

王猛又说:“他就是想去县里,能去就行了。我天天在他眼前晃悠,他还看不惯,我还是要奔一奔的。”

黎峰说:“怀着孩子的人,情绪多变。我家夫郎那阵子都想特多,爱哭。酒哥儿性子小气,这个事等他生完再商量,别把他气出毛病了。我是想着,你带个人先去县里。现在天暖了,走外头不冷,你一车车的运货到作坊里放着,留个人看着货,你每天跑一趟就行。早晚都在家,他这头发作要生了,你就留家里。”

王猛点头:“也行,我回家说说。”

王猛洗东西快,先走了。黎峰还要再洗洗猪肚。

猪肚难洗味大,他娘好这一口,他买来以后,多数是陆柳收拾,少数几次是顺哥儿和娘收拾。他来料理一回,知道麻烦,再想想陆柳总惦记着娘爱吃,总会提醒他买,买回家都笑眯眯的料理炖汤,黎峰心窝里酸酸胀胀的。

陆柳不是爱邀功的性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当做平常,但要把平常的日子过得顺,过得红火,是件很难的事。

黎峰洗好猪肚,把猪肚装桶里拎回家,家里有几个人来买东西,他跟人打个照面,看烟囱在冒烟,到灶屋一看,陆柳果然在灶屋里忙碌。

陆柳见了他,跟他说:“菜都备好了,中午下锅炒炒就行,现在在熬猪油。这次买的板油多,能熬出好多。猪油渣捞出来,烧菜或者包饺子吃都行。你想吃馅饼不?也能调馅做馅饼吃。”

黎峰听着馋,“吃个饼子吧,包饺子麻烦。”

陆柳应了声,看看灶膛里的火,洗洗手,取了面粉,揉一团面醒着。

奶娘来了,孩子有人照看。

娘在小铺子里卖东西,堂嫂也到了,在印书。

黎峰听说堂嫂来了,要去找她说个事。

陆柳顺口问道:“什么事?”

黎峰跟他说了:“给三苗两口子找点事干。”

陆柳听说是要用图画做包装纸,一时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喊住黎峰:“稿纸不行吗?”

黎峰说:“行啊,稿纸也要送去用的。我们稿纸不多,还要再拿别的纸。”

陆柳想想,道:“没见别家是把图画放到显眼处的,这样是不是不好?”

黎峰稍作回忆,好像是这样。

画册一般在书斋里卖,都在角落里。

他说:“我去问问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