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12章

铺面门窗也要收拾,提桶水过来洗刷洗刷,然后熬浆糊,等着拿红纸贴招牌。

门前这个摊子,尤其需要改。

集市人多,不能烧炉子做菜,万一把别人烫到,麻烦不断。

他打算把板车和簸箕都做一番装点。有贵人的马车都是布料包裹的,更有的是用锦缎裹着的,他们不用。

陆杨照着铺面的处理方式,先用一层草席,把车子里外包裹。

市面上有卖花样草席的,用不同颜色的草,编出个花样来。

他要请人编个“靠山吃山”的招牌,先找草席,沿着车子压出痕迹,拿笔做标记,看哪一面是展示给客人看的,大大小小的展示位,全要编出“靠山吃山”的字。编不出来,那就后期加工,在上面写字。

这样不行,那就直接定做个推车,满车都要给他雕出“靠山吃山”的招牌。

除此之外,簸箕也要改。

他打算再做几面稍差点的幌子,照着簸箕的大小做,做圆幌子,放到簸箕里铺上。这是巧思,上头有货,没几个客人看得见。但看见的客人,肯定会惊讶。惊讶就会记得,记得他们商号,就有可能成为回头客。

这两样办完,陆杨就侧头问黎峰:“你跟洪管事熟到什么程度?他能允许我们在这儿竖个旗子吗?”

黎峰问:“多高的旗子?”

陆杨说:“不算高,一丈都没有。”

黎峰:“……”

这也太高了。

他不能确定,他会去问问。

陆杨不勉强:“能办成最好,我看别家不一定有这个关系,我们要是能竖起旗子,才是真拉风。搞不了旗子,就再定做几身马褂,都照着幌子的样式来。要红底的。叫卖不碍事,这样也显眼。”

先被人看见了,才有后头的生意。

满铺子的人,都给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早听说过陆杨,知道干菌生意是他起头的,还没见过他做生意。

这才来铺子里,风风火火一顿整。事情还没办妥,他们也没见成效,因陆杨笃定自信的神态,让他们都没二话。

等他们散了,陆杨到外头守摊子看看客流量,黎峰跟他一起。

陆杨奇怪道:“你怎么也这么听话?你没意见吗?”

黎峰又不是傻子,“我做生意不如你,做什么要跟你唱反调?”

这话中听。

陆杨跟他说:“阿岩说的那些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不用时时记挂。我们现在就是小鱼小虾。码头平常没大事,各家生意顺当。你看那个药贩子,谁招惹他?都好好的。”

黎峰说:“这事我要再打听打听,另一件事才难办。”

黎峰说着,顿了顿。

陆杨看他半天没开口,给他面子,搭着问了一句。黎峰接了台阶,还没开口。陆杨就不耐烦了:“挺大个人,话都不会说。”

黎峰皱眉:“谁不会说话?你男人才不会说话。”

陆杨哼哼笑道:“我家状元郎比你会说话,你瞅瞅你那样。”

黎峰看向别处,深呼吸数次,全当没听见了,把陆杨当男人看,跟他说:“附近暗门子多,我把手下兄弟管得紧。顶不住一日日的叫唤,长期在这个环境里待着,时日久了,他们习以为常,哪天步子顺拐,进了哪扇门,我都不知道。”

陆杨最烦男人搞这些事,没脸的下流货。

他笑道:“简单,搞点药,让他们硬不起来,那就是太监逛青楼,有心无力。”

黎峰:“……”

他忍不了了,“你别顶着这张脸说这种话。”

陆杨:“……”

“你有病吧!”

各怼一句,他俩望向别处,过了会儿,自动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说事。

陆杨说:“这件事很好办,等你们在府城安家后,山寨的人不要留。他们完全不用在这里留那么久。送完货立马回去。山寨那么多人,要雨露均沾。比如说十人一队,那么用六个老人带动四个新人,跑几趟都熟悉了,再一队队的轮换,这样对码头的事就没法适应习惯。

“他们在府城期间,谁离队擅自行动,以后再不请他,也不收他们家的山货。减少他们在府城的停留时间后,还需要有监督。送货的人里面,得有刚正不阿的人,或者是互相看不惯的人。

“这之外,则是银钱管控。到府城,不给工钱。他们顺利出城,你才签字,他们带着字据,回山寨里结算工钱。”

各家要在府城捎带什么东西,出发之前,要请家人到晒场说说,一起送货的人互相都要知道。这样可以结伴去采买。

管到这个份上,人还要往暗门子里跑,那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只能不再用这个人。

黎峰看看陆杨的脑袋。

这是个挣钱管人的好脑袋,怎么没长在他头上。

他们说一阵,出去采买的人回来了。铺子里倒腾竹筐,把圆竹筐换成方竹筐。

外头的车子也要铺草席,压出折痕。陆杨拿笔墨过来做标记。

黎峰看着情况,说:“不如做个车子?”

陆杨倒是想做,“缓缓吧,定车很贵。这间铺面花了太多银子,马上雨季了,要大量收山菌,送货的人多,晒场那边还要开工钱,全是银子。”

定车要用好木料,这样用得久,得要七八两银子。

草席再怎么折腾,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先省省。年底结算,再置换。

这个银子,省下来做褂子。

先做一件,谁出去吆喝谁穿。

到雨季来临,有货款到手,再添两件。

这处吩咐完,天色晚了,陆杨要回家。

黎峰送他,赶了马车,把他捎带来的行李拿上了,暂时放到陆杨家的客房里。

二黄留在铺子里,不用带了。

回家路上很慢,他俩再聊两句,就没话说了。

今晚黎峰要回码头铺子里住,不在他们家留饭了。

顺哥儿好舍不得,追到屋外,听说要赶在宵禁前到码头,想着路上人多不好走,就挥挥手,让黎峰快点回去。

晚间,家里照常吃饭。

谢岩频繁拿眼睛瞄陆杨,陆杨摸摸脸,问他:“怎么了?我脸上有墨迹?”

谢岩摇头晃脑的感叹道:“事业养人啊,你出去跑一趟,回来神采飞扬的,眼睛都亮亮的。”

陆杨听了笑,心中则是另一番想法。

他的身子好了。以前他出去奔波,别人见了他,都说他脸色不好看,嘴唇白白的,看着憔悴。

这是件高兴的事,陆杨的笑意更浓了。

晚上洗漱回房,谢岩先写功课,陆杨把他的药瓶子拿出来,再找个瓷盘,把药丸倒出来数一数。

这药丸没个定数,一次吃个五六粒。数完还有三百颗,吃大方点,能吃五十次,一日三次,能有个半个月的量。吃小气点,则是六十次,能吃二十天。

这个方子之后,能去诊脉看看。

若是大好,日常食补,再注意休息,不要太劳心劳神就好了。

陆杨摸摸肚子,心中火热火热的,身子好了,就能要个孩子了。

他把药丸装回瓶子里,留出今晚要吃的数量,就着一杯温水,把药丸吃了。

吃过药,陆杨出去漱口。

他回屋来,谢岩问他:“你在忙什么?今晚都不看书了。”

陆杨心情好,逗他道:“我看什么书?这是书生该做的事,你看书就好了,你做你书生该做的事。”

谢岩顶嘴道:“我还是你男人,我也能做你男人该做的事。”

“哇。”

陆杨惊讶,走到书桌边,绕着谢岩走。谢岩站在桌前,他只能绕个半圈,从左边到右边,再从右边到左边。

绕两次,谢岩就把他的手腕握住了。

“你不信?”谢岩问。

陆杨信啊。

他心情实在好,笑眯眯的,看起来像挑衅。

谢岩放下笔,跟他说:“我要找你考状元。”

陆杨故意抿唇不语,他不知道,他眼底的笑意藏不住。谢岩没干等着反应,低头亲他。

锻炼好久的体能初露锋芒,他把陆杨抱到炕上。从书房,穿过月亮门,到卧房,还要走上好几步。

他面不红,气不喘。陆杨看着他,又“哇”了一声。

谢岩说:“这次可以走着做了。”

陆杨摸摸他的腰,“真是厉害,快让我见识见识。”

他从不扫兴,拒绝的话都中听,迎兴而上,更是让人心中喜悦。谢岩爱他。

第149章 搬家

铺子里的事情吩咐下去, 陆杨忙了一阵。

旗子不能做,洪管事不同意。一家这样,家家效仿, 集市上就乱了。

还是要做幌子和褂子, 这就在乌家裁缝铺里做。他们家在码头有铺面,两家来往方便,就近说,不用跑去城里找人。

定制的木牌则要找木匠,就在府城找。

草席比较麻烦, 要不是纸容易烂,陆杨也不想这么麻烦。

等铺面里外收拾妥当, 已经四月。

四月初二,陆杨生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