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79章

其他的都还好,蜂蜜怎么断层得这么厉害?

第一天陆续来客,第二天销售量激增,第三天减少一半多,第四天只有零星几人。

蜂蜜是在大集之前上货到铺子里的,到今天,已经售卖二十天了。从最高销售量的第二天,到第二十天,售卖的蜂蜜斤数从二十七斤减少到半斤。这是什么跌法?!

陆杨问:“缺货吗?”

陆柳摇头,“不缺,这次拿来了三百多斤蜂蜜,拿了些到码头铺面试吃,余下的都在我这里。家里还囤着的。”

那就真的很不对劲了。这东西类似陆杨卖菜时弄的“蔬菜日”,在优惠时,客量激增,入账的数额激增,但不代表所有客人都要等着这一天,平常的营业额会跌,但有个底数在,留住五成的客人,陆杨都觉着少了点,应该六成、七成。

蜂蜜不比菜,不用天天吃。算少一点,三成、四成总该有吧?

这样子跌,相当于没有回头客了。

陆杨皱眉,“不应该啊……”

要是不喜欢吃蜂蜜,最初就不会有那么多客人光顾。

要是蜂蜜吃出问题,其他生意也会受影响。但本子上的记录,显然没有影响。只有蜂蜜不好卖。

陆柳听着怕怕的,低头想了想,说:“两地路远,从山寨运过来,蜜巢碎了些,会浮在蜂蜜里。会是这个原因吗?”

陆杨不确定,他说:“这样,明天去外面买几种蜂蜜回来,各种价位都买了,回来看看。要是我们能发现问题,就想法子改了,再办个试吃会,把蜂蜜口碑拉回来。要是发现不了,还办个试吃会,弄杂菌汤,一碗杂菌汤,换一句真话。问问客人们蜂蜜有什么问题。做生意,面子是灵活的,不要犟着,坦诚一些,该问就问,错了就改。”

陆柳记住了,“明天就去买。”

开业时间短,记录的东西简单,本子没怎么翻就看完了,就蜂蜜的售卖数目有问题。放下本子,他俩窝到被子里,陆杨又夸陆柳,说他这东西记得好,有巧思。

陆柳伸手抱他。兄弟俩一起睡过,那时候陆柳怀着孩子,肚子已经显怀,各处小心着,不如这时方便。陆杨的肚子还没显怀,两人能抱着睡。

他黏人,明明最开始互换的时候,脱个衣裳都脸红,不让人看,这会儿却比陆杨表现得大方、坦率。他最近常抱陆杨。

陆杨推推他,“小黏人精,你睁眼看看我是谁。”

陆柳嘿嘿笑道:“你是我哥哥,我最好的哥哥,我特意过来抱着你睡的。你说得对,臭男人有什么好的,你跟我一块儿,不知道有多好。”

陆杨听着很耳熟,稍作回想,就知道是他之前宽慰陆柳的话。

他这弟弟学东西都靠模仿,说话也是。心是好的,讲出来却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谢岩今天才走,跟黎峰跑生意那阵不一样,这次分别,很快就会重逢了。

陆杨说:“我没想他。”

陆柳眨眨眼睛,好奇问:“怎么不想呢?”

陆杨不跟他说酸溜溜的矫情话,只是笑道:“因为我早上才见过他。”

陆柳说:“我要告诉哥夫,你一点都不想他。”

陆杨无所畏惧:“你说嘛,他只会说他很想我,我想不想他,他都会想我。”

陆柳喜欢听这个。这种自信张扬的话,跟他哥哥最配了!

兄弟俩嘀嘀咕咕聊了许多,夜深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话,久久没等到回答,才陷入沉眠里。

次日,陆柳早起,陆杨多睡了会儿。

陆柳回家找黎峰,说了蜂蜜的事。

黎峰今天要去找海有田看铺面,把买蜂蜜的事答应下来。

陆柳动了脑子,他跟黎峰说:“大峰,我听说有好多作坊,印书的有刻印作坊,染布的有染坊,酿酒的有酒坊,那做蜂蜜的,有没有蜂蜜坊呢?你见了海牙子,也找他问问。我前阵子看书,上头有楚哥哥的笔记,他上面写着,很多人都苦于自家没有一个手艺来谋生,但其实府城的作坊更替主人很快,那些入股的人,说不准就因什么事没钱了,转让了。转让过后,新老板会安排亲戚进去,老手艺人就没饭碗了。这些手艺人,靠着手艺,只能做少量的东西出来挣钱。就像百姓家里的织布机一样,一台织布机,家人轮流劳作,一年到头就那几匹布,只够糊口。要是有心,想办这件事,可以搜罗这些人才,起个作坊很容易。”

他们可以先找人,看看能不能招揽些会养蜂炼蜜的人。大强还在商号名下出了些蜂蜜订单,若是送到客商手上的蜂蜜也是有问题的,以后想要攒出客源,就很难了。

黎峰听完,看了看陆柳的脑袋瓜。

好家伙,他家也有个聪明脑袋了。

他看脑袋的眼神很馋,让陆柳摸不着头脑。

“大峰,你怎么了?有在听不?”

黎峰听见了,他摸摸陆柳的头,像是从他头上获得了一些智商,放到了自己头上。

“小柳,要是你去读书,还有你哥夫什么事?”

他吹牛不怕闪了舌头,把陆柳臊得脸蛋通红。

他要是读书的料,小麦和壮壮怎么会一听书就犯困?哎!

黎峰揽责,“怪我,都是我的错,我不喜欢看书。”

陆柳思绪转移,忧愁起这件事。

“这样不行呀,我们还是要骗骗孩子的。”

夫夫俩约好了要继续实行“言传身教”计划,早上各自出门,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今天陆二保和王丰年忙完,出门了一趟。

他俩买了些棉花、布料还有竹篾回来,打算给陆杨做个长竹枕抱着。

陆柳用过这东西,那时候是姚夫郎给他送来的。等肚子大了,垫在下边,身子舒服些。

天冷了,竹枕抱不住。两爹想着,编个小竹枕做芯子,在外裹一圈棉套子。这样方便抱,也不凉。

竹枕两头圆,中间扁。编完拿砂石打磨,一点倒刺都没有。

陆杨听说了,到两爹这里来串门,看他俩忙活着、乐呵着,心中很有感触,坐下玩了会儿。

威猛黏着他,他坐下,就趴他脚边。他一抬手,就拿脑袋蹭他掌心。陆二保这阵子常准备狗饭,看威猛来玩,还给这狗外孙拿了大骨头啃。

王丰年给陆杨做了红糖鸡蛋吃。

陆杨才端上碗,陆柳就溜达过来了,一瞧,也嚷嚷着要吃。

王丰年放下手里活,又去灶屋做一碗。

等他出来,兄弟俩一人一勺,把上一碗吃完了。

陆杨再不吃了,陆柳也笑眯眯说不吃了。

好好的东西,做出来不吃,实在浪费。王丰年心疼得很!

陆杨让他吃,“爹爹,你尝尝,你手艺好,做的红糖鸡蛋很好吃。”

陆柳的厨艺来自爹爹的教导,父子二人抠抠搜搜的尝试,鱼汤做得好,其他家常小菜都能拿捏住口味,油盐放多少,他俩心里明镜似的。

现在陆柳成了小漏勺,王丰年还保持着十年如一日的抠门,自家开火,饭菜丰盛了,油盐依然不多不少,刚刚好。

让他吃红糖鸡蛋,他舍不得吃整个,回屋拿个碗,分了一半出来,跟陆二保一起吃。被两孩子笑眯眯看着,他脸色不自在,数次张口,只剩一句“哎呀!”

陆杨陆柳也“哎呀哎呀”。

陆二保本来没注意到他们的神色,听见声音抬头看,霎时也不好意思了。

兄弟俩就一个劲儿的笑,越是不让笑,越是笑得大声。

三家住得近,他们在这里玩,两个小宝也坐不住,循着声音就追来了,呀呀叫着使唤人,把他俩抱来玩。

他俩爱笑,长大了些,性情不改,见面就喊爹爹。明明自己分配了爹爹,一人一个,见了人却要喊两声爹。望着陆柳喊一声,再望着陆杨喊一声。

孩子太小了,他们不急着纠正,叫什么都答应。

第182章 熟人

黎峰跟海有田出门看了几间铺面, 由近到远,跑了四家。

他相中的是一家杂货铺子,地段略偏, 和居民区紧挨着, 这一条街的生意都淡淡的。

因附近有人住,各家生意都能糊口。要想挣大钱,那就别想了。今天看的铺面里有两间都是相似的情况,杂货铺子大一些,符合陆杨的需求。

店面还没关门, 租到了十一月初,没有续约。

海有田跟人打好招呼了, 全看过以后,两人又回来杂货铺, 里外瞧了瞧。

杂货铺的门店大,能摆两桌酒,同时坐十六个人。

店主在清货了,卖完不补。货架是自家打的, 他卖了两架,更显得店里大。

黎峰打量打量货架,觉着这一条条的拿来当书架也行, 不知陆杨瞧不瞧得上。他伸手推了推,挺结实的。

老板说都用的好木料,找的老木匠打的, 现在才用了两年, 平常也没摆重货,拉出去都没折价,全是好东西。

这老板是转租, 要是他自己的铺面,黎峰能谈谈打包价。

墙面是旧的,痕迹斑驳。据说上一任租户是卖酱油和酱料的,在墙上留下了很多深深的印子,看起来很邋遢,就给铲成了这副狗啃的样子。

黎峰去过谢岩家,也逛过书斋,他比着常见的书架大小,在店里走两圈。格局合适,能摆下五到八面书架。

听说陆杨要搞个看书的地方,他也用脚步丈量过。书架多,意味着上架的书多。哪有那么多书?他看别家书斋里,能摆满三面书架都不错了。所以这里能做一个半开放式小书房。

柜台放中间,一头放书架,一头放桌椅。

前面看完,再去后院。

后院很乱,各类物品堆叠,走路要绕着来。

黎峰打量完院子,再一间间的看房子。还没到退租的日子,看房间要客气点。

海有田十分有眼色,立马给人说:“喝蜂蜜水吗?黎老板买了蜂蜜,给你们泡水喝!”

蜂蜜是好东西,也是贵东西,才问出声,这老板就满口答应了,让他媳妇去拿茶壶和碗。

蜂蜜是黎峰逛街的时候买的,陆柳嘱咐他多买几样。

他想着拿回家也是喝着尝着品滋味,看看哪种好,现在给别人喝几口,也是尝尝味儿。便给海有田提前说了。

海有田把话都说圆了:“黎老板买了好几种,不知你们爱喝哪种,都泡一碗试试!”

海有田把蜂蜜罐子提到身前晃了晃,共有四罐。

都泡一碗,得挖四勺出来。

这一家老小都笑眯眯的,那老板更是主动清道,把路收拾出来,让黎峰仔细看看,也跟他说这房子哪里好、哪里不好。

“我们一家开铺子的时候,手里银子不多,就看中这里租子便宜,地方还大。能住进一家人,又能开铺面。前头卖东西,一家的嚼头能挣出来。但这里实在偏僻,你们别看这儿离书院不远,就觉着这是好铺子,它做不了几个人的生意,我媳妇一天天往外串门,跟人攀交情搭话,才让邻里知道我家在这里开着店面。但你问问海牙子,这就是难处了!附近的租客跟流水似的跑,昨天才熟悉的人,今天就不见了。我还想做他们的生意,他们却来找我卖东西,一堆当铺都不要的家伙事,指着我拿钱收了,我哪能收?”

这老板开店两年多,积攒了不少怨气,说着说着就诉起苦。

海有田不乐意听,再说下去,他都抬不了价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