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和亲 第103章

慕厌舟笑了一下,轻声道:“好,一个时辰后见。”

……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今时间还早,在王府里大多数人的眼中,闲在府内养伤的齐王殿下,应该还在睡懒觉才对。

早已经习惯了他作息的下人,正像往常一样在别处等待着他的传召。宋明稚离开徽鸣堂后,便坐在了前院外的花厅内,假装悠闲地用起了早膳来。

初秋还在下雨的清晨处处透着寒意。

唯独花厅里的那个小泥炉上,温着的奶酒,还在“咕嘟咕嘟”冒着泡。宋明稚披着件雀蓝色的外袍,气定神闲地坐在这里,一边吃府内那几名西域厨师做得早膳,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雨景。

一切看上去似乎都与平常没什么两样。

可是,只有宋明稚知道:自己的心,早已经随着窗外“噼啪”的雨声,乱了个彻底。

一个时辰就要过去了。

可是徽鸣堂内,依旧没有半点的声息。

宋明稚不由攥紧了手中的金盏。

他默默咬牙垂下眼眸,想要随便找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可是还没等宋明稚找到什么有趣的事,视线便落在了手里的奶酒中。

……做这些饭菜的厨师,是齐王殿下专为自己所找的。突然想起这件事的宋明稚,手指轻轻地颤了一下,杯中的奶酒,也随着他的动作,在金盏中晃荡起来。

宋明稚发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慕厌舟的照顾。习惯了……他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咚,咚——”

不远处响起了一阵钟声。

崇京城内每天早晨都会用这样的钟声来报时。

而就在钟声响起同一时间,随宋明稚一道等在这里的元九,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他一声:“王妃,可要派人去看看?”

宋明稚缓缓握紧了手里的金盏。

他犹豫片刻,朝着元九摇头道:“暂时不用。”

齐王府内人多眼杂。

从花厅到徽鸣堂尚有一段距离,若是被不知情的下人看到这一幕,说不定还会惹出麻烦,甚至……那些还没有被遣散出王府的眼线,也会收到消息,并察觉到异样。

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

元九明白他的意思,咬牙站回了刚才的位置:“是……”

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就像檐上的流水,嘀嗒着落地消失不见。报时的钟声也不知何时被大雨声所淹没,散了还干干净净。还不等宋明稚放下手中金盏,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听到花厅外,传来一阵稍显凌乱的脚步声:

有一名侍从撑着把油纸伞,冒着大雨快步朝这里走了过来。

如果宋明稚没有看错的话,他的背后似乎还跟着……一个太监打扮的中年男子,他一身灰衣,身材矮胖,看上去身份不低。

凤安宫里来人了?

宋明稚的心情瞬间紧张了起来。

按照珈洛的话,蛊毒一个时辰就能解开。如今他说的时间已经过去,可是徽鸣堂内仍然没有一点动静……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宋明稚:解蛊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顺利,甚至有可能出了意外。

皇宫里的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今天早晨,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宋明稚轻轻放下了手中的金盏,他调整表情,假装困惑地朝着花厅外看去:“这位是?”

花厅再往后走不远便是徽鸣堂。

看到这名灰衣太监,元九脸上的表情虽然分毫不变,但心中还是不受控制地打起了鼓来。同时,忍不住抬眸,朝着宋明稚看了一眼。

身着灰色锦袍的太监快步上前,朝宋明稚行礼道:“奴才参见齐王妃——”

尖利的嗓音打破了周遭寂静,这名太监的脸上写满了“圆滑”与“不好对付”。

宋明稚默默地打起了精神,他朝对方点了点头,“不必多礼,”同时略带疑惑地朝来人看去,“不知这位公公,一大早来齐王府有何贵干?”他的神情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元九默默地松了一口气,将视线收了回来。

宋明稚话音落下,那太监立刻回答道:“回齐王妃的话,远霞县与附近几个州县,将最近这段时间赈灾的情况和消息传到了京城来。圣上让齐王殿下稍后进宫,去海宣殿内,一道商谈此事。”

宋明稚:“……!”

竟然是那昏君来找齐王入宫谈正事。

这种情况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宋明稚没有料到,第一次发生竟会是今日。

宋明稚迅速垂下眼眸,他思考片刻,随口朝眼前那名太监问道:“圣上说没说具体什么时候进宫?”

“回王妃的话,圣上没有说过,”太监停顿片刻,摇了摇头不确定道,“大概要等圣上用过早膳之后了。”

宋明稚点了点头:“这样啊。”

不同于齐王殿下,老皇帝是真的沉迷享乐。如今,朝堂虽内忧不断,可是凤安宫中仍然夜夜笙歌,那昏君本人并不急着上朝,所以也就不会早起。

听到那太监的话之后,宋明稚终于将心稍微放下了一点。

他想了想,假装随口朝太监道:“好,你先回宫去吧,凤安宫的事情我已经知晓,不过此时殿下还在休息。等到他起来之后,我便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殿下。”

话音落下,太监忽然抬起了头来:“启禀王妃,奴才是照陛下吩咐出宫传信,必须亲口将消息,传到齐王的耳边。”他的态度格外坚决,并没有离开王府的意思。

宋明稚轻轻垂下了眼帘:“公公的意思是?”

来人又行了一礼,朝宋明稚说道:“奴才只是想亲口将此事传给殿下,还请王妃不要误会。”

这名太监来者不善……

他虽然不知道慕厌舟现在在做什么,但是从宋明稚的话语里面捕捉到“王妃不想要人见齐王”的信息后,他便立刻不依不饶了起来。

宋明稚蹙了蹙眉:“哦?你是要让我叫殿下起来听你说话?”

太监立刻磕着头,诚惶诚恐道:“奴才并无此意,奴才只是……实在不敢违命,此事关系朝堂,若出什么差错,奴才担不起那个责任啊……!”

宋明稚读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身处于京城,太监自然也听过齐王与王妃恩爱的事迹。可朝堂之事毕竟意义非凡,来人也不确定,宋明稚能不能在这个时候,替齐王在大事上做决定。

——换句话说。

他不太清楚宋明稚的话到底管不管用。

此话也算合理,当今圣上无论宠幸哪一个妃嫔,都不会允许对方掺和朝堂之事……甚至就连当年的贤平皇后也不例外。

宋明稚已经将该说的都说了。

元九也跟着拖延起了时间来:“呵,你是觉得王妃说话不顶用吗?”

宋明稚也将视线落在他的身上。

接着,慢慢站起身来,朝着窗外看去。

宋明稚笑了一下,语气颇为自然道,“我与殿下是一家人,我的话自然就是齐王殿下的话,怎么?”说话间,他已转过身,一步一步,走到了跪在地上的那名太监面前,沉声道,“我就不能替殿下收信了吗?”

宋明稚没有低头,甚至不曾垂眸。

他的语气中略带着几分任性之意。

然而,落在众人的耳边,却半点也不叫人厌烦。

毕竟,崇京城内人人都知道,齐王对王妃情根深种,他就算是任性也有任性的资本。

“可是……”太监还是不肯轻易离开,看他的样子,似乎是要守在齐王府内,等慕厌舟“睡醒”,将话传到对方的耳边。

宋明稚默默地咬了咬牙。

在众人心中,出身西域贵族世家的原主,原本就是个不好相处的人。如今……自己既然已经背上了任性之名,那还不如任性个彻彻底底。

宋明稚连看都不再多看那太监一眼,随口道:“陶公公怎么不在?”

那太监愣了一下,似乎是想要同宋明稚解释,可是还不等他开口问,站在厅内的人已直接朝元九吩咐道:“去将陶公公叫来,让他来王府听听,看我究竟能不能替……”

话说到这里“齐王殿下”四个字已经到了宋明稚的嘴边。

可是他并没有将这四个字说出口来,而是停顿片刻,笑了笑继续道:“替珩玉……说话。”

“珩玉”是齐王的表字。

宋明稚的话里满是底气,一听便是被齐王宠在心上的人。

寒气顺着地砖,经膝盖蔓向周身。

太监咬紧牙关,而同在花厅中的元九,已经高声应下了宋明稚的话,快步朝着府外而去。

在他背后——

花厅外的众人,终于在宋明稚目光扫来之前低下了头去。

齐王妃这是恃宠生骄啊!

也不知道殿下平日里是怎么捧着王妃的。

宋明稚注意到了众人的视线。

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现,而是微微蹙眉,任性道:“怎么?我和殿下之间,还要分个清清楚楚吗?”

雨势不知道什么时候小了起来。

宋明稚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回荡在前院之中,甚至于落进了徽鸣堂内。

侍从摇头如捣蒜:“不不不不……!”

宋明稚笑了一下,任性道:“那就好。”

说着,便重新端起金盏坐在了桌边——齐王殿下今早不在自己身边,自己便要接过他肩上的担子,在众人的面前演个明明白白。

而若是演的话,没有什么比“恃宠而骄、无法无天”的王妃,更符合自己的身份。

宋明稚的五官原本就明艳。

平日里冷静、从容之时,或许看不出什么。

但是今日,说起这些话来,简直是将任性、骄纵这些词写在了脸上。

虽然有些不符合时宜。

但是元九的心中,还是冒出了一句话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64章 要抱抱

桌边的小泥炉,还在咕嘟咕嘟冒着泡泡。手捧着金盏的宋明稚,并没有让跪在地上的太监起来的意思。他轻抿了一口奶酒,随口道:“不知这位公公,从前在何处服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