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难撩 第85章

“就算你能够说动张仁君,那么购买船只的费用呢?”沈虞道,“这可不比你想办学校少哦。”

沈清辞思考了片刻,“学校的事可以往后延,等沈记成功转型再办学校。”

对于沈清辞的话,沈虞并没有那么快的接受与采纳,毕竟经商并不是儿戏,而且沈清辞刚刚回来,她虽然想要培养她,并让她接手,但也不会任由与纵容她胡来。

“给我一个信服你的理由。”沈虞变了一副语气,“以目前的行情以及经济,你想让沈氏陪你堵这一把吗。”

“姑姑虽然说现在很多人连温饱都没有办法解决,但随着国门被打开,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经商收敛财富,一直以来,出口贸易都是洋人占据主导权,他们来收,我们才能出售,于是遭受双重的限制,我们何不尝试主动走出去,比起制造业,当下的运输行业,才是维持长久运转的主要命脉吧。”沈清辞回道,“现在就属沿海地区最繁荣,贸易最发达,于是水运成为了最便捷也是最主要的,不光是可以出口,内陆也同样需要水运。”

沈虞听着沈清辞的分析,便伸出了自己的手,捏住沈清辞的脸,“你还挺会分析局势的呢,和你爸爸一样,都是精明之人。”

“不过呢。”但沈虞仍旧有着担忧,“你说的这个,十三行曾聚在一起商议过,由我们共同出资组建一支运输商队,垄断两广的全部水运,但由于资金问题,以及后续的风险,加上十三个商行,谁也不愿意服谁,最后不了了之了。”

“十三个大商行合力,尚且害怕承担风险,你现在提出我们单干,可真够有胆量的。”沈虞继续说道,“你想过没有,真要筹办,必然需要借款,如果一旦失败,你父亲的心血加上我的,可能全要完蛋,沈记下面几百号人呢。”

“富贵险中求嘛,”沈清辞回道,“往往就是因为合作,事情才没有办法顺利进展,因为涉及利益与分配,大家都只想用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谁都不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

“这样的合作,能成功嘛?”沈清辞继续道,“虽然本意是降低个人承担的风险,并且能笼络更多的资金,但是当大家都不诚心时,反而会成为拖累。”

“你的野心还不小呢,经济命脉。”沈虞看着沈清辞说道。

“而且,我的意思并不是让姑姑放弃我们沈氏原有的制造业,而是扩展,在各个行业,并用经济效益好的,去维持差的,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经济循环。”沈清辞又道,“这样一来,即便某一个行业垮了,但还有其他作为支撑,如果可以发展起来,像数年前那场大火,就不足以摧垮商行。”

沈清辞说的很认真,而沈虞也认真的听完了她的全部分析,“送你留学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等你学成回来,我就把沈记交还到你手中。”

“我不是要沈记。”沈清辞解释道。

“它本也是你父亲留给你的。”沈虞道。

“但那场火,几乎烧光了所有,沈记现在拥有的,是姑姑和姑父打拼出来的。”沈清辞心里很清楚,那场火烧毁的是什么,当时的沈虞为了挽救沈氏,选择了收购与合并,并保留了沈记的名号。

“傻丫头,声望与人脉也是一种财富,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继承的。”沈虞道,“我也算是借助你的父亲,以一个女人在商行站住了脚。”

“沈记经过那场大火,还能有今天,全都是依靠姑姑。”沈清辞道。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沈虞忽然变得慈祥,她摸了摸沈清辞的脑袋,“姑姑相信你。”

对于沈念和沈清辞两姐妹,沈虞单独将她们拉扯大,并给足了支持与理解。

“老板,张总督的管家登门拜访。”一名伙计进入仓库,走到沈虞面前提醒道,“说要找二小姐。”

沈虞看向沈清辞,“张府的管家,找你的。”

沈清辞忽然想到了几天前的舞会,张寰告诉自己想要聘请她入府。

“我知道了。”沈清辞道,“张仁君那里,我会解决。”

“张仁君是个老狐狸,你也不用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沈虞提醒道,“他现在没有选择沈家,恰恰说明了,他是想要选择我们的,犹豫是为了拿到更多的筹码。”

沈虞拍了拍沈清辞,“你和张小姐的事,姑姑不反对,但有一点,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你和念念都是我的孩子。”沈虞又道,“就算没了商行,也不能委屈了你们。”

“我知道的,姑姑。”沈清辞很是感动的点头。

“去吧。”

€€€€沈宅€€€€

沈清辞从商行回到了沈宅,张府的管家到访,与沈清辞猜想的一样,是张仁君派来的,并送上了拜帖,以及拜师礼与茶钱。

“沈二小姐。”管家起身,将自己的瓜帽摘下,恭恭敬敬的作揖喊道,“鄙人姓邱,是张府的管事。”

“邱管家。”

“奉我家老爷之命,前来聘请二小姐入府教授我家小姐。”管家将张仁君亲自写的帖子奉上。

“我也才刚刚结束学业回国,没有当过老师。”沈清辞向管家谦虚的推辞道,“怕教不好你们家小姐。”

“我家老爷看人,一向不会出错。”管家却十分肯定沈清辞,“我家老爷还说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自行约定,并按照沈小姐的时间来。”

“张家都这么热情诚恳了,你还不答应?”沈念坐在一旁说道。

沈清辞便接下了管家送来的聘礼,“好。”

“如果沈小姐有时间的话,今天就可以上门。”完成任务的管家,眯笑着老眼道。

“啊?”沈清辞一脸恐慌,“这么快。”

第096章 师生

€€€€总督府€€€€

沈清辞受邀来到了总督张仁君的私宅,为了聘师,张府特意腾出了一间院子作为授课的学堂。

“沈姑娘,这边请。”张府的管家将沈清辞请进宅中。

沈清辞第一次踏入张府,这里原先是一座官署的旧府邸,后来成为了历任总督的私宅。

沈清辞环顾着四周,将宅内的路线记下,“小姐,沈姑娘到了。”

管家将她带进学堂,张寰笑盈盈的走出来迎接,“怎么不提前通报,我应该去门口等候的。”

“很抱歉,二小姐,是小人考虑不周。”管家低头道。

张寰便挥了挥手,堂内收拾的众人随管家一并退下。

张仁君虽是清官,但家里的排场依然不小,而作为旧官僚,府内有着十分森严的规矩与秩序。

今日的沈清辞穿着长衫,并多了一副眼镜,手中还抱着几本书,看起来颇为像一个教书“先生”

而张寰也穿着沈清辞送她的常服,是一条杏色的裙子,因此她没有向往常那样盘起发髻,而是自然的垂下。

随着堂中安静下来,张寰盯着她看了许久,沈清辞也同样注视着她,眼里充满了惊艳。

“那么现在,我可以称呼老师了吗?”张寰开口打破了这分静谧,“沈老师。”

“你想怎么称呼都可以,张小姐。”沈清辞回道。

张寰看着沈清辞,道:“那么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称呼我。”

沈清辞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躲闪,因为想不到一个很好的回复,所以气氛便冷了下来。

察觉到的张寰,于是主动说道:“在我的及笄礼上,我的启蒙老师给我取了小字,叫,蘅。”

当沈清辞听到张寰的字时,内心一阵颤动,从未听过,却又感觉很是熟悉。

“所以你可不可以称呼我的字?”张寰再一次主动,并且小心翼翼的问道。

“当然。”沈清辞注视着张寰,旋即又开始眼神躲闪,十分羞涩的喊道:“阿蘅。”

听到沈清辞的呼唤,张寰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尤为熟悉的声音,她对视着沈清辞,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同时,也让她的内心躁动不安,但理智让她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那么今后,就请老师多多关照了。”张寰眯笑着双眼说道,并伸出了自己的手。

沈清辞停滞了片刻,因为眼里看到的笑容,在她的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于是她伸出手,握住了张寰的手,并回道:“也许我们可以相互关照,还有学习,学生可以是老师,老师也可以是学生。”

双手触碰,交握之时,平静的湖水被一阵阵秋风打乱,泛起涟漪。

如同她们的内心,原本的安静因人而破,是一丝的惊慌,一丝的喜悦。

与亲吻手背不同,交握之时,彼此的掌心传递出来的温度,交融在了一起,她们之间的距离被再一次拉近。

从友人到师生,关系的递进,让她们有了更紧密的连接,这份温暖,也预示着,她们以师生的身份,从今往后便能够岁岁常相见。

张寰将沈清辞带进屋内,檀香萦绕的书屋,里面摆放着中西不同的书籍,乐器,摆件。

“你想学西洋乐器吗?”沈清辞看着边上一架钢琴问道。

“想。”张寰不假思索的回道,“关于老师的一切,关于老师所知道的一切,我都想知道。”

她说了两个一切,而一切意思,沈清辞都明白。

“不过今天是拜师礼,”张寰又道,“我之前听沈念姐姐说你想办学校,所以才萌生了,想要你作为我的老师,这种想法。”

“教育兴国。”沈清辞放下手中的书说道,“以国家目前的现状,能走的路都走过了,实业与教育,经济是支撑,而思想是魂,是骨。”

“以你们沈家的财力,难道没有办法支撑你想做的事吗?”张寰问道。

沈清辞摇头,“外人只看到了沈家辉煌的表面,但实际早已成为空壳,不光是沈氏,其他的商行也相差无几,在异族的入侵下,朝廷不光不支持,反而变本加厉的打压与剥削,而洋行趁机猖獗,此消彼长,商行维持不了多久的。”

张寰看着沈清辞,眼里有欣赏的同时,更有担忧,忧她所忧,“我听出来了你的抱负,你真正想要做的是救国,而不单单只是商行。”

“以我目前的能力,谈救国实在是遥远,但如果救下沈氏商行,通过沈氏,我或许还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都说商人重利,但其实看重名利与爱国,并不相冲。”张寰说道。

“一家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百家兴才能算是。”沈清辞又道。

“那现在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张寰问道,“或者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我需要和你的父亲交谈,阿蘅。”沈清辞看着张寰说道,“这也算是我的私心吧,接近你,答应你,我也有我的目的。”

“我可以替你约见我的父亲,”张寰回道,“如果能帮到你,我会感到很开心,至少我对你,是有价值的。”

“但一开始…”沈清辞想要解释什么。

“我知道的。”却被张寰抬头堵住了嘴,“你想要说的,我都明白,因为眼神是不会说谎的。”

“所以,我相信你。”张寰又道。

“老爷。”下人的呼喊打破了书屋内的安静。

书屋的门口,张仁君穿着官袍踏进屋内,“爹爹。”张寰走上前扶住父亲。

“张大人。”沈清辞向张仁君行了礼。

“沈姑娘不必多礼,我就是过来瞧瞧。”张仁君和蔼的说道。

“清辞不才,承蒙张大人抬爱。”沈清辞说着客套话。

“沈姑娘愿意来,已是给足张某面子。”张仁君道,“能够学贯中西可不多见,沈姑娘太过谦虚了。”

“爹爹的公务处理完了?”张寰问道,“女儿想将老师留下来用晚膳。”

张仁君侧头看了一眼张寰,很快就明白了她的用意,“今天恐怕是要失陪,公堂上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不妨事的,公务要紧。”沈清辞道。

“若是日后有事,沈姑娘尽可向张某提出。”张仁君在离去时,回头向沈清辞说道。

“多谢大人。”沈清辞拱手答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