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12章

最好还是靠自己。

纪轻舟心忖。

但他暂时也没什么正经的钱财来源,唯一的收入还是解予安打赌给他的八个大洋。

也许,得去裕祥时装店干上几月先?

或者,问解予安借个钱?

他是不信任解家人没错,但对于解予安,他却直觉地认为这个人品性还算可靠。

纪轻舟琢磨着,抬眸看向书桌对面的男人。

解予安静默地靠在椅子上,乌黑的发丝搭在额前,蒙眼的黑纱带下,侧脸与颈部的轮廓被微黄的自然光勾勒出优美的线条。

这家伙不说话的时候是真符合他的审美啊……

他心里不禁闪过这个念头。

盯着人瞧了一阵,纪轻舟轻咳两声,开口道:“我有个想法。看在咱俩夫夫一场的份上,给你个机会。

“在我做大做强成为上海服装业龙头之前,要不要提前投资我这个潜力股?”

他抱着试试也无妨的态度画了个大饼,解予安却一动不动,语气清凛道:“肉包子打狗的事,我不做。”

纪轻舟愣了两秒,反应过来后,被气得站起身想走,又冷静地坐回原位,脏话几乎要脱口而出,又紧急闭上嘴。

最后,他只是冲对面竖起大拇指,咬牙切齿地称赞:“还得是你,有眼光。”

解予安对他的“赞美”无动于衷。

纪轻舟拿起茶杯喝了两口水,正想着要怎样优雅地回击这句“肉包子打狗”,房门忽然被敲响。

以为是黄佑树有什么事,他就喊了句“请进”。

结果房门开启,站在门口的却是管事梁妈。

纪轻舟见她手里拿着个厚信封,察觉到可能有什么要事,便调整了表情问:“怎么了梁管事?”

“少爷,纪先生。”梁管事先是点头打招呼,随后才走进门来,将那信封递向纪轻舟道:“这是夫人给您这个月的零用钱。”

“零用钱?”纪轻舟睁大了眼,着实有点惊讶。

他若真是沈南绮的表外甥也就罢了,可他只是个冲喜的工具人啊!

平日里吃解家的住解家的,连衣服都是人家给买,这会儿沈南绮还要给他零用钱,这是不是过分了些?

“里边是二十银圆,您清点一下。”

梁管事说罢,看着他将钱数了一遍,确认数目无误,这才退出房间。

而纪轻舟拿着这二十银圆却感觉怪怪的,回想起今日陪沈南绮逛街的经历,不禁感叹:“感觉我像一个太监。”

解予安本不想睬他,可这比喻实在猎奇,就问了句:“何出此言?”

纪轻舟晃了晃沉甸甸的信封:“哄老佛爷开心后就得了奖赏。”

解予安无言地偏了过头,此次是真的不想理睬他。

·

最终,纪轻舟还是将那二十银圆收了下来,作为开店的本金,与那八个银圆放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他也不想放过其他能获取金钱的机会。

当日夜里,给解予安念完睡前文章后,甫一关灯躺下,纪轻舟便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开始静候猎物熟睡,触犯结界,然后被他捉住罚款。

谁知关灯还没到两分钟,纪轻舟就感到脚边的床垫一沉,凹陷了一块。

他伸出脚去碰了碰,不出意料地踢到了解予安的小腿,他心里先是一喜,旋即有些狐疑。

——解予安即便再能睡也不该睡得这么快啊!

而且在他踢了对方后,这人的脚仍纹丝不动,没有知觉般地搭在属于他这一半的床上,简直像故意的。

纪轻舟思索了片刻,扭头看向右侧道:“你不会是想一块钱越界一整晚吧?”

解予安:“违反规则了?”

果然如此。

“阴险!”

纪轻舟低骂一声,又踹了解予安两脚,没能把人踢回去,不得已只好遗憾放弃挣钱大计,翻了个身,专心入睡。

夜晚的解公馆分外宁静,只偶尔传来风动草叶细碎的沙沙声。

已适应过一晚的纪轻舟不再认床,这一夜睡得比解予安还熟。

翌日一早,当他被走廊的打扫声叫醒而睁开眼时,便发现解予安已起床洗漱完毕,正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吹晨风。

他翻身坐起,刚要下床,忽感一银色物体从自己的额头上滑落下来,砸在了被子上。

纪轻舟盯着那衔蛇的飞鹰愣了愣,一时间气得有点想笑。

他拿起银圆握在手心里,推开被子穿鞋下床,语气凉凉地提建议道:“要不记个账,月底一次性结清给我?不然这睡一次给一块钱的,显得我身价很低啊!”

解予安拿起自己的青瓷茶杯,淡淡地应声:“哦。”

哦?你还真答应了?

纪轻舟脸色变了几变,终是无话可说地走进了盥洗室。

·

依纪轻舟的性子,他在小事上确实有些缺乏耐心,但在重要事情上则往往很少冲动,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想到开店就会去做,原本是不符合他的生活美学的。

而此次或许是受了解予安的言语刺激,也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寻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他便冲动了一回。

来到解家的第三天,沈南绮赶清晨的火车去了苏州,解见山和解予川也在吃过早点后一前一后地出门工作。

他们走后,家里的主人就只剩下了不便出门的老太太、怀孕的赵宴知和眼盲的解予安。

接下来几日,纪轻舟每天吃过早饭,同解予安打了声招呼后,就会换上沈南绮给他买的西式便服出门,依靠脚力和电车,在周边街巷寻找合适的店面,顺便做做市场调研。

如此奔波了几日,解家人大致都清楚了他在做什么事情,却没有谁过问。

正如解予安所言,给足了他私人活动的空间。

而在纪轻舟看来,这样的不闻不问,大概率是因为他们不在乎。

只要他每天晚餐前按时地回到解公馆做他的吉祥物,没人在意他白天是在外面打工、喝酒还是见朋友。

一个小人物,在偌大的上海,怎么样也难翻出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围绕着解公馆附近区域奔走到第五天,纪轻舟终于找到了一家合适的铺面。

第9章 租店

纪轻舟看中的铺面位于静安寺路一条叫做Love Lane的巷子路口,是一栋三楼三底砖木结构房屋的楼下一间。

这间铺子原本开的就是一家裁缝店,店主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妇,姓吴。

吴老太在这开了有十余年,在附近住户口中算是小有口碑,但因上了年纪手脚不便,最近视力又陡然下降不少,故在其子女的监督下不得不关门歇业,将店铺转让。

纪轻舟看中这间店面,除了考虑到它原本就是裁缝铺,有一定的客源基础,其次就是因为它地段不错,人流量大。

爱巷虽短,总共也就五百来米,巷道两侧却是小肆林立。

茶馆、菜馆、咖啡馆,鞋店、药店、糖食店……各式各样的小店开满巷子,一走进去便可感受到何为人间烟火。

总之,就周边环境而言,纪轻舟是相当满意的。

再加上这里离解公馆也近,搭乘电车两站便可到巷口,昨日问了吴老太租金之后,他当场就决定要租下这间铺子。

签租房合同的时间定在今天中午,吴老太不识字,便由她在报馆工作的儿子来做这店铺转让的工作。

不过吴老太其实也非真正的房东,她的租约只到今年年底为止,故签合同时,铺子的原房东,一位刘姓的四十来岁妇女带着她的女儿也来了现场。

刘女士其实就住在楼上,这栋房屋除了底下三间出租给不同的老板开了小店,楼上两层都是他们母女经营的旅馆。

“眼下已是四月中,四月的租金我们便不收你了,就当结个善缘。

“五月至十二月底,共八个月,每月租金是十块半,总计八十四元。您核对一下,看有无错漏?”

吴老太的儿子简明地给出了价格,将租房合同交给了纪轻舟。

纪轻舟昨日就已准备好了房租,除了他从解家得来的二十九元存款,剩下的钱都是靠去当铺典押首饰换来的。

多亏他前段时间才回国,一些不常用的首饰放在了行李箱的夹层袋里,没有拿出来,此时便派上了用场。

从现代带来的值钱物品里,除了他手上戴的这块浪琴表,还有一块卡地亚的机械腕表,两小瓶的香水,以及一些项链、手链、戒指、耳钉等。

香水品牌在现代固然都是奢侈品,放在现在却难估量价值,最值钱的自然还是手表。

若将两块表都当了,运气好差不多能换个两三百元,但考虑到如今手机不能使用,手表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相当重要的,他就只典质了那块卡地亚,加上两件金银首饰,共换了一百二十元。

当出去的物品,一年期间内是可以赎回的,不过肯定要加些利息。

纪轻舟对此倒无什么执念,想着若是一年内他能赚到足够多的钱,那就把物品赎回,若是钱财不足,卖了也就卖了,并不十分心疼,最多有些遗憾罢了。

从包里掏出钱来,一次性将租金交完后,纪轻舟又将店铺内的那些家具、剪裁工具和剩下的布匹等,以二手价格一并买了下来。

这些统共花费了十个大洋。

至于缝纫机,吴老太则不肯卖。

据她所言,这“铁裁缝”是他儿子攒了三个月的薪水买的,足足花了一百三十元。

也就现在的文人作家薪水够高,否则一般的裁缝铺压根买不起这种新式的设备。

而其实即便她肯卖,纪轻舟也没有余钱购买了,但他又确实需要这台机器,便同吴老太商议能否租用。

考虑到自家缝缝补补的确用不上缝纫机,而纪轻舟又愿意以每月三元的价格租赁,吴老太难免心动。

母子俩商量一阵后,便答应了这个请求。

前提条件是如果缝纫机坏了,需要纪轻舟花钱去找人修理,修不好的话,便要以二手价格赔偿。

毕竟是这个时代的贵重资产,纪轻舟对此自然没什么话可说。

转让合同和缝纫机的租赁合同是在房东母女和隔壁理发店老板的共同见证下签字的。

签完合同,吴老太的儿子给了他一张名片,表示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望平街找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