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136章

纪轻舟轻咋了下舌:“真是冷酷无情。”

“……”解予安无言片刻,从外衣口袋拿出了个红色的小锦囊,递向他道:“给你。”

“什么东西啊?”纪轻舟略微挑眉,伸手拿过了小锦囊掂了掂,还挺有分量的。

旋即打开袋子,往手一倒,只听金铃细响,一个刻着“長命百歳”的长命锁躺在了手心里。

“这是,给小孩戴的吧?”纪轻舟提起了那金链子晃了晃,长命锁下的小铃铛不断地发出细细的声响。

“你也能戴,从庙里请来的。”

“你还给我求长命,给你自己求个长命百岁吧。”纪轻舟说着就握着解予安的手,将那长命锁塞进了他手里。

“吃过你做的长寿面,我已够长寿了,”解予安语气平静沉稳道,“一起长命百岁,不好吗?”

纪轻舟想了想,缓缓点头说:“这倒也是……照理说我年长你几岁,是会比你先走的,那确实是我比较需要它。”

解予安闻言稍有些不悦地抿了下唇:“新年不可说这些玩笑话,戴上。”

“你这时候倒开始迷信了。”纪轻舟轻笑了声,从他手里接过长命锁,顿了顿道:“我收下,但能不能不戴脖子上?这也太大了,而且金色和我的衣服也不搭。”

解予安稍显无奈地微微叹了口气,道:“……戴在里边。”

听他口吻,若非看不见,估计早已上手帮他套在脖子上了。

“哦,那我就新年戴,平时随身放包里可以吧?”纪轻舟这么商量着,将那长命锁戴在脖子上,稍稍整理了一下金链,塞进了自己的衬衣里面。

“行了,戴好了。”

“确定?”解予安似乎还有些信不过他。

“我是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吗?真戴了,要不然你摸摸?”纪轻舟本意只是开玩笑,却见对方真的抬手朝他脖子探来。

就只好解开大衣的扣子,握着他的手掌贴到自己胸口。

他灰色的大衣里边,只穿了件衬衣和一件薄薄的羊绒衫,透过那温暖柔软的面料触感,能清晰感受到长命锁凸起的形状。

“摸到了吗,要不要伸进去摸啊?”

刚这么调谑般地说了句,纪轻舟就感到对方的手掌缓缓上移,摸到了他的领口。

修长的食指从他的脖颈喉结间轻轻扫过,毫无预兆地伸进了解开一颗扣子的衬衫领口。

长时间待在空气中的手指有些微凉,与温热的肌肤相比尤其冰凉。

纪轻舟身体不禁有些发麻,张了张口刚要说些什么,对方就提了提他衬衫的领子,若无其事地收回手道:“今夜长辈较多,把衣服穿好。”

“啧……年纪轻轻的一股爷味。”

纪轻舟暗自撇下了嘴,迅速地扣上了衬衫领口的纽扣。

接着将手杖递到身边人手中,拉着他胳膊起身道:“走吧,解老爷,去吃饭了。”

·

此时的苏俗,吃年夜饭就只是家人团聚而已,不邀请别的客人。

尽管如此,解家人除解见山这一支外,整个大家族加起来足有几十人,聚在一块吃饭,要摆个五六七八桌,跟吃酒也差不多了。

年夜饭菜肴自然是相当丰盛的,但小辈每吃一样菜,还要同长辈说句吉利话,气氛固然热闹喜庆,对纪轻舟这个外人而言,却觉得有些拘谨。

一顿饭吃了两个钟头,好不容易结束了年夜饭,纪轻舟本以为可以去洋房安心休息了,结果后续还有封井、接灶、挂喜神等等的活动。

幸好这时候,骆明煊拉了条大黄狗过来串门,问他们要不要去荡观前,纪轻舟闻言自然是一口答应,于是就叫上解予安和黄佑树,四人一块去观前街逛灯会。

除夕夜的街道别有一番热闹,沿河的长街上张灯结彩,寻常开张的店铺这会儿多关了门板,与家人团聚过年,但仍有不少买吃食的,搞杂耍的,露天书、猴儿戏、套圈、糖人、变戏法,总之是种种街头娱乐的摊位沿河而列。

天气虽严寒,但周边总有穿新衣的孩童奔跑游嬉,一路过去,每路过一家茶馆必能听到那说书唱曲声,锣鼓声中时不时地响起几声鞭炮,分外的欢闹喜气。

纪轻舟牵着解予安从人群中穿过,心想某人即便看不见,处在这环境中,也当能感受到新年的欢快热闹。

至于骆明煊,来了这就跟猴子回了水帘洞似的。

不论是变戏法还是西洋镜,走绳索还是耍刀枪,每个摊位的活动都要挤进去参观一番,并附带给纪轻舟讲述一些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这拉洋片的现在还有呢,小时候我最爱的活动,同样的片子我能看上三五遍!”

当路过一个西洋镜摊位时,听见演员敲锣唱词的声音,骆明煊便带着他们过去围观。

纪轻舟看了看那几个孩童挤在木箱前的场景,大概能猜到他们在看图片之类的东西。

“我最喜欢看那种民间小故事,配上图片唱得可生动,”骆明煊快活地说道,“但元哥就一点不感兴趣,他这人没有童趣。”

解予安语声淡淡:“边看边哭的童趣,我确实没有。”

纪轻舟闻言诧异地看向了骆明煊:“这玩意儿你还看哭了?”

“啊哈哈,那不是有次放了个沉香救母的故事……”

骆明煊挠了挠头发尴尬一笑,马上又义正词严道:“我那是感动于沉香的孝心,哪像解某人,铁石心肠。”

纪轻舟顿时摇头:“这我不认同,解某人心肠可软着呢,他就是嘴巴硬。”

解予安全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诽谤,一派从容道:“聊完了?去下一个。”

说罢,不待二人反应,就拉着纪轻舟的手退出了人群,方向感极准地朝着前方走去。

一路边逛边瞧,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城中心的道观。

骆明煊抬头望了眼被杂耍摊包围的建筑,临时起意道:“诶,都到玄妙观了,要不进去拜拜吧?”

纪轻舟看了看头顶的星空,问:“这个点吗?”

“这个点怎么了,多的是新年来上香求神的。走吧走吧,不去别的地方,就去三清殿拜拜呗。”

骆明煊说着,就将那大黄狗的狗绳交给了黄佑树,让他帮忙牵着,尔后朝纪轻舟招了招手,抬步走向了道观。

纪轻舟看了眼解予安,见他没反对,想着某人这眼睛都大半年了还未见光明,去祈个福也好,便拉着解予安的胳膊朝里面走去。

春节虽有不少到寺庙道观馨香祷祝祈求福佑的,但他们这个点来得还是有些早。

玄妙观门口倒分外热闹,进了里边就觉清净许多,尤其入了三清殿,里面空无一人,唯有烛火摇曳,昏黄寂然中,巍峨神像静静地俯视众生。

骆明煊不知从哪拿来了几炷香,在烛火上点燃,给了他们一人三支。

他平日里总嬉嬉闹闹的,到了神像前却是严肃了许多,不再嬉皮笑脸的,双手举香认认真真地站在拜垫前默声祈愿。

纪轻舟见状,也拉着解予安过去并排而立,举着香合起眼,先给解予安祈求了一个眼睛尽快康复,顺便也给自己求了个事业顺利。

默念完愿望,转头见解予安已经结束了祈福,就往旁边探了探身,凑近了小声问:“我帮你求了早日康复,你求了什么?”

解予安稍稍一顿,低声回:“国泰民安。”

“……你这样显得我格局很小啊。”

纪轻舟站直了身体,又举起了香道:“那我重来一遍,也求个国泰民安。”

说罢便又闭上眼睛,开始祈愿。

兴许是气氛使然,当祈完福当朝神像弯腰鞠躬时,他的心境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过往思绪涌起,不由得于心底默想:新年了,假如我这辈子回不去的话,便希望我在现代的父母亲朋,也能够平安顺遂,幸福安康。

此事也只可与神说了。

第112章 创业初期

正月初的清晨, 晨风固然凛冽,阳光却带着丝丝暖意,暖得令早起赶车之人甚至有些许的不适应。

初八这日, 照理还未全面复工,祝韧青在跨上电车时,却发现车里乘客挤挤挨挨的,早已没有座位。

于是就随意找了个空位, 抓着根栏杆勉强倚靠着。

搬到爱多亚路后,距离霞飞路上的工作室就近了许多,以他的脚力, 实际没必要坐电车上班, 走上十几二十分钟也就到了,远比不过当初从华界到爱巷的距离。

但如今,他却觉得不必省这两个铜板的钱了。

左右他要养活的就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二十元的月薪不够高消费, 却怎么也饿不死他。

想到这, 那日深夜爬下梯子后看见的惨白画面蓦然又浮现眼前。

他不禁闭了闭眼,努力放空着思绪, 转过视线,漫无目的地望着车窗外流过的风景。

到底是在寒冬, 行道树落叶后, 车窗外的景象也呈现着一股萧瑟凋零之意。

正当他沉浸于莫可名状的哀愁中时,突然一个红色头发的洋人女子出现在他的眼前。

对方在他眼前挥了挥手, 吸引了他的注意, 随后就语气温和地朝他说了句洋文。

祝韧青眼神迷茫地看着她,什么也听不懂。

对方似乎还以为他是没听清,便又放慢语速说了一遍。

祝韧青无措地摇了摇头, 正想打手势表示自己听不懂洋文,这时他的身旁,一个拿着英文报纸、穿得仿佛很有教养的绅士突然开口道:

“她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兴趣做她的油画模特。

“看你穿着这样簇新的洋装,她大概是误会你会说英语,谁料竟连如此简单的英文也听不懂。”

说罢就不屑地笑了起来,眼里夹着几分轻慢情绪,仿佛将这陌生青年贬低得面红耳赤,是做了件多么称心快意的事情。

这男子说话的音量很是响亮,一时之间,祝韧青只觉整车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自己身上。

他顿时感到面孔火辣辣的,羞愧得简直不敢抬头多看周围人一眼,匆匆朝着那位女士点了下头表示歉意后,就忙不迭地穿过人群走到车门旁。

分明还未到地方,却在司机放慢车速时,不假思索就跳下了车。

脚底接触到马路上,被迎面拂来的冷风吹了会儿脑袋,祝韧青才觉那股滚烫之感渐渐缓解消退。

随即望了眼左右判断方向,拉紧了衣襟,朝着上班的地方走去。

待他徒步走到工作室时,胡民福早已打扫完卫生,开始收拾院子了。

祝韧青不算热情地同他打了声招呼,进入门厅的时候,恰好碰见叶叔桐拿着杯子从楼梯下来。

虽说是同事,祝韧青与这些裁缝却不怎相熟,对方见到他也只是点了下头表示问候。

“先生,到了吗?”祝韧青开口问。

由于提前下车,他已搞不清现在是几点,不过既然喜好踩点的叶师傅已经来上班了,先生大概率也到了。

“在书房里。”叶叔桐轻快地回了一句,就大步走进了厨房。

祝韧青于是脱下外衣挂在门厅一侧的挂衣钩上,就快步走上了楼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