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 第109章

Leslie本人倒是接受度良好,分别时一个劲儿叮嘱圆圆:别忘了给莱莱打电话,别忘了给莱莱分享有意思的事情,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望莱莱。

一老一少手拉手恋恋不舍,李笃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如有实质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交往的张力和……黏性。

圆圆就是有这样的天赋技能,只要她愿意,她可以跟任何人处得像姐妹,即便只是初次见面。

Leslie以常规的“你们认识多久了”开头,看上去对“小情侣”的一切充满发自内心的好奇。

圆圆想了一下回答她二十多年啦,李笃则下意识地补充“8071天”。

Leslie惊叹:这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

她的声音中气十足,洪亮,同时拥有女低音的质感,令人印象深刻。

圆圆说:对啊,从我记事起,我就跟李博士在一起了,我们不是小情侣,是老两口。

她得意洋洋地跟Leslie咬耳朵:所以我们怎么相处,对莱莱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分明违背主题的话,Leslie却乐不可支地拍起手。

“妈妈如果到莱莱的年纪,一定跟莱莱一样。”方规换了个方向,从枕李博士的左肩换到枕她右肩,满足但又不无惆怅地叹了口气,“你到那个年纪一定要和莱莱一样啊李博士,记住了吗?”

Leslie是一位让人不自觉忽视年龄的长者,滔滔不绝的表达欲和敏捷的思维行动,让她显得活力满满。

她是任何一名女性都向往的、未来将要成为的样子。

李笃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感觉发尾可能有点扫到她家陛下,李笃略微偏过头,犹犹豫豫地开口:“其实我……”

“打住!”方规抓起李博士的发尾,口动踩刹车,“莱莱是我们的朋友,不许你八卦朋友,不许想有的没的。”

李笃:“……哦。”

李笃:“圆圆也有这样的想法吗?”

方规急忙双手捂住李博士的嘴巴,“我不是我才没有,别瞎说。”

李笃慢吞吞地小幅度点头,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深长的意味来。

“哎呀……”方规将下巴搁在李博士肩膀上,小小声说,“多多少少有一点吧,只一点点。”

李笃也小声说:“是呀,就算有,顶多也只占了1%的作用,最重要的是Leslie自身素质过硬。”

Leslie外表已经是喊她奶奶并不冒犯的年纪了,然而她的真实年龄更是让两人大吃一惊,真真正正地下巴都要掉下来。

这不是方规有意恭维Leslie。

Leslie主动让两人猜猜她的年纪,方规端详片刻,认真说:“我猜你跟我妈妈一样大。”

方规是老来子,宋晓梅今年差不多到Leslie外表这个年纪。

然而Leslie的真实年龄比宋晓梅足足大了一轮还多。

要么用了黑科技,要么吃了人参果。

俩人窃窃私语了一阵Leslie的年龄和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头脑和生理机能,最终一致认为,权力和财富是女人最好的滋养品,大补!

“莱莱务必寿比南山不老松!”方规双手合十,虔诚许愿,“是莱莱她应得的。”

Leslie胃口不错,菜过三巡开始聊生意。

就像辜总给的提示,方规需要自己来构思主题,并且保证它对Leslie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否则,Leslie那接近一个世纪的经验阅历会让她立刻将目光投向别处。

Leslie好奇心旺盛,思维敏捷,她经常毫无征兆地抛出新话题,令人应接不暇。

话题是如何转向正轨的呢?

陛下一言九鼎:“将来著书立传,在本章节一定少不了这句话:特别鸣谢李笃博士。”

和Leslie交流,理论上存在语言障碍。

方规从小不喜欢学外语,有李笃在,她也不用学外语。

不管Leslie想见李博士爱人的说法有几分认真,李笃立时着手准备。

她设计了一款结合实时翻译和语音模型的传导耳机,能够最大程度还原语言的温度和色彩,使语言不通的人基本实现无障碍交流——根据沈总的反馈,延迟几乎为零。

要知道,语气和语言内容相得益彰,尤其是在相对放松的交流环境,说话者的停顿和语调同样是信息传递的介质。

当Leslie表达出对李博士随手做的小玩意儿的赞叹时,方规说:李博士是我的哆啦A梦百宝箱,我想要的,我需要的,哪怕是我没想到的,李博士都可以替我解决。

大小姐只要专注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就可以,很小很小,李笃就把这样的观念灌输给方家大小姐。

当一个人不被程序教育裹挟,她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将爆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笃的种种构想则围绕着方规。

她是我的能源核心,是我的驱动力,我所有的设想都是因为她。李博士这样补充。

在李笃看来,如果一个东西做出来不被人需要,那么它根本没有出现的必要。

李博士口中的“人”,特指——仅指方规。

这点Leslie或许没听出来,或许听出来但不以为然。

Leslie认可科技的发展正在失控,它越来越像资本自娱自乐的游戏,对大多数人而言,看不到必须推广某些技术的必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目前看来,生产力越发达,人存在的意义看似越趋近于虚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编辑……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可它们脱离了大众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它们正在挤压一个又一个群体的生存空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亘古不变的、普世皆准的道理。

没有任何一个商业组织可以脱离“人”的基础。

商品要卖出去,除了它必须对人有用——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层面、哲学意义、精神以及物质意义上的用途——同时必须具备流通的特性,换言之,要有人买。

如果所谓的先进生产力取代了人力,而人们却因此失去消费能力甚至生存能力,社会变成一潭死水,那么生产再多的商品有什么用?

为了贸易而建设的种种设施能派上什么用途?

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没有足够的交易活动,很多建设工程终将废弃,或许也用不上超音速飞机、卫星通讯等等一切用于缩短交易成本的技术。

唯有有买家且买家活跃的市场方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生意。

然而当下并非如此。

“资本”正在攫取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甚至剥夺人们的自由选择权。

可是恰恰是无数的人,组成了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失去底层的支撑,上层建筑便成为空中楼阁。

极度的膨胀之后会必将迎来收缩,历史无数次这样告诉我们。收缩到纸面上仅仅只是“次贷危机”、“金融风暴”一类轻飘飘的名词,但实际上,却是急遽消失的流动性。

生意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机,最终,“生意”也会消亡。

“生意”的消亡,意味着一个卖方和若干买方,以及若干卖方和一个买方的消亡。它是涟漪般细微但层层扩大*的效应,最终产生的后果不亚于海啸。

李笃听这段时,心想换个对象……比如换岑部长的上级领导,听这些话可能像是在听小毛头开玩笑。但圆圆对面是Leslie,L&S始终活跃在一线的掌门人,她关注前沿科技,关心自然。Leslie最关注可持续发展。

把“生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客体,吸引了Leslie的注意,她听得很认真。

“感谢岑部,岑部配享太庙。”

方规再次双手合十。

小方总长这么大,甚少自乱阵脚。但辜总告诉小方总她只有三个小时来构思和L&S的生意,她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和巨无霸中的战斗机谈生意,这可不是轻易能有的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她得找外援。

仓促间,方规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岑部。

小方总不至于让岑部出主意教她怎么跟Leslie打交道,退一万步讲,三个小时制定策略,来不及,根本来不及,而且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怎么好在一位长者面前卖弄策略。

但她有必要了解Leslie的信息。

岑部也被吓了一跳,她让小方总等一等,给她半小时时间。

半个小时后,岑部告诉她,Leslie最为自傲的头衔是:“忠诚的盖娅守护者”,最喜欢的一句谚语是:达则兼济天下。

只这两句,小方总就明白了重点应该落在哪里。

方规和Leslie谈的生意,是“人”的生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则是第一资源。

无论多么先进、伟大的技术,少不了人力来驱动。

诸多大型经济组织、商业机构宣称: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

不可否认,一个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才的确比十个甚至一百个平常人能打,比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人加起来的成本都要高也不稀奇——但正如奢侈品能卖出高昂的价格,可就价格这一项属性注定它的客群稀少,拥有广阔市场的永远是平价且实用的产品——那么换个角度,大量的、或许没那么拔尖的人是否可以成为“轻”资产?

方规问:我们是否能开展一项“轻”资产生意?我们是否能率先将这部分资源作为未来的驱动力。

方规告诉Leslie:这是她最近刚开始想,尚不成熟的思路,但她清楚,她不能错过和莱莱讨论的机会。

Leslie听懂了方规的意思,比灵光一闪仍在梳理思路的方规更快参透这桩生意的本质。

她明白这个年轻人注意到了社会的系统性风险——既非经济学家高谈阔论挥斥方遒的姿态、亦非职业经理人对中长期利润的忧虑、当然也不是阴谋论者的危言耸听,她像一个本能作祟的商人……一名企业家,对着火烧眉毛的危险瑟瑟发抖,但却不是害怕,而是兴奋,她嗅到了蕴藏在系统性风险中的机遇,正想方设法抓住这对她而言尚且渺茫的机遇。

方规说,金融游戏、资本游戏、星际争霸的本质是挖空地基填补空中楼阁,终有一天,它们将轰然倒塌,会比楼阁里醉生梦死的人以为得要快。

但是,一鲸落,万物生。

她想和Leslie做的生意就是等这一天到来,她们有足够人力资源承接这天降的丰收。

方规道出她的终极目标:简单来说,我希望李博士做出的东西永远有人用,用得上,用得起。

“莱莱看起来对我感兴趣,其实她更偏爱你。”方规说,“你听她好像一直跟我在聊,聊了好多,说到底,还是围绕你打转。”

世人总是偏爱天才,尤其是那些不经意便可改变历史进程的人。Leslie不例外,李博士大概率就是Leslie认定的、有一定概率改变世界的人。

李博士有这样的能力。

只要李博士别过分恋爱脑。

老太太再怎么慈祥亲和,平易近人,好像只是一顿跟年轻人逗乐的晚餐,可她毕竟是一个庞大组织的掌门人。

Leslie关心一名员工的感情问题,并不是她真的关心员工本身——至少不全是,想想看,她不过是一个素昧谋面的雇员,她的组织里有大把各个领域拔尖的人才,也不乏天才。Leslie只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评估这项资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然后调整其评级——信用等级、安全等级、风险等级等等,作为未来追加或缩减投入的依据。

“莱莱最后的那个问题……”方规搂紧了李博士的脖颈,“真是戳中我的死穴了啊李博士。”

Leslie问:你恨过李博士吗?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不在你身边,而且,看起来像是抛弃了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