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他不肯和离 第107章

说完,他想了想,又道:“不过,上回青州那时,殿下一开始也是说不会去赈灾,结果后来还是去了。这一回嘛,我感觉我们还是会过去,最好是先准备着。”

谢€€微愣:“你想过去?”

白殊笑道:“总待在安阳太闷了,出去走走不也挺好。”

谢€€垂眸想了想,道:“我会留意是否有机会。”

白殊:“说不定白泊也会找机会让我们出去。毕竟,只有我们离京,他们才好对我下手。”

谢€€一下握紧他的手。

白殊回握,续道:“把他们引出来,我们也能把伏龙教整个拔起。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连他们侍奉的那个大周皇帝都能一并捉到。”

谢€€注视着他,缓缓道:“切不可置自己于险境。”

白殊莞尔:“当然,我惜命得很,还想长长久久地给殿下煮长寿面呢。”

两人四目相对,谢€€看他眼中满是自己的身影,心才跟着渐渐沉静下来。

第二日早朝,淮南西路派出的使者果然来到,举着军报送进殿中。

嘉禧帝戴着老花目镜看完,气得直接踹翻面前的龙案。

名贵的紫檀木案几从御阶上轰然滚下,摆于其上的众多小物件飞落四处,惊得坐在下方的几位重臣都离座避让,满殿更是鸦雀无声。

孙宦官赶紧上前给嘉禧帝抚胸,低声劝道:“陛下莫气,当以龙体为重啊。无论是何事,处理便是,别伤了自己。”

嘉禧帝阴沉着脸,重重喘上几口气,再被孙宦官喂了盏茶,才总算稍稍冷静下来,把信塞给他:“念。”

孙宦官将信大声念出,正是江南反叛一事,如今叛军已然攻下两浙、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一大半。

下方众臣听得面面相觑€€€€江南六路,竟然一下六去其四?如此重大的军情竟还瞒报一月有余,这……范家兄弟是不要脑袋了吗?!

嘉禧帝看着下方安静如鸡的臣子们,沉声道:“别都闭着嘴,说吧,现下该如何。”

尚书右仆射辖兵部,先起身道:“自当发禁军平叛。”

嘉禧帝:“派谁去,多少兵。”

右仆射侧身看向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起身道:“八万兵,户部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垂眸细算,起身答:“半年之内,粮草尚可维持。半年之后,须另行筹措。”

兵部尚书点了几个人,续道:“当能胜任。”

被他点到名的武将们俱都出列,自请出战。

此时,御史大夫也起了身,言道:“两浙沿海,不若派泉州水师北上平定两浙,也好与禁军两方夹击。而且,从福建路往两浙路补给,补给线也更短。”

兵部尚书想了想,道:“亦可,驻扎泉州的薛将军英勇擅战,以前曾多次与泰粟交手,想来不会畏惧叛军。”

这话说得客气了,便是他刚才点出的几人,也不敢说自己能在世代领兵的薛家之上。

却有官员出列质疑:“最近的水师在淮南东路,为何不发那里的兵?”

御史大夫都没回身看,只对嘉禧帝道:“陛下,叛军既敢肆无忌惮地攻占四路,想来已能牵制淮南东路的水师,甚至有可能与水师达成交易。谨慎起见,还是从别处派兵为好。”

刚才那官员听得这话,讷讷不成言,低着头缩回了队列里。

户部尚书又道:“两线作战,禁军还要出八万?”

兵部尚书:“减为五万也可,再令薛将军率三万北上。”

相关几人三言两语议论完,殿中安静下来,等着嘉禧帝裁断。

嘉禧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下方众臣,再问:“可有人有异议?”

无人敢有异议。他刚才踢翻的案几还在御阶下,表明心中怒火之烈,此时不可能接受出兵之外的招抚策略。便是要招抚,也得至少取回一路再说。

白泊起身道:“臣请陛下退朝,让政事堂赶紧议出章程,下达命令,尽快出兵。”

嘉禧帝这才面色稍好,一挥袖:“退朝吧。”

军情紧急,天子震怒,政事堂众宰相难得拿出合作精神,快速将一应细节敲定。

指示层层传达下去,大军定于后日誓师起程。

白泊忙碌一日,回到府中书房,衣还未换便召来一人,说了江南反叛一事。

话说完,他刚端起茶盏啜饮,便有总管来报:“宝墨斋的麻掌柜求见国公,说是送一幅国公先前订好的画过来。”

白泊放下茶盏:“让他进来。”

总管下去传人,白泊却是对屋中那人使个眼色。那人微一点头,转身走进屏风之后。

麻掌柜很快抱着画卷进来。待总管倒上茶,退出去关好门,他只将画卷随意一放,径自坐下饮茶。

此人正是上回进入马车与白泊密谈之人。

白泊脸一拉,伸手拍在案上:“叛乱!这么大的事还丝毫不给我透消息!”

麻掌柜却是一脸淡然:“所以我这不是来告知白公了。没想到,还是朝廷的信使更快一步。”

白泊脸黑如墨:“我看你是瞧着信使进了城,才舍得往我这里走一趟!你们实在太过鲁莽!难道当真以为凭你们掀起的那点浪,就能揭得翻安稳了八十多年的大煜?!”

麻掌柜笑笑:“我们自然不会如此认为。闹这一出,不过是收拾收拾江南的首尾,好脱身而已。而且……”

他目光如箭地射向白泊:“也想催促一下白公。毕竟,殿下年纪越来越长,自然越来越渴望恢复身份。”

白泊咬牙:“我经营近十年,才得嘉禧帝信任交权,这四五年里总算布置得差不多。只要时机成熟,不需要你们催,我自会动手。”

麻掌柜:“但愿如此。”

白泊盯着他:“我看,等不及的不是殿下,而是你们吧。”

麻掌柜站起身:“随白公如何想好了。”

他转身要走,却被白泊叫住:“我会设计将太子和白殊弄去江南。”

麻掌柜有些诧异:“白公还未放弃暗杀他们?”

白泊:“太子不死,朝野人心皆有所向,殿下不易上位。或者,你们能给太子涂一身污名也可。”

麻掌柜敷衍地随意点个头:“行,我们想办法。”

待他走后,白泊那怒气冲冲的样子却是一变,一下平静下来,仿佛刚才的火气全是假的。

白泊看着从屏风后转出的人,淡淡地道:“伏龙教心大了,该让他们狠狠栽个跟头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背景设定在参照历史的基础上有杂糅有自设,请勿照套历史哦。

------------------

第92章 祸根

下午议事, 谢€€先说了下早朝时的出兵决定。

薛明芳叹口气:“虽然阿爹去年底来信时还抱怨,这些年都在海上打匪寇,总感觉没有以前马上驰骋杀敌时痛快。但平叛这种事……”

张峤听出他未尽之意, 宽慰道:“薛将军带兵令行禁止,不会贪功。由他出兵平叛,总要好些。”

贺兰和也道:“百姓既是被逼得揭竿,说不定伯父的兵一到,也就降了。我朝对待叛军都是降者不杀,就算过后要做苦力, 至少有口饭吃。”

白殊听得有些不解,低声问谢€€:“子山那话是什么意思?”

谢€€与他肩挨着肩, 侧过头小声答道:“我朝的军功计法沿袭一惯的传统,以人头数计。如今太平时期, 中央禁军想拿军功不容易, 一旦放出平叛, 想必会有非必要的滥杀。

“将领们的军功要赖底下兵士出力, 因此对那些事也有一定程度的默许, 甚至有些将领还会默许兵士进城之后先劫掠一回。有军功和钱财的刺激在前, 将领才能更好地指挥兵士。但于当地而言,这实际上就是兵灾。”

白殊皱起眉:“军功就算了,连劫掠都默许?朝廷赏赐的还不够吗?”

谢€€微一摇头:“今上在位这十几年, 吏治越来越败坏。无论赏赐还是抚恤, 军中普遍的情况是,下发之时会被层层克扣, 到兵士手中已是所剩无几。像薛家这样能和上头争, 又不扣下头赏的将领不多。

“薛家人领兵第一条, 就是在军中另外推行一套赏罚标准。他们治军严厉, 对将领的贪腐克扣查得尤其严格,因此兵士最后得到赏反而比原先多,也就乐于听令。”

听到这里,白殊已是难得地沉下脸,浑身透出冷意:“不管是逼反民的江南官,还是挑起反叛的伏龙教,都该杀!还有……”

谢€€牵起他的手,轻捏着安抚。

平叛之事无须多谈,主要是叛乱因何而起。

薛明芳嘲讽道:“引起这么大的叛乱,姓范的不会以为他在战报里不提,朝廷过后就不追查了吧。”

张峤接道:“宁西王现在为天子厌弃,如今再出这种事,这次范家估计是没救了。”

昨日回来传信的青年探子被传进殿中。

他详细禀道:“臣等还未去过两浙,但分散开走过江南东路与淮南西路的几个州县,发现几乎村村都有不少人信奉后土教,甚至不乏全村信仰的。加入后土教的最大好处,是后土教能帮村子与商人谈买卖,为村子争取一个好价钱。”

贺兰和奇道:“是村子卖粮吗?”

探子却摇摇头:“卖生丝,买粮。”

薛明芳“嘶”一声:“江南鱼米之乡,还要买粮?”

探子:“此次出事的四路丝绸作坊甚多,织出的丝绸格外好,对生丝的需求量就尤其大。因此,四路当中至少有一多半的村子,已有不少年都以种桑养蚕为主,靠卖生丝给丝绸商人来养家,只会种一点口粮自家吃。

“而要上交的粮税,就花钱去买。丝贵粮贱,这一来一回,能比种粮多赚到一些钱以供家用。加入后土教还能拿到更大的差价,因此少有村人能不动心。”

张峤道:“我朝种粮与种桑抽的税并不一样,粮税更低。他们拿报种粮的田来种桑,只交粮税,由此可见,当地官府必然参与其中牟利,才会不闻不问。”

白殊问:“既然往年也是这样,那为何今年就出事了?”

探子:“据说,去年春,丝绸商人要求加大收取生丝量,就由官府出面作保,劝各地村民把留种自家口粮的田都种了桑苗。可是到了收丝的时候,商人们却没有拿出足够的钱,最后就还是官府作保,算上几分利钱,打了欠条收丝,约定去年年底连本带利补足。

“但到得年底,该补的钱却未见。不仅如此,从过年起,江南竟然未下过一场大雨,已经出现春旱的兆头。各地村民眼看自家粮食就要见底,又没钱再买粮,今年还很可能旱得欠收减产,甚至绝收,就联合起来去找官府和商人。

“结果,那些商人竟然跑了个无影无踪,据说还欠下在丝绸作坊做活的人几个月工钱。而各地官府收缴那些作坊和织机后,却改口不认去年作的保,威胁说村民若是再闹,就要把种桑苗却纳粮税的事拿出来计较,要他们补齐这么多年的桑苗税。”

贺兰和一叹:“果然是要逼死人。”

探子语气沉重:“叛乱原是一般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若是别处碰到无粮可吃的灾年,会一整村一整村地出门乞讨,成为流民,卖儿鬻女熬过一年。但江南那四路的情形又不一样。

“这么多年后土教已深植各村,很容易便能将各村的百姓们纠集在一处煽风点火。如此一来,官府也必会杀鸡儆猴,最终惹出众怒。这种时候,只要后土教揭竿,必是一呼百应,事态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时,冯万川敲门进来:“刘员外过来了,说是和楚溪侯约好的这个时辰。”

谢€€点头:“请。”

刘继思被领进殿中,先问候太子,再做个团揖问候众人,便被安排坐在下首。

白殊温声问道:“表兄对江南那边丝绸买卖可有了解?”

昨晚白殊使人传话时便说了要问江南之事,刘继思虽还不清楚江南闹出叛乱,却也做下一些准备,此时便细说起自己知道的情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