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的时候,旁听的非数学系的学生们都感觉,好像是真的不难,他们都听懂了,挺简单的样子,兴致勃勃地决定下来继续早点来抢位置听课。
而数学系的学生们听到他们的讨论,脸上不由露出了一言难尽的同情表情。
上了一节课就觉得简单什么的,这些人可真是太天真了,数学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基础的东西看起来总是特别简单,但是到了后面你就会发现€€€€老师,我们说是同一种语言吗?
而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陈颂感觉也很不错,有课题组研究员询问他第一次上课的感受,他说道:“还不错,学生们听得都挺认真的,看起来也都能理解。”
在场的研究员笑而不语,数论基础他们没记错的话,开始的部分确实挺简单的,听不懂的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而能考上京华大学的学生,至少智商不可能有问题。
不过谁都没有给陈颂泼冷水,陈教授虽然成就不低,但年纪还小,经历也比较少,慢慢的就明白了。
之后的两天时间,陈颂收到了一些报名自荐助教的邮件,他首先把那些就简单说要报名的排除掉了,从附上简历和自我介绍的学生之中考察了一番,最后选择了他那天上课的时候叫到回答问题的学生孟三朝。
孟三朝主要的工作是帮陈颂收作业,虽然说现在很多学科的老师都要求作业直接发邮件的,但考虑到数学各种公式符号比较多,手写搞不好比打字还快,所以陈颂要求手写作业。
等到陈颂安排好所有工作,时间就到了周末,正好是他和童一淮要是上访谈节目的时间。
其实这种访谈节目,一般来说收视率是不高的,不过这个节目比较有想法,总是会带一些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说这次的话题就是陈颂他们参演的那个《大国崛起》影片,而且还是直播,还有一个弹幕提问环节,多少能够挽救一点收视率。
不过这个访谈节目到底是正规的,而不是那种为了流量没有底线的,所以在正式开始录制之前,主持人还是会和嘉宾沟通有什么问题不能问的,在筛选网友的问题的时候也不会选那种太没有底线或者嘉宾明确不想回答的问题。
难得一个放假的周末,陈新雨和李悦一起坐在电脑前开着访谈节目的直播间,等着陈颂出来。
画面切入舞台,首先出场的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宫蓝,一个穿着女士西装套裙、化着淡妆、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的年轻女子。
她主持这个访谈节目也已经有几年时间了,是央媒比较资深的主持人之一。
一段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宫蓝说道:“本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菲奖得主、京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陈颂和京华大学物理学副教授童一淮,有请陈教授和童教授。”
陈颂和童一淮面带微笑从后台上来,在宫蓝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两人穿着同款不同色的正装,一看就是情侣装。
请陈颂和童一淮做了个自我介绍之后,宫蓝说道:“陈教授、童教授,你们都是非常年轻就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你们知道,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科学家的世界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你们这种年轻的科研天才就更神秘了。我很好奇啊,你们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上科研道路的呢?”
陈颂想了想,说道:“可能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决定吧,我中学的时候就对科研感兴趣的,正好我成绩还不错,家里条件也还科研,我的家人也支持我,当时大概就有个模糊的想法,希望将来能够往学术圈发展。”
童一淮:“我和师弟不太一样,我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要往学术圈发展了。我小的时候,我父母都很忙,没空管我,也不放心把我交给家里的保姆,就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我爷爷也是个科学家,家里的邻居都是各个领域的学者,我应该从小就比别的小孩聪明一些,在那边有能够接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我慢慢产生了兴趣。”
宫蓝:“两位都很谦虚啊,我之前也了解了一下两位教授在中学时代的成绩,听说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且高考的时候都是当时那届的理科状元。另外我听说大多数人的科研大跑路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但我了解到,两位教授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很重要的课题,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陈颂和童一淮相视一笑,还是先开口说道:“确实是有些契机。我当时能够参与课题的机会比较巧合,而且是师兄带我进组的。”
陈颂把自己和童一淮之间的相识的故事大致讲了一下,又说道:“这次的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课题组的那段时间,我的进步非常大,师兄也一直在指导着我。也因此,我后来才有了更多的机会。”
童一淮:“虽然师弟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澄清一点,其实以师弟的能力,即便没有这次机会,他也是能够崭露头角的,只是时间可能会晚一些,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师弟在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
说着,两人又是相视而笑,空气中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宫蓝莫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多余。
接着,童一淮继续说道:“至于我自己的话,其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真要说的应该就是走后门吧。我以前就和我的老师唐树茂院士,后来进入京华大学学习之后,老师觉得我的能力还行,就问我要不要去他的课题组打杂,那我肯定愿意啊。”
宫蓝一瞬间有点无语,“两位教授之间的缘分真是让人羡慕啊。陈教授,我了解到,您一开始研究的方向是物理学,当然现在您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毫无疑问,您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更加让人震惊,那您现在是否又把重心转移到数学领域呢?您如何平衡在两者上花费的时间呢?”
陈颂说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谈过,我对数学和物理同样感兴趣,两者都不打算放弃。就目前来说,我确实是同事在进行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要说在上面花费的时间的话,可能花费在物理学上的时间会更多。但是和数学这种纯粹理论的学科不同,物理学就算是理论研究,也很完全抛开实验和观测的依据,有时候需要更多客观条件。”
宫蓝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们的实验和观测手段,限制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吗?”
陈颂认真地说道:“确实有一些限制。其实从某方面来说,理论物理学和数学有些像是,理论物理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很像是数学猜想,只是一个猜想,我们觉得很可能是对的,但是无法证明它是对的。数学家要证明一个数学猜想,需要的是数学工具,需要的是数学家的聪明智慧。
“但是物理学不同,一个物理学理论想要得到彻底的证明,需要实验和观测的证据。当然,不管是数学的猜想,还是物理学的理论,在得到证明之前,都不妨碍我们假设它们是正确的,并且直接哪来使用。我这样说,大家可能无法理解清楚,比如说标准模型理论,就是目前粒子物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套理论,它看起来是正确的。
“为什么我说看起来呢?因为它就像是一个预言,而我们后来对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和发现,基本上都符合这个预言。但是至少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它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依然有无法解释的部分,这个预言还不能说完全实现了。类似的物理学预言还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名字的暗物质。
“物理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目前也确实有很多侧面的证据证明,宇宙中确实存在一类我们暂时无法观测到的物质,也就是暗物质。我们普遍认为,暗物质是确定存在的,它看起来确实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断言说暗物质是一定存在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它。”
宫蓝认真听着,“陈教授的解释我有点听明白了,虽然我还是不懂什么标准模型和暗物质,但是您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数学猜想的证明靠数学家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而物理学理论的证明却要依靠实际的实验和观测结果,对吗?”
陈颂微笑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宫蓝也笑着说道:“我以前一直觉得物理学和数学都是很神秘的,但是听陈教授您这样一说,突然感觉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也变得可爱起来了,好像在玩猜谜游戏一样。”
陈颂笑道:“你这样理解其实也不算错,尤其是对数学来说,研究纯粹数学的数学家肯定都喜欢解谜。因为很多时候,数学家研究数学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因为问题就在那里。”
宫蓝:“这听起来真的非常有意思,除了这些问题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太难了,光是理解它就很难,更别说去解开它了。那么我能问一下,陈教授和童教授现在在做什么研究吗?”
陈颂:“当然可以啊。数学方面的话,我现在依然在进行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而在物理学领域,我目前研究的课题就是刚刚说起的暗物质,我正在试图从理论上寻找找到神秘的暗物质的方法。”
童一淮也说道:“目前来说,我同样在进行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只是课题和师弟不同,可能也是目前物理学界很多同仁同在研究的课题,关于希格斯粒子的性质。”
宫蓝:“我了解目前我们的科学家认为,暗物质所占的质量要远超过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明物质,我有点期待陈教授的研究成功,能够尽快让我们一睹暗物质的真容了。还有童教授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也很让人期待啊,当年我们的科学家对电子的研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知道希格斯粒子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宫蓝:“说了这么多高大上的,我们来聊点接地气的吧。我们都知道,陈教授和童教授参与了《大国崛起》的拍摄,能不能说说你们为什么会答应去客串呢?”
陈颂:“其实我们一开始是不想去的,我们是搞科研的,也不会演戏,不过当时导演我们就是演我们自己,正常什么样就什么样,不需要什么演技。然后当时科技部也说拍这个电影主要是为了宣传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而且老师他们也都参加了,我和师兄就说考虑考虑。”
童一淮接口道:“后来有一天我朋友约我们去玩,正好我们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是我们的高中同学是在娱乐圈发展的,你们可能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听说还挺有名的,就是那个刘封。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说起这个,他说他正在争取这个电影的配角,那我们就说,如果你争取到了配角,我们就去,后来他真的就拿到了角色。”
宫蓝:“那在拍摄的过程中感觉怎么样呢?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陈颂:“感觉还行吧,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嘛,而且时间也不多,剧组一直很迁就我们。以前对拍戏一直没什么概念,这次拍摄之后才知道,那些认真拍戏的演员挺辛苦的,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把一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很不容易,也很值得敬佩。”
童一淮:“确实是这样。至于说有趣的事情,应该说是好事吧,就是在一次拍摄的过程中,导演说要拍摄师弟研究数学的时候的样子,师弟干脆就把自己当时的手稿拿过去,真的开始计算起来了。结果导演都拍完了他都不知道。”
陈颂也笑道:“嗯,当时突然就是来了灵感,然后导演他们也没有打扰我,我就在哪里算完了一个关键的步骤,回去就发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结果论文发表之后,我数学专业的老师智院长就来找我说,你该毕业了。”
宫蓝也笑了起来,“那陈教授这次拍摄看来不亏啊。”
陈颂哈哈一笑,“岂止不亏,简直太赚了,对我们搞研究的来说,灵感真的很重要,有时候卡上几年的问题,可能就是缺了一个灵感而已。”
宫蓝开玩笑道:“那看来您还得请导演吃个饭感谢一下他。”
陈颂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提醒我了,是该感谢他。”
玩笑开过,宫蓝继续回归正题,“我了解到,《大国崛起》拍摄的一个重要的剧情,就是我们国家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周天系统的建造过程,而你们两位也是这个项目组的重要成员,你们感觉剧组拍摄的内容和你们在项目组的过程中经历的比起来怎么样呢?”
童一淮:“那肯定是拍戏轻松,拍摄的时候他们只让我们在一个研究所里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理论的模拟,没几天就完成了。”
陈颂也笑着点头,很赞同童一淮的话。
宫蓝问道:“那能说说你们在项目组的经历吗?花了多长时间?”
童一淮想了想,说道:“具体多长时间还真没算过,反正有好几年吧,中间有几段时间是真的很辛苦,大家都很忙,春节也没空回家。而且我和师弟是中途加入的,在我们加入之前,其他的研究员已经为这个项目忙碌了很多年了,大家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宫蓝:“听起来真的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能说说你们在项目组经历过的最让你们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看来是想到了同一件事情。
童一淮说道:“要说最难忘的事情,应该是和大家一起在山上过年的经历吧。其实当时听艰难的,山上条件很差,寒冬腊月还特别的冷,但是我们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留在那里,也各尽所能把那个年过好,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次过年的经历。”
第090章 粉丝 二合一,过渡
宫蓝又问了几个问题之后, 访谈就进入了最后,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网友提问环节。
宫蓝拿出平板电脑查看直播提问页面, 突然看到了其中一条,笑着说道:“陈教授,这是一条来自您的粉丝后援会的的问题, 他们问怎么才能上您的课,以及您是否考虑开通网络课程。”
听到自己的粉丝后援会,就是那个让自己离他们的生活远一点的粉丝组织,陈颂不由沉默了一下, 才说道:“目前我只在京华大学数学院教大四的数论基础课程,所以京华大学数院大四的学生可能有机会上我的课, 另外京华大学的学生也可以来旁听这门课程。至于网课, 我目前还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情。”
宫蓝:“听起来都要拼概率, 旁听的话也不好抢位置吧?我听说旁听陈教授课程的学生特别多。”
陈颂面露微笑, 说道:“目前我才上了第一节 课而已, 当时旁听的学生确实特别多,但并不一定每次都有那么多学生来旁听, 他们可能只是凑个热闹,数学毕竟不是讨大多数人喜欢的学科。”
宫蓝:“陈教授您这样说就偏颇了啊, 我们普通人很想喜欢数学的, 就是喜欢不起啊,看到那些公式我都头大了, 好像在看什么天书。不过, 难道就没有一定可以上您的课的方法吗?”
陈颂:“那还是有的, 我明年就要开始招收研究生了, 真的特别想要上我的课的同学, 可以考虑报考我的硕士研究生。”
宫蓝:“这听起来竞争会很激烈,不过倒确实是个好方法,粉丝后援会的朋友们听明白了吗?想要上陈教授课程的要开始准备了哦。让我们看下一题,啊,这个问题有点私人,陈教授和童教授如果不想回答可以不回答。这个网友问,两位教授在节目过程中频频互动,看起来特别默契,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超过师兄弟的关系?”
听到这个问题,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交握双手,把他们手上的对戒展示在了镜头底下。
童一淮说道:“嗯,我们不仅是师兄弟,还是未婚伴侣。”
宫蓝早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关系,但此时还是用一种惊叹的语气说道:“哇,这可真是出人意料,毕竟两位都这么年轻。不过仔细一想,两位教授确实非常般配,从你们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你们的感情一定很好,祝你们百年好合。”
陈颂浅浅一笑,“谢谢。”
宫蓝:“那我们看下一题。啊,突然出现了很多询问两位教授感情经历的问题呢,看来大家对此都很好奇。这位网友问,很好奇两位教授是怎么在一起的,在一起的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不想回答也没有关系。”
童一淮:“我们在一起的经历,应该还蛮顺其自然的吧。具体感情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也很难说清楚,但是反正在课题组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彼此吸引,等我们意识到这种感情和吸引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我们的师长和朋友也很支持我们,其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宫蓝:“下一位网友的提问,看到前面两位教授都说过工作比较忙,而且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课题,那会不会觉得陪伴彼此的时间太少?咦,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啊,这好像是现在比较忙碌的职业都会遇到的问题。”
童一淮说道:“我觉得还好吧,其实我们现在比起以前来并不是很忙,虽然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但是基本上每天都能按时下班。我和师弟目前住在学校附近的公寓里,每天下班之后我们会一起走路回家,路上会聊聊,偶尔周末的时候也会放下研究去和朋友聚会。在家里的时候虽然也还会做各自的研究,但我们会一起呆在书房里。”
陈颂也说道:“对,而且虽然我们做的是不同的课题,但我们之间并没有秘密,也会互相就对方的课题进度进行一些讨论,很有意思的。”
宫蓝:“这就是伴侣同一个职业的好处吗?我好像get到了,虽然我已经迟了。这个网友说,我是一个高中生,很想学好数学,可是一上数学课就开始不由自主地犯困,甚至于晚上失眠的时候,只要在床头放一本数学书马上就能睡觉,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拯救他的数学成绩?”
陈颂表情显然有些愕然了,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从表现分析,这位同学应该是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上课的时候完全听不懂,因为听不懂或者才会犯困。而晚上用数学书催眠,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我的建议是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学习,然后找一些趣味数学题做做,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宫蓝:“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祝福这位网友能够如愿地学好数学。下一位网友提问,这也是一位中学生,他说陈教授、童教授,他对科研也非常好奇,想知道你们做研究都是出于兴趣吗?当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很痛苦呢?”
陈颂认真思考了一下,说道:“其实可能就跟求职者选择职业和公司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课题都是出于兴趣,有些时候也是会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比如说我刚开始加入老师的课题组,只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不可能放弃,那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当然高兴肯定是高兴,但对课题本身的兴趣不能说特别浓厚。”
说到这里,他突然笑了笑,说道:“不过那个时候我对科研本身是很感兴趣的,而且也觉得能够加入那样的课题组是一件很让我激动的事情,所以虽然说中间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没有太多痛苦的情绪,只是想着要想办法解决它。
“后来我们加入了周天项目组的时候,也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当时项目组找到我们,说国家需要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就根本没想过感不感兴趣,唯一的想法就是,国家需要我们,而我们又能帮得上忙,那就义不容辞。周天系统真的是个非常困难的项目,中间我们遇到很多很多的难题,有时候确实会非常痛苦。
“那种痛苦和无力不仅仅是因为遇到了困难的问题,还很担心会不会拖慢整个项目组的进度,会不会影响到国家的部署?我们有时候会怀疑,是不是中间哪一步做错了,是不是整个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每当那种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从头开始,一步步重新来,寻找其中的问题,而如果真的没有问题,那可能确实一开始就错了。
“其实这种情况,每一个科研人员可能都会遇到科学研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它总会遇到很多问题,这种事情可能大家都会很痛苦,但没有办法,我们必须冷静下来,想办法去解决它。不过如果是自己选择的课题的话,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感兴趣的,至少是很想解决的。比如我现在研究的课题,还有我之前选择的数学课题,就都是这样的。
“但其实,就算是这种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同样会遇到很多的瓶颈和困难。有些时候,就算是你很感兴趣的课题,当被各种困难困住的时候,可能你的热情也会慢慢地消磨掉,这都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所以搞科研,很多时间都需要恒心和毅力,当然在真的毫无思路的思路,也可以选择放松一下,说不定一放松灵感就来了。”
童一淮:“我要说的基本上和师弟差不多,不过可以再补充一点。可能很多外行人觉得科研是一件很酷很神秘的时候,但其实大多数时候科研都是很枯燥,你可能需要一次次重复同样的实验,可能需要一次次重复同样的计算,无聊费时又费力。我非常欢迎对科研感兴趣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但希望大家在做决定前经过慎重考虑。”
这期的访谈在网络上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是冲着陈颂和童一淮之间的感情问题来的,当知道他们内部消化了之后,人们一边痛心疾首失去了两个绩优股,一边傻笑着嗑cp。
但不得不说,在了解他们的感情问题之余,人们也对以往感觉十分神秘的科学家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感觉科学家们好像走下来了神坛,露出了和普通人差不多的一面。
虽然他们智商可能比普通人高一些,但他们本质上也是人类,也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也有人类的苦恼。
而在访谈中稍微提到的过的《大国崛起》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对科学家的生活和研究感兴趣的网友都表示等这部片子播出的时候一定会去看。
趁着这个时机,《大国崛起》剧组也开始了宣传,首先了官网放出了宣传片,接着就是各种拍摄过程中的花絮,其中就有不少陈颂和童一淮的花絮。
陈颂和童一淮也去看了看,发现其中就不少他们两个人在剧组的互动,有些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被拍了,而弹幕更是一群人在喊甜。
而吃到了糖的人,自然要出去安利,导致来剧组花絮吃糖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花絮的点击量也越来越高。
不过这些后续陈颂和童一淮就没有关注了,他们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后,最开始的时候走在校园里还会有学生偷偷看他们,被发现了就朝着他们傻笑,后来大概学生们的新鲜感也过去了,便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
而就在这样的时候,陈颂的粉丝后援会里,有一群人开始努力了起来。
他们都是各个学校数学系有考研意愿的大四学生,在看到陈颂和童一淮的那一期访谈之后,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考陈颂的研究生。
哈明宇就是其中一员,虽然有一个很少见的姓氏“哈”,但哈明宇确实是纯正的汉族,“哈”作为姓氏的时候念上声,和哈达的“哈”同音。
哈明宇并不是名校学生,他本科读的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三流大学,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不聪明,纯粹是因为他的身体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