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家实录 第7章

  沈宝冬见亲爹生气,也不吱声。只管想着:“等着吧,我去找赌坊刘哥帮忙,迟早混出个名堂来,好叫你们都瞧瞧我也是能有本事赚钱的人,我看到时候你们还把我当孙子骂不?”

  作者有话要说:  沈宝冬:等我有钱了……

  作者:你慢慢做梦。

  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收藏,我会好好更新的。大家在家一定要多喝热水,多消毒,多洗手,适当在房间里锻炼一下提高免疫力,么么哒!

第20章

  “爹,咱家庄子是什么样子的?”沈黎很激动,他也算是地主的聪明儿子了!昨天见爹累了,没有好好问他,现在趁着他爹不忙,抓紧缠着爹问个明白。

  沈来秋现在不哆嗦了,就是昨晚激动得一夜没睡,眼圈黑得跟被人打青了似的,沈黎赶紧拿娘煮好的鸡蛋用纱布一裹,往他爹眼皮上来回滚一滚。

  沈来秋觉得眼睛的肿胀好多了,高兴地把儿子往腿上一抱:“我也就随便看了下,四个山头,都不算高,想必没什么猛兽。现成的有三十亩水田,四十亩旱田,五个山头。但是没有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有上百亩,说是荒地,我看土质很不错,只要好好开耕荒地,旱田能多一百多亩。”

  麦子的价格没有稻米贵,沈黎想了想:“爹,是不是还有湖?有湖就好办了,可以在湖的边缘围上田地,开沟挖水渠引水,旱田也能变成水田。”

  沈来秋呆了,“但是这得要多少人力?”

  人力倒是需要一些,可是经济效益高啊。他们这里少有人专门挖沟渠,这是不对的。人类发展怎么能纯粹靠着自然给予呢?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创造。

  “山地也能变成田地啊,尤其水田。”沈黎一本正经道。

  沈来秋抬起手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这没发烧啊,咋还讲起胡话来了?山地能变成水田,那还得了?那些没把山地放在眼里的人不得哭死?

  沈黎拿出一个沙盘,这也是他爹做的,方便他练字。他用细细的树枝在上面画了梯田示意图,一边指着图一边缓缓解释:“我现在画的是宽梗梯田,非常适合我们庄园的山,因为是缓坡嘛。不过我们要在迎风坡修,因为雨水会多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不种稻子,因为我们水田真的够了。我们可以种果树,种茶树,都非常好......”

  沈来秋听着听着,就开始走神了,甚至有点困。因为沈黎讲了许多他听不懂的词,什么背风坡迎风坡,水土流失,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每个字他都能听清楚,但是合在一起,他就不知道了。他是没什么本事,谁让他有个好儿子呢?得儿如此,此生无求了。

  沈黎说到兴头上,发现自己讲得超纲了,他见他爹努力睁开眼睛忍住困意,听他说高中地理中关于梯田的知识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沈来秋松了口气,“儿子,先不说梯田的事情了。你爹我下个月的粮长文书可能会到,里正叫我在家认字写字。”

  沈黎:“好事儿啊,爹,就算你现在不学,以后开粮店还是要学的嘛,不然你咋算账呢?难道你把自家粮店的账本交给别人算吗?你真的放心?”

  沈来秋闻言,点了点头:“那我学!明天闲了,咱就学!”

  余氏凑上去,“当家的,听说契书里面还有一座大宅院?有多大?”

  “挺大的,有我们现在这个宅子三个大还不止,但是我没有细问。等过几天,咱们全家都去看看。”

  余氏对于住在哪里也不算很挑,只是有现成的大宅子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振奋。可惜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不然生一个男孩或者女孩,不求比他们大哥聪明,只要在她和当家的死了以后有人陪着黎儿就好了。反正现在房子也够,田地也够,再生一个孩子也养得起。可惜生完黎儿肚子就再也没有反应了。黎儿看起来也非常喜欢小孩子,村里哪个孩子不喜欢找她儿玩耍?黎儿都关照得好好的,比那些小孩的兄长都靠谱些。

  而且,黎儿假如受了欺负,家里弟弟或者妹妹也能帮着他上,就算能力不足帮不了,事后也能安慰安慰,就不怕等她死了,沈黎遇到大问题想不开也没人开解。

  沈来秋不懂余氏琢磨什么,他想着,反正庄子在那跑不掉,眼下最重要的是快要年节了,年货得准备了。家里最近又添了大的马车,马是买不着了,驴子骡子多买几头完全没有问题,出行也方便些,今年的年节必须好好过,还要去庙里捐香油,保佑他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来年也顺顺利利。

  沈黎道:“爹,那庄子有果树吗?别果子都烂了还没人摘。”

  沈来秋想想觉得也是,这么大个庄子,山上怎么说都有许多东西,摘了好留下来,过年给来拜年的娃娃吃也蛮好的。本来想过几天去那边看看,看来还是现在去比较好。但是天都冷了,可能就算有果子,也都冻坏了吧。不管怎么样,去看看总没错。

  沈黎也想去,沈来秋本来不愿意叫他去,因为那里比较荒,撞见啥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有什么冲撞就不好了。但是沈黎眼巴巴看着他,也不说非要去,不像寻常孩子一不顺心就哭闹不休,他就心软了,没办法,他这个儿子打小就可人疼,去就去吧,大不了多叫人,不会出事的。

  余氏嘱咐道:“那你可要好好的跟在你爹后面,别贪玩。”

  “我肯定不淘气。”

  沈黎赶紧准备软垫子上车,生怕他爹反悔。这可是古代庄园,他还没见过正经庄园呢。

  沈来秋当即去村里叫人,陪他一起去趟庄园。沈舟生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赶紧带着工具,坐上驴车。村里十几个青壮如今靠着豆腐赚了不少钱,沈来秋在他们眼里,和师傅差不多。师傅有事找,他们肯定得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师傅办事去。沈舟生早就知道车不够,又从自家拉车出来,一群人轮流坐车,高高兴兴地从村里出发,去那个暂时没起名字的庄子。

  车上年轻人看着沈黎身上穿着好绸子做的衣裳,白里透红看着就非常健康的脸庞,心里羡慕这个弟弟投了个好胎,只受穷几年,如今他爹有钱了,读书还是议亲都不是难事,等沈三叔更有钱了,他娶城里姑娘就更不是什么难事。

  沈黎也不怕别人打量他,谁跟他说话他都能简单回答,回答不上来就微笑面对,看着就是和别的孩子不同,沈舟生就非常喜欢沈黎这样的小孩,长得好看,还不作弄人。

  一行人说说笑笑,半个时辰就到了地方。

  沈来秋第一次去庄园的时候,也是囫囵看看田地,觉得没有问题,才按了手印。如今细细看来,越发觉得这个庄园买了不亏。一进庄园的大门,就看见两个人在里边打扫,地面的落叶都扫到了树根底下,青石板一块一块地在院子里铺出了几条曲径。庄园的前院里有灌木围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栅栏,栅栏里面种着各色的树,有的沈黎认识,有的不认识,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将这些大小不一的栅栏串连起来,看起来还很有些格调。他来之前,听过他爹说好像庄园自带了庄仆,沈黎看着这地方打扫得干净,心里也满意,显然庄仆都是比较老实的人。

  别说他一个现代人看着奴仆咋这么淡定,不淡定不行啊,如今在庄园当仆人,遇上他们家这样的,只有好日子过,不会比在外面混差的。而且,社会环境如此,他倒是想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恐怕只会有人想把他这个大逆不道的妖孽杀了。

  “三哥,这里咋还有人啊?”沈舟生指着两个衣着破烂,正在洒扫的人惊讶问道。

  “哦,这是当年庄园主转卖这个庄园,没卖出去,他又急着走,县里就给吃下了,他那些庄仆还在里面维持,因为前主人不愿意带这些人走,如今算是转卖给我了。”,

  众人心情复杂极了,小一辈的看着沈三叔这粗布大衣穿着,脚上趿拉着黑色厚布鞋,丝毫没有作为地主的自觉,现在居然都有庄仆了,沈三叔他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就这形象,走到县城里,谁能把他当成有钱人?

  沈来秋只知道有人在里面,当时收下了些身契,但是他没注意有几张,就让里长拿出去给县衙那边盖个戳,走程序将卖身契转到他名下。左右他也没经验,就拜托里长帮他弄好了,再给他。

  沈来秋这么理直气壮带人进去,庄仆就知道这是新主人家到了,赶紧放在扫帚小跑着过来迎接,里头看着人似乎不多,没想到不一会儿居然也有十几个人门口集合了。

  里面最年长的庄仆看着年纪比族长还大些,他激动得老泪纵横,“三年了,我们庄子终于卖出去了。”庄仆在庄子没有卖出去的情况下,他们的活动范围是受限制的,而且他们无权在庄园的好田地上种粮食,只能靠着官府的人过来种地,产出卖出去,他们帮着种地,才能有些吃的,他们自己开荒,开的都是些不好的地,收成够个温饱,过得苦不堪言,所以沈来秋一来,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老爷,小人叫李福,在这里算是庄头。我们有男丁二十人,妇人十八人,还有小孩五个。”

  “见过老爷,少爷。”一群人乌泱乌泱地突然跪下了。

  沈来秋想着:突然下跪,吓死我了。不过人还挺多,难怪这个庄子要价贵哩。

  沈黎:别跪啊,我真怕折寿。

  其他人:哇,沈三叔(哥)是老爷了,有人朝他下跪,还真是不习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收藏,多点评论嘛,么么哒!

第21章

  “快点起来,以后见了问个好,别跪了,我就是个农户人,不是什么老爷。”

  李福擦了擦额角的汗,老爷是个随和的人,那可真是太好了,就是怕老爷一个不高兴把他们都卖了,那他们还有什么指望呢?如今年景还好,只要留着他们继续呆在庄园里,怎么也不会饿死了。

  “老爷,知道您要来,我们里里外外都打扫了。”李福做事情一向周到,这些天他们没日没夜把杂物都归置好,花草树木该修剪的也修剪好了,山上的果子,后院的果树结的果子都收到了新编好的竹篾筐子里,就怕主人家想起来,临时过来摘来不及。

  沈来秋高兴地笑了:“那正好,你们今天来了就顺便拿些果子带回去吧,这里的果子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味道不好你们多担待。”

  沈黎不馋果子,他好奇地打量着庄园全貌。一进门看到的景象其实是前庄主自己随便布置的,真正好看的还是那座大宅子。宅子附近种了许多竹子,用浅色石砖砌成花圃,将竹子围在宅子拐角或者靠墙的地方,宅院的墙体颜色是很好看的高级灰,砖块砌得非常讲究,据说能一百年不倒。宅门不是那种特别大的门,就是特别高,朱红门,门槛也高,在东南角。瓦也显然是好瓦,黛色瓦整齐地铺设,如果沈黎可以俯瞰的话,可以发现连屋脊线条弯曲弧度都异常优美。

  “老爷,宅门旁边是倒坐房,我儿子李桂住着,另外两间是东子和好看家护院。穿过这个垂花门,是中间就是前老爷打的天井,西面是西厢房,东面是东厢房,厨房在东厢房那边走廊尽头,天井北面是正房,正房里有三个房间,卧房,书房,正堂小人前些天都布置好了,就等着老爷夫人入住,两边是东西耳房,后面是后罩房,后罩房五间,都是宽敞大气的好房子。若是小姐入住,请老爷吩咐小人再叫贱内布置,前主人家没有姑娘,我们也没有准备。库房在正房东边耳房的旁边,里头收好了一些前主人的家具,都是大件且带不走的,钥匙都在小人身上,晚些时候给您送来。”

  村里的年轻人,热切地看着这个大房子,这样的房子,谁不想住?垂花门外有个小院子,后罩房和正房之间有个院子,东西厢房相对的中间还有个院子,各个房间都用木制长廊将院子和房间隔出三个人的宽度,当然了,长廊贯通所有布局。这样下雨天也能开窗,不用担心漏雨,行走在各个院子也方便。院子里或者有花圃,或者种着银杏,棕榈,桔树,椿树,桂树,梅,石榴树,最妙的是,前院和后院都有葡萄架,沈黎除了椿树有些不太熟悉,其他都能认出来。沈来秋和其他村人就不一样了,压根没见过这些树,只觉得非常好看,但是不够实用。

  沈来秋摸摸正院里的几株桂花树:“这不长花不结果子,咋还有人住?这石榴树多好,不知道可结石榴了?”

  “结了结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石榴和葡萄结得比往年多,可见万物有灵,老爷,这个宅子旺您啊!”

  沈黎一笑,他爹倒是很信这个,果然,沈来秋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宅子看得差不多了,沈来秋请众人喝了茶,略微歇了一会儿,就叫李福带着去他名下的田地,还有那几个座山脚看看。清点田地,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这么多地,他种不了。他自己还在村中买了不少地呢,庄上是有劳动力,可是那也不够用。种地是农户人家头等大事,没有地就像没有根一样,他叫这些人来,就是为了问问,分他们几亩地种种,最后收成四六分,愿意的话,回村就签订协议,不愿意也没关系,都是好后生,沈舟生不是靠着卖豆腐给那些行商,赚了不少钱嘛,有门路,不愿意做苦活,真的没什么问题。

  果然,只有半数年轻人挑了自己中意的地,每人挑了两亩,剩下的,沈来秋也可以到时候请专门的临时工来,虽然代价高些,也可以接受。庄仆给他种田,他多少也会给钱给粮的,沈来秋不是爱苛待可怜人的人。

  沈黎被留在老宅里,据说东厢房以后就是他的了,李福说厢房旁边两间小屋以后给他的书童和小厮们住,方便照顾他。沈黎还没想自己居然还有小厮和书童用,不过具体看他爹安排,有没有其实没什么关系,他可以照顾自己。

  东厢房特别宽敞,有三个屋子组成,吃饭在中间那个屋子,跟他以前公寓的客厅差不多大。左手边是书房,有半个客厅那么大,桌子是上好的红椿木,看着颜色就很厚重,红褐色,花纹也美观,估计是前面主人打的木头,看着九成新的样子就知道保存得很不错。

  床的雕花很好看,就是有点高。没有帐上帐子,因为庄仆没钱买,也不能去离这个庄园太远的地方。正和沈黎的意,这些私人用品,还是让他自己挑吧,自己爹娘都没什么审美眼光,全靠他挑了。屋子里面装饰不太好看,没有花瓶,没有好看的风景图或者人物图。这些都是小事,如今天气渐渐冷下来了,一场风雪下来,北风如刀,房间内没有保暖用具,那可真是太冷了。来到古代的第一个冬天,他希望可以暖和一点。至少被子要厚实,取暖的炭盆得有。

  “少爷,吃点石榴还有红果吧。”来人是李福的儿子李桂,他怕沈黎呆着无聊,或者渴了饿了,就送些果子给少爷吃。别的不敢给,吃坏了肚子可不得了。

  沈黎不知道还有红果这样的水果,拿起一看,感觉跟苹果长得有点像,就是比现代的苹果小一些,颜色又像蛇果,红艳艳的。他咬了一口,嗯,挺甜的。

  李桂见沈黎喜欢,讨趣儿道:“少爷,你是不知道,前主人家以前还种过奶果子树,据说一个奶果子半贯钱哩,前主人家从来不让我们这些下人伺候那树,就怕哪里出问题,都是他自己照顾的。后来他把这里卖了,什么树都没要,就把那棵稀罕树带走了。”

  沈黎只在现代听说过奶树,据说那种树可以分泌黄褐色的“奶汁”,滴在地上哺育小奶树,人不能喝。还有一种牛奶树,长在南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它分泌的奶汁人也可以喝,味道据说真的有点像牛奶。这个奶果子树,真的没听说过。

  沈黎好奇问道:“你知道果子是什么味道吗?”

  李贵摇摇头,“小子一直都在宅子外边当差,只见过一眼,闻都没闻过。”他补充了一句,“内院伺候的,都跟着走了,没有卖出去,我们是前主人在这里住的时候买的。”

  沈黎了然了,难怪看起来都像是做粗活的。

  沈黎不知道的是,在繁华的汴京,一个布置精美的院子里,就有个人正在把玩让他无比好奇的奶果子。

  闻柏鹤轻轻捏着一个奶果,随便用点力气,就把那个奶果捏碎了,“难吃。”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哈,攻有点欠扁,暂时他们还没有交集,但是我会拉他出来遛遛。

  感谢收藏呀,评论有红包,么么哒!

第22章

  沈黎说要添置东西,沈来秋肯定不会拒绝,沈黎就叫他爹带着他上街,他娘余氏都是旧衣裳,也该添置了。而且沈黎还想买点书看,他爹学字也要书的嘛,笔也要再买一支,不过如今纸张和墨还是很贵的,可以少买一些,用毛笔沾水在桌子上练习也是一样的。

  他家铜钱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因为豆腐本来就是源源不断的生钱的好东西,沈来秋觉得自己忙不过来,就调一两个庄子的人过来帮忙,如今他也能得空出来,带着妻儿逛街。为了打年货,沈来秋架了两辆驴车,粮食不用买了,糕点,鸡蛋,活羊,活鸡,活鸭,都得买。枣子倒是不用买了,庄园山上的枣子树多得是,李福像往常一样收起来,今年他等到了果子的主人。所以干枣,果干,鲜果,沈来秋一样都不用买,够吃了。

  沈黎是个喜欢花钱的,一贯钱的铜制香炉,喜欢也就买了。看到汤婆子,炭火盆,西域毛毯,天青色绵密厚实的帐子,成人穿的披风,兔皮,红狐皮,他都下手买了,讨价还价的事情都交给了余氏。

  可能有些妇人天生就就精于此道,余氏砍价的样子完全和她腼腆的性格不搭调。沈来秋看到沈黎的私房钱用完了,再从腰包里掏钱出来,帮忙付账。

  沈黎又看中一对兔子,看着软乎乎的。但是沈来秋没有买那一对,买了另外两只肥些的。

  沈黎也无所谓,他是喜欢软萌兔子,但是用来吃也还不错。冷吃兔,麻辣兔头,烤兔子,蜜汁兔腿,想想也挺好的。

  沈黎又关注了街上行人穿的衣服,商贩一般穿得没有那么讲究,客人确实个顶个的衣冠楚楚,于是又撺掇沈来秋去买新衣服穿。

  “爹,咱们都有新宅子了,新宅子还那么好看,不得买几身像样的衣服,像样的鞋子吗?”

  这时候他们刚从书铺出来,花了七贯钱买了笔墨纸砚,闻言,沈来秋有些肉疼,这钱花的,跟大水淌来的一样,但他还是去了成衣店挑衣服,他自己不买都没事,黎儿长这么大,过冬都没穿啥好衣服,这怎么行呢?

  沈黎决定先看男装,因为妇人穿的衣服都在红街,稍微远一些。

  “县城可真大啊,生意人也都会做生意。”沈来秋看着商贩们热情招待来往的客人,不管他们衣着如何,都一样对待,不管生意有没有做成,都以笑待人。

  “爹,我要这个。”沈黎挑好了一套栗色盘领深衣,一套石青色家常锦缎袍子,两套带兔毛里子直筒裤,再来两件厚实夹袄。他很想念保暖内衣,可惜没有哪里卖。鞋子的话,冬天穿雪地靴最好了,这里有牛皮马靴,可惜不太适合小孩穿,因为有点重。他就随便挑了双厚底软靴,和一双家常穿的厚布鞋,说是里面是鹅绒的,保暖。

  沈来秋也选了长袍,不过是深灰色锦缎长袍,另外挑了皮草外罩两件,裤子里衣各两套自是不提。

  妇人买衣服比男人要慢,没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种类太多。余氏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穿颜色艳丽的衣服,被沈黎一票否决,“娘,咱们来的路上,也有许多跟你一般大的人穿红衣,您也穿吧,您的衣服都是青色,褐色的,真不好看。这个红凌袄子不好看吗?配上这件蜜合色对襟外罩,还有这件裙子搭上去,您简直比先前年轻三四岁。”

  “这也太贵了,我哪里能穿得了这样好的衣裳,随便买两件就好了。”余氏问了价格,吓得赶紧随意挑了两件普通的。

  沈黎觉得他娘没有必要穿那么呆板的颜色,毕竟才二十几岁,在现代说不定正在读研究生呢,正是打扮的时候。如今家里情况渐渐好起来了,他娘不打扮起来,假如他爹有别的想法怎么办?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不影响沈黎去未雨绸缪。叫娘败家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沈黎握拳坚定地想着。

  “娘,你试一试,没准不合适,那我还能逼着你买吗?”

  旁边不知是绣娘还是店员,殷勤地拿出合适余氏的尺码,轻轻挽着余氏的手臂。“您这样年轻,儿子也生的好看,还这样孝顺,您可真有福气。如今快要过年,不穿好看点,岂不辜负了小公子一番心意,去试一试吧,白试不要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