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剑行 第156章

  雍闲并不想他死得太舒服,每一剑专挑吃痛却不立死的部位。

  “你是谁?”玉家主咬牙切齿。

  雍闲一声不吭, 眼里只有一人, 心目专一, 不为所动。他手中三尺长剑剑走缠绵,无论那老东西如何躲避, 全都落在实肉上, 半招也不曾放空。

  许是长久未见人剑合一, 运剑一心一意之人, 公羊月夺去二少夫人手中武器后,把人押在柱子下, 冷眼打量起来。

  搏杀的源头, 是人赤|裸|裸的血性。

  老庄主攥着一口气往他肚腹软肉上抬肘,一手扳住他的长剑, 一手卡着人脖子往挂满白幡的墙上撞,梁上的匾额砸落€€€€

  轰隆!

  两人齐齐向里滚, 玄蝉大喊:“活口!”

  晁晨和公羊月抢身上前,却为尘烟所阻,玉夫人冷眼相看,时妙曳在老管家的护佑下以白布缠伤,心有余悸抬眼。崔叹凤扭住双鲤的胳膊捂着眼,王泓吃了一嘴灰,二夫人跌坐在地,抓乱头发,心如死灰。

  那写着御赐“玉振”二字的金漆匾额没砸死人,数双眼眼睁睁看着雍闲手中的长剑,一寸寸推进玉家主的头颅。

  火石电光间,老庄主长刀已失,两手攀着他细脖张嘴,口含毒器极速弹射出,打穿雍闲双目,破脑而去。

  谁都不肯放手,竟至同归于尽。

  就在这时,门槛外喧哗大噪,脚步声次第起,先前应承玉家北上去捉梅书生的江湖客归来,一马当先那位手里揪着个瘦骨嶙峋的人,边走边呼:“抓到了!凶手给抓到了!”

  只听“噗通”一声,绑住手脚,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梅弄文像摊烂泥一般,被扔在地上。

  “弄文!”陈韶拨开人群,冲上去将人扶起,解开捆缚,按头靠在自己的胸膛上,轻轻拍打脸颊,见人事不省,急声相寻崔叹凤。

  捉拿的江湖客面生愠色,心想哪里冒出来的家伙,这是要给凶手开脱?

  好在,后来的人瞧清堂中那惨烈的一幕,心惊肉跳下,将人拦下。

  在崔叹凤的针灸下,梅弄文悠悠转醒。

  第一眼见着陈韶便挣脱开去,梅弄文不惜滚在石板上,吃力地撑着胳膊爬行。陈韶去扶,却被他缩着手脚躲开,目光自始至终不肯相对。

  陈韶的手僵在半空,梅弄文扬起下巴,伸手前探,悲痛欲绝€€€€

  “他死了…”

  这个他,自是指的雍闲。

  公羊月从他的表情里了悟前情,问道:“他就是云窟鬼?”

  答案不言而明,陈韶挺身而出,下意识护着身前学子,死死盯着手持长剑的剑客,急声对梅弄文道:“弄文,你的汗巾为何会落在他的洞穴里?是他擒你去的对否?你不过也为他所迫害。”

  梅弄文抬眸瞧了陈韶一眼,神色复杂,将人推开,冲公羊月点头又摇头:“他是云窟鬼,却也不是,”说着,僵硬地转动脖子,再看向时妙曳时,已是眼含热泪,“他是沧沧的兄长€€€€”

  这个故事还得从时妙曳的弟子毛沧沧的身世说起。

  滇南天都教下辖九黎九部,沧沧的父亲毛兴生于毛部,而母亲则是雍部之人,毛部曾占据滇南水土最为丰沃之地,兴盛百年,长久不衰,直到第十六代教主白若耶横空出世,那一任出生毛部的巫咸大祭司夺位失败后为其斩杀,毛部开始式微。

  雍部流行走婚,毛兴与雍氏因此结合,大儿子出生后冠以母姓,一直跟着母亲,后来毛兴在毛部混不下去,便又来寻那雍氏,两人再生得一个女儿,以澜沧江为名,唤之沧沧。沧沧长到五岁时,毛兴实在无法接受走婚习俗,带着女儿离家,听说以爨氏为首的士族颇爱山珍,年年以高价收购,便回毛部携老母共赴深山,当了个挖菇人。

  也不知是不是命里生横财,毛兴开山时挖到一块品色上乘的玉石,后又机缘巧合救下一位穿行毒沼而为毒蛇咬伤的掸国玉雕师,大师以鬼斧神工之能,就着那璞玉雕刻了一尊佛像,又借那角料,刻了两个云坠付与其子女,结此善缘。

  起初毛兴并不信佛,但时常有狮子国的高僧远道而来翻山越岭,经文听得多,苦又吃不下,人便起了信仰,便虔心将那佛像日夜供奉。

  日子平淡过,待沧沧长到八岁时,因为年年吃见手青等毒菇中毒之人太多,九部便出台严令,不许乱挖乱卖,尤其不能糊弄中原买家。

  家中唯一来源断去,毛兴酗酒度日,浑噩中的某一天,他醉倒在家中,盯着龛上佛像看了许久,把酒坛子就地一扔,摇摇晃晃爬起身便伸手去取。走投无路的毛兴生出个强烈的念头€€€€

  也许,他可以带着玉佛,穿过南五岭,往江南同达官贵人换一些金银钱财,那样女儿的嫁妆便有了着落,待他衣锦还乡,雍部的人也不会再瞧不起他,儿子更不会因为他邋遢无才,而渐渐疏离。

  说做便做。

  毛兴简略交代了两句,便带上东西,徒步出发,时光如梭,约莫过了两三年,仍不见归来。

  山中陆陆续续生起闲言碎语,有说毛兴客死异乡,亦有说法称毛兴在外发达,弃母弃女,闻得风声的沧沧自是不能接受,便带着老阿婆从宁州走到江左。

  山河破碎飘摇,流民在野,朝廷对人口迁徙未有过去严格,沧沧寻父,为几位慷慨的富商所怜,便助她入得建康,又介绍了一些浣衣缝补的活计与她,勉强得以度日。那一年细雪纷飞的建康,她无亲无才,冻得连炭也烧不起,只能去大酒家后门偏院,等着捡些挑剔客人不要的,或是烧烂的炭回去暖手脚。

  朱雀楼的掌勺师傅是个热心肠,看她面黄肌瘦,不忙时会将她唤进小院,接济些吃不完只能到泔水桶的糕点。

  谁曾想那一日大雪客满,她被误做了端盘丫头,给推搡进雅舍,偶然撞见时妙曳惊鸿一舞。那样的风姿教她惊艳羡慕,翘袖折腰,是滇南少有的婀娜风情,再看那挂牌上的打赏,她想,若是自己也能舞于此间,是不是就能挣够家用,不再让年事已高的阿婆再出外卖体力活,吃苦受累?

  于是,她冲了出去,拜服在时妙曳脚边,颤声高呼€€€€

  “请姊姊授我以舞!”

  时妙曳并未放在心上,像这样慕名而来的姑娘每年实在许多,有的为博名,有的为谋利,有的想借机攀上高枝,哪怕是入那高门为妾为婢,有的自恃貌美,不过想教男儿拜倒石榴裙下,没一个是真心想学舞技。

  时妙曳只回了三个字:“你走吧。”

  沧沧不知哪里生出的力气和犟脾气,就是不肯退,大声辩驳:“我不走!”她嘴笨,对江南话又不熟,连舌头都捋不直,更别说抖机灵卖乖,正常人家买丫头都不会正眼相看,但她有她的个性,既说不出花样,便以行动表示。

  于是,毛沧沧赖在楼中做活,且一声不吭的做活,不分好赖,不管脏累,好一阵后,连后厨的师傅都看不下去,便给她支了个招,试一出苦肉计。

  这孩子偏是个实心眼,当真往那雪地里一跪,扬言二当家的不答应自个便不起,还真就顶着寒风磕了三天的头。

  也怪是傻人有傻福,时妙曳从那股子执拗里瞧见从前的自己,便心软将她收在跟前。

  拾掇后的沧沧除了肌肤非如羊脂玉白外,五官精致,端的是个美人坯子,人人都赞二当家后继有人,捡来一棵摇钱树,只有时妙曳知道,这姑娘哪是摇钱树这般俗物可比,就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狠劲和一颗坚毅不动摇的心,就已是难能可贵的至宝€€€€

  凌波舞需舞于水波间,而毛沧沧生于大山,天生畏水,为了克服此难,她不分寒暑,甘于磨练一遍又一遍。

  ……

  梅弄文也是从雍闲的口述中获知前尘事,本是粗略追忆,但他天生文思卓睿,话到嘴边很是丰满,说得动情动人。

  时妙曳听到这里,两指按捏鬓角,不迭面露悲伤,而在场其他人更多则是关心毛兴和他带去江南的玉佛的下落与后续,以王泓为首,生起大胆的念头,忙出声猜测:“难道,毛兴手里的那尊佛像……”

  梅弄文愤然挣脱钳制,向前疾奔,一脚踹向那落在地上的金字牌匾,指天对地,又哭又笑,大声喝骂€€€€

  “玉家,根本不姓玉!”

  玉家由玉发家,因此冠以玉姓,实际上真实名姓并不可考。当毛兴带着江南从未出采过的翡翠玉佛前往建康倒卖时,路过广陵,向如今的玉家主讨要了一碗水。

  就这一碗水,夺了他的命。

  因歇脚时不慎露财,被人觊觎,贼子半夜入室直接割喉,未免被人发现,抢了东西后还将尸首剁碎扔到山中喂虎。

  世上谁知毛兴,只有一个以献上玉佛讨得皇帝欢心,后换取声名,向滇南开采翠玉发家致富的玉振山庄。

  这偌大的建康里,毛沧沧再也寻不到父亲。

  后滇南大变,雍闲的母亲参与第二次天都之乱,死于南武林围攻哀牢山云河神殿的混战之中。在当代巫咸大祭司陨落大磨岩,白星回的父亲白少缺继任新教主后,雍部遭到清洗,雍闲待不下去,寻向深山,得知父妹皆远赴江南后,决心前去建康寻找。

  说来也巧,路过玉振山庄那年,庄中也正办寿宴。

  那日雍闲给一指路的老农宰客,便以滇南的奇虫怪物威吓,要他把诈来的钱财吐出来,这一幕恰好被大公子玉关撞见,觉得新奇,便同他套问,在得知雍闲来江南寻亲后,与他作了个约定,以玉家的势力寻人,同时要他拿出趣物作为寿礼献宝,压一压家中老二的风头。

  雍闲离家时带了一只应声虫,便将此物交付于玉关,哪曾想这谦谦君子不过道貌岸然,趁酒醉,把虫子下在水中,半胁迫半欺骗,哄得雍闲吞进肚里去,只为了试一试那虫子是否真乃妙物。

  起初,雍闲愤慨,可一想到自己人生地不熟,寻人无门路便隐忍下去,加诸玉关好言哄骗口称无心,又许以高价,便认栽帮他这一回,待寿宴结束,再将那虫子逼出来。

  万万没想到,玉庄主这些年午夜梦回,常见毛兴索命追魂,心中本就戚戚不安,宁州来人都是能避则避,哪曾想,自家儿子竟然还带了个回来,恰巧又是寻父,玉庄主如临大敌,逗趣没成,玉关反惹上一顿当庭臭骂。

  落了面子,玉关把罪过都归咎在雍闲头上,看这个黑脸少年是怎么瞧怎么看不惯,迁怒不说,还恶言相向。

  九黎九部出身的,哪个不是血性汉子,雍闲吃不下他的气,拿了该拿的钱物便走,玉关却想反悔,竟带人追杀出来。这一追追到建康城外的前湖,雍闲初来中原,不通人情,不谙世事,给打得个落花流水,幸亏得画€€上习舞的沧沧搭救,才捡回一条命。

  为了保住雍闲,沧沧不得不与玉关照面,间接导致这人面兽心的家伙看对眼,将其当作普通舞女。

  在沧沧数次严词拒绝后,玉关动了歪念,趁夜将人劫走。

  沧沧被囚在山庄密室,受尽折磨侮辱,老大的夫人闻得哭声,在给夫君送糕点时撞破机关发现了她,良心未泯,怜其可怜,准备偷偷送其离去,不想却被老庄主给逮了个正照。玉老爹想做好人,又想保儿子名声,免得他因此被建康的公子哥儿瞧不起,于是便装好人,答应送走的同时又悄悄想后手将人秘密处置。

  本以为是生机,谁又知乃死路一条。

  家人团圆是沧沧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然而,挂在脖子上的翡翠坠子却如何也找不见,明知时机不对,但她却疯了一般,一块草皮接一块草皮地扒,终于在玉家主的脚边重拾。

  但噩梦就此开始。

  玉家主认出了那块玉料,他惊恐之极,怕事情败露引来欺君之祸,怀疑沧沧是为寻仇,便将其带走,逼问时折磨致死,扔进河中伪装溺水而亡,甚至把无意晓得实情,三番五次相救的大少夫人也一并弄死,扔进院中莲池。

  整个过程被玉庄主一直批评为不争气的二儿子看在眼里。

第184章

  尸体在湖中泡了数日, 发胀肿大,别说面容无法辨认,几乎连个人也称不上, 只手中还死死捏着那枚玉坠子。老阿婆前去认尸时, 雍闲才知道那是他的亲妹子。

  建康的水米养白了姑娘, 加诸父妹离家时他尚且年幼,记忆自是模糊。

  沉溺于悲痛中的雍闲决心报仇, 但他不知凶手为谁, 恰逢时妙曳听闻噩耗赶至,负气的雍闲认为即便这二当家与杀人无关, 但沧沧失踪如此久, 朱雀楼却没什么大动静,只怕也是薄凉之徒, 便带着老阿婆避入荒野。

  这一躲, 无意间撞入江都的一座山中石窟里, 这云窟之中曾有人居住,尽头处留着两柄剑, 壁上刻着“万古婵娟”四字, 乃为埋剑之处。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想到自己为玉家追杀又身负血仇却无能为力, 雍闲便沉下心来,修习婵娟剑, 为了打听消息, 时常化妆成傻子去城中送菜,送货, 拉泔水。怕给人认出,就把脸毁去, 又怕路人误入此间发现云窟,于是就装鬼吓人,流言越传越离谱,渐渐便兴起云窟鬼的称号。

  至于那些恶事,说来也可笑,全是玉关那伪君子所作,屎盆子却都扣在云窟鬼的头上。

  梅弄文谑笑一声,声呼凄厉:“他等了十年,终于等来了真相。那一天,玉廉为与同窗炫耀,偷偷偷出陛下所赐列国图,那图上有一个沾血的印子,旁人只以为是某鉴赏大家的印鉴,只有他看了出来,那是染着鲜血的玉坠拓印。玉庄主在施暴时一定没有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晁晨轻声问:“所以,他杀了玉廉,剥下他的皮?”

  “那家伙难道不该死么?”梅弄文脸上现出难得的冷漠,“他因为清谈输给在下,气急败坏动手杀人,雍闲若是不杀他,死的就是我,我并不认为他做错了。他将我带到云窟,告诉我往事与真相,那副人皮图就是我替他画的。”

  “至于那汗巾……”梅弄文目光一沉,痛快地低笑道,“便作报恩罢。反正我也打算北上,此生再不归来,就当帮他一回,给他脱罪用。”

  “我,不怕污名累身,只怕这辈子岌岌无名。”

  本是无奈叹息,但从这落拓书生嘴里说出,伴着那铮铮目光,显得颇有些傲骨,梅弄文疲惫地笑了笑,只挥手道:“我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看他足下虚浮打摆子,陈韶探手去扶,却被蛮横推开,待梅弄文回过神来时,似有些后悔,低头不敢直视。

  陈韶问:“为何要走?”

  梅弄文摇头不语。

  陈韶追问:“如果是因为那帮……”他无意识扫了一眼王泓,后者不大情愿地躲开,背地自是里威风凛凛,可当面受指摘仍觉得面皮子臊得慌。

  “不是!”梅弄文失了耐心,连带着方才那一丝隐忍也消磨殆尽,他冷笑盯着自己曾经的老师,以一种极为怨毒的语气自问自答道:“你真的想知道?好,我告诉你!我恨这里,我恨朝廷!”

  陈韶大惊,慌忙去堵他的嘴,怕他失言。

  可惜,梅弄文抱着必死之心已没了顾及,仗着年轻身子骨灵活,边退让边哑声高呼:“这不是我想见到的朝廷,不是我期冀的朝廷!博士,您好好看看,太学里现在还有几多学子?只怕再过些年便一个不剩,我们兢兢业业,日夜苦读,就是盼着一朝能改变命运,脱离苦海,可眼下呢?九品官人法下,根本没有希望……”

  陈韶打断他的话:“我可以帮你举荐!”

  这样的话梅弄文却不愿再听,他不怨陈韶,不怨学宫里的任何人,他只怨命运不公,遂惨然一笑:“您以为我要的只是举荐,够了,博士,您的好学生铭记在心……”话到嘴边,已是哽咽,“没有希望的活着不如死去。”

  更大逆不道的话他没说下去,为何去北方,自然是听说前些年胡人里出了几位贤明君王,为成正朔之名,而大肆网罗人才,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吏都出身市农之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