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意 第56章

李成器在薛崇简的怀中喘息了片刻,睁开眼见,望着父亲关切痛惜的神色,勉力笑笑道:“臣一时中暑……不妨事的,回去歇歇就好了……”薛崇简一咬牙,将李成器负在背上,道:“我送他回去。”李隆基忙攀住他手臂道:“立节王少待,今日还有给你的封赏。”薛崇简淡淡一笑,下巴朝身旁的内侍一扬道:“谢太子殿下,您赏我什么,我悉数赐给他了。”言毕,当即负着李成器大步出了含元殿。

李成器并未听见方才薛崇简与李隆基说了什么,殿外的晨风吹过他被汗水浸湿的额头,微带怡人的凉意,他的神智又稍有恢复,强睁开酸痛的眼睛,看见朝阳在周遭气象森严的巍峨殿宇上,披了一层宛若玛瑙光辉一般的流霞,又有无数金光在飞檐画梁之间闪烁不定。含元殿的御阶高数十丈,朦胧望去,整座长安城都弥漫在这片金光红霞中,宛若棋盘经纬的道路分割出一块块市坊。他看不见这张棋盘中芸芸众生的欢喜、哀愁、烦恼、辛劳,他却又清楚的知道,从今日起,他们劳碌的生活中,多少会多一些希望,寄望于仁慈的皇帝和年轻有力的储君,能够将清明与太平赐于这座繁华的京城,赐于大唐广袤辽阔的土地。他们便可在每日的劳作中,稍稍得一些喘气,免除了额外劳逸的民夫,便能和家人多一些团聚的时光。这佳气红尘里的胜景,与他当日站在瑶光寺上想象的长安真的一模一样,他终于是能和这个人一起,看到梦中长安了。

李成器恍惚记起,薛崇简的臂上还有伤,他低声道:“太高了,换个金吾来吧。”薛崇简一笑道:“多高多远,都是我背着你。” 李成器安然地叹了口气,他不愿再多说一句话,只是缓缓将面颊贴在薛崇简的脖颈上。

作者有话要说:[1] 西晋张华《情诗(末四句)》: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李旦用来追悼自己的爱情,并解释李成器辞位的原因。不过他不希望别人听懂。

[2]苏瑰十七岁就中状元(史上之最),是我们yy的那种青春年少的蟾宫客的原型。他有刚正的一面,比如李显一朝流行谁当宰相谁请客,称之为烧尾宴,上至皇帝下至同僚都要请到,比谁家的厨子牛逼,韦巨源留下的烧尾宴菜单就非常出名。只有苏瑰入相后没请客,皇帝对少吃一顿有点郁闷(李显你还能再出息点么),质问他为什么不请自己吃饭。苏瑰指着殿外头一个站岗的门卫说,他们中都有吃不起饭的,何况老百姓,我个宰相有什么脸面请客。但这样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却又对自己的庶出之子非常恶劣残忍,以至于他做着宰相,他的儿子苏铤(一个更牛的人)竟然是在马厩里和马一起长大的。

[3]薛道衡《昔昔盐》中的两句,据说就是因为这两句太强大了,伪文青隋炀帝看着不爽,就把薛道衡杀了,还说,看你以后还能写出“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不。当时关于诗句杀人的还有宋之问和刘希夷的传说,听说刘希夷写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舅舅宋之问收购这句的版权,被刘希夷拒绝,于是宋之问对刘希夷施以酷刑,拿土袋儿把他压死了(这故事基本来自于古代的地摊儿文学,可信度不高)。

[4]汉武帝秋风辞。

[5]香炉乍热,法界蒙熏。携花花凤凤,焚香顶礼,恭贺文本插画大神、花花凤凤艳照门专家狐周周观音大士蟾宫折桂,进士及第。喜欢艳照的朋友们不要大意地提出要求吧!

第七十一章 专权判不容萧相(上)

薛崇简送李成器回到府中,太医随后而至,命婢女速速做一碗少加鸡汤的菜粥来,李成器这会儿已经醒来,躺在床上略带羞赧地对薛崇简道:“那日被陛下赐的羊肉撩着了,这几日倒甚是想念羊羹,不知道你还需忌口么?要不我们破点戒?”那太医笑道:“立节王的伤处的已经结痂,倒是无碍了,只是殿下胃气甚虚,那羊羹所用的饼子是死面的,不易克化,还该吃些软和养胃的。”

李成器遗憾叹了口气,薛崇简平生头一次看到表哥因吃不着什么东西这等怅惘,喉头还稍稍一动,似是在吞咽口水,心下又是好笑又是怜惜,向那太医道:“让他们把饼子换了就成,就用羊肉汤,煮一份我们平日吃的汤饼。” 他见那太医仍是沉吟,便微一躬身笑道:“求供奉就通融些,我替表哥拜谢供奉一饭之恩了。”那太医眼见得两位名下封邑过千户的亲王郡王,却在这里可怜巴巴求自己赐一碗羊肉汤,也觉甚是滑稽,耐不住笑起来道:“也罢,就煮得稀烂些,少用羊肉。”

厨房中羊汤现成,李成器饮了一盏参汤,羊羹便已煮好送来,薛崇简与李成器都是饿到了极处的人,薛崇简连尽两碗,李成器吃过一碗后犹有些不足,倒是那太医不许了,也只得作罢。那太医开了方子,交待了些好生休养的话,便辞了出去。

李成器漱过了口,向阿萝道:“我口中犹有些油腻味,你去取两粒昨日配的口香来。”薛崇简解开自己腰间系的丝囊道:“我囊中有鸡舌香。”李成器微微一笑道:“那个有些蛰嘴,我不甚吃得惯[1],你尝尝我命人新配的。”不一时阿萝用一只青瓷小盏拖来两粒蚕豆大的香丸来,薛崇简拈了一粒嗅嗅,但觉一股芬芳异香扑鼻,含入口中又带丝丝清甜,如噙着一口百花蜜,笑道:“你这是拿什么配的?”李成器笑道:“不过是甘松、香附子之属,加了些蜜和鲜玫瑰膏子。”

因口中含了香丸,两人一时各自无话,室内静谧悄然,窗外的蝉鸣在清晨也不甚嘈杂,隔着树荫窗纸透进来,反让人觉得清越有致,并不觉得烦躁。李成器闭着眼睛,因刚饮了一碗热汤,原本苍白无血色的面颊,因也浮上了两片芙蓉玉般通透的红晕来,又似是窗外的两片海棠,被风吹进来落在他颊边。他的嘴角抿起一抹略带倦意又无限闲适的微笑,不知是因为终于卸下心头重负,还是纯只是为吃饱了肚子而觉得舒坦。

一生中极少挨饿的薛崇简适宜地叹了口气,原来人世最快活之事,便是日日饱吃饭,然后能与思念之人常相见。离了这两样,便守着金山银山,坐拥天下,都是虚妄。怪不得连圣人都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现在真的一时想不起比这更大的愿望了。他想到那四个字,胸中到腹内忽然都是一热,李成器只着素纱中衣,带子也并未系紧,领口处露出的一片光洁无瑕的肌肤,似乎因为刚才用手巾擦拭过,还留下一层薄薄的水气,宛若是打了水蜡的白瓷,却比邢窑的白瓷更加明洁温润。薛崇简忍不住伸出手去,手背顺着李成器鬓角滑至耳后,又滑至锁骨处。

李成器闭目中并未有任何动作,此时也不知是不是被他搔痒了,只是微微抿嘴一笑,薛崇简的心跳骤然加快,只觉手指上微有潮湿之感,分辨不清究竟是谁的汗水。他思及李成器的身子,强迫自己将手缩了回来,掩饰地笑笑:“你热么?我给你打打扇。”李成器并未说话,薛崇简便取过枕畔的一把竹便面,缓缓为李成器打扇,他低头看着李成器稍稍侧卧在碧绿的玉簟席上,身后是笔墨清淡的云水屏风,薛崇简心中忽然觉得这床便是一只小小扁舟,在这徐徐清风的吹送下,载着他们缓缓飘浮于高唐带着旖旎情意的碧色烟水中。他想,那山水与美人,真是足以迷惑人心的蛊毒,让人哪怕只在梦中去过一次,就刻骨铭心此生难忘。

李成器毫无征兆的睁开眼睛,他望着薛崇简手中的竹扇,微微低语道:“我看到这扇子,忽然想起一首诗来。”他说话的声音低到极处,若非室内安静,薛崇简几乎就要听不到,略俯身道:“什么诗?”李成器一笑,他将身子向床里挪了挪,低声道:“我有些儿倦,你躺下来,我可以省些力气说话。”薛崇简便去了靴子,依然侧卧在李成器身边,手中扇面仍是缓缓为他挥动着。

李成器闭上眼睛想了一想,便在薛崇简的耳畔低低吟诵:“磁石招长针,阳燧下炎烟。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

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

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

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

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2]”

这样一首诗,就在李成器宛若梦呓一般慵懒无力的声音中缓缓地、一字一字地吟出,那一字一句,伴着他口中芬芳馥郁的气息,幽幽地拂过薛崇简的耳畔,如轻纱一般搔过他的面颊,萦绕在他的鼻间,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尽皆淹没,他无法再感知外界任何气息、任何声音,连思绪都不再归自己所有。怎么会有这样的诗?无任何起因来由,甚至分辨不出头尾,纯粹由一句句炙热的倾诉誓言拼凑而成,却比死生契阔更甜美缠绵,比上邪更幽长温婉。待李成器念完许久许久,他都无法表述自己对这首诗的评判,他脑中最先想起的倒是些旁的事,萦绕在空气中的香气是这等的熟悉,连同身畔人这柔靡慵懒的神情和声音,都指引他想起梦境中最美好的一些物事。他终于分辨出从李成器口中呼吸而出的香气是什么——那是麝香[3]。在他们初尝人间至乐的那个午后,藏在李成器枕中的香,也是方才他们口中细细咀嚼的味道。

他想明此事,更觉得那萦绕在身边的水气像是滚烫的温泉一般,某种隐秘的欲望烫得他从肌肤到心肺都是疼的。原来自己又一次服下了他的蛊毒,他望着李成器闭目微笑的样子,如同一个犯了错的顽皮的孩子,一味撒娇乞怜,并不畏惧责罚。薛崇简伸臂将李成器的腰身揽住,略带嗔怪地将手臂收紧一些,低声笑道:“要不是你身子这般弱,我就……”

李成器隔着薄薄的衣裳,能感觉出薛崇简身体上异样的变化,他仍是无限慵懒地睁眼望他一下,遗落在枕畔的手在枕函中无声摸索一阵,取出一只小小的玉瓶,他稍稍侧转身子,低低的声音如同呻吟,又带着一丝求恳,道:“那你温存些。”

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撩拨了,十来日的分别将他们的身心都煎熬到了极处,这煎熬再被生死的悲喜揉搓,于是相思熬成了毒,淬成了刀剑,让身体的每一寸骨骼血肉都在剧痛,唯有对方的气息和体味可以解救。薛崇简支撑起身子,揭开李成器身上的薄衾,褪去他身上薄薄的中衣,那玉雕一般的人儿此时没有任何遮掩地呈现在他面前。玉也没有这般生动的温软,这是集天地造化之功才能孕育出的瑰宝。

他略有些颤抖的手拔开玉瓶,用食指挑了些清凉膏药出来,他却并不着急,用其余四根手指、手背、嘴唇在这身体上抚摸,心中的欲望越是痛楚,动作越是缓慢珍重。当他的手滑至那隐秘之处稍作试探时,一直懒懒躺着的李成器却微微动了一下,薛崇简惊愕地感到那温软的峡谷主动迎合着将自己的手指吞进,并无一丝羞涩地排斥。而此时李成器的身子也稍稍向薛崇简怀中偎得更紧了些,他以如此驯顺地姿态,将自己坦荡地交付出来,任由这个人把玩、怜惜、珍藏。这是无一丝屈辱含义的祈求,是天地间最为至为公平的交换,是可以触摸到的、最为真实的誓言,是他们以为已经属于自己的今生今世。

太平望着面前那只玉冠,饶是她一生见过无数奇珍异宝,心中仍是由衷为眼前这件头面赞叹。那只冠子高约二尺,以金丝为底,难得的是将金线掐得细如发丝,经纬交织地编成内外两层。冠上嵌着数百片碧玉雕成的绿叶,在这些绿叶之间,又簪着无数珠玉步摇,宛若绿叶中开放的繁花。在冠首九只金簪环绕一周,每只簪头都雕着一只昂首的金凤,凤口中叼着五色珠玉璎珞。金银宝石之类也罢了,那数百片玉叶尽皆通透莹润,隐隐有春水之色在内流动,一望便知每片都是珍贵无比的碧玉。【4】太平观赏一阵,身子稍稍向后一仰,依着一张隐几,靠在花屏上,望着跪在凉床下的俊美男子,笑道:“这冠子价值几何?”那男子笑道:“那胡商索价八万贯,臣与他市价至七万五千,万幸臣变卖家中所有后,恰好有这个数目。”太平长长的指甲在崔湜额头一点,笑道:“你少在这里跟我胡白,你执掌铨曹数年,行贿者日塞门庭,连你爹都替你忙活了,会在乎这区区八万贯?”

她提到的是崔湜昔日一桩丑事,有一日崔湜上朝,有人当街拦路,直斥崔湜:“大人食言!大人家人既收我钱,如何不与我官。”崔湜因不曾识得那人,料来他是胡诌,且当着市井许多人面,便道:“谁收汝钱,我立时鞭杀!”那人道:“鞭不得,鞭杀你要丁忧。”崔湜才知是自己父亲受贿,一时朝中传为笑柄。

崔湜被太平讥刺,面上却依然带着徐如春风的微笑道:“臣当日因韦庶人、安乐、上官氏宠信而得身居高位,却也需花钱哄她们开心,落在自己手中,并无几何。”太平咯咯娇笑,道:“你竟然也有老实得时候。若是那夜死的是我,这冠子你会送与谁呢?韦氏、裹儿,还是婉儿?”

崔湜淡淡一笑道:“臣谁也不送,她们不配。凤乃百鸟之王,又岂是韦氏安乐那等村妇、上官氏这等卑贱婢女当得起的?”太平微微一怔,看定崔湜点点道:“男人真是凉薄,可惜婉儿对你倒是用心,她那句‘势如连璧友,心似嗅兰人’,是写给你的吧?”崔湜一笑道:“臣于上官氏,便如公主鬓边所戴之鲜花,赏心悦目而已。今日枯了,明日再换一朵,无所谓用心不用心。她未曾懂得过臣,臣也未曾懂得过她。”

太平心中忽然起了淡淡的萧索,她和身边的那些男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她懒得去懂得旁人,那些人也不具备懂得她的能力与智慧。居然也能够肌肤相亲,相拥而眠,有些真相一旦戳破,真是寂寞。她随即笑道:“那我今日,为何要捡旁人戴过的花呢?”

崔湜淡笑道:“臣于她们,不过是亵玩之物,于公主,却可作这金凤的翱翔九天的羽翼。”太平笑道:“你不觉得,今日才来说这话,似有些晚了么?”崔湜笑道:“公主是责怪臣当日不曾投效么?公主且细思,当日先帝为韦庶人上官氏把持,她们若不爱臣,臣到今日怕也是一微末之官,于公主并无用处;她们若爱臣,而臣稍感流露对公主的仰慕,岂非遗祸公主了?”

太平被他说得一乐,笑道:“你这张嘴儿啊,怪不得连婉儿那般聪明的人,都被你哄了去。若非你犯如此大罪,我也就留下你了。罢了,这冠子你拿出去变卖了,还能给路上留些盘缠。”崔湜神情倒是并不慌乱,笑道:“公主身边,可是有胜过臣百倍的人,令公主如此厌弃臣?”太平言笑晏晏,眼神中却带着几分冷意道:“那倒没有。只是我不想有一日我死了,我鬓边的花儿,再戴到旁人头上去。”

崔湜笑道:“原来公主在害怕。”太平道:“我怕什么?”崔湜笑道:“您怕太子殿下。”太平满不在乎笑道:“我们是亲姑侄,他一家受我大恩,我待他有如亲子。若没有我,哪有他今日的太子位,我为何要怕他?”崔湜道:“怕他的年少,怕他的……”他说到这里稍稍一顿,继而清晰地吐出四个字道:“——名正言顺。”太平玉藕一样的臂膀支着额头,凝目望着崔湜道:“你说下去。”

崔湜道:“太子虽然庶出,但此番挟功而立,且在宋王力辞后乃受,深得臣民之心。陛下虽然正当盛年,但陛下数年来经历种种惨变,性情冲明散淡,未必有精神事无巨细亲掌朝政。公主今日虽然坐在御座之侧,位于太子之上,陛下因同胞之爱,对公主言听计从,但公主细想,朝中官员任免的敕令,可以盖陛下玉玺,可以盖太子之宝,又有哪一封,可以盖上太平公主印信呢?因此公主即便参政,也不过徒然为人作嫁。本朝素来有太子监国事,过得几年太子配上了双龙符,御座之旁可还有公主一席之地?”

太平沉思道:“你有良策?”

崔湜道:“唯一破解之策,便是复斜封。”

昔日韦氏在朝,皇后皇妃公主府中皆可置官署,绕过铨选自行委任官员,朝中称之为斜封。太平柳眉一扬,在隐几上一拍怒道:“你昏了头了!三日前陛下才于朝堂上罢黜斜封官。韦氏安乐以斜封祸国殃民,我今日再复斜封,岂非在天下人面前自绝于陛下?”

崔湜道:“韦氏安乐置斜封,不过为了收取贿赂,依附门下的,也皆宗楚客等不学无术的小人。当日满朝斜封官过万,群小但知横征暴敛求田问舍,怎能不惹民怨!而今日若只有公主府中可置官署,公主便可以此招揽俊杰之士收为己用,更有萧至忠等大臣,本有才干,此番为新贵们嫉恨攻讦,贬斥京外。若是公主肯出面解救,复其官职,他们必感戴公主再生之恩,报以国士之节。”

太平笑道:“你怎不干脆连你自己名字也说进去?你若真有才干,又有国士之节,何不直接去找太子,岂不更名正言顺?”崔湜道:“太子此番起事,靠的是昔日潜邸中一干人,这些人方入朝堂,志得意满,岂容他人分羹?大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于人。”太平淡笑道:“那你又为何肯受制于我?”崔湜朗声道:“狄仁杰亦是大丈夫!”太平扑哧一笑道:“总是被你寻得话说。不过崔澄澜温润如玉,偶尔年少轻狂,倒也令人喜欢。”

崔湜丰润的唇角勾起一个妖异的笑容,他挪身到榻上,小心地将太平公主揽入怀中,低声道:“湜还有许多公主不曾见过的模样,公主定然也会喜欢。”

张说引着李隆基一路向太极殿后行,李隆基笑道:“我让先生和苏瑰各举荐一个文字雅致之人,你们倒好,举荐的都是苏瑰的儿子苏颋!是他提前关照了你么?”张说笑道:“这等大事,臣如何敢欺陛下与殿下。臣对此子知之甚深,他才思敏捷过目不忘,朝中无人能及。说起来他有今日成就,臣还有些须之功。”李隆基笑道:“先生说来听听。”

张说笑道:“臣二十年前曾游学于苏瑰府中,一日晚间离去时仆童不知跑去了何处,臣只好自己去马厩中寻马。只见马厩中坐了一个少年,虽然衣衫敝旧,头面却是梳洗的极为齐整,就着炉膛中的火光,正在吟诵庾信的诗文。臣不料学士门第,连一个厮仆都如此好学,便上前与他攀谈,更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是满腹诗书,臣又要来他自己的诗作,不由大为赞赏,便与他坐在马厩中,谈诗论文足有一个时辰。这时旁的厮仆赶来,臣才知道,原来这少年,竟然便是许国公的儿子。臣急奔入内,上禀许国公,许国公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如此敏悟,此后便亲自教导。这苏颋弱冠既中进士,却因其强项,屡受权贵打压,到今日也只得一名微末小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