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摇头。
老伯这里问不出更多的内容,卯兔准备去采访一下其他老者。
这个时候,有个老太太凑了过来。东张西望观察了半天,确定周围人没关注他们,赶紧拉住了卯兔。
“姑娘,老妇跟你聊聊。”
老太太一副得知了什么大八卦迫不及待想分享出去的样子,看得人好奇心大起。
他们这边比较偏远,巡逻卫兵关注不到,聊起天来也就非常随意。
老太太说:
“哎哟你可不知道,为了这次过来的机会,好多乡绅老爷都抢破了头呢!”
据老太太所说,不少乡绅认为能面见天子和太后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所以都想要这个参加的机会。
但是离得远的老人叫来麻烦不说,容易死在路上。官
府这边也嫌折腾,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他们就优先在附近找人。
所以才有他们这两个农家老人入选,他们都是周围村里的。
剩下那些名额,才能轮得到离得远的省份。然后就是有钱人的游戏了,他们为了名额抢破了头,现在这会儿站在道路两边靠前的也是他们。
“俺们在这后头都看不清前头的人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太后和皇帝好不好看。”
老太太万分遗憾,没看到长相,回去之后没有和老姐妹们吹嘘的资本。
卯兔:……
本来还以为老人们都是被迫抓来的,现在看来情况还挺复杂。
正聊着,那边太后的车架过来了。一片人赶紧下跪,卯兔适时退入了小巷里。
视频采访就到这里了,画面切回演播间。
【事后我们了解到,这次光是为了赏赐这些跪接太后的老人,乾隆帝就挥霍出去了白银十万两、绸缎七万多匹,真是财大气粗!】
努力通过这些民间新闻了解后世风土人情的王侯将相们闻言都十分愕然。
做一次寿光是给赏赐就散出去那么多,真不知道该说这个乾隆是个大孝子还是太奢侈。这整个寿宴下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白银呢。
天幕前的雍正:……
雍正呼吸急促起来,这什么败家子啊,做一次寿花这么多?这么多钱拿去做什么不好?!
雍正按住疯狂跳动的青筋,告诉自己要冷静。
这是弘历生母的五十大寿,稍微奢侈了一点也可以理解。天幕说是乾隆六年,说明是弘历继位之后第一次给母亲办寿宴,第一次总是不同的,难免办得隆重些。
……不行,还是很气!
算了,回去打孩子吧。
顺便把他今年的俸银扣了,让他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节俭。
说不定多节俭几年就习惯了呢:)
乾隆:…………
乾隆:????
怎么又是朕啊,主持人能不能换个人祸害?朕写诗也不对画画也不对,现在给母后做寿也要拿出来说,没别人能讲了吗?
朕的皇玛法整寿的时候不比这个折腾、不比这个铺张浪费得多?
下次讲讲康熙帝吧!
乾隆老大不高兴,幸好邻里趣闻不会像采访节目一样揪着一个人不放。乾隆的新闻放完就直接切换下一个了,这次放的还真是康熙年间的事情。
画面里出现一个小乡县的景致,场景里有两家人正在吵架。
【这是发生在安徽桐城县的一则新闻,居住在桐城县的张老汉一家与邻居叶秀才发生了争执,让我们来看看现场的具体情况。】
暂停的视频开始播放,众人就听到了两家吵架的内容。
原来他们在为了争夺墙基的地界争吵。
张家要盖新房子,想多占一些地。但是邻居叶秀才觉得,两家之间还是要留一条道方便日后进出。
双方在这件事上没有达成共识,便闹了起来。
张家人拿出地契:
“这上头分明写着‘至叶姓墙’,官老爷都允许我家把围墙建在你家旁边!”
叶秀才觉得这人真是说不通道理:
“你这么搞我们不好进出。”
“你要留出路来,凭什么让我家留啊?你自己也得退后几尺,这样才公平。”
“你们不讲道理……”
两边吵吵嚷嚷的,充满了生活气息。
这样的新闻权贵们不一定有兴趣看,但是老百姓看的可高兴了。
这不就是他们的生活日常吗?每次建新房都要和邻居吵一架,看着就亲切。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们隔空拱火
:
“打起来打起来,这个书生真是窝囊废,怎么不打?”
“这是个秀才啊,这张家人怎么敢得罪秀才公的?人家身上有功名呢!”
“我看张家是富贵人家,他们穿得就很好……”
叽叽喳喳的讨论里,争吵视频结束了。
画面回到演播间:
【这次的土地纠纷双方都没能说服彼此,张家人气不过,回去就写了信给在外地当官的儿子张英,让他评评理。】
“原来张家有个儿子在外地当官,难怪不怕秀才公呢!”
【没多久张英给家里人回信了,劝说家人主动退让。
这是张英千里送来的书信,书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首有趣的小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1
本来还在听故事的秦始皇:……………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刘彻笑到打嗝。
这什么人啊,太损了,怎么能写出这种诗句呢?
写就写了,主持人还当着始皇的面读,真是不给始皇面子。
哈哈哈哈干得漂亮!
张英本人:……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料到后来会出现天幕,自己的诗有可能被始皇看到啊!
张英倍感压力,不停地庆幸还好不同世界之间不互通,不然他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天幕中重新切换成了实拍画面。
画面里张家人读了信之后认识到了错误,也觉得这点地没必要斤斤计较,于是主动拆了墙,让出三尺地来。
叶秀才一看张家退让了,也不好意思起来。看过张英大学士的来信后,他深受触动,同样让出了三尺地。
【最后,张叶两家完美解决了这次纷争,他们空出来的这条小巷被人称为“六尺巷”,一时间传为美谈。张英的这首诗,也因为朗朗上口,被后世传颂。】
始皇很不高兴。
你家的事情扯朕做什么?现在好了,你是得了美名,朕却每次都要被拉出来笑话。
欺人太甚!
刘彻:哈哈哈哈!不行,越看越好笑!
“好诗啊好诗,记下来,快记下来。”
刘彻现在致力于多记一些其他皇帝的黑历史,只要大家黑历史都很多,他的那些小故事就不起眼了。
这个想法和始皇不谋而合,之前始皇就让人记下了刘彻的那些风流韵事。
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互相伤害。
【接下来这则新闻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年间。】
照旧是先放视频,不过这次的视频搭配了卯兔的解说。
【这是建安二十二年举办的一场葬礼,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仲宣办的。】
王璨绷不住了。
他还活着呢,这就能看到自己葬礼什么模样了?!
画面中他的好友曹丕正亲自亲率领众多文士为王璨送葬,场面十分的悲伤感人。
视频到这里还是很正常的,接下来就不正常了。
曹丕突然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
“仲宣平日里最爱听驴叫,不如我们都学一次驴叫,以此为他送行吧!”
众人都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纷纷响应。
于是,一片驴叫声此起彼伏,好好一个灵堂弄得像菜市口。
王璨:……
我真是谢谢你们啊!
虽然他确实爱学驴叫,但是你们在我灵堂上学驴叫就没觉得哪里不对吗?
别人不知道还以为这里头死的不是王璨,是一头驴呢。然后驴子的好友一起过来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