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第78章

曾巩一脸生无可恋。

这都什么跟什么?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友人间的谈资,被拉出来反复笑话的。

都怪后世之人乱传谣言!

【曾巩这个人存在感低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后世之人一般根本不知道他写过什么文章,只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以关于曾巩的考点,只有他的名字和他是哪个朝代的人。这应该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文人类型了吧?因为不用费劲去背他的散文。】

学渣们疯狂点头。

没错没错!这太好记了!曾巩真是贴心!

曾巩本人一点都不开心。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柳宗元在烦恼自己被列为考点的内容太多,恨不得少收录几篇作品。但曾巩却觉得,比起没有作品进入考点,他宁愿自己的作品全都要考。

别的八大家都有文章要背,就他没有。怪不得都说他是凑数的,这么一看确实像凑数的。

可是他的文章有那么差吗?

【曾巩的本人的才学还是不输其他人的,至少在散文方面,他进入八大家实至名归。他的文章“风格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2

不仅如此,曾巩还擅长作诗和写赋,他的诗作被誉为“颇得唐人神韵”。要知道在写诗这件事上,唐朝诗人的整体质量是断层碾压其他朝代的。】

李世民刚刚那点因为八大

家里只有两个唐朝人的小委屈瞬间消失无踪。

散文家数量没比过就算了,诗人夺冠也不错。

曾巩也稍稍开心了一些。

但他还是试图向天幕提议:

“真的不能在我的考点里加一些文章词句吗?加一段也好啊。”

他都不要求整篇背诵了,只背两句都行。

巳蛇老师有点意外他的坚持,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曾巩先生强烈要求增加一段他的文章作为考点,但是曾先生您的文章比较偏议论风格,不太适合用来背诵。

不如这样,我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一会儿我会把曾先生的《墨池记》全文打在公屏上,大家看完文章之后写三百字观后感,下次上课之前我会抽选学生检查。】

学渣们:…………

从现在开始,曾巩走下了他们心中最爱的散文家宝座,荣登最讨人厌散文家第一。

你好好地当你的教学工具人不行吗?没事为什么非要给他们增加考点?现在好了,背诵还不够,又多了个课后作业,三百字呢!

三百字对于学霸来讲随随便便就写出来了,但是学渣三十个字都很难憋出来。

三百简直要了他们的命!

【咳咳。】

巳蛇老师做作地咳嗽了一声:

【三百字已经很少了,要知道后世学子写作文都是八百字起步的。】

八百字的威胁一出,学渣们立刻闭嘴。

他们开始瞪着眼睛研究《墨池记》。

这篇文章通过王羲之练字洗笔最后把一缸清水洗成墨池的故事入手,论证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奋刻苦,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议论文。

这样的文章确实不适合背诵,但是很适合用来研究写法。对于学子的作文水平提升很有帮助,所以写它的观后感也不算是故意为难人。

但学渣们显然领略不到巳蛇老师的深意,他们只觉得主持人和曾巩统统面目可憎。

【作业下课后再写,现在继续听课。】

巳蛇老师敲黑板:

【下一位文人我们依然不说欧阳修,先说王安石。王安石是曾巩的好友,被曾巩介绍给了欧阳修,文采得到欧阳修的大力赏识。】

天幕中放出了王安石的PPT。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人士。其诗晚年风格含蓄深沉、深婉不迫,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3

王安石这个名字不陌生了,毕竟之前政治新闻提到过这个人的王安石变法,似乎做得不错。

没想到他不仅是官当得好,文章和诗词也写得好。

提到当官,巳蛇老师就忍不住发散思维了。这是中老年人的通病,说着说着容易跑题。

【清朝文人赵翼有一句诗叫做“国家不幸诗家幸”,意思是在经历家国苦难之后,诗人能够创作出更富有情感的作品。这对国家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却是诗人的幸运。】4

【这句话用在文人和文章上也是一样的,一般在官场上饱受摧残、反复贬谪的官员,也更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都是这样的,唐宋八大家里还有几个人也是这样的。但王安石不同,他官场非常得意,是古代大文豪里比较少见的情况。】

韩柳欧曾苏:……扎心了。

尤其是苏轼,他和王安石是政敌。王安石官运亨通,他这个反对变法的人自然官途不顺。

想到这里,苏轼就更心塞了。

【王安石虽然和曾巩是好友,但他和其他几位北宋散文家政见都不和。然后这些反对他变法的人都遭到了贬谪,比如欧阳修,比如后面要出场的一对苏姓兄弟。】

苏轼苏辙:…………

这不会是在说我和二哥/三弟吧?

【王安石的考点有点多,变法这些政治方面的考点我就不提了,毕竟这是语文课。但是光他的文学造诣,也有不少要考的内容。】

巳蛇老师放出了大量的诗词文章。

像是《泊船瓜洲》《元日》《梅花》《登飞来峰》等脍炙人口的诗作,还有《游褒禅山记》等文章中的节选段落。

哪个学渣看了不得潸然泪下?

这个可恨的王安石,官做得那么大就算了,还要写诗词文章出来祸害后世学子。现在连非后世的人也一起祸害了,他可真该死啊。

希望后面四个散文家识趣一点,不要弄那么多考点出来,不要逼他们求饶!

【接下来,终于到我们的欧阳修了。一直把他往后挪,是因为他和后面三位散文家关系相对亲密,适合放在一起讲。】

【欧阳修,字永叔,北宋人士。他是北宋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并与韩愈、柳宗元、苏东坡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5

苏轼:破案了,后头那对兄弟真的是我和三弟!苏东坡这不就是我嘛!

皇帝们总觉得苏东坡这个名字略有些耳熟但是想不起来了,以前应该出现过。

巳蛇老师继续道:

【欧阳修最出名的代表作是收录进了课本的《醉翁亭记》,要求€€€€全文背诵。】

学渣们已经麻木了。

来吧来吧,考点来得更猛烈些吧。不就是全文背诵?他们不怕。呜呜呜,真的不怕!

坚强的人,就要抹掉眼泪继续肝。

但是学渣们万万想不到,《醉翁亭记》还能有别的玩法。

【《醉翁亭记》除了要求背诵之外,还要求赏析里面的优美句子,以及文章的段落含义。】

原作者欧阳修生出了不妙的预感。

【现在,请有条件的同学在天幕上作答。】

【第一题,以下哪一个选项对文章的解读有误?(点击对应选项即可)

甲:第一段由远及近、由点到面,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与环境。

乙:第二段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之景,写出了太守对景色的赞叹。

丙:第三段表现出太守的亲切随和。

丁:第四段写了太守日暮醉酒而归,因仕途不利,借沉醉山水逃避官场黑暗。】6

欧阳修:………………

不是,讲道理,文章是这么阅读分析的吗?这也太匠气了吧?

欧阳修虽然很不想答题,但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丙。

其他三个都挺长的,就这个最短,看上去格格不入,要不选这个吧?他是原作者,难道还能选错?

其实,欧阳修已经快忘了自己当年写《醉翁亭记》时是怎么想的了。毕竟他每年写那么多文章,根本记不住哪个是哪个。

说起来,自己十天前写的那篇文章里讲了什么来着?年纪大了记性不佳,好像已经弄混了。

选定答案之后,天幕自动批阅,给他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本题的正确是丁,太守怎么可能逃避官场呢?这篇文章表达了他的心胸豁达,哪怕仕途再怎么坎坷,他也能坦然自若,既来之则安之,享受被贬之地的美景。】

欧阳修:老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思想境界这么高尚。

可能他当时真的这么豁达吧,但他已经记不清了。

欧阳修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觉得这个唐宋八大家的科普就是来让他历劫的。

【下一题,文章中的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请在天幕白色区域用手指写字作

答)】

天幕提供了大片空白区域,让学生们在此处作答。

欧阳修:老夫太难了。

他看完全文了,勉强回忆起了一点当时的想法,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然后一看题目,又是满头问号。

这不就是他自己夸自己的一句话吗?

辛苦写出一篇文章,最后夸夸自己的喝醉了也没发酒疯,酒醒了还记得写篇文章记录一下,没有光顾着玩,应该不算厚脸皮吧?

这还能有什么特殊含义啊……

他甚至觉得后头接的那句现在看起来特别的尴尬,尬到他脚趾扣地。

后头那句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老天爷!他当初为什么要想不开在最后加这么一句?!

自卖自夸还要添上姓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个厚脸皮的家伙是他欧阳修。他当时是不是酒还没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