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汉朝搞基建 第474章

  辽西郡郡守有些茫然问道:“什么是火炕?”

  刘谈这才明白:“原来如此,是我忽略了。”

  北境国那边火炕早就已经推广开来,所以刘谈在计算辽西郡需要的煤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按照北境国的情况来计算。

  然而这里并没有火炕,甚至连火炕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做饭的时候用一波煤,取暖的时候再烧一波,能不浪费吗?

  他转头对着辽西郡郡守说道:“这个东西很简单,等明天吧,我带你去新城那里看看。”

  新城的建设进度不慢,这一次跟当初不一样,之前都是先建城墙,为的是抵御匈奴,现在则是先把房子盖好,让大家先住进去,然后再一点点盖别的东西。

  第二天,刘谈带着辽西郡郡守去看了一眼新盖好的房子。

  辽西郡郡守看到新房子就十分激动,虽然这个房子跟他认识中的完全不一样,但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干净整洁,最主要的是还很结实的样子。

  他在进去之前用力锤了锤墙,转头看向刘谈问道:“殿下,这房子,若是下大雪,会塌吗?”

  刘谈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有些迟疑说道:“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雪应该不会塌,若是有能够压塌这个房子的大雪,那你们应该担心雪太大把门堵住让人出不去了。”

  辽西郡郡守听后就十分欣喜说道:“那真好,真好啊。”

  他又看了看房子的外墙问道:“这个是用那个什么……水泥做的?这东西……燕国有吗?贵吗?”

  刘谈也不太确定:“应该有,若是本地生产的话不算很贵,只不过需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这个并不是完全用水泥,主体还是用的红砖,红砖需要专门的泥土……算了,回头我让人把文书给窦思博,让他派人去找一找吧。”

  接下来燕国很多地方可能都需要大兴建筑,房地产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最容易拉动经济的,唯一需要发愁的就是没有那么多人需要。

  但是这些时日以来刘谈对燕国的情况也已经熟悉了不少,这里整体比较贫穷是没错,但不代表没有富户啊。

  他要是真的盖出比较先进的房子,或者打个噱头什么的,就不信这些富户不掏钱。

  反正想要在短期之内就将经济拉动上去,必然是要从这些富户手中掏钱的。

  窦思博一直跟在刘谈身边,此时听了之后立刻拱手说道:“殿下放心,臣一定尽快办到。”

  刘谈对于他的工作态度是没什么挑剔的,所谓的能力有限也是跟霍光比起来,作为燕国的国相……目前来说还是挺够用的。

  他们进去之后,无论是辽东郡郡守还是窦思博都是一愣。

  刚刚在外面的时候他们都没注意到,等进来之后才发现这栋屋子的窗子居然都是镶嵌的玻璃!

  燕国这边再怎么落后,对于最近大火的玻璃还是有些了解的,更不要说窦思博。

  辽西郡郡守双手有些颤抖问道:“这……这是不是也太奢侈了?”

  刘谈看了一眼说道:“不奢侈,你没看这些玻璃都不是整块吗?”

  这里的房间用的都是废弃的破碎玻璃,一般这种玻璃在北境国那边都是会被回炉重造,但是别的地方再收购这些破碎的玻璃运回去就显得很不划算,运费都买原材料都贵了。

  刘谈之前就干脆让人在燕国收购各种碎玻璃,用来给这些房屋镶嵌。

  他倒是也想给这些房子弄些整块玻璃,可那样造价的确太高。

  如今这花钱如流水的样子把刘谈都给吓到了,要知道他可是祸害好几箱珍珠眼睛都不眨的人,然后第一次见到了十万大军是怎么燃烧军费的。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汉打了几次匈奴就把国库给打空了。

  那可是经过文景之治修养之后的国库啊,现在看来,能够力挽狂澜能够稳住经济的桑弘羊的确是个能人。

  所以无论从哪里看向前碎玻璃都是最合适的,最多也就是不那么美观,透光效果差了一点,但总比别的强。

  而且这些碎玻璃是镶嵌在窗棱上的,窗棱是木质,若是将来这里作为新城有其他百姓搬进来的话,到时候想换整块玻璃直接将碎玻璃窗一卸就行了。

  刘谈对着他们招了招手说道:“行了,别看那里了,来,这个就是火炕。”

  辽西郡郡守跟窦思博立刻跟上,他们首先看到的是在外间的灶膛,然后又看到了里间的炕。

  炕这种东西在燕国并不难见到,辽西郡郡守一开始还没看出这跟普通百姓家的有什么区别,有些茫然问道:“这个怎么了?”

  刘谈也不多解释,直接让人在外间的灶膛里烧火。

  过不多时,他让窦思博和辽西郡郡守摸了摸炕问道:“热不热?”

  辽西郡郡守有些诧异:“真的有温度,这……是跟外间那个灶膛连着的?”

  刘谈招了招手让人将图纸拿过来说道:“这个是火炕的结构,一般外面烧火做饭的时候就能将炕烧热,炕散热的同时也能让屋子里变热,其实跟地龙也差不多,只不过这个对于百姓而言比较省钱。”

  一日三餐做饭的时候烧一下,稍微有钱一些的可以保持灶膛里一直有小火,若是想要省钱,一顿饭做完火炕的热度也能维持一段时间,怎么都比烧柴或者硬扛着强。

  辽西郡郡守是个比较接地气的官员,他一看再一想就明白了这个火炕的好处。

  最主要的是这个东西不费钱!

  十分贫困的那些人家就罢了,但凡还能生存下去的平民只要将家里的炕改造一下就行,正好等秋收结束之后各家各户都有时间去改造,只要能在冬天之前改造完毕,这个冬天应该能好过很多!

  刘谈亲自带着辽西郡郡守过来就是为的怕他不明白火炕的好处。

  这东西对于关内地区可有可无,反正哪怕是到了冬天那边都不是特别冷,但是在北境国和燕国那就真的很有用。

  辽西郡郡守如获至宝,连忙说道:“臣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都改一改。”

  刘谈转头看着窦思博说道:“其他地方你去管一管,不过也不用太着急,我现在没工夫跟他们死磕这个事情。”

  他得赶紧把乌桓给打服了才行,最好争取明年春天就动手。

  随着深水港的建设,刘谈直接让李息去挑选了一些熟悉水性的士兵。

  结果并不太好,熟悉水性的不少,但是这些熟悉水性的一般都是熟悉淡水,基本上没有人下过海。

  李息忍不住说道:“实在不行就在附近的渔村征兵吧。”

  渔村的人肯定水性好吧?水性不好还怎么靠海吃饭?

  刘谈摇了摇头没说话,他之前了解了一下,那些渔村的百姓生活其实已经很不怎么样了,都说靠海吃海,但靠海吃海意味着他们没有足够肥沃的土地种粮食和蔬菜,一旦海货卖不出去或者说是打得不够多,他们就吃不上这些东西。

  当然有海货在,饿死是不至于,但那些百姓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

  更何况他手上有十万大军,回头还要征兵,到时候传到朝廷那里让他怎么解释?

  明明十万大军在陆地上都已经足够碾压对方了,为什么还非要从海上走?

  刘谈很清楚跟朝廷那些官员说什么辽东郡的百姓会很危险这种话是没用的,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符号,他们看的是整体,而辽东郡那一部分注定是需要被放弃的。

  刘谈说道:“反正现在深水港还在建设,你先带着人过去熟悉一下吧。”

  那边天气还不算太冷,下水也没什么问题。

  李息顿时有些担忧:“可臣若是走了,殿下这里……”

  刘谈哭笑不得说道:“卫登和李陵还带着精锐团守在这里呢,你担心个什么?”

  实际上如果真有危险就算李息在这里也没用,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哪里比得上精锐团?

  李息一想也是就十分干脆的带着人走了。

  而等他走了之后,刘谈看了一眼日历,发现距离正旦也就三个月的时间了,而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给平刚郡找一个郡守。

第615章 [一更]615

  就如同当初刚到北境国时一样,刘谈杀鸡儆猴是痛快了,但相应的麻烦也跟着来了,如今直接缺了一个郡守,得选一个出来啊。

  而现在跟当初又不一样,当初北境国是属于刘谈麾下的,那么他选谁其实都可以,只要他看得上。

  现在他选出来的人还要担心这些人若是忠于他的,那么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刘苦开始掌权燕国的时候,会不会忌惮这些人?

  现在燕国一缺就缺了两个郡守,当然辽东郡如今还没打下来,所以倒是可以不着急。

  按照刘谈的想法是原本想在燕国选一个出来凑活着用,也不需要对方有多厉害,只要能听话就行了。

  他对燕国的官员要求就是听话,毕竟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跟对北境国一样对燕国,他只想将一些基础打好,然后剩下的事情交给刘苦来,这样刘苦才能坐稳燕王的位子。

  结果刘谈在燕国扒拉来扒拉去,愣是没选出一个能用的人。

  他十分头痛地跟窦思博说道:“燕国真的落魄到了这个地步?连一个能胜任郡守的人都没有?”

  窦思博愣愣说道:“如今北境国人才鼎盛,殿下何不在那里选一个暂代?”

  刘谈皱眉:“我从北境国选人,到时候等燕王长大,这人要如何自处?”

  窦思博觉得自己隐隐明白了北境王的意思,犹豫了一番说道:“殿下,就算燕王长成,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刘谈一愣:“啊?”

  窦思博小声说道:“陛下应该不会让燕王跟您一样的。”

  他没好直接说现在整个大汉只有北境王这个诸侯王是个特例,其他诸侯王都是只收钱不管事儿的摆设,看燕王这样子也不像是受宠的,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可能接北境王的班。

  倒是窦思博自己努力一下,将来或许还能在燕国当家作主。

  不过他跟在北境王身边这段时间,已经打定了主意以后哪怕北境王回到了北境国,他也要好好孝敬,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题,只要北境王殿下指点他一二就足够他受益无穷了。

  刘谈在慢了半拍之后也明白了窦思博的意思,想一想……还真是,他之前都忽略了自己是个诸侯王里的奇葩这件事。

  这么一想,他也就没什么顾虑,十分干脆的给霍光写了一封信,点名了要个听话的人过来,经验的话,有点基层的经验就行,不需要太厉害。

  霍光在收到信之后长长出了口气,深深觉得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北境国大概都要对燕国进行全方位的帮助。

  若是以往帮助邻国他肯定会争取别的好处,但是如今……虽说那里是燕国,但是如今北境王再管,可严格说起来却还是两家。

  霍光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整个燕国官员的情况,从窦思博来看,燕国那边应该不需要特别厉害的官员,只需要一点,听话。

  那么这个人选就很好搞了,北境国的学宫里有不少合适的人,因为不限制年龄,一些人考上的时候年纪都不小了,等从学宫学习合格出来估计也当不了几年官。

  之前霍光就在思索跟他家殿下讨论一下官员的安排问题,学宫考出来的可以委以重任,如果有人觉得太过蹉跎岁月,那就让他们选择另一条出路€€€€从低级别官吏开始做。

  只是还没等他完善好这个想法,那边刘谈已经去了燕国,正巧这次让新平刚郡郡守送过去就行了。

  而平刚郡郡守的选拔霍光也是得了刘谈的真传€€€€直接用考试的方法。

  并且限制了一下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不准参加考试。

  一时之间对于那些有资格进行考试的人大家还都很羡慕,虽然说燕国现在不怎么样,但北境王在那里啊,有北境王殿下的地方就算一时不太繁华,终究会发展起来的。

  刘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在大家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而他们这些人就算辛辛苦苦学出来了,最终能够当上郡守的又有几个?

  现在只要考上了就一步登天啊。

  年纪大的都十分兴奋,一个个摩拳擦掌。

  都在思索这一次的考题会多么困难,毕竟学宫里的考题往往一个比一个奇葩,还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一看就是北境王的手笔。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一次的考题十分中规中矩,并且好多都用了北境王之前的一些政策做例子,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