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解释啊 第85章

没给木雅兰反抗的机会,一行人火速将她嘴巴堵住,在木雅兰震惊的目光中,强行摁着人离开。

前后不过一盏茶时间。

见没热闹可看,周围人三三两两散开,远远地道维还能听见他们议论声。

“我就说那木家姑娘瞧着不太正常的样子,哪有人这个搞自个儿亲弟弟的,今儿这事要是坐实了,幺儿从今往后还怎么做人?

这得有多大仇,才能做出这种事?”

“我瞧着应该是在木武的坟上招惹了脏东西,回头去寺庙请个法师念念经就差不多了,就说她十多年不给亲爹上坟,一来就整那么大动静,木武在下头肯定要有点儿动静才行啊!”

老三无语的把胳膊搭道维肩上,一家人往家走,十分庆幸道:“幸好幺儿你脑子没随了你姐,要不然我做哥哥的要愁死喽!”

其他人同样露出后怕的表情。

道维的脑子是没问题,这点大家有目共睹,另一头被迫脑子有问题的木雅兰,万万没想到管家竟然这般大胆,直接让人绑了她,连夜出城,以防她再做出什么作死举动,路上说话的机会都不留给她!

第一次见识到宅斗以外的世界,三观受到冲击,人非常奔溃。

作者有话说:

我的宝们你们还在吗?作者又双€€€€进入单机模式了吗?

第75章 歹竹好笋

眼下周大帅同样感觉他的三观受到了冲击。

心腹爱将王致远面色严肃的跟他商议:“朝廷往年时常拖欠我们的军需, 好在经过多方努力下,军中将士还算能勉强度日。

但近半年来他们越来越过了,粮草拖延几个月已经成了惯例, 最近两次的粮草更是以次充好,以粗粮代替细粮, 缺斤短两也还罢了,好歹是能糊口的东西。

甚至出现了大量粮草中添加砂石的情况, 实际到手的粮草不足应有的三成!

再有下发到将士们手中的兵器,哪里是精铁打造的刀剑?简直是风一吹就碎的破烂玩意儿, 农夫农妇拿去砍瓜切菜人家还嫌碍事呢!

就此事我们已经数次给朝廷上折子,但事发至今过去已有数月, 朝廷针对此事不仅没有回应,押送来的粮草依然我行我素, 不见丝毫悔改之心。

态度比之以往更加恶劣不堪, 简直欺人太甚!

大帅,我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得想想办法, 否则一旦起了战事, 我们的将士吃不饱穿不暖, 拿着一捏就碎的兵器上战场,就是专门送人头的啊!”

周大帅面色也很不好看, 将一封私信递给王致远。

起身在地上踱步, 神色晦暗:“原本我以为这事牵涉的是朝堂上的党争, 还有转圜余地。

谁知这竟然是陛下授意!谁敢相信,这竟然是陛下授意, 朝堂诸公才敢如此放浪行事!哈,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致远看完信也被气的不轻, 他们这些苦守边关的人,在归临城这种气候环境恶劣的苦寒之地,为天子守国门,为百姓守家园,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出生入死。

别看近几年朝廷和草原那边儿实行的是讲和政策,大面儿上很安定,没有大规模战争发生,但各种小争小斗从未停止,每时每刻都在死人。

他们不计牺牲,不惧伤亡,日复一日影藏在所有人背后做了这么多,换来的就是君王觉得他们现在是白吃饭不干活儿,好吃好喝容易养大他们的胃口,要一再缩减他们本就不多的军需,让他们反思己身?

这他娘的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王致远有想骂人的冲动,可他气的哐哐直拍桌子,却不知该骂谁。

骂京城龙椅上年老昏聩的帝王?骂朝堂上那帮只知道拍帝王马屁的文武大臣?还是骂那些脑子里只有权力争斗的朝臣?

气的眼前一阵阵发黑,勉强镇定下来后,只觉得从心头袭上一阵阵无力。

让他有一瞬间,对这世道产生了心灰意冷的感觉。

周大帅心情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往前数二十年,他跟着他爹在战场上挣命的时候,他的妻子和最小的孩子留在京中做人质。

往年数十年,边境逐渐安宁,他带人在归临城镇守一方的时候,他们夫妻父子不仅不能团聚,甚至还搭进去兄长留在世上唯一的儿子。

为了表示对朝廷对陛下的臣服,他的那些孩子哪一个没有轮流进京做过人质?

说得好听,是回京述职,哪家的职一述就是两年,每次都要换他不同的孩子去述?

他在战场上个个骁勇善战的孩子们,在京中装傻子,装纨绔,装性格孤僻,装脾气暴戾,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将自个儿名声毁个干净,才能被平安放回归临城。

三儿子心高气傲不愿意装孙子,露出了马脚,叫陛下感到不安,所以他就断了一条胳膊,这辈子再也无法上战场拼搏,才被允许回归临城。

归临城的军需一再缩减,已经是天下兵马中军需最薄的一支,他心里清楚,一忍再忍,都是为了天下安定,为了朝堂安定,为了叫陛下心里安定。

可如今看来,他做的那些,并不能换来安定,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只有给脸不要脸。

“继续这般下去,可是要引起军中哗变的啊!”

昏黄灯光打在周大帅脸上,叫人看不清他眼底的神色,听闻王致远这般呢喃,把玩扳指的手停下,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那孩子的主意如何?”

王致远一惊,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沉思片刻又自顾坐下,双眼睁的老大,盯着大帅方向紧张又兴奋道:“您决定了?”

周大帅点头,“去将那孩子找来,这事儿还得细细琢磨,其中少不得他出力。”

当道维再次出现在周大帅面前时,两人相对而坐,中间小桌上摆着几碟小菜,一壶清酒。

两人边喝酒边闲聊,即便是知道他们商讨什么大逆不道秘密的王致远将军,也被他们的轻松随意感染,有那么一刻,恍惚的以为。

他们现在谋划的不是让当今陛下“安心荣养”,让他们看中的三皇子坐上那个位置,以便对朝堂势力大洗牌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而是吃了没,定亲了没,将来准备生几个孩子这等闲磕牙的家常。

没有哪个皇帝会心甘情愿退位让贤,当今这位更是不可能,所以他们的计划,比让三皇子直接逼宫上位更有难度。

一个操作不好,牵连的可就不是几百人株连九族那么简单,大帅和这小子都是拿着一家老小亲朋好友同僚的人头在做赌注。

就听当初见第一面就怼的他牙痒痒的小子对大帅随意道:“陛下今年六十有九,确实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让他老人家为后世子孙操劳,实属咱们做臣子的不忠。

虽然陛下不主动提,但咱们做臣子的,主动为君分忧,也是本分,时刻不敢忘怀。”

听听这话虚伪的,他要是陛下,听了也要让人立刻把他拉出去弄死的程度。

然后他家大帅花生米就酒,美滋滋的吸溜一口,微眯着眼问:“这事儿交给你全权处理,你待如何?”

就跟农家老汉拎着一捆新挖的大葱乐呵呵问隔壁邻居“分你两颗,要不要啊”一样轻松自在呢!

那胆大的小子吃了碟子里最后一口小葱拌豆腐,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眯着眼好一会儿,才笑眯眯的跟大帅说:“既然您已经决定了,那就由我去办吧。”

大帅闻言点点头,就算是同意了。

简单的就像是送出去了两颗大葱一样。

然后?

然后就没了。

具体的操作细节,只有那小子和大帅知晓,他能知道个大概,全靠大帅对他多年如一日的信任,要不然,他感觉这小子都不愿意带他玩儿。

朝堂上那些日日围在陛下身边打转的朝臣,都不敢生出这种就连想一想都要诛九族的念头,远在千里之外的归临城,道维和周大帅已经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起来。

说起来,他和周大帅之所以能一拍即合,全都要归功于他们相似的理念€€€€

他们守的是天下,忠的是百姓。

效忠的不是哪一个皇帝,也不是哪一家王朝。

为了这点,周大帅能委屈自己,委屈妻子孩子,甚至委屈手底下带的士兵,就图一个百姓能有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过。

一旦有人做的事情让他感觉威胁到了他的这个目标,那他也能狠下心铲除威胁,即便这人是当下陛下!

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道维和周大帅都属于世俗里那种天生长了反骨的人,也算是知己。

知己最知道怎么才能快速说动对方,怎么往对方心窝子准确插刀,所以道维才能在周大帅犹豫不决的时候,适时地出一把力,让他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

当然这些要砍头的事情都是暗地里秘密进行,知道的人不多。

表面上来看,周父被大帅提拔到身边当差了,周家几个孩子也不知给大帅灌了什么迷魂汤,更得大帅看重了,周家幺儿更是日日往大帅军营里跑。

大帅那边新得几颗梨,一把枣儿,都要让人给周家幺儿送去。

那一家子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跟着在大帅面前得脸。

要不是周父的功绩实打实摆在那儿,之前的十年也待在致果校尉的位子上没动过,众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们一家给淹没。

可不管背地里有多羡慕嫉妒恨,表面上周家几个孩子翻过年都成了香饽饽,谁家不想巴上他们,飞黄腾达呢?

就连老五那种拳头上能跑马的姑娘,也有好些媒婆上门抢着提亲,说的话那叫一个好听:“别地儿要姑娘家有大家闺秀的做派,小家碧玉的长相。

但咱归临城这地界儿,就稀罕五小姐这样的性子能力的姑娘,男人不在家的时候,能顶男人用,那才是真正旺家的福星呢!”

周母被说的心花怒放,恨不得跟媒人握着双手上演一出相见恨晚,让人家再多说点儿,她还没听够呢!

养了闺女十几年,第一回 听到这么密集的夸赞,周母心里那个美啊,真想找个人分享分享。

可惜一转头,家里就剩她和周父二人,其他孩子们又不见了踪影,她只能遗憾的跟周父嘀咕几句:“你说幺儿他们那上司是怎么想的?

还不准他们这两年成亲,一个个大小伙子大姑娘,到了年龄不让成亲,咋的,要存天理灭人欲啦?”

周父心说,这事儿你还真怨不到别人身上,制定这规则之人,不偏不倚,正正好是咱幺儿。

至于他咋想的,我这当爹的也不清楚呢。

不过眼下,他对大帅和幺儿他们的谋划猜到了一星半点儿,觉得幺儿他们不成亲也是好的,毕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杀头的活计,还是别让无辜之人牵扯进来的好。

一开始王致远将军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他们这么干跟造反也没啥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对归临城的打压几乎到了赤/裸/裸/摆在明面上毫不遮掩的程度。

军需是能拖就拖,不能拖的话,直接就一句话:“到处都很困难,朝廷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大问题,能克服的话,你们自己先克服一下。

事情都有个先来后到,需要一件件处理,你们觉得你们的军需很重要,很着急,但北边儿发大水几十万百姓一夜之间流离失所,南边儿干旱,朝廷的主要粮仓歉收,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比你们的军需重要?

都是朝廷命官,大帅应该能体谅百姓的不容易对吧?”

反正这话传开后,就没有不气愤的。

归临城上到周大帅,下到街头三岁小儿,都知道朝廷已经放弃他们归临城了。

“合着都是老百姓,北边儿发大水的是皇帝老爷亲儿子,要派人照应,南边儿干旱的是皇帝老爷亲外甥,要多多照看。就我们归临城将士是后娘养的,连口饱饭都吃不上了,还要被迫学会体谅朝廷?”

“仙人板板的,咋个体谅?空肚子体谅吗?我就不信朝堂上那些个高官儿,龙椅上的皇帝老爷,他们饿着肚子的时候还有闲工夫体谅别人!”

“呸!就他娘的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老子要是和戏文里那些贪官污吏一样,吃的脑满肠肥膘肥体壮,一口气娶三十个媳妇儿,老子也能整天乐呵呵的体谅街上吃不饱饭的乞丐生活不容易!”

“我家老三老四可都在军营当兵呢,上次休沐回家,饿的跟什么似的,一口气吃了我家六口人三天的口粮,八辈子没吃过饱饭一样,瞧的我心疼的呀!这哪里是去当兵的,跟难民营里出来的差不多!”

“要我说,这是朝廷有奸臣搞鬼,蒙蔽了皇帝老爷的耳朵呢,就该把那奸臣找出来砍头!”

“嗨,我倒是听我家娃他姨夫的舅老爷的三叔说呀,现如今金銮殿上的那位,今年可是这个岁数喽!”

“咱们普通老百姓可活不到这个岁数,即便谁家有活到这种年岁的老爷子,谁还敢让这样的老祖宗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操心啊?

不都的小心翼翼供着,哄他老人家开心,希望老祖宗能多活几年,让晚辈多孝顺几年嘛!

可咱们的皇帝老爷呢?一天天的为了全天下的事儿操心费神,连觉都睡不安稳,你说这时日一长,他老人家还能记得清楚那一整个京城谁是谁?谁管啥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