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要在家等许攸,见一面,许攸这一去京城,可能十年八年的都见不到一面了。
打发走了弟弟跟学生们,温润在莲花坳里就住了下来。
刚到九月,交租子的人就上来了。
老王家的粮仓都是满满当当的,在收租之前,温润让刘三儿,将这三年的陈粮,卖给了酒坊。
虽然价格便宜了一些,但是清理出库房才是根本。
甚至刘三儿又加盖了几个库房,用来装粮食。
“这粮食其实是最便宜的东西,可又是不可或少的东西。”温润看着家里十七八个大粮仓:“这些粮仓不能空。”
空了心里就没底儿了,可是满满当当的话,一年或者二年,就得换一次,最迟不能超过四年。
三年是最长时间了。
还得是没去壳儿的稻子。
温润送出去的是放了三年的粮食,去年的粮食,温润让弟弟们回去府城的时候,直接拉去了军中,全部算是奉送了。
不要钱!
因为管着账目的人就是他。
“东家不用担心,这次收租,就能填满了。”刘三儿道:“咱们家越来越大了,这家业也越来越兴旺,呵呵呵……。”
刘三儿就看守自家的田地产出和大牲口。
这两个就够他忙的了,至于东家的生意,那是东家该操心的,他从来不打听。
“是啊,家里的田地很多,一次就能收这么多。”温润看到这些粮仓其实心里就有底了:“今年明年的粮食,填满之后,再处理一下陈粮,那几个酒坊,谁家还收购陈粮,就卖给他们。”
“他们几家都收的,粮食酿酒,陈粮才好,新粮的话,有潮气,还不太合适呢!”刘三儿道:“他们就用陈粮酿酒,那酿造出来的酒,才会醇香。”
“那就好。”温润点了点头:“准备好了吗?明儿就收租子了。”
“都准备好了,今天晚上就开火,一宿不住火,大锅里头的肉骨头,明天早上就能煮透,来人只要送了粮食,就好好招待,这每年都是要招待一番佃户的,唉,咱们家的佃户,那可是只认肉,不认人的!”温润提起自家的那些佃户就想笑,一开始不习惯,觉得东家招待的的太好,恐怕吃亏似的,后来发现不是,这都是惯例,然后他们就放开了吃,到了如今,已经养叼了嘴巴,非得要有厚肉的肉骨头,才喜欢啃,少肉的都不行!
以前还有点矜持,现在么,佃户全家都来,老婆孩子一起上,送了租子过来,全家吃一顿,能吃很多回去呢。
第二天一大早,温润还没等起来,就已经有人在门口等着了。
温润是被刘三儿吵起来的,打着哈欠穿了衣服,出去洗漱过后,还有些困意呢,早饭根本没准备,
就后头的胖大厨,用笊篱在煮肉骨头的大锅子里头一捞,就捞出来两大块肉骨头,放在盘子里,又配了一碗蘸料。
然后又从锅里头盛了一大碗汤出来,撒了葱花香菜碎。
后厨放了俩个花卷上去,再给俩咸鸭蛋,这就是温润的早饭了。
“这个好吃,这个汤好喝!”温润吃的满嘴流油。
“您吃过了,就该开门收租了,锅里的肉骨头也刚好,大家进门就吃了。”刘三儿也开心得道:“我已经跟我家那口子说了,今天就不回去吃饭了。”
“那嫂子在家带孩子自己吃吧!”温润也觉得,这一天完事不了,明天还得粮食入库,今天晚上就得造册。
事情多着呢,他肯定回不去。
“不,她也不在家吃,回我爹娘那里去,带着孩子去吃几天。”刘三儿笑着道:“她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做什么都不方便,还不如回家里去吃,老宅那边人手多,老头老太太还乐意带孩子。”
作者闲话:
江湖有些熬不住了,下一章明天补上吧哈!
第279章 许攸回来啦!
温润一想就乐了:“那刘大哥可吃亏了啊,你这都分家了还让媳妇儿孩子回去啃老?”
“我大哥巴不得呢!”刘三儿一点尴尬都没有:“我大哥没那么抠门儿啊,家里的豆腐坊,他继承了,我们兄弟没有一个要的,如今豆腐坊生意好,我媳妇儿回去也会帮着挑豆子,干点杂活儿,一群孩子在一起,两位老人看着,心情也好。”
满地跑的第三代,还有摇头晃脑读书背诵的少年,两个老人看着心里能不舒坦吗?
刘家兄弟在本村算是兄友弟恭的第二户人家了。
第一户自然是老王家。
“行,不给人添麻烦就行。”温润一听没多麻烦,就同意了。
刘三儿他的确是少不了。
这些人租赁土地,种植的东西,也并非强行规定非得种什么。
人家今年种稻子,明年可能会种旁的,不过上好的水田里,基本上都是种的稻子,只不过秋收之后,会种一茬秋菜,可这茬秋菜,种的什么就不一样了。
有人种了葱姜,就有人种了萝卜,还有人种了芥菜。
这些人除了来送粮食,还送了一些菜过来:“都是种的秋菜,如今也能收了,虽然说东家不管这一茬种什么,都不会收租,可大家也不占东家便宜。”
送的东西不多,但是代表了大家的心意。
“好菜!”温润拿了一棵白菜看:“挺好,腌菜正缺这菜呢。”
还有一些长成了的家禽家畜。
温润在家,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加送了不少东西过来,刘三儿嫉妒的道:“东家在家和不在家,就是不一样嘛!”
温润呲牙:“那是,那是!”
这边刚收完租子,那边许家就来人了,说许攸三天后到家。
温润收拾收拾就去了县城,住进了许家大宅,三天之后,许攸果然回来了。
会试,本县只有许攸一个人中了进士。
他回家,那可真是欢天喜地啊!
倒是路过府城,可是没有下去。
直奔老家来了,到了地方,先回家,进了门,先找双亲,看到双亲,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孩儿不孝,一走三年,今日荣归故里,拜见父亲母亲!”
“好孩子。”许老太爷还能绷得住。
许老太太可就不行了,一下子抱着自己的儿子,哭的泪如雨下:“我的儿呀!我的儿呀!你再不回来,娘就要跟着你去了。”
“娘!”许攸也哭,他从出生开始,头一次离开父母这么远,离开父母这么久。
自己一人在京城,哪怕是有下人陪着,也觉得孤单。
逢年过节都想家,不仅想父母双亲,还想念他新婚的妻子,新得的孩儿,还有至交好友。
温润悄无声息给的钱,帮了他大忙了。
在家千日好啊,出门才知道万事皆难。
见过了父母双亲,终于哭过了,然后就是巨大的喜悦。
“你也别在这里跟我们耍宝了,温润在家住着呢,只是给了你见我们的时间,现在去看看你媳妇儿和儿子吧,一会儿洗漱过了,过来吃饭。”许老太爷毕竟是上了年纪,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去吧!”
“是。”许攸去了自己的院落。
许攸的妻子和儿子,本来是要去迎接他的,可是这不外头有外人么,怕吓着孩子,就没出去,一直在院子里焦急的等待:“相公!”
看到他回来了,眼睛都红了。
“我回来了。”许攸一把抱住了妻子,连带着儿子。
许夫人高兴丈夫回来了,可儿子不高兴了,三年了,孩子还认识个毛啊?发现这个人抱着娘亲,还搂着自己,他不舒服了,小家伙儿顿时不干了。
吱哇哭闹,小手上去就挠:“走开!走开!不许碰我娘亲!”
搞得许攸尴尬又高兴:“我儿子都能护着娘亲了。”
许夫人脸蛋微红:“好了,回来就好,先更衣洗漱一下吧。”
一身进士朝服,看着是威风凛凛了,可实际上,这身衣服着实,不轻啊。
洗漱更衣之后,又跟儿子玩了一会儿,逐渐熟悉了,儿子才认他这个爹。
午饭时间到了,许攸去了前厅,就看到了陪他父亲聊天的温润:“如玉兄!”
“悠然兄啊。”温润笑呵呵的道:“恭喜高中。”
“客气了,咱们兄弟客气什么?”许攸伸手扶了他一把,两个人相互拍了拍肩膀,默契不用多说什么,就知道彼此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了。
兄弟就该这样。
他们落座之后,就没说旁的,一直听许攸说他在京城的见闻。
从他一开始去,到后来恩科考中,说了一下午,饭没吃多少,茶水倒是没少喝,加上大家也没心思吃饭,只是饿了,就随便夹两口菜,吃一点儿。
索性许夫人是个真正的贤内助。
她知道他们有话要说,加上天气也不冷,就做了很多可以长时间放着的菜肴。
光是冷盘就四个,还有可以加热的砂锅,有三个之多。
另外还有人,时不时地给他们将菜换一下,新出锅的那种。
以保证菜肴都能随时入口,温度适中。
中午一直吃到了晚上,连顿了都!
但是却吃的非常高兴,一点酒都没喝,却觉得有了醉意。
晚上许攸是自己回了他的院子,媳妇儿跟儿子,还等着他呢。
温润第二天跟他一起去了县衙,拜见了县令大人,用了一餐,又去了书院,吴山长高兴地都流泪了:“好,好孩子,好孩子!”
许攸大礼参拜:“许攸,谢恩师。”
吴山长在晚宴上喝了很多,高兴地拉着许攸跟温润不撒手:“两个好孩子,老朽这一辈子,值得了。”
温润在聚餐的人群里,看到了吴先生,他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了,但依然留在了莲花坳,颇有落地生根的架势。
莲花坳有了他当先生,教学水平一直保持的挺高。
而且他手上有温润当时教导孩子们的教案,就顺着那个教导。
他发现孩子们学得更快,更好,更多!
“你也来了?”温润凑到了他跟前儿。
“是啊,来看看,家里的孩子们读书都很认真。”吴岚想了想:“还有,明年他们也想童生试。”
“我听说了,大概是十几个吧?”莲花私塾的孩子,温润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