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第109章

小厮赶忙点头,尽管心中还是很怕,但极强的求生欲挽回了一点理智,磕磕巴巴地说了宫里传出的消息。

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传的,只说皇上将后宫诸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召集起来为他取乐,整个后宫不光鸡飞狗跳,还怨声载道。

皇上丝毫不怜恤,强迫行事,就连曾经被他捧在手心里的徐公子都无法幸免。

宫里是皇上一人独大,没有太妃敢管他,传信人只能将这消息送出宫,想让摄政王插手去管这事。

赵灼一听,何止是气不打一处来,他都快气吐血了:“孽畜!这个孽畜!”

说着就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三尺长的寒锋,喝尽敌人鲜血,最是凶残锋利,一剑横扫,无可匹敌。

李榛则摆出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还有心情展开折扇,看了眼上面隽秀的字迹,眸光微闪,捏着扇子给自己扇了扇风,语调不乏兴味:“这昏君又要闹出什么事来?”

赵灼是个武夫,也不多言,不管皇上闹出什么事,他只要入宫一看不就知道了,于是二话不说提着剑就冲向了皇宫。

李榛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也入了宫。

其他王公大臣想要入宫都得递牌子,得到允许才可入宫,可摄政王不同,先皇临终托孤,也给了赵灼极大的权力,可以自由出入宫中,还允许他的携带兵器,甚至放话:“若小儿昏聩无状,当由摄政王管教。”

所以赵灼进宫,压根没有人敢拦他,一路顺遂地找到了后宫。

哪怕赵灼正在气头上,可他刚踏入后宫,也察觉到不对劲了€€€€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往日里还会碰上的宫人、巡逻侍卫,此时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整个后宫空荡荡如同空城一座。

赵灼心下疑惑,与李榛往里又走了好一阵,才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匆匆走过的人影,那宫人灰头土脸的,浑身狼狈,头发散乱,看见赵灼时眼神躲闪,脚下一个踉跄,拔腿就想跑。

“站住!”赵灼哪里会让对方跑掉,长腿一迈将其擒住,怒气上涌,“你是哪个宫的,怎么见到本王还不行礼,这副邋遢形容又是怎么回事,皇上又在哪里?!”

“王、王爷饶命啊!冤枉,小的只是觉得这副尊荣难入贵人之眼,想去梳洗一下才见礼,并无歹心,请王爷恕罪!”那小太监战战兢兢,哭哭啼啼地说,“至于皇上……皇上他与诸位公子、侍君在御花园。”

“御花园?”赵灼瞬间更气了,“那么多人,全都在御花园?!”

小太监点头如捣蒜:“是,是啊……”

“昏君!”赵灼痛心疾首,手中的剑血光更盛,“我东济国怎会出现这么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赵灼掼开小太监,步子迈得更大,压根顾不上会不会扯到裆,直奔御花园而去。

今日,他就算是被人质疑目无君上,也要阻止皇上行荒唐之事!

李榛摇了摇手里的折扇,颇有君子风地将那小太监扶起,嘴角一勾:“皇上今日兴致挺高,想必玩得很开心吧?”

小太监不敢搭腔,只能把头埋得很低,只当自己什么也没听见。

李榛也不是非要有人应和自己,他让小太监自己站稳,又跟着赵灼一路往御花园走去,并在心中盘算,若是这叔侄俩打起来了,自己应该还如何劝架。

不过很快,李榛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劝架的必要了。

因为来到御花园的他,跟赵灼一样,都换上了一脸呆滞,恍恍惚惚的表情,好像自己来错了地方。

想象中的昏君与妃嫔嬉戏玩耍白日宣淫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短打€€褐,把袖口裤腿挽起来,在地里劳作耕耘,挥洒汗水的青壮年们。

御花园里那些娇艳鲜妍的名贵花卉全被拔了个精光,被宫人们精心照料的花圃被人犁成平地;曾经或因容貌或因才华被选入宫中的美男们,各个满头大汗,头发凌乱,脸上、身上还沾着泥巴,全无形象可言。

确实就如送信人所言,连徐公子也不例外,只是尽管徐云竹同样狼狈,却仍旧能从那凌乱的面容中看出精致俊秀的五官。

而此时的姜蚀,则端着一篮子鲜花饼,边吃边朝众人指挥道:“那片地再犁一下,种子撒下去,哎,不要撒得这么密!”

“你们两个,去把那棵树拔了。”

“这亭子好碍事啊,能不能拆掉啊?”

姜蚀踱步走到徐云竹面前,看得直摇头:“一看你就是在家没干过活的公子哥儿,连锄头怎么拿都不知道,看好了你们几个,”他将食篮塞进徐云竹的怀里,一把抓过徐云竹的锄头,娴熟地翻动地上的土,没多会儿就将一片坑坑洼洼的花圃修平整了,“我就给你们示范这一遍,学不会的可别怪我。”

示范完,姜蚀飞快地又将食篮抱进自己怀中,将锄头还给对方:“别叫苦别抱怨,这不是你们的功课不及格吗,所以只能干最累的活了。要想不耕地,就努力把饭做好,朕可是很公平的,哪怕朕对徐公子青眼有加,也不会偏袒的。”

徐云竹眼角微抽,已经累得说不出怼小皇帝的话来了。

姜蚀的确公平,几十人中唯二做饭合格的独孤霸与驴侍君的确是不用犁地,可他们两个的活儿也不轻松。

这两人要负责从□□的鲜花里挑出无毒的花朵,做成各类鲜花美食,除了姜蚀吃的那一篮子鲜花饼之外,他俩还做了鲜花糖,鲜花酿,鲜花土法蛋糕,鲜花凉拌面,鲜花果蔬沙拉……

边上还有御膳房的大厨名师指导,想偷个懒都办不到。

众侍君心里五味杂陈,感觉和这两人相比,犁地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姜蚀看着干劲满满的众人,望着大片即将变成粮田的御花园,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是说嘛,御花园有什么好的,玉米地它不香吗?!

种花的性价比多低呀,种粮食不但能看,还能吃,还能让后宫这些除了吃没其他事情干的闲人发挥一下劳动力。

赵灼好半天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心中的火气消了大半,却仍旧保持警惕而又复杂的表情,他走向姜蚀,没好气地问:“皇上,你这是在做什么?”

“咦,是皇叔啊!”姜蚀笑眯眯地将他拉到最佳的欣赏位置,御花园的高地€€€€假山上的凉亭内,与赵灼一同朝下方俯瞰,长袖一挥介绍道,“朕打算在宫中试种良种,朕向皇叔保证,今年秋季,御花园一定会飘满麦香!”

赵灼:“……”

李榛忍不住提醒道:“皇上,您有皇田可以试种。”就没必要祸害后宫了吧?

姜蚀却不满意地摇了摇头:“皇田自有皇田的安排,宫里占地这么大,全都用来种那些观赏的花花草草,你们觉得合适吗?朕觉得不合适,朕觉得小麦开的花好看,花生的花好看,地瓜的花也好看,想看开花的话,什么样的花不能看?”

赵灼与李榛一块沉默了。

姜蚀可不管这对养父子的表情有多复杂,他站在高处,深吸一口气,大声朝下面喊道:“你们都听着,每人负责一亩地,谁种的地最好,朕就允谁回家省亲!谁种的不好,谁就去恭房挑粪肥田!”

美男们:“……”

美男们再也顾不上太阳是否会将自己白皙的皮肤晒黑,握着锄头是否会让自己平滑的掌心生茧,田间劳作是否会让自己的身形变得佝偻,所有人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干劲,纷纷化身种地小能手,为粮食的丰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姜蚀很满意,拍了拍手里的饼渣,回头看去:“皇叔,右相,你们也想来试试吗?”

作者有话说:

赵灼+李榛:不了不了,这份君恩我们无福消受。

第136章 昏君的自我修养(5)

通常姜蚀问类似“你要不要试试看”这种问题的时候, 他这就不是一个多选题,而是单选题,人来了就没有放走的道理。

何况摄政王与右相看起来一个孔武有力, 一个年轻气盛, 体格比起那些公子侍君们要强得多了,有力气不用白不用。

“来来来, 皇叔, 右相。”姜蚀朝身后的何小刀使了个眼色, 将两把他亲自改良过的锄头塞进两人手中,“说不如做, 二位也来感受一下种地的快乐, 不然你们又要说朕是在瞎胡闹了。”

赵灼和李榛面色僵硬, 李榛的折扇都快握不住了,两人抓住姜蚀塞过来的锄头,只觉得手里的东西有千钧之重, 不知是当面拒绝比较好,还是顺势应承的好。

最后,还是见多识广久经沙场的摄政王率先挽起了袖子, 他虽贵为皇族,却是实打实靠军功立足的, 自嘲的时候也会称自己为泥腿子, 并不娇贵, 也不会看不起脏活累活。

军中本就有戍边屯田的规矩,那些军士们在无仗可打的时候也都是要种田屯粮的, 大家多少都下过地, 因而对种地都不陌生。

摄政王先下地, 他挥动两下锄头, 竟觉得这锄头比自己以前用过的都要趁手,锄刃介于板锄与薅锄之间,反面则是钉耙,不但格外适合用来松土,还能在松完土之后将碎砂石及时耙成堆。

这种锄头使力很方便,长柄轻盈易握,还做了防滑处理,不会因为手心的汗水而打滑,怪不得那些看起来身板弱不禁风的侍君们也能挥得虎虎生风。

当然,这些人干劲之所以这么足,可能主要是因为不想去挑粪。

“让开让开,要上犁车了!”

随着姜蚀的话音落下,便有两个小太监驱使着马车来到田地中。众人定睛看去,这才发现原来两匹马身后拉的不是人坐的车,而是犁车。

本来姜蚀应该用耕牛的,但宫里有吃的牛肉,却没有养牛,马匹倒是有,只能先借来凑个数。

犁车也是经过改良的。其实东济国已经有了与曲辕犁很类似的犁车了,只是细节方面还很粗糙。姜蚀不过是在原有犁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就算他不出手,过个十年八年的也会有人改进。

他只是提前了一点点,但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不算在把先进技术带到落后时代的范畴里,也就不算是干涉文明的发展。

说白了,姜蚀拿出这些在现代人看来已经很落后的技术,不是为了挽回赵乐水的名声,单纯是为了……能够多吃点。

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把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怎么可能会提高呢?

然而在场的人都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摄政王。

他掂了掂手里的锄头,又望向被马匹欢快拉着跑的犁车,以及被犁车碾过的平整疏松的土壤,突然做了什么决定,走过去对姜蚀说:“皇上,不知这两样农具,可否借臣一用?”

李榛也对这些农具很感兴趣,猜到摄政王的想法后,笑着解释道:“皇上能发明出这般好用的农具,实乃万民之福。不知皇上可否舍得将图纸借给臣下,臣下定会尽快让工部制出更多的农具,并将此种农具广推全国。”

姜蚀自然不介意,不如说他让这两人来感受一下也是为了推广新农具,只有让老百姓们种的粮食都变多了,他能吃到的粮食才会变多嘛!

姜蚀点头点得很爽快,并补充道:“我这不止有农具,还有良种,等第一批麦子收割,朕会留一些种子给你们。”他朝二人眨了眨眼,“到时候这种子肯定抢手得很,可别说朕没有事先偏袒你们哦。”

不过赵灼二人对种子的热情就不如农具了,毕竟农具是能看得见的,亲手实践一下就知道好不好,可种子得种出来才能知道究竟好不好。

姜蚀也不急,反正作物就种在御花园里,谁经过都能看见,尤其是可以自由出入宫中的赵灼,到时候他们就真香了。

往后几日,姜蚀不但把御花园推平种田,还拔了大部分的观赏树,改种果树。

就连冷宫和太妃们的宫殿都没能逃过姜蚀的魔爪,所有人的宫里都种上了粮食,宫殿大一些的种主食,比如玉米小麦旱稻,宫殿小一些的也种满了花生地瓜和蔬菜。

要不是太妃们哭着求姜蚀给她们留两盆花,只怕宫里所有的鲜花都要被姜蚀辣手摘掉,做成鲜花美食。

太残忍了,皇上。

这昏君真是愈发的肆无忌惮。

与宫里的怨声载道不同,宫外倒是因为姜蚀拿出的农具而对他有了不小的改观,尤其是工部的大臣,自从拿到改良农具的图纸,他们恨不得把姜蚀供起来!

“早知道皇上的才华不在诗书礼乐,而是农耕耒耜,我们就不应该拘着皇上读书啊!”

“前朝亦有擅木工的君王,说不准此乃赵氏一脉的特色。”

“不错,确有其事。”

简而言之,皇上以前可能是被耽误了,大家都没发现他的特长是爱种田,所以局限了他的发展,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平庸无才的昏君。

实际上人家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而已。

涉及农业,姜蚀能说的可就太多了,几次小朝会下来,他的发言每每切中要害,还提出了许多有利农业的策略,尤其对粮食增产方面颇有见地,许多方法是立即可以执行的。

而且他一开口小嘴就叭叭叭个不停,别人想抢话都抢不过他。

不过大臣们也不会跟他抢,姜蚀言之有物,从不废话,让这些大臣们如闻仙乐,醍醐灌顶,连勾心斗角都放到了一边,恨不得小朝会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好让他们能听个过瘾。

就连一向和稀泥的左相也将儿子被抢的仇怨放到一边,发自肺腑地称赞姜蚀:“皇上有大才!”

诸位大臣们满目欣赏与慈爱地看向小皇帝,又看了看摄政王,纷纷点头赞叹:“不愧是赵氏血脉!”

种地的天赋实令旁人难以追及。

赵灼:“??”

你们这么看着本王做什么,本王又没有觉醒种田天赋!本王是武夫,不是农夫!

姜蚀如今不但收获了大臣们的喜爱,在新式农具推行后,就连老百姓们也都很爱他,犁车被他们私底下称作“天赐犁”,锄头则被称为“乐水锄”,民间还传出“宁要乐水锄,不要红妆妇”的说法,急得当地官吏连声规劝:“成年人做什么选择,锄头和媳妇,当然是两个都要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