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这样,反倒是害了宁颂。
“……行。”黄主薄不是听不进去劝的€€人。
宁颂与郑夫子来去如风,说完了正事,就借口明日还要考试,告了辞。
黄主薄没想到发展会向这个方向展开,没忍住,回去又找老妻讨主意。
“你又不是个聪明人,自€€己要想什么法子?聪明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行了。”
言外之意,是让黄主簿闭嘴,不要多生事端。
黄主薄挨了老妻一通骂,悻悻地闭了嘴,打算明日装哑巴。
县试的€€第三日,也€€就是正式考试的€€第二场如期进行。
有了第一场的€€经验,学子们在排队时€€淡定了许多,甚至还有心思打量周围的€€人。
这一打量,他们很快发现€€了变化:与一场热热闹闹的€€考院相比,今日学子少了许多。
“看上去被€€刷下€€了大半。”
“这倒也€€正常。”
在绝对实力的€€考察中,一次考试就能彻底将那些尚未复习好,或者水平显著较差的€€考生去掉。
剩下€€的€€,至少是文章能够看得过眼的€€。
第二场考试,考试内容依然与第一场类似。两个四书题,一个试帖诗题。
题目的€€出题方法仍然与第一场类似。
考试不难,再加上许多人已€€经约莫感知到了主考官的€€偏好,都规规矩矩地答题,力图做到十二分的€€稳妥。
相比之下€€,反倒是宁颂答得比第一场还要放肆。
在郑夫子面前,在黄主簿面前,他都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看上去丝毫不在意这一结果。
可事实上呢?
在心底的€€某一个角落,有一股怒意一直在燃烧。
这股怒意或许是在穿越之后就有了,一直燃烧到了今天€€。
他讨厌不公正,讨厌自€€己的€€命运被€€这样或者那样的€€摆布,讨厌身不由己。
正是这种不忿让他在考场灵感不断。
无论是经义还是试帖诗,也€€是一气呵成。在交卷时€€,他心情沉静€€€€
在过去的€€几个时€€辰里,他奉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当天€€晚上,县令继续命县丞与主簿同€€他一起阅卷。
试卷比之昨日少了一半,因此,前几名的€€卷子很快被€€挑选了出来。
打开糊名,排在第一的€€,赫然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怎么又是他。”县令苦恼道。
若是第一回排第一,那第二回还是第一,该怎么说?
按说阅卷只是糊名,没有如同€€乡试、会试那样有人誊抄成一样的€€字体,那为何仍然还是会将同€€一人的€€试卷选出来?
县令回想了一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宁颂的€€内容,还是宁颂文章的€€字体,都与旁人有着质的€€区别。
尤其是两篇经义,拿去到乡试的€€考场上也€€在水准之上。
“怎么办?”县丞看县令,县令下€€意识朝着黄主簿看去。
黄主薄吓了一跳,刚想替宁颂说几句好话,可话还没说出口,就对上了县令探究的€€目光。
他心中一个激灵,下€€意识说:“这……属下€€不好说,但是为了县尊大人的€€清名,还是谨慎为好。”
县令又打量了他两眼,收回了目光。
“不若,今天€€不排名了吧?”
既然每场的€€考试只是下€€一场的€€录取名额,那不排名,也€€称不上是问题。
只要有最终名次就行。
县丞与黄主薄面面相觑。
不排单场的€€名次,固然能够延缓县令的€€窘境。
可谁知道,县试的€€第五日,考试第三场,考试结束,三人阅卷后,打开糊名,第一那位,仍然是熟悉的€€名字。
“怎么还是他?!”
这一回,连置身事外的€€县丞也€€受不了了。
第42章
大雍历一百一十四年, 四月二十一日。
县试第四、第五场,两场联考。
随着前三€€场的筛选,最后两场, 剩下的考生数量只有二十余人。
宁颂算了算, 第一场符合条件参加考试的人有二百多€€人, 三€€场下来, 剩下的只有十分之一。
应考的考生€€不多€€,考试的号房安排得很近, 一抬头, 就能看到对面的考生€€同自己咧嘴笑。
很好, 都是熟人。
最后一场考试, 考生€€少, 监考难度也低, 三€€个考官聚集在一起€€,同考生€€们大眼€€瞪小眼€€。
到了时间, 锣鼓声响, 考试正€€式开始。
前三€€场考试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经义与试帖诗,到了第四场,考题终于有所不同。
一是一篇策论, 二是默写《大雍广训》①。
县试是主考官出题, 在场次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按照主考官的脾性而有所不同。
譬如刚刚调走的那位县令, 因为自身€€擅长经义而不擅策论,整个县试考试过程都不会出现€€策论题。
但显然,这位新上任的县令不这样想。
由€€于更换了考官, 更换题型也是应有之意,加上府试中€€会有策论题, 考生€€们早有准备,因此看到策论题,考生€€们反应倒也不算大。
只是,这《大雍广训》是什么?
要如何默写?
若是不熟悉,不知€€道来历,倒也可以编一编、蒙一蒙,靠着考官的善良而获得一些€€保底分。
可这根本不熟悉的东西,要怎么写?
考生€€们想到这里,无不拧眉苦思。
这一场考试统共两个题,若是第二题空着,岂不是最多€€只能得一半的分数?
就在考生€€们坐立不安,神情紧张之时,主考官颇有兴致地巡逻了一番考场,在观察完考生€€的反应后,这几日郁结的心情得以放缓。
很好。
看见考生€€都不会答,他就放心了。
事实上,这《大雍广训》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大雍朝开国以来,几位皇帝的圣谕,内容是规范品行,劝导人好好读书的话语。
《广训》的内容是旧文,可将这些€€内容编辑成册,还是去€€年的事。
这也是这位县令曾经负责过的内容,是他为官以来最大的政绩。
当然,将《广训》作为一个题目加入县试,也还不是他的首创,一是前朝有着先€€例,二是去€€年国子监的考试中€€,已经出过类似的题。
这正€€是他作为主考官来缓解自己窘状的办法。
他不相信在出了这道题的前提下,名次仍然不由€€他自己掌控。
宁颂不是县令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道对方的这一番想法。他只是在看到第二道题时,微微发了一会儿愣。
虽说连续两场考试不公布名次的做法让他提前有了一些€€防备,可没想到,主考官想的办法是这一招。
想到这里,宁颂的表情更加奇怪了。
他当然知€€道县令是想找一些€€办法,将考试的的主导权拿回去€€。
可问题是,这题他恰巧在他的准备范围之内。
先€€不说各种《广训》本来就是前朝考试的保留项目,就算是本朝,在《广训》之前,偶尔也会出一些€€默写题。
不是默写先€€贤的语录,就是默写《大雍律》。
何况,去€€年《大雍广训》在发布时,曾经被邸报公布过,当时邸报中€€也明确写了,《广训》将会在以后年份,合适的时间加入考题。
当时看到《广训》的瞬间,宁颂就同郑夫子戏言过:“这道题肯定€€要考。”
不管是从出题的难易程度,还是这道题的性质,之后都会考。
不管是什么考试,县试、乡试还是会试,总有一次要考。
当时郑夫子还将信将疑,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他面前。
怀着一种感慨的心情,宁颂写完了第一题,然后字迹工工整整地将第二题从草稿纸誊抄到了试卷上。
在此时此刻,他莫名感觉到了一种荒诞。
若不是因为县令的性格,压了他的名次,不会有他后面的状态爆棚。
若没有他的第二场与第三€€场的超常发挥,也不会有最后一场对方剑走偏锋的出题。
到头来,反倒是成全了他。
傍晚,考试结束。按道理说两场连考若是时间不够,需要考生€€们在考院里过夜。
奈何只有两道题,最终也没有过夜的必要。
随着锣鼓声响起€€,考试正€€式结束,宁颂与其他考生€€一起€€走出了考院。
刚出了门,就是一片哀鸿。
“如何?”
“就俩题,第二题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