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 第119章

总之,朝廷每一场科举都尤为重视,力保其公平性。

殿试的读卷与先前几场考试不大一样。

殿试读卷是要求八位读卷官将每位考生的答卷都通读一遍,留下记录、写下评语,并且,还要盖上自己的官印。

记录符号为圈、尖、点、直、叉等五种符号,其中圈为上佳,叉为最次,以此类推。

最后选排名时,需要选出没有叉,且圈最多的文章共十份。

读卷官只能暂时将这十份简单的依据卷叉的数量从一排到十,至于真正的最后排名,则是要陛下亲自定夺。

届时,陛下朱笔点出一甲前三,之后再点出二甲第一传胪,剩下的便按照顺序类推。

曹大学士看到一篇上佳的文章,正想发表一下感慨,再跟旁边关系不错的孔大学士交流一下感想,他坐正了身形,开口前甚至还轻轻的清了下嗓子。

就在他打算张口的时候,忽然看到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的小太监。

是小六子。

成鸣帝的贴身太监。

曹大学士的所有话当下就被卡在嗓子眼儿,活像是茶壶里倒饺子,一个也倒不出来。

€€€€奇了怪了,去年恩科会试,都是随便派了几个内侍过来‘监察’,这回怎么一上来就是小六子?

曹大学士这会儿想到了余明函,要是他还在京城的话,曹大学士一定会给他去一封信,询问他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毕竟余明函是皇帝的老师,怎么说也是比较了解他性格的。

但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曹大学士自己是猜不出成鸣帝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想法的。

“坏了,难不成他不喜欢那个何家公子,不想让对方进入一甲或者前十?”

一般情况下,人遇到自己拿不定的事情,总会下意识觉得对方跟自己想法相左。

曹大学士比较欣赏何似飞,故此,就觉得陛下想要跟他们这些前朝老臣们作对,不想要何似飞。

曹大学士对何似飞偏爱和看好,不仅仅是当时琼笙社开年第一会上的精彩辩论,如果单是这个,曹大学士估计还不会准确叫出何似飞的名字,也不会在殿试时特意想起他。主要是前些日子何似飞那本万字策问,当真写到了曹大学士心坎儿里,让他恨不得立刻收何似飞为门生€€€€但是还担心自己收了何似飞,唐大学士会不会心情不好,给何似飞穿小鞋。于是,久久没有下手。

可只要一想到陛下可能不大喜欢何似飞,曹大学士就觉得颇有种无力感。

即便是他,也不能左右天子的想法和裁决。

想到这里,曹大学士对这篇上佳策问的分享欲也没了,画了圈圈之后开始看下一篇。

翌日傍晚,一百九十一份贡士答卷被批改完,选中了前十名。

曹大学士早先看到过何似飞的万字手稿,虽说殿试上写得馆阁体同何小公子手稿里那锋芒含蓄内敛的字不大一样,但到底是一个人写得,笔锋走势总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尤其曹大学士还是写字大家,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份画了十六个圈圈的,正是何似飞的答卷。

为了避免作弊,一个读卷官最多给一篇答卷上画两个圈圈,如果有人敢多画,查出来后,革职可能都是轻的,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作弊,这还是欺君惘上!

而何似飞这十六个圈圈,那就是在场八位读卷官,都为其贡献了自己的圈圈。

曹大学士心情颇好,看来官员们到底都是正儿八经为国家考虑的,能写出这样策问的人才,就该点为第一名,日后青云直上!

一位官员见曹大学士看着这份答卷,自己也瞟了一眼,扫到上面那令人震惊的十六个圈圈,立刻便想到自己方才读卷时看到的顶尖答卷,当即高兴起来,道:“大人,现在所有答卷已经读完,我们是否可以揭开糊名,看看这位到底是谁?”

曹大学士心说不用揭开,老夫已经知晓他是谁了。

但按照规矩还是得揭开了,可这要是揭开了,皇帝不同意将何似飞点为状元,该当如何?

就在他犹豫之际,忽然听到殿外小六子的声音:“诸位大人,陛下得知大人们将答卷已经批改完毕,特让我来请大人们共去乾清宫一议。”

他身后还带着不少侍卫,都是来运送答卷的。

曹大学士心一横,便没揭开,心道到时先让陛下点出状元了,再揭开糊名也不迟!

读卷的宫殿距离乾清宫稍微有一点远,但此刻天气不错,加之诸位大人已经在宫殿内呆了好些日子没出来走动过,这会儿一个个也懒得坐轿子,都跟着小六子往乾清宫走。

诸位大臣们在乾清宫坐定之后,用了饭的成鸣帝才姗姗来迟,诸位起身跪拜。

跪到一半,曹大学士忽然听到陛下说:“这答卷怎么还没揭开糊名,快揭开吧。”

曹大学士:“……”突然就跪不下去了。

听着那悉悉索索的拆除糊名声音,曹大学士面色铁青,成鸣帝目光落在他脸上,有些好奇:“次辅大人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这接近两百位贡士中,跳不出几个可用之才?”

曹大学士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好在成鸣帝也并非要他回答,反而继续道:“朕倒是怀念当时老师那一年的科考,不仅出了绥州余明函,还有当年的小诗圣,更有祖父、父皇左膀右臂的几位肱骨大臣。就怎么说吧,有时候一年就是会出许多人才,但更多时候,我泱泱大国,三年也出不了一个能让朕放心交予权柄的人啊。”

曹大学士感觉陛下这话就是在影射这一年,他是一个都不想要。

脸色更加难看。

成鸣帝感慨完,自己先拿起那放在第一个的答卷,这张答卷上的字对他来说也比较熟悉。

因为前几次,他正好看到过何似飞写最后那首诗。

成鸣帝倒是先没看那十六个圈圈,只是开口道:“这字倒是不错。”

随后,他便开始仔细读下来。

成鸣帝不像是他父亲那样,都当了很多年的闲散王爷,突然发现自己的弟弟们全死了,这才被紧急召回京城,成为皇帝。

自此兢兢业业,生怕外戚专权,生怕自己宠幸出一家独大的太监和权相,到时他百年后,史书评价€€€€“当皇帝是‘半路出家’,当了后就忘了本,败坏了祖宗基业,大厉朝的衰败在这位皇帝时就已经有了苗头。”

为了避免这等情况出现,他父亲是一夜都睡不好,原本生龙活虎的身体,居然在皇帝之位上没熬个几年,就宾天了。

成鸣帝是十来岁时就知道自己会是太子,是之后的皇帝,故此,他没有了父亲的谨小慎微和如履薄冰。

加之他年纪小,还有少年人的野性和锐气在。

他不想像父亲一样,事事都仰仗着几位大学士,他想要自己掌握大权,成为说一不二的帝王。

而不是遇到问题后,听这位文官一句、那位武官一句,最后再卑微的请教大学士:“朕该当如何?”

既然如此,成鸣帝就将这个问题抛出€€€€看贡士们怎么回答‘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第151章

成鸣帝将何似飞的这份答卷只看了一眼, 就将其放下。

这下不仅仅是曹大学士心头一跳,就连旁边一直很温和、不怎么喜欢表达自己喜好和想法的孔大学士也愣了愣。

€€€€怎么,这是陛下不喜欢他们众人所裁决出的第一?

可这份答卷简直是从各方面都碾压其他答卷。

不仅是字迹、文采方面的绝艳, 其内容深度更有细究的价值。

可此刻,他们暂时无权置喙€€€€大臣们的权利只在读卷。前十名,都得由陛下亲自裁决。

就像是之前会试,虽然是三位大学士出题, 但陛下可以要求他们每人出哪种类型的题目。最后甚至因为三位大学士不同意,皇帝就推迟会试考试。

最后, 臣子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出题。

唐大学士想了许久的算科题目,结果会试时一道都不让他出,差点当空一口凌霄血喷出。

成鸣帝许是见他面色极为难看, 想到这位大学士平日里从不拉帮结派,不做任何扰乱政权之事, 唯一拉拢的还只是那些精通算科的人才€€€€可这些人才一半在工部, 一半在书肆, 书肆里的都没实权, 工部的……其实也没啥权力。

总的来说,这群人都没什么威胁。

这才是专心为了朝廷发展而潜心钻研,不惜奉献自己一生的真正的人才。

成鸣帝心想,虽说吃了上回恩科会试和殿试的亏, 给了其他人拉帮结派的机会,但唐大学士是一点也没有拉帮结派意向的, 他拉拢的那群人今儿造个船, 明儿造个屋子,实在都是能干且不胡闹的人。要不, 就给他一个招门生的机会吧。

于是,这就有了最后一道不计分的算科题。

因为只有一道,还是不计分,唐大学士也懒得跟考生们虚与委蛇,照顾他们那幼小的心灵。故此,唐大学士直接将自己闲暇时做了大概有好几次的算科题放到了考试中€€€€反正会试考九日,这群考生中要是出个真有本事的,当然能将其写出来的。

随后,一语成谶,果然只出来了一个真的有本事的。

成鸣帝对整个朝廷的掌控程度比先帝要入微许多,他自己心里不喜欢总是教大学士们问题的先帝,自己总是有别的想法,虽说面子上还能装一装,但这都两年多了,诸位大学士们自然能有感觉。

这会儿,看着成鸣帝放下了何似飞的答卷,拿起了第二名顾明宇的答卷,曹大学士已经收敛了目光,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原地,不想再说一句话。

“这张答卷着实有些一般啊。”成鸣帝说到,“文采是不错,但内容都是老生常谈,新意么……只有那么一点。”

成鸣帝走下高台,将这份答卷放在孔大学士面前,说:“大人不用起身,说说这份答卷为何有九个圆圈,可以排在第二?”

孔大学士毕竟当了这些年的官,早已见惯了大场面,此刻也就依言没起身。

即便成鸣帝有些问责,但他面色依然看不出一点紧张,道:“陛下,此答卷卷面整齐、字体漂亮,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内容并不算老生常谈,比如文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的三个观点其实都颇为新颖,这是其二。只是这些内容,陛下可能听我们几个说得多了,才会觉得老生常谈。”

成鸣帝将答卷拿回,颔首,面上也没有不虞之色,诚恳道:“原来如此,是朕误会了。”

说着,将这份答卷放在一边,然后又拿起了第三份。

皇帝在前面将第二到第十的答卷都看了一遍,终于抬起头,问:“有没有第十一的答卷?算了,将十一到十五的答卷都拿过来,朕都看看。”

方才侍卫们已经将所有答卷都抱了过来,小六子立马将后面五份答卷呈上。

看到原本排名第十二的答卷后,居然微微颔首了一下,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个二甲第一。

这便是当场定下了第四名,传胪之位。

小六子一向非常会拍龙屁,当即高呼出这份答卷的卷主名字及其排名。

要是放在往常,曹大学士可能还要生气一番€€€€要是陛下将第五到第十的答卷钦点为第四,他们这些老家伙都不会有丝毫情绪,毕竟前十的答卷,都是他们挑了又挑,才挑出来的好苗子。

这直接把十二点为了二甲第一,算是打了他们这些老家伙的脸。

但曹大学士这会儿只关心何似飞那十六个圈圈的答卷会排在第几。

方才成鸣帝将第二的答卷拿下来询问孔大学士,语气隐隐有些责怪,孔大学士不卑不亢的说了回去,但在场的大家都知道,这下原本是榜眼的顾明宇肯定要跌出一甲之外了。

不知道何似飞的答卷会不会也是这么一个待遇。

要真是如此,曹大学士就是拼了老脸,也得比孔大学士更加不卑不亢的回应回去。

€€€€这是,他倒是怀念那个倔脾气的唐老了,要是有他在,肯定能跟陛下说道一二。这个糟老头子真不能把他那个什么算科辩论推迟几日么!非要在这时候去开!

点完第四之后,成鸣帝又将第五到第十排名写好,小六子都一一传唱了。

这个传唱只是在大殿内,给几位读卷官听的。

并且,这个排名在明日陛下当场问话时,可能还会稍作修改。

要是前十中有个官话都说不利索的进士在,一时半会儿也难当重任,估计其名次就要被往下压一压了。

曹大学士见二甲没有听到何似飞的名字,心下不仅没有松,反而更搞搞提起了!

毕竟陛下二甲也没念顾明宇的名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