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余有年越来越觉得姚遥说得对,他跟全€€相处就像一对父子。这儿子处于青春期的漩涡中,心情对的时候一个月的电话费烧着用,心情不对了就一句早安一句晚安,进行最基本最低限度的交流。对方没做错什么,可就是让人牙痒痒的。
余有年琢磨了几天后决定晾著那人,等过一段时间抓过来揍一顿就一切迎刃而解了。原本计划是这样的,但高骜一通约饭电话过来,非要约上全€€,余有年不得不主动联系那祖宗。全€€还是那个有礼€€的样子,余有年说什么是什么。余有年觉得牙更痒了。
到餐厅包厢的时候只有全€€一个人,余有年分明看见那人在门打开的一瞬间绷紧了腰背,看清楚是他后又坍塌了下去。
“你这么紧张干嘛。”余有年忍不住翻眼皮子。
餐桌是四方形的,椅子两张两张面对面摆放,一共四人座。余有年故意到全€€的对面放下背包,果然瞄到祖宗的腰背又挺了起来。余有年冷著一张脸,像皇帝巡视领土一样慢慢跺到全€€身边坐下。
全€€盯着余有年看了半晌泄了口气。“我很少跟其他演员一起吃饭。”
其实就算是跟余有年也只是吃过一顿饺子,其它一起吃饭的情况都是在剧组,一大群人凑一个帐棚里,算不上私下。
“要是不习惯推掉不就好了。”
“不太好吧,以后还是会有合作的可能。”
要这祖宗撒谎说没空是不可能的,但余有年没告诉那人,拒绝一顿饭日后再见面不一定还记得。
高骜没多久就来了,喊著肚子饿,急匆匆地点了几个菜。
“你想吃什么?”高骜问全€€。
“我都可以。”全€€微微缩著肩头。
要说全€€是儿子,余有年还真生不出这么懂礼数的儿子。余有年见刚点的几个都是肉,便添了两道蔬菜。
“你是牛吗?”高骜笑说。
余有年淡定地喝了一口茶:“营养要均衡嘛。”
菜没那么快上,三个人聊到最近上映的电影。全€€主动跟高骜搭话:“你那部《全速前进》我进戏院看了两遍,很好看。”
高骜把手搭在旁边的椅背上,眉开眼笑,露出两排刚漂白过的牙齿:“有你的评价我就放心了。我身边挺多人去看你们那部的。”
这说不上是互戴高帽,至少全€€说好看是真的觉得好看。
全€€点了点头,“听说排片量每天都在长。”
高骜把手收回身前,喝一口茶清嗓子:“是嘛,文艺片能做到这一点挺不容易。”
聊正经话题余有年没有参与的份,他掀开菜单看酒水,随后按服务铃叫来服务员,点了一杯特饮。
这家餐厅的菜做得不错,菜上来后聊天的频率明显下降了。余有年心思不在吃上面,因为他观察到一件有趣的事。全€€本来就有规矩,但连吃饭夹菜都只夹同一个地方,便引起余有年的注意了。他发现别人夹过的地方──尽管原本是全€€死守着的领地,那祖宗也会即时弃守,一盘菜要是都被夹过了就干脆不吃。
余有年眉梢一挑,把自己差不多喝完的特饮放到全€€鼻子底下:“要不要尝一下?”
全€€往杯子里瞧了瞧,舔了舔唇瓣,又瞧了瞧余有年油水闪闪的嘴唇,咽了咽口水,耳朵一点一点红了起来。余有年收回手让服务员再上一杯。全€€的耳朵更红了。
在等特饮的期间,全€€给余有年剥了几只芝士€€€€,芝士刮掉一点。高骜见余有年理所当然得连“谢谢”都不说就吃下,说道:“我之前就想认识全€€了,但一直没机会。你们认识很久了吗?是在戏里认识的吗?”
全€€停下挖€€的手准备数数,余有年神棍附体道:“这些都讲缘份,时间不是大问题。”
一句话回答了两个问题。
“也对。”高骜仿佛得到高人指点,似明非明地抿唇笑。
特饮来了,余有年让全€€喝一口,全€€被酸得眼睛都快没了。余有年跟炸了牛粪一样笑得前仰后翻。眼睛睁开后的全€€看见余有年拿过杯子自己喝去了,登时耳朵往下一路红了一大片。
这顿饭到后来变成了电影交流大会,余有年在旁边数完了€€壳,数用过的纸巾团,牙签。盼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盼到交流会结束。
三个人分开走,高骜坐上经纪人开来的车。他扯平天然上翘的嘴角问经纪人:“发行跟戏院是怎么谈的,怎么片子的排片量这么少又上不去?”
经纪人突然被责问,方向盘打滑了一下:“发行的事情我们管不了……”
高骜看着车窗外沉默了一会儿,语气平静地拨了通电话。
“你帮我更新一下微博,挑点有趣的事情跟《全速》的主演互动一下,保持每天一条。”
电话之外是汽车引擎运作的声响,尽忠职守地载着车内的人去往目的地。
40.
网络这张网几乎把所有平台串联到一起,看个社交文章能跳到视频平台,看个搞笑视频能跳到学术研究平台。资讯流通也意味着谣言可以四起。随着《倘若有一天》上映,网上流出一些拍摄花絮,有少量拍到全€€和余有年。全€€还是那样独自看剧本或是看学习资料。反倒余有年跟一只花蝴蝶似的,一会儿跟群演凑一起玩手机游戏,一会儿跟灯光师捣弄器材。
余有年一个个花絮看下来,他跟全€€两个人没有半点互动,要不是他俩有对手戏,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他俩知道对方的存在。于是有人留言说戏里牛壮壮跟常青关系那么好,怎么戏外像陌生人?这俩演员关系是不是不好啊?有人反映这花絮只是拍到很短暂的时间,说不定镜头外两人就有交集了呢。但大部分人倾向余有年和全€€只是普通同事的关系。全€€拍了这么多作品也不见得跟谁走得近。
余有年一边滚动留言一边笑,任谁比别人多掌握一点真相都是令人窃喜的。如果人类大脑是连通的,可能就没有谣言这种产物了。
前些天电影首映记者会的视频经由各家媒体发布到网上。在戏院里演员和导演一字排开站在大屏幕前,姜导依然一脸高深莫测叫人捉摸不透,姚遥比余有年戏份多但没被邀请出席。余有年跳过自己问答的部分,便看到了那天他分神后全€€所面对的发问。
全€€没有露出任何一丝被为难或不悦的神情,但余有年在听见记者用“本色出演”这一个词时脸立马黑了。他把全€€那段采访反复看了几遍,拧著的眉突然抬了一下,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跳动,找出全€€中小学时期的访问──
果然,小时候的全€€被夸赞演技时会笑得特别真诚,甚至有些害羞,耳尖红红的。可是后来千篇一律的表扬反而会引得全€€的眼角下垂,感觉访问一结束这人会找个没人的角落偷偷哭一下。现在的全€€表情管理做得更到位了,没有人会发现底下那只往后蹭准备逃跑的脚。
余有年想起那天打电话约全€€吃饭,对方就在家里看电影。想从导演的角度理解故事,是全€€说过的。外人似乎不知道这人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了多少努力。
余有年的情绪动荡得厉害,爬到山顶又摔下山谷,最后飘浮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他放松五官舒展肌肉。家里打扫得不频繁,稍微动一下空中就会扬起细小的尘埃和毛絮,在阳光下旋旋上升下降,漫无目的又肆无忌惮。人类掩藏的自卑大概也是这个样子。余有年抬起手张开五指,在空中随意挥动了一下,适才休息片刻的尘埃又荡漾起来。
人与人拉近距离的方法有很多种,发现彼此的弱点是其中之一。
余有年对着笼子里在跑圈的仓鼠说:“你爸是真傻。”
做一个粉丝得是三头六臂,同样做一个职黑也得能文能武。余有年翻了翻全€€的微博超话。里面的内容大多是作品合集视频,精修图片,和两三年前他混在其中的情况没多大变动,说实话,略沉闷。
余有年兴致勃勃地搬出电脑,打算让粉丝见识一下全€€的另一面。其实跟全€€认识没多久,余有年就发现这人天然的喜感,那种在面对不了解的事物时自然流露出的呆愣迷惑,十分可爱。余有年透过浏览器插件把刚刚看到的采访和花絮全下载下来,专门截出全€€困惑的部分,加上模拟全€€内心的读白字幕,做成一个合集。整个视频看下来显得全€€单纯直率又傻气,一下子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
余有年从白天忙到晚上,废寝忘食,出产了两条全€€的视频,用小号发到微博超话里。这样热乎乎又新奇的全€€引来许多粉丝的围观。余有年瞧见自己的小号当晚就涨了几十个粉丝。
入睡前,他思忖要怎么把闹别扭的祖宗给哄高兴。入睡后,那两个视频在半夜与清晨之间上了热搜,超话里陆续有人挖掘宝藏。
--------------------
余有年下场了
第32章 礼尚往来
41.
明星收入有许多渠道,代言产品或服务是其中一项。上个月有一家零食公司找余有年代言一款小饼干。前些天他抽空去把硬照拍了,那一小时笑得他脸都僵了。这两天零食公司给他寄来两大箱小饼干,五种口味各十包,他看着上面印着他的脸的零食发愁。余有年爷爷奶奶从小就不给他吃零食,导致他现在对这些小玩意儿都没什么兴趣。
他绕着箱子转了两圈,突发其想地跑下楼到文具店里买了几只礼品袋子,一叠信纸和信封。回到家里写好信,把小饼干分袋子装好,剩下的全放到公司寄来的箱子里。余有年让小乔有空就来拿零食,另外那些叫快递上门取货,慷慨地寄给远方的姚遥。看着空荡荡的客厅地板,余有年高兴地拖了两遍地。
小乔按照吩咐把三袋小饼干分别给了杨媛和全€€,自己留一袋。她觉得好吃,问余有年什么时候又送她一袋,结果被嘲讽聪明的猪是不会把自己养胖的,合著不管聪不聪明她都是猪。全€€笑着听小乔打电话和余有年理论,他打开自己那一袋零食。在边角的地方有一个信封,他抽了出来,上面只写了“琪琪”两个字,开口用胶水黏实了。全€€眼帘轻颤,见杨媛和小乔都没有注意到他,便自然地将信封放回袋子里。
今天来公司是为了看杨媛挑的剧本,但角色没有出挑的,最重要是和全€€之前尝试过的有重叠。全€€都拒绝了,杨媛也没有劝,似乎预料到全€€的决定。暑假里不接戏的话也没有什么工作,全€€提着小饼干让小乔送他回家。
家里的装潢很简单,全€€最喜欢客厅里的那张布料沙发,时常窝在上面看剧本和电影。他把小饼干放到沙发上,连空调都忘了开便急着拆开那封信。他没把封口撕开,而是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短边剪开口,抽出里面米白色的信纸。
信上的字很丑,丑到有些全€€看了好一会儿才辨认出来,但文字的重量与书写效果成反比。
抬头写的是“致未来的影帝”。
全€€的唇缝像一条横著放的小舟,中间平两头翘。文字只有几行,看信的人眼睛里却眨出粼光。
“他们会严格要求一个清华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拿满分,但对一个书都没摸过的人考了个二十分就吹得天花乱坠。这没有可比性,也太他妈不尊重人。”
“听我的,把小饼干吃完了就不许再难过了,一包不够吃两包。”
落款是“你的忠实影迷”。
余有年之前手机摔坏了一直没买新的,旧的还能用。这天他在家里收到一个快递,他不记得自己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小小一个盒子却很沉,打开一看是一台手机。他正想打电话问快递公司是不是送错货了,全€€发短信来问他快递到了没。
“你文青演腻了想演霸道总裁?”余有年问。
“是手机到了还是手机壳到了?”
“啊?还有快递?”
余有年在捣腾手机的半路又接到一个包裹。手机壳是全黑的,不仔细看会错过底下一小行英文字母:xxyngg。余有年握著壳,蓦地笑了。
“这暗号是想我每次用手机时都想起金主爸爸你吗?”
全€€毫不含糊:“不好吗?”又说:“我不是金主爸爸,我没有包养你。”
余有年笑了,“是是是,等你给我买海景大房时再包养也不晚。”
“你喜欢能看到海的?”
余有年不敢再胡说八道,连忙弄好新手机后用旧手机拍照,透过邮件把照片传给全€€。古董还是古董,送别人智能手机,自己还是用十几年前的。要不是有网络有电邮,余有年都怕自己要养只信鸽了。
全€€问余有年好不好用,自己没用过智能手机不太清楚,只是找了最新的款式。
余有年揶揄道:“你入戏还挺深的。”
42.
暑假末的时候全€€又去了一趟公司,杨媛接洽了一个剧本让他考虑一下。
“制片选角那边看到你之前的热搜,觉得形象和气质都挺符合的,投资商那边也没什么问题。”
全€€坐在杨媛的办公室里翻剧本,才没翻几页他就抬头问杨媛:“这是商业喜剧爱情?”
杨媛也从一堆文件中抬头:“对,他们那边有意让你当男一。”
“杨姐,”全€€放下剧本,有些局促:“我没拍过商业片,喜剧就……”
杨媛敲了几下电脑键盘,然后把电脑屏幕转向全€€。“这是你之前上热搜的视频,你看一下。”
视频里的采访和花絮全€€都记得,那些加上去的内心剖白字幕把他的耳尖给看红了。“他们怎么知道我……”“这里我没有这么想……”到最后他放弃辩解,追着那一条条闪现的字幕看,笑得杨媛也跟着€€起了眼睛。
“你一直以来拍文艺片公司都挺支持的,日后也不反对你拍这类型的片子,但你明白一个演员被定位了意味着什么。”
杨媛说话一直像要化不化的雪糕,看似柔软但实际上她有她的温度。全€€听过她手下的其他艺人说她骂人的时候心里难受死了。全€€没被骂过,直到那次杨媛满城找他。雪糕再软扎进心里还是会被冰得发疼。
“公司有意扩展你的戏路,我认同公司的方向,但剧本还是要好好挑的,转型的第一部 作品很重要。”
全€€摸著剧本有些出神:“转型吗?”
杨媛安抚道:“不是完全的转型,也不是之后都不能拍文艺片,只是让观众和电影制作方看到你在专业上的更多面。”
她让全€€拿剧本回家好好看,仔细想清楚。全€€一走,杨媛立马拨通电话。她嘴角擒著精明的笑意跟对方说:“我不跟你废话了,有个商业片想找全€€当男一,剧本挺好的能火,但他没决定好。你,跟他说说话。要是他能定下来,我可以帮你争取男二,制片那边有注意到你在节目上的形象和热度。男二跟你之前演的那些都不同,你懂的。”
全€€在家里翻第二遍剧本的时候门铃响了。他拨了拨头发又理了理衣服才去开门。余有年提着两袋外卖,脸上汗涔涔的。全€€拿纸巾催对方擦汗,屋里开了空调容易着凉。
“今天怎么想到找我吃饭?”
纸巾盖住了余有年的脸,只看见一边翘起的嘴角:“有任务在身。”
全€€追问却没能得到答案。
余有年进食速度还是很快,撇下还在餐桌上的全€€走到沙发前坐下。“你这个剧本我可以看看吗?”
全€€咀嚼著两片菜叶子在思考。余有年做了一个封嘴的动作。全€€€€起眼睛点点头。余有年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全€€刚好吃完东西收拾好桌子,两人一起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