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244章

所以他必然不是反贼。

县令就是这么被忽悠瘸的。

秦王政听儿子提了一句吴芮有二心,没有细问。如今正在户外,不是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一会儿私下里再详谈。

县令早听闻太子喜爱吃鱼,虽打听不到王上的喜好,但他揣摩着王上爱重太子,讨好太子应当就足够了。

于是上了一桌鲜鱼,俱是鄱阳这里的特产。好些鱼其他地方都见不着的,自诩应该能给君上留下个好印象。

君上确实心情尚可,其他臣子却是吃得面有菜色。

没办法,在河上航行快两个月了,眼看着即将进入春季。他们被迫吃了这么长时间的鱼,好不容易上岸居然还要接着吃鱼。

众人又不是爱吃鱼的君上,哪里受得了这个?

筷子齐齐朝着仅有的几道不带鱼肉的菜里夹,现在他们是尝着鱼味就觉得反胃。

县令迅速发现了自己的失策,宴席过后连忙备上了厚礼去给诸位重臣赔罪。

因为他并没有有求于人,这就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大家也就给面子地收下了。

之后县令为众人准备的吃食就不再是以鱼为主了,番县又不是只有鱼。当地人因为气候湿热,许多食物难以保存,倒是研发出了不少新奇的法子延长食材的保质期。

像是腌制之类的手法,各地都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做出来的食物味道各不相同,也能算得上是当地特产了。

众人吃了个新奇,总算把之前被鱼伤到的胃口养了回来。

扶苏倒是还没吃腻鱼,县令便给他送上了调味鱼干一类的小零食品尝。这东西十分耐嚼,一条鱼肉丝能吃好久。

扶苏尝过之后觉得味道还行,就总拿着磨牙打发时间。

秦王政看他跟看小猫似的:

“一条肉丝你都吃了半日了。”

小猫吃这个就会卡在牙缝里咀嚼不到,所以能吃许久。

扶苏咔擦啃下来一块:

“嚼不动,许是我牙口不好。”

零食做得这么硬,就是为了让人少吃点的吧。一小包就能吃上好几天,实在节省。

想来应是调料价贵,县令也吃不起太多,只能出此下策。

说起来西域引进的不少调料如今种植规模都不太大,产量有限。除却王宫中可以尽情使用之外,流入其余地方的少之又少。

县令看着也不是很有钱的样子,像这种价比黄金的香料,他是怎么买得起的?

扶苏便着人去问了一声。

得到的答案不出所料,县令自己吃的鱼干零食只加了点盐调味,根本没有扶苏手里的这么美味。扶苏这份是当地富户供上的,好巧不巧正是吴芮家为讨好王上所贡。

扶苏吃着人家送的东西,还要跟父亲告状:

“吴芮不过是落魄贵族之后,家中竟如此有钱。可见天下许多人看着不显,其实藏有巨富。”

秦王政深以为然:

“寻个法子将他们的钱财充入国库。”

这些富户大多没有犯罪,不好直接强抢家财。所以手法需要换个柔和一些的,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事实上秦军当初玩的抄家这一出,针对的也多是主动逃逸的贵族和被查验出为富不仁的贵族。

其余许多没犯什么罪的小贵族和富户,秦军也不好不管不顾地统统都抢了。尤其有些在乡里颇有名望的,就不能动,免得引起庶民反抗。

吴芮祖上是吴王夫差,国破后夫差之子逃入楚地。传到第八世的吴申之时,做了楚考烈王的司马。

楚考烈王便是昌平君之父。

吴申没多久又因为谏言获罪,被贬谪到了鄱阳,吴芮就是吴申之子。往上数八代祖宗都没什么建树,唯一有点能耐的他爹还被贬了,因此才算是“落魄贵族”。

秦国料想他许是怨怼楚王的,加之此人乡间名声极佳,便放过了这人。却忘了,人家或许还惦念着祖上荣光,想自己封王呢。

扶苏眸光微转:

“吴芮当初响应起义,确实颇有能耐。如他这般的将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好在我大秦缺什么都不缺名将。”

由于上一世扶苏不曾陪伴父亲巡游,六国故地的旧贵们对这位太子实在不甚了解。

太子还经常陪父亲演戏,给外界错误的讯号。直接导致吴芮错估了形势,以为秦二世扶苏不足为虑,于是积极起兵。

然后他就悲剧了。

项羽都不够韩信打的,他吴芮更没那个本事翻盘。有靠谱的皇帝统御全局,各地守军的难缠程度直线上升,横扫三郡的光辉未来卒在了一开始。

这多不好意思,夫差本来就没剩几个有能耐的后人,还被秦国镇压了。

反观越王勾践,虽然越国公子不幸地去百越当了野人,但人家就能在百越混成什么闽越王之类的。

等到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闽越王还能接着当闽中郡的君长。

吴芮这辈子应该不会造反了,但他也不见得会乖乖为大秦出力。这样的人没必要冒着风险去用,他又不是李牧那等绝世名将。

父子俩达成一致,决定派人盯着他。

他要是安分守己就让他一辈子在番县当个地头蛇,不安分的话有的是法子收拾。

至于那些钱财,用商业手段骗出来就好了。贵族大都爱追求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充面子,这些大秦有的是。

成本低售价却高的就有不少,譬如琉璃制品、各式香料等等。不是能自己制作,就是能自己种植。

扶苏见吴家制作鱼干时并没有放胡椒,想来吴家还没见过胡椒。

胡椒这东西香气特殊,虽然扶苏拿去当调味料了,但咸阳城中有不少贵族还是学着西方把它当香料用的。

价高时一粒胡椒就能卖上一两黄金,用来骗钱再好不过。

扶苏决定对外隐瞒胡椒的调料用途,毕竟要是让人知道这是个调料,可能就卖不上这么高的价钱了。

香料总比调料听着值钱。

秦王政见太子想着事情还下意识捻着鱼丝往嘴里送,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好奇这鱼丝到底是什么味道,便也捏了一根送入口中尝尝。

然后他就放下了,放弃为难自己的牙。

想吃可以叫厨子自己做,不用做得这么硬,调味还能更好一些。

扶苏见状回神,笑了一声:

“父亲咬不动吗?”

秦王政眉梢微动:

“你仔细你的牙,吃多了小心老了掉牙。”

这个硬度让他觉得多吃一点,他就能加速进入牙齿松动的老年时期,虽然是错觉。

扶苏觉得还好,就是吃多了有点咸。趁机多喝了几杯蜜水,然后往杯盏中倒入新的茶水,假装它一直装的都是茶。

番县的县令确实很会看人眼色,发现太子嗜甜之后,竟然安排人偷偷背着夏无且帮太子弄蜜水喝。

考虑到他们只在番县停留十几日,秦王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闽越和东越的首领早已等在番县,但之前迎接时没去。倒不是他们拿乔,而是前一天恰好吃错了东西拉肚子不好面圣。

番县这里进入春季的时间比较早,前两日刚下了一场雨。附近山林里的菌子长出了不少,百越部落常吃这个,冬季没吃到甚是想念。

县令总不能时时刻刻盯着他们,就随他们在县城附近乱窜了。左右有赵佗派来的卫兵随行保护,出不了什么事情。

结果就是他们自己在林子里采了菌子,回来吃出了毛病。幸好毒性不重,只是拉肚子而已。

县令被他们吓得不轻。

和扶苏汇报时,还念叨了两句:

“臣听闻他们在百越常吃这个,怎的来了番县反倒吃出问题了?”

他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不希望秦国和百越达成协议,故意下毒害人了。百越首领采菌子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坚称他们采的菌子肯定无毒的。

县令想着,人家一辈子吃这个长大,应该出不了错。既然不是菌子的问题,那就是其他东西的问题。

于是他把配菜、调料、乃至锅碗瓢盆全部都检查了一遍,愣是没验出毒来,银针依然闪亮亮的。

有人自告奋勇试吃了用剩余还未烹煮的菌子做的食物,这次严格检查了所有器具,结果做出来的食物依然有毒,县令这才敢确定真是菌子有问题。

扶苏沉默片刻,反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毒菌子无法用银针验出来吗?”

县令一脸茫然:

“竟然有这样的事?臣不知。”

扶苏无话可说。

基础医疗知识的科普迫在眉睫。

这些生活经验经过咸阳太医署的研究早就成为了关中居民的常识,但远离关中的番县依然一无所知。

连县令都不知道,更何况庶民。

所以说,想要在古代弄点验不出的毒来并不困难,毒菌子到处都是。

扶苏把这件事记下,官学不着急推广,医疗体系却要尽快铺设开来。哪怕短时间内铺不开,至少得多印一些基础知识的手册分发到各乡县,给大家扫扫盲。

扶苏又补充了一句:

“很多菌子长得十分相似,实则一种有毒一种无毒,哪怕是常年采食的人也容易认错。百越之地或许没有这种和普通菌子相似的毒菌,几位这才中了招。”

主要还是没防备,大约百越那里这个模样的菌子全是无毒的。

县令大松一口气:

“原来如此,是臣见识短浅了。”

拉倒虚脱的几位首领和他们的随从足足过了三日才恢复元气。

秦王设宴款待他们,宴席上他们瞧见秦王桌上有菌子,还用蹩脚的秦语提醒大王小心中毒。

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是怀疑番县当地的菌子都有问题。

厨子听说之后很不高兴,他才不是粗心马虎的百越人,不可能分不清食材有毒没毒。为了证明自己,他特意顿顿都给百越首领送一道菌子做的菜肴吃。

百越人一开始还有点担忧,但吃了几顿发现没问题之后就放下了心理负担。

后来和秦王会晤的时候,他们还问日后能不能派几个厨子跟他们回百越。盯上的也不是别人,就是这几天掌勺的大厨师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