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满意,但没有流露出来,将手里的一把都给面前这个年轻夫郎,说道:“这些都要了,既新鲜,回去拌着白面蒸一些。”
他上了年纪,蒸的菜才咬得动,清炒也需得炒软烂了。
顾兰时用细麻绳捆了这一把,随后挂在秤上称,看准了星后笑道:“差几根二斤,我给你多拿几根。”
老夫郎伸着脖子看一眼秤杆,她常年给家里买菜,在手里掂一掂能估个差不多,方才又是自己抓的,点点头从怀里掏出荷包开始数铜板。
“给。”他把钱递过去,见顾兰时给他添了七八根长豇豆,心里满意,什么都没说,接过菜放进篮子走了。
顾兰时把十个铜板倒进另一个手里,听见铜板哗啦啦响,乐得见牙不见眼,随后才从怀里掏出空钱袋,把这些都装进去。
第一笔生意做成,两人心情都很好,
“老嬷还挺好说话。”顾兰时笑道,跟在驴车旁边继续往前走。
裴厌听见,说道:“确实,没乱还价。”
长豇豆的价钱他俩前两天都打听好了,昨天回家借秤的时候还问了他爹娘,好一点的五文六文都有,若老了或是到下午晒蔫了,就只能卖四文钱,甚至更少。
这东西也看卖的人多不多,要是太多,价钱自然就下来了。
他俩运气算好的,夏天种豇豆的人少,都是春豇豆或秋豇豆,也幸好他俩夏天时没干别的活,白天常常侍弄菜地,浇水上肥都弄得好,这会儿便有了好收成。
“豇豆,新鲜的豇豆。”
裴厌在前头吆喝着,有人听见下意识看过来,入眼却是个脸上一条长疤的高大汉子,没吓到也被那条破相的疤惊了一下。
有的人能稳住神色,看一眼就略过了,有的人天生神色多变,眼神的变化很明显。
裴厌看到之后不以为意,这些年什么眼神没见过,不至于为这就心灰意冷。他和顾兰时是来卖菜的,更担心的是菜卖不出去,于是缓和了神色,尽量不让自己冷脸。
出来买菜的有很多是妇人和夫郎,吓走主顾不划算。
“卖豇豆,早起刚摘的,蒸着吃炒着吃都新鲜。”
顾兰时沉浸在挣钱的喜悦中,喊得特别起劲,嗓子脆生生的,他在板车旁边走,裴厌在前面牵驴,因此没留意到前面人的神色。
裴厌不禁露出个笑容,从坐上驴车顾兰时就高兴,这会儿连话都多了,一点不见扭捏怯场。
顾兰时本就长得好看,一笑十分讨喜,见他吆喝如此卖力,吸引了两三个卖菜的妇人围过来问价钱。
裴厌的作用此时只剩下牵驴和让驴停下,怕自己搅和了生意,他站在旁边没吭声。
顾兰时小时候跟着他爹娘卖过菜,越喊越熟练,这三个人一起还价,都要买,说了两句他就答应下来,连忙给她们上秤。
东西好又是市价,卖起来很顺当,这回进账三十五文,他转头看向裴厌,眼里全是喜意。
“不错。”裴厌说道。
得了夸赞,顾兰时嘴角弧度就没下去过,一路往早市走一路卖菜。
进早市之前,遇到个只肯出四文钱的老妇,他摆摆手,连话也不想多说,更别提卖给对方。
身后的老妇又不是穷困潦倒吃不起饭的,身上衣裳干净,连补丁都没有,他才不吃这个亏。
早集门口有收市金的衙役,裴厌过去交了三文钱,领了半块小木牌,木牌上用黑墨写着数,等出来后和另一半对上就能走。
进去虽然要钱,好处就是不用再走街串巷,找个地方停下就好,镇子上的人有不少会来这里采买。
他俩来得有点迟,在里面寻摸了一个干净空地后,裴厌让毛驴停下,解了车套,好叫它在旁边歇歇。
板车用棍子撑平,竹筐依旧放在上面,顾兰时站在后头吆喝揽客,干劲满满。
第80章
早集上人来人往,卖东西的也很多。
顾兰时百忙之中看了看周围,左边同样是卖菜的,右边的老汉挑了两筐南瓜,地上放了一小口袋青枣,枣子上有点点微红。
老汉蹲在地上吃糙馒头,时不时吆喝两声“面南瓜、甜枣子”,见有人来看枣儿,他立马把剩下的馒头用布包了放在一旁。
“这会儿的枣子能甜?”带着青色抹额的老太太弯下腰细看。
老汉说道:“树种不一样,我家那棵枣树当年我爷爷的爷爷从别处移栽回来,养了这些年,正是这会儿熟的,带了青最好吃,又脆又甜,若到全红时,挂在树上没几天就干软了。”
见老太太犹豫,他拿起一个递过去,说:“你尝尝,怎么不甜。”
老太太接过去,在袖子上擦擦,用门牙咔嚓咬下来一口,果然脆生,她一口老牙都咬得动。
“如何?”老汉虽这么问,神色却是自信的。
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多钱?给我称上一半斤的。”
老汉开口道:“这枣子别人家都没有,独我一家有,稀罕着呢,过了这几天也没青枣了,因此价钱比较贵,一斤二十文。”
“二十文?”老太太有点惊讶,说道:“便宜点。”
“不行不行,你看就这一小口袋,东西少,便宜不得。”老汉摆摆手。
老太太也不是吃素的,说道:“十八文,行了我就称上一斤,不行我就走了。”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旁边顾兰时暂时没生意,便看了过去。
见老太太作势要走,老汉朝她招招手,拿了一个布兜让她自己挑青枣,称完倒进老太太的竹篮里,接了钱后又顺手给她多扔了两个进去。
得了饶头,老太太心满意足。
顾兰时见她往这边走,连忙喊道:“豇豆,新鲜的豇豆。”
老太太看一眼竹筐里的菜,不怎么感兴趣,径直走了。
已经进来小半天了,裴厌正在喂歇过的毛驴吃草料,带的不多,给它垫垫肚子,省得没力气跑。
发现顾兰时对那袋青枣很感兴趣,看了好几眼,他便抓了一把豇豆,走过去说:“老伯,跟你换几个枣,可行?”
“豇豆啊。”老汉说着,去看他手里的菜,见新鲜嫩生,给的也大方,便点了点头,从布袋里抓了六七个枣子递过去。
“多谢。”裴厌接了道一声谢,又走了回来。
顾兰时笑道:“也不说一声,刚才我还以为你要去哪儿呢。”
“尝尝。”裴厌把青枣都倒在他手里,自己用大拇指压着一个留下。
顾兰时另一手从怀里掏出手帕,见他直接要吃,连忙把帕子递过去,说道:“擦擦再吃,急什么,还能跑了不成。”
裴厌自己也有手帕,但既然顾兰时给他了,就顺手使用。
两人站在板车后面吃青枣,果然甜津津的,水分也足,够脆生。
“好吃。”顾兰时笑眯眯的。
裴厌吃了一个,噙着枣核在嘴里把果肉咂摸干净,闻言笑道:“还有呢,你都吃了。”
旁边老汉听见他俩的话,一脸自傲说道:“青枣我卖了这些年,岂能骗你们两个后生。”
“确实是好东西。”裴厌笑道。
正说着话,有人看见他俩吃青枣,一打量就发现是老汉在卖,便过来询问价钱。
老汉又忙起来,顾兰时和裴厌不再打搅他生意。
随着太阳越大,早集上的人渐渐少了,半个上午快过去,顾兰时看看竹筐里的菜,卖了一筐半出去,还剩下两筐多。
豇豆比较长,一把一把盘在竹筐里,这么嫩的菜,怕挤坏压伤又不能塞的太实在,因此空隙较大,一筐最多就装个二十斤,少一点就十七八斤的样子。
今天过来一斤都是五文钱,差不多卖了有三十斤,具体数还得等回去了再算。
他看向裴厌,太阳晒着,情不自禁眯了眯眼睛,说道:“要不回去吧,家里还有活呢,咱们好说,禽畜吃不到东西肯定叫翻天了。”
裴厌点点头,将毛驴牵到外边开始套车。
板车上的东西不用收拾,都在竹筐里,顾兰时将筐子往前面挪了挪。
豇豆没卖完不打紧,完全不怕蔫掉变老赔了本,回去了就焯水晾晒,这东西长,能挂在木架上晒。
他俩过冬的干菜还没弄齐呢,原本就要给自家留两茬,今天之所以全都摘了,一个是怕在秧上长老了,摘了这些长的,短的也好继续长,另一个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干脆都拉来镇上,卖不完再带回去也不费事。
旁边老汉家里离宁水镇近,他不急着回去,依旧这这里吆喝卖南瓜。
裴厌牵着毛驴走之前同他点头示意,老汉也一点头,两人算是混了个熟脸。
出了早市,在街上驴车不好跑起来,顾兰时沿途又吆喝起来,路过一个巷子口的时候,两个妇人听见,出来喊他俩停下。
又做了笔生意,顾兰时把秤在筐子里放好,路上人多眼杂,钱袋塞在空竹筐最底下,这十个铜板他收进小荷包,省得翻出钱袋叫人看见。
他走在板车旁边看着竹筐和菜,裴厌拉驴又往前走。
等出了镇子后,两人一前一后坐上板车,鞭子在空中一甩,毛驴就嗒嗒嗒跑起来,一路顺畅回了家。
*
房间里,顾兰时和裴厌坐在桌子前一起数铜板。
卖菜都是铜板,没有零碎银子,他从这一堆拿起一枚小声数,随后放在旁边又堆成一堆。
裴厌在他念数的时候也在心里默念。
顾兰时把最后一枚铜板放在小钱堆上,抬头笑道:“六十。”
旁边一堆是数好的一百个铜板,他笑意吟吟,说:“一共一百六十文,一斤五文,这么多应该卖了……”
裴厌下意识也算起来,想了一会儿开口:“正好三十二斤。”
“嗯,是三十二斤。”顾兰时比他慢一步得出数目。
卖菜进项还不错,就是三两个月才有收成,为菜长得好,也要尽心尽力伺候,卖几茬挣一点钱是该得的。
顾兰时揪断一根麻绳开始穿钱,一百个铜板是数好的,不用再念数,他笑着说:“等过几天,短的又长长了,还能去卖。”
“嗯。”裴厌露出笑容,看着旁边六十文散钱,问道:“这些是放外面?”
顾兰时抬头看一眼,说:“看看炕褥底下还有多少。”
裴厌起身翻开炕褥,拿出一个钱袋子,在手里一掂,听见声音哗哗响,笑道:“之前卖蝎子,我记得有五六十枚铜板放在外面,一直没怎么动。”
“或许能凑一百文整。”他说着,从钱袋里两枚两枚掏出来放在桌上,嘴里念着数。
“上回我买豆腐花了六文钱。”顾兰时说完,见他认真在数数,再没出声打搅。
“五十三。”裴厌把袋子里的钱数完,笑道:“能凑一百文了。”
顾兰时又揪断一根麻绳开始穿钱,裴厌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把铜板递到他手边。
穿好后他看着余下十三个铜板,想了一下说:“家里油盐酱醋都不缺,这十天半个月没有要花钱的地方,留这几个应该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