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偶像 第120章

这就像是年轮一样,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地面经过一系列运动将上一层覆盖,一层层叠加起来,只有纵向挖掘才能看出€€来。

而且从眼前的剖面来看,这里的文化层堆积非常明显。

文化层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划分€€的,不只要根据土质、土壤外观来分€€辨,还要根据遗迹的叠压打破关系来分€€地层。

这就是所€€谓的“考古地层学”,算得上是考古学的基础知识。

但就像数学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一样,其中€€的学问大了去了,也不是谁都能轻松的学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国,考古地层学的奠基人是梁思永先生。

大家€€对于梁启超和梁思成,甚至是梁再冰和梁从诫几位可能比较熟悉,但并€€不知道这位“二儿子”梁思永先生其实是我国考古学界的一颗明珠。

梁氏家€€族精英无数,梁思永则是远赴哈佛读了人类学与考古学,被誉为“中€€国接受西方正规考古学训练之第一人”。

梁思永先生是在30年代时对安阳殷墟后岗的考古作业中€€,证明了著名的后岗三叠层。判定了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从而将殷墟的神秘面纱再揭开了一层。

楚孑正听一旁的日本教授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只见屠銮教授的神色更加不快了。

然后,他也没€€想到屠銮教授也下到了探方内侧,静静听了一会,忽然开口€€:“楚孑,你来分€€辨一下这里遗址文化层的分€€层情况吧。”

此话一出€€,日本教授应该立马给自己的学生翻译了一边,探方里忽然寂静了,所€€有霓虹国学生的视线都看向楚孑。

楚孑还没€€来得及答应,就见秦铎也下来了,悄咪咪€€了€€屠教授的袖子,低声道:“这会不会有点难为小楚了啊?”

要知道,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考古学本科生来说,第一次来工地就能说出€€文化层的分€€层情况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更别提楚孑他还是个二专业的学生了,还当着€€一班外国人面,所€€以秦铎才觉得这么€€紧张。

但屠銮却抬了抬袖口€€,看向楚孑:“这种€€基本功不过关,我也不留你了。”

一帮霓虹国学生听完这话更兴奋了,带着€€点进展但又幸灾乐祸的表情看向楚孑。

这种€€突如其来的压力,哪个学生不懂啊!

楚孑长舒了两口€€气,凝了凝神。

虽然这很难,但他也没€€有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毕竟当初谁都说大一想发CSSCI是天€€方夜谭,但他不也发了吗。

楚孑开始冷静观察起探方的剖面。

同一时间€€,他的脑海中€€也在飞速运作,把之前看过所€€有的关于新乐遗址的信息都找了出€€来。

正当秦铎想给他一点提示的时候,楚孑直接开了口€€:“这第一层,也就是所€€谓的上文化层,出€€土了极为少量的双鱼纹青铜器,还有列蹀,也就是类似项链的饰品,还有些陶器等等,所€€以这一层并€€不是单一的文化层。”

楚孑见周围的霓虹学生都一脸不明所€€以,而自家€€秦铎和屠教授都是一脸松了口€€气的表情,又解释道:“双鱼纹青铜器和列蹀都是女真族常见的器具,而在宋代的时候,东北地区被称为‘金国’,正是女真族掌控的,后来的陶器则带有很明显的明清特色,所€€以是融合了这几个时代的文化层,我猜想很可能是由于近一千年以来因为河流泛滥形成的淤积层。”

秦铎听完,暗暗给楚孑比划了一个大拇哥。

楚孑放心片刻,又继续说道,“第二层是中€€文化层,土质像是黑褐色亚黏土,想来应该是新石器末期的,也正是在这一层中€€有大量的石器、陶纺轮等等器物。”

“这一层应该是距今三千至四千年左右沼泽发育泥炭层,对吧?”

秦铎认真地点了点头:“没€€错!”

看来屠銮选这孩子当学生是有原因的,这份功底真的很了不起!

楚孑又蹲下观察了片刻,方才开口€€:“这第三层应该是最难发掘的,因为泥土成分€€十分€€复杂,能见到里面含有贝壳和大量的动物骨骼,不过我不是研究古生物的,看不太出€€这骨骼属于什€€么€€生物。”

“不过,因为第二层中€€完全不含贝壳等等,所€€以还是能分€€的出€€来,如果要说点别的,应该可以说这层中€€的骨骼类保存的都不错,因为有这么€€多贝壳的存在,能减缓骨骼类的降解。”

秦铎眼睛都瞪大了:“这你怎么€€都知道啊?”

楚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原本是理科生。”

“可以的,”秦铎拍了拍楚孑的后背,“幸亏我们屠教授先把你抢走了,不然你要是跑去学更冷门的古生物学就坏了!”

“还有最后一层呢,”屠銮教授的脸上看不出€€开心,但站着€€的姿势放松了不少,“最后一层有什€€么€€?”

通常,因为文化层堆积的最后一层都是年份最久远的一层,所€€以能确定它的情况很难,这也是最考验基本功的时候。

但楚孑只是稍稍思索片刻便回答:“这是生土层,土质土色是纯净的黄色细沙,应该距今一万年左右了,可能是全新世早期的平原阶地吧?”

屠教授听完,微微点了点头:“还算像话。”

楚孑这才松了口€€气。

刚刚他脑筋飞转,说完这一通都感觉自己缺氧了。

但因为新乐遗址的土层还是比较好€€分€€类的,叠加的状态并€€不算多,所€€以他才能说出€€来。

要是更复杂一点,可能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指点才能作答了。

而划分€€完年代层,楚孑也对这里有了新的认识。

一片土地到底要经过多少变迁,才能变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呢?

上面又有多少祖先的汗水、泪水、足迹,才能演化出€€此种€€模样呢?

只是过去的一百年里,这片土地就经历了无数变迁,而在更远的时光中€€,她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考古学的有趣之处,大抵就是如此吧。

向下,也是向前。

楚孑正想着€€,只听见周围响起了一阵掌声。

他看到旁边的霓虹国学者€€都换上了一副崇敬的表情。

但楚孑并€€没€€有理会这些人的神色,只是兀自攀上了隔梁,望向远处。

他现€€在心中€€所€€想,秦铎、屠銮教授以及在这里工作的数十位华国田野考古的学者€€也许能懂。

可是这些外国人或许永远不懂。

他也无法进行任何解释,因为这是只有华夏民族才能理解的热忱。

他的心中€€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了一句话。

起先只是好€€奇,但现€€在,他可能真的喜欢上考古了。

第77章

秦铎先€€爬上€€了隔梁, 然后把屠銮教授和楚孑拉了上€€来。

屠銮老手一摊,伸向楚孑,楚孑方才会意, 把那把手铲递了回去。

屠銮教授随身掏出手帕,仔仔细细擦了一遍手铲, 才把它放回自己的包里。

这应该也是老一辈的习惯吧。楚孑想。

秦铎见楚孑出神的样子, 戳了戳他的后背, 问€€道:“在€€想什么呢?”

“啊, ”楚孑回过神, 笑笑, “就觉得考古还挺有意思的。”

“是啊,田野发掘却是有意思,”秦铎双手垫在€€后脑勺,“我想就是别的专业的人过来,玩一次挖土, 也会爱上€€考古的。”

“哼。”屠銮教授冷不丁嗤了一声€€。

二€€人看€€向屠銮教授,经过这么一天€€的相€€处, 楚孑已经基本明白屠銮教授的说话方式了, 所以€€也没主€€动问€€, 就静静等着他说话。

屠銮指指不远处的一辆厢式小€€货车,低沉说道:“考古的另一半,这才开始。”

秦铎明白屠教授的意思,替他解释道:“楚孑同学,跟我们一起去工作站看€€看€€吧。”

“工作站?”这对楚孑来说倒是个陌生的领域。

就算在€€各类纪录片之中,也鲜少有对工作站的描绘。

于€€是三人又骑上€€车, 原路返回。

而这次新乐遗址的新遗址发掘工作的工作站就设立在€€新乐遗址博物馆。

虽然能住在€€博物馆的房间内,但条件也的确说不上€€有多好, 十六个人的大房间,每天€€五公里左右的往返路程。

楚孑都觉得这样骑车有点疲惫,但屠銮教授却毫无抱怨,俨然习惯了这种生活。

经过几天€€的往返,楚孑也几乎适应了这种通勤。

而和€€十六个考古人一起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除了他临床的那位大哥有点脚臭之外,这里的环境也称得上€€是舒适了。

而这片遗址的发掘工作也已经进行到了收尾的阶段。

收尾就是俗称的整理资料阶段,起初楚孑觉得这没什么太难的,但跟着帮了两€€天€€忙,这才明白了屠教授所说的,考古工作的另一半才刚开始是什么意思。

首先€€就是出土文物非常多,如果当天€€的发掘记录没有完整的记下来,并整理完毕,那么就会堆到第二€€天€€,越堆越多,所有的资料就都乱套了。

而楚孑也才发现,原来考古学并不全是那种挖掘出好东西的兴奋感,其实好大一块时间都是蹲在€€库房里整理各种各样的陶片。

每天€€都有上€€百片陶片被运送过来,不只要点数,还得拼图,看€€看€€陶片都是属于€€什么器具的。

也是在€€这个步骤,楚孑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敌人”

€€€€陶片统计表。

别看€€只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但其中却蕴含了巨大的考验。

第一步就是要把陶片分类。

大多数陶片都属于€€“夹砂陶”,但也有些属于€€泥质陶,而泥质陶又分成印纹硬陶、印纹软陶、磨光陶和€€彩陶。

在€€这个基础上€€,每个陶片上€€面€€还有不同的纹饰,能看€€清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登记汇总。

陶片的纹路也绝非只有几种,能叫得上€€名€€的就有绳纹、条纹、曲折纹、鱼鳞纹等等……

这还只是夹砂陶的纹路,泥质陶的纹路则更是多如满天€€繁星。

一起整理库房的还有几个还没毕业的研究生。

负责运送陶片的人经常逗他们玩,问€€:“怎么样?还觉得考古好玩吗?”

他们这帮人也只能咬着牙回答:“好玩,真好玩,下辈子还来玩消消乐。”

正所谓“嫁人莫嫁考古郎,穷困潦倒,梦里住洋房,天€€天€€就排小€€陶片,不赚钱,愁断肠。”*

有的时候,楚孑盯着陶片盯久了,再€€抬头,觉得这世界都是带着纹路的。

就像是梵高的画一样。

虽然东北的户外还算的上€€是凉快,但狭窄的库房却待的并不舒服,而且大多数时间还得猫着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