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5 【精神】 第二十章
法比安摇摇头,把雷鬼发辫揉成了难看的几小团。他的脑袋疼得可怕。他躺在床上,对着桌上他刚好还能看见的镜子做了几个鬼脸。
隔了一段距离放着的是所谓的“半成品”,法比安的导师坚持要这么称呼它。宽大的画布上,左边三分之二涂着绚丽的金属喷漆和明艳而单调的丙烯颜料,右边三分之一则覆满了鬼魂般的字母、模糊的铅笔线条和炭笔画。他对这幅作品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创作动力,尽管看见自己又能开始创作,他还是有些骄傲的。
这是为了九十年代而作的装饰抄本[1],字母是由中世纪书法和当代涂鸦精细合成的。整个画面宽两米半,高一米八,只由三行文字构成:有时候我想让自己迷失于信仰中,丛林音乐是我唯一想皈依的宗教,因为在鼓打贝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想出了一个以“S”开始的单词起首[2],因为描绘这个字母能带来极大的乐趣。他把“S”画得很大,包在一个匣子里,周围是大麻叶、扬声器和现代化的奴隶:粗仔和女孩。这是个复杂的戏仿作品,像是修道院艺术的呆板僵尸在凯斯·哈林[3]或其他某位纽约地铁艺术家手上还阳的效果。其他文字大部分是暗色的,但不是黯淡无光的黑色,而是穿插了霓虹条纹,并且被俗艳的涂料框在中间。警察在文字下方的角落里逡巡,仿佛抄本中的魔鬼:撒旦本人。但这年头你必须讽刺性地使用口号式的符号。法比安懂得规则,也懒得不去遵从规则,因此爬出深渊的魔鬼显得很可笑,是圣安东尼的最可怕的噩梦与甜甜背的综合体[4]。
右上方还没画出来的是一群舞者,是身处令人消沉的都市泥淖(画面中央单调的灰色迷宫)的朝圣者,他们正在寻觅道路离开,要去鼓打贝司的天堂。舞蹈的动作非常激烈,但他尽量让这些人的脸孔看起来像是来自他所嘲弄的古老图画:平和、愚钝、呆板。他记得自己热切地向讲师解释道,这是因为个人主义在丛林音乐俱乐部里并不比13世纪的教堂更受欢迎。这就是他喜爱丛林音乐的原因,但他也因此产生了挫折感,有时候甚至令他恐惧。这几句模棱两可的文字也有同样的起因。
他总在撺掇娜塔莎录制一首真正具有政治意义的歌曲,但娜塔莎始终在推脱,声称她对政治不感兴趣,这让法比安分外恼火。因此,在他找到其他肯帮忙的人之前,他打算继续施以情感攻势。因此就有了中世纪,他曾经这样解释道。在俱乐部展示富裕和格调的必要性,与在其他任何场合展示隆重礼节一样浮夸,一样索然乏味。而DJ们所受到的敬畏则无异于封建领主。
一开始,他的导师支支吾吾,听起来这个作品对他没有什么说服力,直到法比安暗示说导师不赞赏丛林音乐在现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性为止,这终于让导师点头认可了。艺术大学的所有讲师都宁可去死,也不愿承认他们与年轻人的认知之间存在代沟。
尽管正在创作的这幅《丛林礼拜》让他备感骄傲,但他就是没法集中精神作画。
除了他失踪了的两位友人,他无法集中精神思考任何事情。先是绍尔,消失在了可怖的暴力和神秘事件构成的烟雾中,然后是凯伊,他的失踪不那么戏剧化,但同样神秘。法比安还没法让自己真心为凯伊担忧,虽说他已经至少有两个星期没有见过凯伊了,也许还更久。他挺担心,但凯伊这家伙生性迷糊,没什么目标,跟谁都和蔼可亲,实在想象不出他会惹上任何麻烦。然而,事情依然令人困惑和烦恼。似乎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包括与他同住一套公寓的人,他们已经开始为凯伊的那份房租操心了。
而现在,他似乎连娜塔莎都要失去了。法比安恼怒于这个念头,在床上翻个身,生起了闷气。他对娜塔莎很愤怒。娜塔莎平时就很痴迷于她的音乐,但要是做得顺手的话,那就更是无以复加了。她和皮特合作的音乐让她异常兴奋,法比安觉得皮特这人太过奇怪,没法喜欢他。娜塔莎正在制作带到“丛林惊骇”去的曲目,这个派对即将在大象与城堡的某处举办。她有好几天没给法比安打电话了。
他想到,正是绍尔的离开导致了所有这些事情。绍尔很难算是这个社交集团的领袖,但自从他在监狱中神奇脱逃以后,某种维系法比安与众人友谊的东西也消散了。法比安变得孤身一人。
他深深地怀念绍尔,同时也很生名称的气。他对他的所有朋友都很生气。他对娜塔莎生气,是因为娜塔莎没有意识到他需要她,没有放下她那该死的编曲机,跟他谈谈绍尔的事情。他相信娜塔莎肯定也想念绍尔,但身为一名彻头彻底的控制狂,她不愿意跟别人探讨这件事情。她只会忽然拾起话题,转弯抹角地间接影射两句,紧接着又拒绝继续谈下去。不过,她总是很有耐心地听法比安说话。她喜欢打破所谓的社会契约,不去跟其他人交流不安全感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对于娜塔莎来说,沟通永远是单向的。她既不知道也不关心这夺去了多少法比安的力量。
至于绍尔——法比安对绍尔很生气。这位朋友始终不跟他联系,法比安很是讶异。他明白绍尔的生活中肯定发生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因此才要如此彻底地跟法比安断绝关系,但这依然让他很受伤害。他绝望地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法比安有时候会害怕绍尔是不是已经死了,警方杀害他以后,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来减少怀疑。或者,绍尔会不会卷入了什么巨大的阴谋之中——三合会的模糊印象在法比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还有黑手党的伦敦分舵,还有上帝才知道的什么组织——结果被例行公事地除掉了。
一般而言,这似乎是最有可能性的解释,唯有如此方可解释两名警察的死亡和绍尔的脱逃,但法比安无法相信他会对朋友卷入这样的事情一无所知。太欠缺说服力了。接着,他被迫开始考虑绍尔杀害了那两个警察的可能性——还有他的父亲,但法比安不相信,绝对不相信——可话又说回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法比安环顾房间里他的四周,一个垃圾场:油画、唱片封面、衣物、CD、海报、杯子、包装纸、尘土、纸张、书籍、笔记簿、画笔、帆布、供雕刻用的玻璃碎片、盘子、明信片、剥离的墙纸。他很孤独,而且怒气冲冲。
场景过于熟悉,娜塔莎没有太在意。对她而言,这是一块白板[5],一块白色的空间,她可以将她的曲调放置其中。她已经盯着它看了那么多个钟头,那么多天,特别是在绍尔消失和皮特出现之后,她达到了类似于禅定的超越境界。她将此处的种种特征在脑海里转录为了虚无。
首先是俗丽的网眼窗帘,总让人想起旧房客,她都懒得除掉它。窗帘微微飘动,一片亘古不变的白色,带着摇曳的边角。隔着薄纱能看见树木,窗外恰好是树枝与树干分道扬镳的高度。冬天剥光了树叶,黑色枝干仿佛鸟爪。一层窗帘,然后是扭曲的木节,黑乎乎的,错综复杂,是由或细小或粗大的枝条随意构成的格状图案。再往外则是路灯。
天黑后,遇到下雨的时候,她就坐在窗口,把脑袋从网眼窗帘底下伸出去,透过外面那棵树望着路灯。灯光穿过密集的枝叶,点亮了每条树枝的内侧,路灯四周是小小一圈被照亮的树木,成百上千个微细的湿润区域反射着光线。娜塔莎移动头部,路灯的光环跟着她在树木背后移动。那盏路灯仿佛一只肥胖的蜘蛛,坐在树木织成的蛛网中间。
现在是白天,路灯也化为虚无,只是窗帘外另一个失去了形体的物件,娜塔莎哪怕盯着看也注意不到它。再过去是马路对面的房屋。孩童的卧室,狭小的书房,厨房。屋顶,石板仿佛得了贫血症,粗糙的红色屋顶对于房间里的人而言是隐形的。屋顶背后是高高耸立的地标建筑,楼宇直插西伦敦的天际,粗笨而巨大,让人敬畏。高楼背后的天空遍布阴云,云团随风疾行,细部不停扭曲、转动、消亡,但总体却从不改变。
娜塔莎对这幅立体布景的每个部分都烂熟于心。要是遗漏了什么东西,或者有哪儿不一样了,她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但此刻它正是平时应有的模样,因此她什么也没有见到。娜塔莎详细列出了眼前场景的各种特性,让它从眼前消失了。
有时候,她觉得自己能飘进那些云朵里。
她觉得自己无拘无束。
她想到绍尔,但她也想到了贝司线,她琢磨着绍尔的下落,听见一首令人眩晕的曲子在脑海里不请自来。不知道皮特去哪儿了。她想听皮特的笛声。该往《风城》里添加几层音色了。她意识到自己无法正常思考。她最近这些日子一直缺少安全感和使命感。她只想再多听听长笛演奏的音乐。
尽管已经简朴到了这个地步,但娜塔莎还想去掉房间里所有不必要的物品:床、电话、枕头旁边的杯子。她想关上门,抛下住处之外的整个世界,只是盯着那扇窗户看,盯着那幅场景看,透过窗帘这幅奶白色的稀薄屏障看。她不想听任何其他的声音,只想听街道上的喃喃低语和她的编曲机编织的旋律,随心所欲地制作《风城》。
几周前,法比安打来电话的时候,她说起了这首曲子,那家伙居然敢取笑:豆子吃太多了吧[6],或者类似的什么白痴玩笑。她突如其来地结束了那番通话,放下话筒之后,她咒骂着法比安,说他的愚蠢和迟钝实在没救了。即便她知道法比安错得有多么离谱,她心中有一部分还是想不偏不倚地评估法比安的评论,想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她对法比安的看法有些动摇。大概非得让他亲耳听听才行,娜塔莎最后大度地下了结论。
听见“风”这个字眼,法比安总要想起小时候的愚蠢笑话,娜塔莎对这种幼稚的粪便情结提不起半分兴趣。那是男孩子的把戏。怎么能让法比安明白她如此命名的初衷呢?娜塔莎演奏它、调整它、让它达到至美境界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胸口被挖空了。
开始的时候,是一小截钢琴乐,出自一首假模假式的新贵摇摆[7]破烂。她拆卸这段音乐的手法过于激烈,甚至都剥夺了其中的人性化元素。这与她平时的手法有些不同。钢琴这种乐器一般只能毁坏丛林音乐,让她想起妓院和愚蠢的伊比萨俱乐部。在这里钢琴却变成了工具,威胁着要毁灭全世界与人类有关的所有东西。悲伤和忧郁同样深切,但也异常可怕。钢琴试图回忆抑郁症,呈现的手法像是要求得到首肯。是这样吗?是这种悲哀吗?旋律这样问。我记不起来了。在钢琴的乐声底下,她悄然潜入,以潜意识的高度混入了几分之一秒的静电噪音采样。
她花费很长时间寻找这种静电噪音,在收音机的各个波段录制了大量的声响,但又一一拒之门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于是一把抓住,完全按照她的意愿加入创作。她在此处暗示着它的存在。
钢琴乐段周而复始地播放几遍,每次反复间都有明显的间隔,撕裂着音乐,在这之后,鼓点轰然响起。鼓点一开始完全出自小军鼓,速度很快,宛如梦幻。紧接着,像是合唱的声音骤然涌出,继而消解为电子乐队的编配,那是捏造出的情感,是对感情的失败寻求。
接下来,贝司线。
极简主义的编曲:一下单独的砰然巨响,停顿,再一下砰然巨响,停顿,再一下,更长的停顿……双重的砰然巨响,然后回到起点。娜塔莎开始在这底下断断续续地添加静电噪音,维持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无规律地循环播放它们,直到静电噪音变成了鼓点底下恒定而不停变化的副歌。单调的干涉音波听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即将破开白噪音而出。她对那个静电噪音采样极为骄傲:她在短波上找到一个电台,然后略微偏开,让噼啪噪音的波峰和波谷渴望着寻求接触,但却一次接一次失败,它一方面可成为有序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可以只是被归为背景噪音。
电波存在的目的是沟通。但在此处却失败了,它叛变了,和钢琴一样忘记了本来目的,而人类无法占据这座城市。
因为当娜塔莎聆听的时候,这首歌就是一座城市,她以极高的速度穿行于正在崩溃的巨大建筑物之间,所有的东西都是灰色的,高耸入云,硕大无朋,都已坍塌,颜色斑驳,空无一人,没有了主人。娜塔莎小心翼翼地给这幅画面上色,花了很长时间创造它,在音轨中加入了上百个关于人性的暗示,暗示人性无法成功,都是死胡同和失望。
等她将听众拉入那座城市之后,等他们感觉到了孤独之后,娜塔莎引入了“风”。
长笛的声音骤然喷发,嘲笑像在说话的静电噪音,这是她偷师于斯蒂夫·莱希某张专辑的手法——天晓得她是在哪儿听到的——斯蒂夫·莱希在曲目中让小提琴模仿人声。静电噪音滚滚前行,鼓点滚滚前行,失魂落魄的钢琴声滚滚前行,静电噪音起落之间,笛声总会颤抖着出现片刻,仿佛一个尖锐的回声,然后马上消失。一股股“风”将垃圾扫下街面。然后再来一次。笛声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直到两簇笛声同时现身,互相较劲。一股又一股的风逐渐加入,不协和的声音模仿的是在大自然中举头并进的力量,半是音乐,半是野生——是人工的造物,是注释说明,是闯进这个城市的入侵者,轻蔑地改变了城市的形状,依照它的意愿雕刻着这座城市。长笛奏出的漫长低泣从后赶上,吹过所有的东西,这是唯一持之以恒的声音,在它的恐吓和贬抑之下,其他声音的效果相形见绌。静电噪音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不见了,被笛声夷为平地。钢琴声不见了,一个个颤音相继离场,到最后只剩下单独的音符,如节拍器一般消磨着时间,紧接着连这个音符也消失了。曲折离奇的笛声取代了一切,剩下的唯有这阵飓风。长笛、白噪音、小军鼓和贝司线,这个荒芜节奏的结构坚不可破,绵延伸展了很长时间。
这就是“风城”,一个巨大的都市,荒芜而破败,孤独而混乱,直到空气中掀起海啸淹没了它,长笛如龙卷风般清理了它的街道,嘲弄着路上遇到的那些可怜的人类遗迹,将它们像是风滚草般吹走,到最后唯有城市傲然挺立,所有的垃圾都被清理干净。电波的鬼魂,空洞声音的平直延续,宣告着人类的消亡。商业大道、公园、城郊和市中心都被“风”所占领、占据和占有。这是“风”的财产。
这就是《风城》,这就是引得法比安发笑的标题。
自从法比安开了那个玩笑之后,她就再也没法跟他说话了。
皮特真的理解她。事实上,听完这首曲子的片段之后,他告诉娜塔莎,她理解他,她真的理解他。
皮特以无以复加的热情爱着这首曲子。全世界都被风所占有的点子大概很吸引他。
韦利斯登的那套狭小公寓已经成了克罗利做梦时的固定场景。公寓乏味的建筑结构不再能够糊弄住他了。这地方是台发电机,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恐怖。
他蹲在那里,俯视又一张被毁坏了的脸孔。
狭小的公寓里,溢满暴力。这儿存在某种巨大的吸引力,诱使人们犯下凶暴和血腥的罪孽。克罗利觉得自己被卡在了什么恐怖的时间循环之中。又是相同的事情,他想着,低头凝视脚边那张被摧毁了的血肉模糊的脸。
他见过摔死在草坪上的绍尔的父亲,那肯定是第一次。没错,绍尔的父亲不像眼前受害人这样,被有条不紊地砸成了肉泥。他或许是在逃离这套公寓。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受到的伤害才没有这么严重。他在空气中闻到了味道,知道如果留下来的话,不但会死,而且会被碾得稀烂。他不想像虫豸一般死去,因此拖着自己的身体撞出窗户,寻求人类应有的死法。
克罗利摇摇头。他的锋刃也在变钝,这不是他能控制的。又是相同的事情啊。
然后是巴克,另一张被摧毁的面容,还有佩奇,以不可能的角度扭头向后看。
现在,又有一个人在祭坛上遭受了残害。女孩仰面躺在地上,周围的地面满是血污。她的脸向内弯曲,像是装了个铰链。克罗利抬头望向门框。从木制门框上的某一块区域开始,血液、唾液和黏液呈放射性迸发,她的脸就是被猛地推向了那个地方。
克罗利模糊记得,躺下睡觉的时候,责任感催促着他走进深夜里黑洞洞的走廊。他总是站在客厅中间,就是此刻他所在的位置,一次又一次地扭头去看背后,就像是追赶尾巴的小狗,他无法定住身形,因为他知道一旦站住不动,就会有什么东西扑上来砸烂他的脸膛……
他在梦中从没见过绍尔。
贝利推开一群不知所措的制服警察,走进房间。
“长官,到处都没有任何异常。只有这个,只有这儿。”
“赫林找到了什么线索吗?”他问。
“他还在跟今天早晨接到电话去了巴士车站的制服警察谈。许多辆巴士被破坏了。还有门卫,他们认为他并非死于插在眼睛里的玻璃,而是被一根细长的棍子打中了头部。”
“又是那根不寻常的棍子,”克罗利沉思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细了。大家更喜欢能够痛击对方的器具。当然了,如果你和咱们这位疑凶一样强壮的话,那越细就越是好。接触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长官,是不是咱们那位凶手?”
克罗利看着他。贝利的神情很困惑,甚至有些非难的意思。克罗利看得出,贝利觉得他的上司正在丧失理智。这些罪案的怪异特性对贝利的影响与对克罗利的大相径庭。贝利被推向那种攻击性强烈的教条式常识观点,一门心思只想捉拿绍尔归案,拒绝被眼前的血腥现场慑服或吓倒。
“怎么了?”克罗利追问道。
“您怎么有点儿信心不足,长官?能说说你认为不是杰拉蒙德的理由吗?”
克罗利有些恼火,像在驱赶蚊子似地摇摇头,掀起一阵小风。贝利没敢再开口。
没错,我有充足的理由,克罗利心想,因为我亲自讯问过他,亲眼见过他。耶稣在上,看看他吧,他做不出这种事情。即便是他干的,也是有什么事情在我讯问他之后的那天夜里改变了他,彻底改变了他,让他不再是我见到过的那个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观点依然正确,绍尔·杰拉蒙德不是凶手,我才不在乎你和赫林怎么想呢,你们这两个愚笨的混账东西。
所有事情都对不上。杀死西林街车站那个门卫的人,显然就是早先杀死那两名警察的凶手,眼前这位血肉模糊的姑娘也死在他手上。可是,警察接到电话赶往车站的时候,距离泰拉贡大楼的住户报告楼上传来可怕的叫喊和撞击声仅有几分钟而已。西邦尔公园与韦利斯登相隔太远,区区几分钟不可能赶得到。因此,砸碎了巴士车的玻璃,并且将玻璃插进那可怜男人眼睛的家伙,也就不可能是杀害这个女人的凶手了。
赫林和贝利当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有人搞错了时间而已。韦利斯登的这些人肯定迟了半个钟头报信。或者是西林街的那些人搞错了,或者双方各自搞错了一刻钟,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至于那么多人怎么会同时搞错相同长度的时间,呃,长官,如果不是这样,你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克罗利当然没有别的解释。
有报告说,绍尔(或者其他什么人)毁坏巴士的时候,从车库里传来了音乐声,这一点非常吸引克罗利的注意力。这部分报告含混不清,大致是说当时响起了一种尖厉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播放长笛或风笛的录音。绍尔可不是音乐家。克罗利知道得很清楚,尽管绍尔好像是某种舞蹈音乐的狂热爱好者,绍尔那位沉默寡言的朋友娜塔莉玩的就是那种音乐。那么,风笛又是怎么回事呢?
克罗利想象得出大众将为绍尔编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绍尔变成了连环杀手。因此,绍尔需要他的仪式,比方说返回此处,返回他犯下第一桩凶案的现场,这个让他精神错乱的地方。至于在杀人现场(比方说巴士车站)播放音乐,除了仪式化的行为之外还能有其他解释吗?也许他在地下杀死那位仍未辨明身份的受害者时也播放了音乐——尽管克罗利尚无法确定那是否也是系列凶案上的一环。公共运输工具这个共同之处只能加深对绍尔的怀疑。
那么,绍尔为何不再痴迷于舞曲了呢?他为何开始播放被大部分听到的人描述为民谣的音乐呢?当然了,这些疑点都并非无懈可击,当然了……
然而,克罗利还是忍不住认为,在巴士车站播放音乐的另有其人。为什么不可能呢?为什么非得是绍尔呢?假如有其他人在用这种彻底不合绍尔口味的音乐嘲笑他呢?
克罗利忽然站了起来。一根细长轻巧的棍子。金属质地:击打处明确显示出这一点。是凶手紧紧抓住的某样东西,他不止一次地使用过它。从一个罪案现场带到另一个。看情形他还在现场演奏了音乐。
“贝利!”克罗利叫道。
大块头出现了,他对上司还是既不耐烦又恼火。
克罗利新提出的问题更是让他猛翻白眼。
“贝利,绍尔的朋友中有会吹长笛的吗?” [1] 装饰抄本(illuminated manuscript):全称“泥金装饰手抄本”,是手抄本的一种,内容通常与《圣经》有关,内文由精美的装饰来填充,例如经过装饰性处理的首字母和边框。泥金装饰图形则经常取材自中世纪纹章或宗教徽记。
[2] “有时候”在英语中是“Sometimes”。
[3]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80。美国著名街头绘画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
[4] 圣安东尼(St.Anthony)典故可见Max Ernst和达利的两幅同名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画面中充满可怖怪物。甜甜背(Sweet Sweetback)典出1971年美国电影《甜甜背的恶棍之歌》,充满了黑人文化元素。
[5] 白板(tabula rasa):约翰·洛克的哲学理论中所提出的没有形式、没有特征的心灵。
[6] 《风城》原文为Wind City,其中的wind在英语中亦有胃肠胀气的意思。
[7] 新贵摇摆(swingbeat):new jack swing,一种混合音乐类型,结合了嘻哈乐和节奏蓝调。
《沙丘》六部曲合集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猎魔人》合集
隔了一段距离放着的是所谓的“半成品”,法比安的导师坚持要这么称呼它。宽大的画布上,左边三分之二涂着绚丽的金属喷漆和明艳而单调的丙烯颜料,右边三分之一则覆满了鬼魂般的字母、模糊的铅笔线条和炭笔画。他对这幅作品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创作动力,尽管看见自己又能开始创作,他还是有些骄傲的。
这是为了九十年代而作的装饰抄本[1],字母是由中世纪书法和当代涂鸦精细合成的。整个画面宽两米半,高一米八,只由三行文字构成:有时候我想让自己迷失于信仰中,丛林音乐是我唯一想皈依的宗教,因为在鼓打贝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想出了一个以“S”开始的单词起首[2],因为描绘这个字母能带来极大的乐趣。他把“S”画得很大,包在一个匣子里,周围是大麻叶、扬声器和现代化的奴隶:粗仔和女孩。这是个复杂的戏仿作品,像是修道院艺术的呆板僵尸在凯斯·哈林[3]或其他某位纽约地铁艺术家手上还阳的效果。其他文字大部分是暗色的,但不是黯淡无光的黑色,而是穿插了霓虹条纹,并且被俗艳的涂料框在中间。警察在文字下方的角落里逡巡,仿佛抄本中的魔鬼:撒旦本人。但这年头你必须讽刺性地使用口号式的符号。法比安懂得规则,也懒得不去遵从规则,因此爬出深渊的魔鬼显得很可笑,是圣安东尼的最可怕的噩梦与甜甜背的综合体[4]。
右上方还没画出来的是一群舞者,是身处令人消沉的都市泥淖(画面中央单调的灰色迷宫)的朝圣者,他们正在寻觅道路离开,要去鼓打贝司的天堂。舞蹈的动作非常激烈,但他尽量让这些人的脸孔看起来像是来自他所嘲弄的古老图画:平和、愚钝、呆板。他记得自己热切地向讲师解释道,这是因为个人主义在丛林音乐俱乐部里并不比13世纪的教堂更受欢迎。这就是他喜爱丛林音乐的原因,但他也因此产生了挫折感,有时候甚至令他恐惧。这几句模棱两可的文字也有同样的起因。
他总在撺掇娜塔莎录制一首真正具有政治意义的歌曲,但娜塔莎始终在推脱,声称她对政治不感兴趣,这让法比安分外恼火。因此,在他找到其他肯帮忙的人之前,他打算继续施以情感攻势。因此就有了中世纪,他曾经这样解释道。在俱乐部展示富裕和格调的必要性,与在其他任何场合展示隆重礼节一样浮夸,一样索然乏味。而DJ们所受到的敬畏则无异于封建领主。
一开始,他的导师支支吾吾,听起来这个作品对他没有什么说服力,直到法比安暗示说导师不赞赏丛林音乐在现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性为止,这终于让导师点头认可了。艺术大学的所有讲师都宁可去死,也不愿承认他们与年轻人的认知之间存在代沟。
尽管正在创作的这幅《丛林礼拜》让他备感骄傲,但他就是没法集中精神作画。
除了他失踪了的两位友人,他无法集中精神思考任何事情。先是绍尔,消失在了可怖的暴力和神秘事件构成的烟雾中,然后是凯伊,他的失踪不那么戏剧化,但同样神秘。法比安还没法让自己真心为凯伊担忧,虽说他已经至少有两个星期没有见过凯伊了,也许还更久。他挺担心,但凯伊这家伙生性迷糊,没什么目标,跟谁都和蔼可亲,实在想象不出他会惹上任何麻烦。然而,事情依然令人困惑和烦恼。似乎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包括与他同住一套公寓的人,他们已经开始为凯伊的那份房租操心了。
而现在,他似乎连娜塔莎都要失去了。法比安恼怒于这个念头,在床上翻个身,生起了闷气。他对娜塔莎很愤怒。娜塔莎平时就很痴迷于她的音乐,但要是做得顺手的话,那就更是无以复加了。她和皮特合作的音乐让她异常兴奋,法比安觉得皮特这人太过奇怪,没法喜欢他。娜塔莎正在制作带到“丛林惊骇”去的曲目,这个派对即将在大象与城堡的某处举办。她有好几天没给法比安打电话了。
他想到,正是绍尔的离开导致了所有这些事情。绍尔很难算是这个社交集团的领袖,但自从他在监狱中神奇脱逃以后,某种维系法比安与众人友谊的东西也消散了。法比安变得孤身一人。
他深深地怀念绍尔,同时也很生名称的气。他对他的所有朋友都很生气。他对娜塔莎生气,是因为娜塔莎没有意识到他需要她,没有放下她那该死的编曲机,跟他谈谈绍尔的事情。他相信娜塔莎肯定也想念绍尔,但身为一名彻头彻底的控制狂,她不愿意跟别人探讨这件事情。她只会忽然拾起话题,转弯抹角地间接影射两句,紧接着又拒绝继续谈下去。不过,她总是很有耐心地听法比安说话。她喜欢打破所谓的社会契约,不去跟其他人交流不安全感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对于娜塔莎来说,沟通永远是单向的。她既不知道也不关心这夺去了多少法比安的力量。
至于绍尔——法比安对绍尔很生气。这位朋友始终不跟他联系,法比安很是讶异。他明白绍尔的生活中肯定发生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因此才要如此彻底地跟法比安断绝关系,但这依然让他很受伤害。他绝望地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法比安有时候会害怕绍尔是不是已经死了,警方杀害他以后,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来减少怀疑。或者,绍尔会不会卷入了什么巨大的阴谋之中——三合会的模糊印象在法比安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还有黑手党的伦敦分舵,还有上帝才知道的什么组织——结果被例行公事地除掉了。
一般而言,这似乎是最有可能性的解释,唯有如此方可解释两名警察的死亡和绍尔的脱逃,但法比安无法相信他会对朋友卷入这样的事情一无所知。太欠缺说服力了。接着,他被迫开始考虑绍尔杀害了那两个警察的可能性——还有他的父亲,但法比安不相信,绝对不相信——可话又说回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法比安环顾房间里他的四周,一个垃圾场:油画、唱片封面、衣物、CD、海报、杯子、包装纸、尘土、纸张、书籍、笔记簿、画笔、帆布、供雕刻用的玻璃碎片、盘子、明信片、剥离的墙纸。他很孤独,而且怒气冲冲。
场景过于熟悉,娜塔莎没有太在意。对她而言,这是一块白板[5],一块白色的空间,她可以将她的曲调放置其中。她已经盯着它看了那么多个钟头,那么多天,特别是在绍尔消失和皮特出现之后,她达到了类似于禅定的超越境界。她将此处的种种特征在脑海里转录为了虚无。
首先是俗丽的网眼窗帘,总让人想起旧房客,她都懒得除掉它。窗帘微微飘动,一片亘古不变的白色,带着摇曳的边角。隔着薄纱能看见树木,窗外恰好是树枝与树干分道扬镳的高度。冬天剥光了树叶,黑色枝干仿佛鸟爪。一层窗帘,然后是扭曲的木节,黑乎乎的,错综复杂,是由或细小或粗大的枝条随意构成的格状图案。再往外则是路灯。
天黑后,遇到下雨的时候,她就坐在窗口,把脑袋从网眼窗帘底下伸出去,透过外面那棵树望着路灯。灯光穿过密集的枝叶,点亮了每条树枝的内侧,路灯四周是小小一圈被照亮的树木,成百上千个微细的湿润区域反射着光线。娜塔莎移动头部,路灯的光环跟着她在树木背后移动。那盏路灯仿佛一只肥胖的蜘蛛,坐在树木织成的蛛网中间。
现在是白天,路灯也化为虚无,只是窗帘外另一个失去了形体的物件,娜塔莎哪怕盯着看也注意不到它。再过去是马路对面的房屋。孩童的卧室,狭小的书房,厨房。屋顶,石板仿佛得了贫血症,粗糙的红色屋顶对于房间里的人而言是隐形的。屋顶背后是高高耸立的地标建筑,楼宇直插西伦敦的天际,粗笨而巨大,让人敬畏。高楼背后的天空遍布阴云,云团随风疾行,细部不停扭曲、转动、消亡,但总体却从不改变。
娜塔莎对这幅立体布景的每个部分都烂熟于心。要是遗漏了什么东西,或者有哪儿不一样了,她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但此刻它正是平时应有的模样,因此她什么也没有见到。娜塔莎详细列出了眼前场景的各种特性,让它从眼前消失了。
有时候,她觉得自己能飘进那些云朵里。
她觉得自己无拘无束。
她想到绍尔,但她也想到了贝司线,她琢磨着绍尔的下落,听见一首令人眩晕的曲子在脑海里不请自来。不知道皮特去哪儿了。她想听皮特的笛声。该往《风城》里添加几层音色了。她意识到自己无法正常思考。她最近这些日子一直缺少安全感和使命感。她只想再多听听长笛演奏的音乐。
尽管已经简朴到了这个地步,但娜塔莎还想去掉房间里所有不必要的物品:床、电话、枕头旁边的杯子。她想关上门,抛下住处之外的整个世界,只是盯着那扇窗户看,盯着那幅场景看,透过窗帘这幅奶白色的稀薄屏障看。她不想听任何其他的声音,只想听街道上的喃喃低语和她的编曲机编织的旋律,随心所欲地制作《风城》。
几周前,法比安打来电话的时候,她说起了这首曲子,那家伙居然敢取笑:豆子吃太多了吧[6],或者类似的什么白痴玩笑。她突如其来地结束了那番通话,放下话筒之后,她咒骂着法比安,说他的愚蠢和迟钝实在没救了。即便她知道法比安错得有多么离谱,她心中有一部分还是想不偏不倚地评估法比安的评论,想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她对法比安的看法有些动摇。大概非得让他亲耳听听才行,娜塔莎最后大度地下了结论。
听见“风”这个字眼,法比安总要想起小时候的愚蠢笑话,娜塔莎对这种幼稚的粪便情结提不起半分兴趣。那是男孩子的把戏。怎么能让法比安明白她如此命名的初衷呢?娜塔莎演奏它、调整它、让它达到至美境界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胸口被挖空了。
开始的时候,是一小截钢琴乐,出自一首假模假式的新贵摇摆[7]破烂。她拆卸这段音乐的手法过于激烈,甚至都剥夺了其中的人性化元素。这与她平时的手法有些不同。钢琴这种乐器一般只能毁坏丛林音乐,让她想起妓院和愚蠢的伊比萨俱乐部。在这里钢琴却变成了工具,威胁着要毁灭全世界与人类有关的所有东西。悲伤和忧郁同样深切,但也异常可怕。钢琴试图回忆抑郁症,呈现的手法像是要求得到首肯。是这样吗?是这种悲哀吗?旋律这样问。我记不起来了。在钢琴的乐声底下,她悄然潜入,以潜意识的高度混入了几分之一秒的静电噪音采样。
她花费很长时间寻找这种静电噪音,在收音机的各个波段录制了大量的声响,但又一一拒之门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于是一把抓住,完全按照她的意愿加入创作。她在此处暗示着它的存在。
钢琴乐段周而复始地播放几遍,每次反复间都有明显的间隔,撕裂着音乐,在这之后,鼓点轰然响起。鼓点一开始完全出自小军鼓,速度很快,宛如梦幻。紧接着,像是合唱的声音骤然涌出,继而消解为电子乐队的编配,那是捏造出的情感,是对感情的失败寻求。
接下来,贝司线。
极简主义的编曲:一下单独的砰然巨响,停顿,再一下砰然巨响,停顿,再一下,更长的停顿……双重的砰然巨响,然后回到起点。娜塔莎开始在这底下断断续续地添加静电噪音,维持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无规律地循环播放它们,直到静电噪音变成了鼓点底下恒定而不停变化的副歌。单调的干涉音波听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即将破开白噪音而出。她对那个静电噪音采样极为骄傲:她在短波上找到一个电台,然后略微偏开,让噼啪噪音的波峰和波谷渴望着寻求接触,但却一次接一次失败,它一方面可成为有序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可以只是被归为背景噪音。
电波存在的目的是沟通。但在此处却失败了,它叛变了,和钢琴一样忘记了本来目的,而人类无法占据这座城市。
因为当娜塔莎聆听的时候,这首歌就是一座城市,她以极高的速度穿行于正在崩溃的巨大建筑物之间,所有的东西都是灰色的,高耸入云,硕大无朋,都已坍塌,颜色斑驳,空无一人,没有了主人。娜塔莎小心翼翼地给这幅画面上色,花了很长时间创造它,在音轨中加入了上百个关于人性的暗示,暗示人性无法成功,都是死胡同和失望。
等她将听众拉入那座城市之后,等他们感觉到了孤独之后,娜塔莎引入了“风”。
长笛的声音骤然喷发,嘲笑像在说话的静电噪音,这是她偷师于斯蒂夫·莱希某张专辑的手法——天晓得她是在哪儿听到的——斯蒂夫·莱希在曲目中让小提琴模仿人声。静电噪音滚滚前行,鼓点滚滚前行,失魂落魄的钢琴声滚滚前行,静电噪音起落之间,笛声总会颤抖着出现片刻,仿佛一个尖锐的回声,然后马上消失。一股股“风”将垃圾扫下街面。然后再来一次。笛声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直到两簇笛声同时现身,互相较劲。一股又一股的风逐渐加入,不协和的声音模仿的是在大自然中举头并进的力量,半是音乐,半是野生——是人工的造物,是注释说明,是闯进这个城市的入侵者,轻蔑地改变了城市的形状,依照它的意愿雕刻着这座城市。长笛奏出的漫长低泣从后赶上,吹过所有的东西,这是唯一持之以恒的声音,在它的恐吓和贬抑之下,其他声音的效果相形见绌。静电噪音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不见了,被笛声夷为平地。钢琴声不见了,一个个颤音相继离场,到最后只剩下单独的音符,如节拍器一般消磨着时间,紧接着连这个音符也消失了。曲折离奇的笛声取代了一切,剩下的唯有这阵飓风。长笛、白噪音、小军鼓和贝司线,这个荒芜节奏的结构坚不可破,绵延伸展了很长时间。
这就是“风城”,一个巨大的都市,荒芜而破败,孤独而混乱,直到空气中掀起海啸淹没了它,长笛如龙卷风般清理了它的街道,嘲弄着路上遇到的那些可怜的人类遗迹,将它们像是风滚草般吹走,到最后唯有城市傲然挺立,所有的垃圾都被清理干净。电波的鬼魂,空洞声音的平直延续,宣告着人类的消亡。商业大道、公园、城郊和市中心都被“风”所占领、占据和占有。这是“风”的财产。
这就是《风城》,这就是引得法比安发笑的标题。
自从法比安开了那个玩笑之后,她就再也没法跟他说话了。
皮特真的理解她。事实上,听完这首曲子的片段之后,他告诉娜塔莎,她理解他,她真的理解他。
皮特以无以复加的热情爱着这首曲子。全世界都被风所占有的点子大概很吸引他。
韦利斯登的那套狭小公寓已经成了克罗利做梦时的固定场景。公寓乏味的建筑结构不再能够糊弄住他了。这地方是台发电机,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恐怖。
他蹲在那里,俯视又一张被毁坏了的脸孔。
狭小的公寓里,溢满暴力。这儿存在某种巨大的吸引力,诱使人们犯下凶暴和血腥的罪孽。克罗利觉得自己被卡在了什么恐怖的时间循环之中。又是相同的事情,他想着,低头凝视脚边那张被摧毁了的血肉模糊的脸。
他见过摔死在草坪上的绍尔的父亲,那肯定是第一次。没错,绍尔的父亲不像眼前受害人这样,被有条不紊地砸成了肉泥。他或许是在逃离这套公寓。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受到的伤害才没有这么严重。他在空气中闻到了味道,知道如果留下来的话,不但会死,而且会被碾得稀烂。他不想像虫豸一般死去,因此拖着自己的身体撞出窗户,寻求人类应有的死法。
克罗利摇摇头。他的锋刃也在变钝,这不是他能控制的。又是相同的事情啊。
然后是巴克,另一张被摧毁的面容,还有佩奇,以不可能的角度扭头向后看。
现在,又有一个人在祭坛上遭受了残害。女孩仰面躺在地上,周围的地面满是血污。她的脸向内弯曲,像是装了个铰链。克罗利抬头望向门框。从木制门框上的某一块区域开始,血液、唾液和黏液呈放射性迸发,她的脸就是被猛地推向了那个地方。
克罗利模糊记得,躺下睡觉的时候,责任感催促着他走进深夜里黑洞洞的走廊。他总是站在客厅中间,就是此刻他所在的位置,一次又一次地扭头去看背后,就像是追赶尾巴的小狗,他无法定住身形,因为他知道一旦站住不动,就会有什么东西扑上来砸烂他的脸膛……
他在梦中从没见过绍尔。
贝利推开一群不知所措的制服警察,走进房间。
“长官,到处都没有任何异常。只有这个,只有这儿。”
“赫林找到了什么线索吗?”他问。
“他还在跟今天早晨接到电话去了巴士车站的制服警察谈。许多辆巴士被破坏了。还有门卫,他们认为他并非死于插在眼睛里的玻璃,而是被一根细长的棍子打中了头部。”
“又是那根不寻常的棍子,”克罗利沉思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细了。大家更喜欢能够痛击对方的器具。当然了,如果你和咱们这位疑凶一样强壮的话,那越细就越是好。接触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长官,是不是咱们那位凶手?”
克罗利看着他。贝利的神情很困惑,甚至有些非难的意思。克罗利看得出,贝利觉得他的上司正在丧失理智。这些罪案的怪异特性对贝利的影响与对克罗利的大相径庭。贝利被推向那种攻击性强烈的教条式常识观点,一门心思只想捉拿绍尔归案,拒绝被眼前的血腥现场慑服或吓倒。
“怎么了?”克罗利追问道。
“您怎么有点儿信心不足,长官?能说说你认为不是杰拉蒙德的理由吗?”
克罗利有些恼火,像在驱赶蚊子似地摇摇头,掀起一阵小风。贝利没敢再开口。
没错,我有充足的理由,克罗利心想,因为我亲自讯问过他,亲眼见过他。耶稣在上,看看他吧,他做不出这种事情。即便是他干的,也是有什么事情在我讯问他之后的那天夜里改变了他,彻底改变了他,让他不再是我见到过的那个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观点依然正确,绍尔·杰拉蒙德不是凶手,我才不在乎你和赫林怎么想呢,你们这两个愚笨的混账东西。
所有事情都对不上。杀死西林街车站那个门卫的人,显然就是早先杀死那两名警察的凶手,眼前这位血肉模糊的姑娘也死在他手上。可是,警察接到电话赶往车站的时候,距离泰拉贡大楼的住户报告楼上传来可怕的叫喊和撞击声仅有几分钟而已。西邦尔公园与韦利斯登相隔太远,区区几分钟不可能赶得到。因此,砸碎了巴士车的玻璃,并且将玻璃插进那可怜男人眼睛的家伙,也就不可能是杀害这个女人的凶手了。
赫林和贝利当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有人搞错了时间而已。韦利斯登的这些人肯定迟了半个钟头报信。或者是西林街的那些人搞错了,或者双方各自搞错了一刻钟,又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至于那么多人怎么会同时搞错相同长度的时间,呃,长官,如果不是这样,你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克罗利当然没有别的解释。
有报告说,绍尔(或者其他什么人)毁坏巴士的时候,从车库里传来了音乐声,这一点非常吸引克罗利的注意力。这部分报告含混不清,大致是说当时响起了一种尖厉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播放长笛或风笛的录音。绍尔可不是音乐家。克罗利知道得很清楚,尽管绍尔好像是某种舞蹈音乐的狂热爱好者,绍尔那位沉默寡言的朋友娜塔莉玩的就是那种音乐。那么,风笛又是怎么回事呢?
克罗利想象得出大众将为绍尔编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绍尔变成了连环杀手。因此,绍尔需要他的仪式,比方说返回此处,返回他犯下第一桩凶案的现场,这个让他精神错乱的地方。至于在杀人现场(比方说巴士车站)播放音乐,除了仪式化的行为之外还能有其他解释吗?也许他在地下杀死那位仍未辨明身份的受害者时也播放了音乐——尽管克罗利尚无法确定那是否也是系列凶案上的一环。公共运输工具这个共同之处只能加深对绍尔的怀疑。
那么,绍尔为何不再痴迷于舞曲了呢?他为何开始播放被大部分听到的人描述为民谣的音乐呢?当然了,这些疑点都并非无懈可击,当然了……
然而,克罗利还是忍不住认为,在巴士车站播放音乐的另有其人。为什么不可能呢?为什么非得是绍尔呢?假如有其他人在用这种彻底不合绍尔口味的音乐嘲笑他呢?
克罗利忽然站了起来。一根细长轻巧的棍子。金属质地:击打处明确显示出这一点。是凶手紧紧抓住的某样东西,他不止一次地使用过它。从一个罪案现场带到另一个。看情形他还在现场演奏了音乐。
“贝利!”克罗利叫道。
大块头出现了,他对上司还是既不耐烦又恼火。
克罗利新提出的问题更是让他猛翻白眼。
“贝利,绍尔的朋友中有会吹长笛的吗?”
[2] “有时候”在英语中是“Sometimes”。
[3] 凯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80。美国著名街头绘画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
[4] 圣安东尼(St.Anthony)典故可见Max Ernst和达利的两幅同名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画面中充满可怖怪物。甜甜背(Sweet Sweetback)典出1971年美国电影《甜甜背的恶棍之歌》,充满了黑人文化元素。
[5] 白板(tabula rasa):约翰·洛克的哲学理论中所提出的没有形式、没有特征的心灵。
[6] 《风城》原文为Wind City,其中的wind在英语中亦有胃肠胀气的意思。
[7] 新贵摇摆(swingbeat):new jack swing,一种混合音乐类型,结合了嘻哈乐和节奏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