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迎击夏日

「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背对地科教室黑板,晴菜学姊这么说。黑板上,已经有学姊写上的「今年活动预定计画」,以及下面的另一行字。

『哪些事是我们可以做的?』

站在这句话面前,天文社副社长亚纱与凛久已经思考了老半天。晴菜学姊重新拿起放下的粉笔,一边念出声音,一边补上其他文字。

「『如何招新生入社』——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呢。我听说上个月起,其他社团已经陆续有新生入社。可惜的是,我们天文社到现在连来观摩的人都没有。」

「毕竟今年没办新生欢迎会啊。」

凛久这么说。往年,新生欢迎会上都有让各社团轮流上台向新生介绍、推销自己社团的时间。可是今年,至今还没举行任何在体育馆或操场集合的活动。就连第一学期的「开学典礼」都延迟到六月初才举行,而且是以各班待在教室里,用广播听校长致词的方式进行。

「是啊。不过,我觉得亚纱在《学生会通讯》的社团介绍文写得很好,原本还期待这星期会有人来提出入社申请呢……」

「没有啦,也没有好到值得称赞的程度。」

「喔、那个我也觉得很棒!比起其他社团的介绍文,有种抓准一个重点强调的单点进攻感。」

令亚纱意外的是,连凛久都这么说,她忍不住低声喃喃「谢谢啦」。

因为无法群聚,学生会今年便制作了《学生会通讯》,让各社团在上面自我介绍。每个社团分到的版面都不大,晴菜学姊请亚纱负责写天文社的介绍内容。只有三个人的社团,分工合作是很重要的事,即使对自己的美术和作文都没有自信,亚纱还是接下了这份任务。

「就是这个吧。」

晴菜学姊从手边的档案夹里拿出《学生会通讯》。B4大小的影印纸上,挤满各社团介绍的栏位。左边角落印着亚纱撰写的天文社介绍文。

『来看当年卡西尼所见的景色吧!』

其他社团的介绍文几乎都写着「我们社团很有趣」或「欢迎新生加入」等文字,但亚纱完全不写这些。她在上面那句类似大标题的文案下方,只画了放在社办保管的架空望远镜,并加上几句说明:

「三高天文社有一副毕业学长姊们制作的大型『架空望远镜』。要不要和我们一起,用三百年前卡西尼观测土星时使用的同款望远镜来观星呢?」

「我真的觉得很棒,请亚纱写介绍文是对的。」

又被晴菜学姊称赞了一次,亚纱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为了掩饰难为情,只能很快地说「没有啦没有啦」。

「我只是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的话,看到怎样的介绍文会感兴趣呢?就想起自己刚入社时,学长姊让我使用架空望远镜时的事,当时真的好兴奋。」

「是啊,那一副望远镜是毕业学长姊们留给社团的宝贵财产。」

晴菜学姊微微一笑。提起毕业学长姊时,晴菜学姊总是一脸自豪又高兴的表情。可是,也正因如此,更能感受到她不希望社团活动在自己这一届手中中断的强烈责任感。

比亚纱他们早好几届的三高天文社学长姊们制作的架空望远镜焦距九点五公尺,全长大约十公尺,体积相当庞大。去年,刚入学不久的亚纱第一次看到时也感到非常惊讶。当时,为了欢迎亚纱和凛久入社,二年级的晴菜学姊和三年级学长姊们一起组装了那架望远镜。亚纱和凛久也一边赞叹一边帮忙。

架空望远镜(aerial telescope)发明于十七世纪后半,机身上附有遮蔽杂散光的遮光板,以及一个直径十公分左右的镜头。在支撑遮光板与镜头的金属支架下,另有一个木制升降装置撑着。虽然有支架,但没有镜筒。长条形的支架彷佛架出了一个透明的镜筒,将接物镜与接目镜连接起来。这就是「架空望远镜」名称的由来。组装完成的架空望远镜整体看上去就像建设工地的某种机械,不知情的人大概无法一眼就认出是什么,一切都和亚纱过去认识的「望远镜」截然不同。

庞大的体积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一问才知道,架空望远镜拉得愈长,观测到的星体愈清晰。学长姊们制作的这副望远镜,和义大利出生的法国天文学家乔瓦尼•卡西尼观测土星环时使用的望远镜是同种款式。

扭紧支架上的每个螺丝,所有人齐声吆喝着向上抬,好让亚纱等新生使用这副花了将近两小时组装完成的望远镜。学长姊们第一个让新生看的是月球。当月球坑洞出现在发着白光的视野里,亚纱和凛久兴奋不已。之后,学长姊们又调整望远镜角度,让他们观看土星,顺利观测到时的感动更是难以言喻。

「要捕捉土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透过架空望远镜,清楚地看见了土星环。就和三百年前出现在卡西尼视野里的土星一样。

看得到星球与星环之间确实有着缝隙。看见的那一刻,真的高兴得什么都说不出来。学长姊告诉亚纱和凛久,那叫做「卡西尼缝」。卡西尼发现了土星的四个卫星,并确定土星环是由许多较小的环所组成。他观测到环与环之间的缝隙,也因此称为「卡西尼缝」。

「虽然我们的望远镜只能勉强看到那个而已。」

除了土星与星环之间的缝隙,环与环之间也有小小的缝隙。亚纱和凛久强忍眨眼的冲动,盯着镜头久久不放。

尽管学长姊们谦虚地说「只能勉强看到」,这体验仍令亚纱深深感动。面对夜空,透过望远镜,产生了一股自己也和宇宙一起进行时光旅行的感觉。

组装架空望远镜需要大量人手,这点加深了看见土星环时的感动。跟什么都能靠机器代劳的现代不同,亚纱深刻体会到,从前的人在「发明」什么时,真的都是用双手从零开始。

「可是今年的观测会大概没希望了吧。上次听绵引老师那么说,我觉得大概只能这样了。」

凝视地科教室角落靠墙竖放的铝制支架,凛久这么说。视线前方是架空望远镜组装前的主支架,旁边还有用来支撑望远镜的升降装置木材及其他零件。不知道的人一定完全想不到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吧。最后一次将它组装起来,已是去年夏天的事。而今年夏天大概无法组装了。

凛久又接着说:

「组装架空望远镜需要人手,不管怎样都得聚集很多人。难得亚纱在社团介绍文里特地强调了社团的这个招牌活动,要是无法举行的话,对加入社团的学弟妹来说,岂不是变成诈欺。」

「对啊,你说的没错,我在写介绍文时也很担心这一点。」

要组装架空望远镜至少需要十个人,由于还必须抬起支架撑高,在以女生为多数的状况下,需要的人数恐怕更多。即使强调在户外,并且会保持一定距离,但现在校方想必不会同意。

「还有,除了观测会之外,我原本也想在介绍文里写制作望远镜的事。只是,想到今年能不能继续都不知道就……」

「对啊——」

听着亚纱和凛久的对话,晴菜学姊露出为难的表情。

亚纱所属的砂浦第三高校天文社,主要社团活动除了观测会外,可说非「制作望远镜」莫属。这也是受到指导老师绵引老师的影响使然。

好几届前制作了架空望远镜的学长姊,是绵引老师调到三高后最早带的一群学生。他们在听绵引老师说了卡西尼的事后,决定自己亲手重现当年的架空望远镜,据说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之后,历届学长姊也开始在社团活动中动手制作各式各样的望远镜,就此成为天文社传统。虽然绵引老师完全不会主动指示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该做什么,也不是那种积极带领社员的老师,但唯独在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