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还没抵达天就已经黑了。吊库是旧地球航空术语「机库」的延伸,因为吊在缆索上,因此得名。它看起来像是个中空大豆荚。数千公里外,太空中缆索的另一端还有同样的吊库,两边彼此平衡、维持张力、形成链球。链球如同卫星绕地球公转,缆索长度经过调整,每次自转——或者说,在凯瑟眼中是巨人在天上的每一步——都将位于低处的吊库甩到大气层最顶端,并(看似)静止一分钟,好比跑者的脚掌每步会黏在地面片刻,却又持续不断前进。重点是,降到这么低、这么慢,滑翔机若藉由山岳波得到足够加速度,就能追上。
凯瑟透过眼睛耳朵,知道还有别的载具接近同一个目标。入库之前几分钟必须按照规定,切换为自动驾驶,最后一个阶段由历史悠久的轨参仪软件安排分配。自己一个人的话,她不靠辅助也能顺利降落,但与其他载具协调还是交给沿用五千年的算法比较安全。
她切断手动控制时,吊库看来还遥不可及,可是几分钟后就如同陨石一般以慢动作从天而降。其表面满布游移的红光,形状像颗橄榄球,前后端呈流线型。吊库周边生了小翅膀,它们时时调整角度,以求在稀薄的大气中增加阻力、稳定轨道。凯瑟与另一台飞行机从后方靠近,由于吊库几乎停了下来,所以很快有接触。
吊库后侧大半范围打开,里面有片宽敞的甲板,灯火通明,宛如天空中开了道传送门。她前面还有灯光,可见有些飞机更早抵达,正在排队。
入口放出强光,在她的视野中逐渐扩大,彷佛一颗寒冷太阳坠落。载具一架架轮流进去,弹跳几次后停在甲板上。从远处看以为甲板平坦,其实有微微朝上倾斜,靠上去的飞机滑行时速度被抵消。凯瑟的滑翔机同样弹跳两下才完全落地,接着真实与模拟的两种重力同时压下,好像一只大手拍打她的背部。她感觉到血液冲进头部,机身赫然停止。
主观视觉中世界是静止的,但客观来看,她身处转动的链球内部,而链球是四千公里长的庞然大物——明明不断转动,从外面看觉得迟缓笨重,可是内部产生的模拟重力却高达两个G力单位。加上新地球施加的标准G力,凯瑟被一股很强的力道往下按进机腹满水的压舱囊。
跟人一样大的爪蟹倒不在乎重量,连人带机把她拖到旁边,腾出空间给后面的其他飞机降落。吊库这趟收到八架,除了凯瑟外还有两个活人、两架不同设计的载具,但都自备动力。另外五架是机器人控制的滑翔机,与凯瑟这架外观相仿,只是并非充气式,所以形状固定。最后一架也停好了,吊库后侧闸门闭合。巨人又迈出一步,「脚跟」开始抬高,准备返回太空。
这么大的空间要加压挺困难,探入大气层时捞起的少量空气也很快散失。凯瑟已经到了外层空间,衣服收到讯号、开始缩紧,弥补本来由大气造成的压力。它是孔状结构,换言之,凯瑟与真空之间其实只有太空膏阻隔,不过油膏与球虫相加的效果可以骗过皮肤肌肉,身体以为还受到浓密大气包裹、处于人类原本的生存状态。唯一采用传统加压方式的部分是头罩。
甲板中段半空中挂着四台尺寸、结构都不同的飞艇——那是磊雨开始以来就存在的交通工具,但仍随时代不断演变。方才降落时飞艇被吊起,避免阻塞,大门紧闭之后,一台四人座的中型艇被绞盘拉到约十公尺外的坡道上。乍看很怪——太空载具为什么有轮子?但其实只是安置于轮橇,方便在斜坡移动。
飞艇气闸门旁边亮着绿灯,凯瑟看了就明白里面早已准备就绪,自己有约莫十分钟时间可以进入,只要人没昏迷,完全绰绰有余。她发出指令让滑翔机机体泄气,气体和水排出的触感比声音更清晰。肩、背、臀、大腿感觉到柔软材质向外分开,同时她也将手臂从展开如翅膀的隔热袖套缩回来。所有物体都是三倍重量,可谓极佳的体能训练。
空气与水排光的滑翔机变回皱巴巴一块布摊在甲板上。凯瑟解开与机体连接的空气过滤和集尿系统,再拔下衣领的电源与数据传输线,然后手臂压在身体下面、一次弯一边膝盖,像只蜥蜴似的爬过金属地面。一条大型角蛇以螺旋姿态钻出来跟在凯瑟后方,时时检查生命迹象,若有需要,立刻为她补给空气或施以各种协助。不过凯瑟爬得挺顺利,甚至可以像隔壁另一个人那样以手掌和膝盖支撑,只是觉得没必要。
——她眼角余光察觉异样,特地费力微微转头,确定没有看走眼:第三个返回的驾驶居然是站直走路。他踏着短促稳健的步伐,集中精神、维持平衡、分配关节承受的负荷,而且脑部还有足够血流量,不至于失去意识。
凯瑟知道自己绝对站不起来,更不可能正常走路,毕竟这是三倍G力。这里的差别在于对方是缇族。从体格、头部形状与发色都能判断,就算隔着头罩还是能看到。其他线索包括发达的肌肉和身上服装——厚重、有些部位装了护甲,附有承载系带,可以支撑重物;身上刀鞘、枪套、子弹带都空着。其实不靠这些东西也猜得到那男人的出身,因为只有缇族明知爬行简单且安全,却还要硬撑。
若非莫菈与缇克拉的后裔彼此情谊深厚,凯瑟还真想翻个白眼笑一下眼前这画面,比方说「缇族人走路的时候大脑不需要氧气呢」之类。只是想想同样道理也适用自己,人家驾驶的飞机有引擎、有动力,又不是原始社会,做不出机器,为什么不用呢?更何况,她大可将飞行操控交给算法;结果她不仅乘着没引擎的滑翔机脱离大气,还几乎都靠自己的判断和技术才来到这里,和面前的缇族男子同样是无端犯险。假如她自认一切是为了测试和锻炼自己重视的能力,推敲起来,那男人也是。
凯瑟到达气闸后还剩不少时间。现在这衣着简直就像没保护,里头地板也因此特地铺了软垫,她用力一翻躺进去,轻轻擦撞到以手掌膝盖爬进来的另一人。凯瑟将呼吸管接到气闸墙壁上的插孔,空气涌入头罩内。缇族男人进来了,直接瘫坐在长凳上。气闸外门关闭、封死、内部加压,凯瑟的衣服侦测到后不再绷紧,变成像是居住区标准环境下的运动衫——所谓的居住区标准环境是指空气经过调配、略微稀薄,近似旧地球科罗拉多州亚斯本市。
内侧舱门开启,凯瑟也用手掌膝盖撑起身体,跟着进去主舱。里面有四个座位,三人分别就座、扣紧安全带之后身体放松。终于可以躺下了。椅子将腿部垫高,过程中,身上的智慧衣悄悄链接到飞艇的语音网络——她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凯瑟听见两人与自己一样大大喘气,但没人开口说话,忍个几分钟再出声才不会那么费劲。缇族男子不改本色,呼吸节奏控制得很好,强壮臂膀硬是离开扶手,抓住头罩摘下,任它重量压在腹部,胳膊又「砰」一声打在椅子上。凯瑟隐约瞥见他的亮白头发和颧骨,都是正常特征,所以她懒得转头,就盯着前方上面的显示屏,不过眼球被强烈G力朝眼眶内侧压扁,有点难专注。
起初进入吊库时是水平飞行,每小时一百公里。过了几分钟,原本逼得她非得像蜥蜴般趴在地上的向心力换了方向,往前、也往上,稳定对三人和周围一切施力,接着进入正常太空飞行该有的巨大加速度。祖先们用过结构华丽还会喷火的引擎系统,相比之下现代科技真是朴素:链球原理如同戴维用以击败歌利亚的投石索,只不过放进去的不是石块,而是飞艇。
链球转了四分之一圈,也就是说,飞艇已经背对地表移动,指向遥远的环状居住区。那是他们和另外三十亿人口称为「家」的地方。
透过显示屏上的影像窗口,可以看到吊库后门开启,黑碟似的宇宙慢慢扩大。三人听见金属磨擦的叮叮咚咚,知道飞艇下面的轮橇已经解开煞车。艇身顺着向心力沿斜坡滑落,速度渐快,可是到了甲板边缘,就发出「嘎」一声,被避震器停住。飞艇脱离轮橇,从三人视角来看,彷佛自甲板坠入太空,出去以后稍微滚动,但推进器立刻喷射修正角度。
重量消失了。凯瑟取下头罩,不过头还靠在座位上休息、等内耳适应。她从扶手抽屉拿出视辅(全名叫做视觉辅助逆投影装置,这已经成了没人讲的古代词汇)。视辅取代平板计算机成为操作应用程序的接口,虽然很多不同款式,但最常见的类似粗框眼镜,镜框装有摄影机,侦测用户手部动作、麦克风接收语音,还有另一组摄影机追踪视线方向。凯瑟戴上眼镜后,视野边缘出现一些光点,她伸手,代表启动轨参仪,屏幕显示飞艇位置和周边情况:中央的蓝色碟形是新地球,外面包着一层灰色,是大气;更外面能找到链球重心点,被两个吊库的弧形轨迹围绕。三人才刚离开链球,闪烁绿点才是飞艇所在坐标与航道,宽椭圆最高点与居住回环轨道交会,回环高度则设定与地球运转同步。要经过十二个钟头他们才能冲到那么高,届时又得回到座位,根据要前往的居住区来决定需要多少delta V。
三十多亿人类居住的空间如果从「上面」(自北极延伸出去的超高空「往下」观察整个系统),看来是个如发丝般纤细的环状结构,八万四千公里宽、大约为蓝白色母星直径的七倍。相较于居民个人而言,组成回环的每个单位自然巨大,但与整个圆环相比,它们只是沧海一粟:想象一条细得不能再细的项链,一如美女颈间难以察觉的一抹白金光泽,再想象它被拉长为直径十公尺的正圆,这就是圆环粗细和结构整体的对比。其实只有凯瑟这样利用视辅调阅计算机绘图出来才容易看清楚,图示上每个居住区块都被放大得不成比例,并以不同颜色标记。
图像上的正圆被切割为八个大小大致相等的弧,每个占据四十五度角。镜头远时,八道弧线闪着耀眼虹彩,彼此之间以很短的灰弧连接,那些地方被称作垃圾场。
镜头带近,影像变得彷佛点彩画。计算机系统自动加上卷标和经度数字,目前的八大弧段有超过九千个使用中的居住区域,垃圾场内总计也有几百,不过多半废弃了,正慢慢拆解回收;此外还有月球的参与碎片、以前捕捉的小行星,供作储备建材。
无论未完工、遭弃用,或只是石块,无人居住的对象到了屏幕上都以灰点呈现,所以八个垃圾场才变成那种模样。
八大弧段颜色缤纷,从远处侦测时每个弧段近乎单色,色码之中隐藏建筑物本身的历史,同时也就是几千年来的人类史。现在是第五千禧,名为圆环千禧。在此之前,也就是磊雨的几千年里,太空充满阻碍与危险,人类被迫躲在如月凹那种镍铁为主的巨型防护下。这类物体的轨道理所当然与其起源、也就是原始的月球十分接近,和眼前的居住回环相较,距离地球是九倍远。杜孛.哈里斯预测正确:月球轨道很安全,应该可说是地球被火雨侵攻时唯一能够发展文明的地方。然而,人类持续发展,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地球。磊雨结束了,起初陨石逐渐减少,但进入第四千禧以后,机器人如洞里的蝙蝠般从镍铁建物倾巢而出。它们清扫天空、监控残骸云、将小体积的石头捆绑起来抛到对地同步的规律轨道上,火流星数量陡然减少。大部分工作都利用阳光压力。这种形式的推进力需要好几百年才能看出效果。
第五千禧之初,也就是约莫千年前,地球同步轨道上出现了第一个新型居住区,取名为格林威治,因为位在本初子午在线。原先邻居只有石块与坏了的机器人。等格林威治建好,从它向外扩展出更多居住空间,人类与机器人以此为起点,往左右如火如荼将原料变成建筑物。
人类七族连手打造格林威治,之后也一起造出邻居伏打、东边的巴努.卡辛、西边的亚特拉斯和罗兰。因此凯瑟在视辅上看到的这些地方都是白色。
格林威治处于回环八个等距端点之一,向西过去的七个点依序名为里约、曼菲斯、皮特肯、托科马鲁、京都、达喀尔及巴格达。每个点都成立居住区,拥有继续产出的能力。几百年过去,它们同样向左右发展,随人口增加,有了更多建筑物。
——理所当然,延伸到最后会彼此相连。例如格林威治一直朝西侧延长,就会和里约向东的增建碰在一块儿。弧段中间尚未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少,与可回收废物凑起来变成垃圾场;本该消失的垃圾场因为发挥意料之外的作用,得以留存。最初是储放材料,后来做为政治上的缓冲区与分界线,如同某种边疆地带,而且那些发觉自己不适应居住区拥挤生活的人就会逃进去。格林威治和里约之间的垃圾场叫做佛得角,往西依序是的的喀喀湖、大峡谷、夏威夷、堪察加、广州和印度河,位在巴格达与格林威治之间的则是巴尔坎。垃圾场大小不一,本来分隔怛族与卡族的广州后来因两边人口爆炸整个消耗掉。
老祖宗艾怛一语成谶。不出几个世代,新生人类明白七夏娃会议造就的种族差异,就如同脚趾甲或脾脏般再也不会消失。尽管没有官方政策,但大家以脚投票表决。结果斐族集中在里约、莫族去了曼菲斯、缇族占了下一个——也就是皮特肯。
格林威治隔壁的巴格达成为迪族据点,再向东的达喀尔主要是卡族。至于怛族和朱族,也藉由居住地选择传达那挥之不去的疏离感,分别盘踞了京都与托科马鲁。圆形上,朱族的东郊接着缇族的西端,中间仅以夏威夷垃圾场分隔。以垃圾场而言,夏威夷特别大,与朱族人口少、利用资源程度低有关。
各区域种族纯净度不一致。格林威治由七族共同创设,也始终最多元。左右的巴格达和里约也类似,不是迪族和斐族的比例较高;三个区段有浓郁的世界主义氛围。其他族裔相对封闭,所属弧段民族融合程度低。回环上还有很多小特区,比方说迪族那片空间正中央就住着五千个朱族人。
夏娃之一的莫菈在实验室内以色标区分不同种族细胞。那么做单纯是因为当时手边文具正好有几种颜色的试管标签,以及几枝毡头笔,结果这习惯沿用了五千年。
蓝色:迪娜
黄色:卡米拉
红色:艾怛
橘色:朱莉亚
绿蓝:缇克拉
紫色:莫菈
绿色:爱斐
白色:无特定种族*
* 旧约圣经中大洪水灭世后上帝以彩虹与诺亚约定不再毁灭世界,此处颜色对应彩虹(彩虹为连续光谱,有人以绿蓝[cyan]取代靛色[indigo])。
计算机系统以同样色标呈现回环分区,所以迪族占多数的地方会是蓝色,以此类推。太多不同颜色的小点掺杂在一起,则成了屏幕上彩虹般的图案,但可以看出个大概趋势。没人知道莫菈当时是否刻意,但就结果来看,色调较冷的蓝色、绿色、紫色、青色正好代表她自己与较亲近的三位夏娃,而暖色系的红色、黄色、橘色则分配给其他人。
回环经过种族迁徙后,若从远处看,并且将格林威治置于十二点位置、托科马鲁视为六点钟,大概盘面上的十点(印度河垃圾场的西边)到五点(夏威夷垃圾场的东边)之间是一条冷调长弧,而六点到九点多这段长度稍短、视觉温度高。环形的「顶端」以格林威治为中心,呈现雪白,彷佛极地冰帽下面有紫色山脉、绿色丘陵和蓝色水域;圆的左下侧彷佛遭到焊炬烧灼,因卡族、怛族、朱族三族而发烫。
发烫弧段的前后在计算机绘图上被两条红线标出,其一在西经一六六.三度,对应旧地球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在太空则是朱族聚居地的东侧;其二要向东九十度,连接到卡族为主的达喀尔区中心点。两条红线是边界——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真实、人造的屏障,是截断回环的关卡。关卡守住范围包含朱族地盘大半、整个怛族势力,以及卡族生活区的一半。对于凯瑟与艇上另外两人而言,被标记的那片区域就是外国。他们生活在较长、冷色系的弧段内。双边关系有很多形容词可用,最直截了当的说法就是交战中。
缇族男人注意到凯瑟的脑袋离开椅背,也就是要加入飞艇上的小社会了,于是转过头来。他右肘弯曲,手掌打直,掌心朝下朝自己挥去,直到拇指指甲接触下巴,稍微停留后抬高至前额。「贝利德.托莫夫,」他开口自我介绍,但凯瑟早就知道了。因为对方衣服上印了名字。
她做出类似动作,可是因种族之别,习惯也略有不同。她使用左手,而且掌心朝内、轻轻握拳。「凯丝.阿马尔泰娃.二。」
两人望向旁边的迪族。刚才他别过脸,大家都了解这通常代表当事人正在利用衣服内建的集尿系统,要给予一点隐私。此刻他也抬起头行礼,同样是左手,但一开始掌心朝内,往上挪到前额的同时翻过来,掌心对外。「瑞斯.阿拉斯科夫。」
行礼手势可以追溯到云方舟初期,以及七夏娃在月凹孕育出的头几代。当时人类常常套着宇宙飞行服,头盔附有遮阳板,可以上下拨动,根据阳光强度来调整。遮阳板放下的时候面孔会被一片经过金属电镀的反光材质遮蔽,推上去才露出绒毛。那年代人口密度大、流行手势讯号:往上拨代表「哈啰,我有空聊天」,往下拨则是「再见」或者「请给我个人空间」。随着居住回环扩张,人人都能保有隐私,手势意义不再,然而却转变为礼仪保存下来。贝利德.托莫夫选择的是军人风格,以右手行礼的潜台词是「我不会用暗器杀了妳」。若有重力,下一步大概是握手,但在零重力下不实际,所以多半跳过。左手行礼代表自己不是军职,或者因为右手忙着处理其他事务。手势根据种族而有细微分别,由来已经成为民俗学的考证主题,但大家都认同一点:就算隔着距离或包着太空装备也能藉此表明自己的种族,毕竟只靠身材、体态、姿势要辨识,其实不那么容易,要是看不到五官和发色就更难。瑞斯.阿拉斯科夫头发是蜜糖色,脸上的雀斑是标准迪族特征。同样肤色偏白。瑞斯的长相气质给人开朗和善的印象,贝利德则颧骨高、下颚方,兼具骨感和肉感;蓝色眼睛淡得近乎白,头发乍看像是光导纤维,剃得很短,能看见颅骨,散发的氛围与外观相符。凯瑟皮肤黝黑,绿色眼睛加上蜷曲黑发,可说与当年的夏娃莫菈很神似。三人里头,她和贝利德反差特别大,不过五千年文化决定了人际互动,假如此时碰上麻烦,两人大抵会下意识就彼此信任、并肩作战,平时两族人也特别容易互有好感。类似的互补关系也存在于迪族和斐族之间,可惜第四个位置空着,瑞斯.阿拉斯科夫落单了。
许多潜在讯息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传递完毕。瑞斯轻推座位,荡到前方屏幕数组,也就是飞艇的控制面板。所有功能透过视辅也能操作,但同艇人一起注意情况较好,所以惯例上会启动大屏幕、显示数据。
瑞斯打算与正好位在轨道最高点的居住区建立通讯,谁「接听」就找谁协助处理返航事宜。缓缓飘移的途中,他开口。「相信两位调查都顺利吧?」
「满平淡。」贝利德回答。
凯瑟本来也想这么响应,却想起湖畔树林内看着自己飞走的那个人影,或许是「原乡人」?单单惊鸿一瞥,无法肯定是不是错觉,她认为自己确实看见了,但人类记忆没那么可靠。
「我这趟挺有趣。」瑞斯说。凯瑟起初分心了,没搭腔。
「有异状吗?」贝利德出声的同时,凯瑟也张嘴。「有趣的点是?」
她察觉贝利德的视线射来,转头一看,意识到他是同时询问两人。
不过瑞斯是个迪族,总认为所有人都会对自己说话。他的眼珠子在凯瑟与贝利德之间来来回回,发现是自己该接话,露出典型的迷人笑容。「我想这两个问题可以一次回答吧,」瑞斯到了驾驶舱中间的椅子。「犬科的表变很厉害,都快认不得牠们了。」他扫几下手指,唤醒控制接口,身边几个屏幕同时亮起来。
犬科原本有狗、灰狼、郊狼等等。可以一种一种复育,但博士——胡诺亚博士——从旧地球原点前不久的文献中得到灵感,指出这些常见物种之间的差异小到不具意义,而且可以互相交配、产生混种,是因为其他因素才依据体型、体态来群聚,而人类主观视其为不同物种。在超出人类认知的年代、或者环境变动够大,就会有郊狗、狗狼、灰郊狼等各种组合出现。郊狼能群体狩猎、灰狼也可以独来独往,原本避开人类或袭击人类的生物与牠们会互动,过去认知中的宠物回复了野性。
胡诺亚现年一百二十岁,年轻时与许多科学家一起质疑地球重塑思潮中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后来青壮派取得优势,落伍思维被他们戏称为TOT,也就是「慢慢来」(Take Our Time)路线。TOT派认为旧地球经过数亿年演化,代表生态必然是个缓慢过程,需要耐心守候。而且人类有本钱,太空居住区比起地表那难以预料的环境更安全舒适,不如享受接下来几千年的稳定生活,同时一步一步重建出和旧地球完全相同的生态系统,最后母星的定位将如同生态保护区。非洲大陆的轮廓依稀可见,不过经历磊雨、已然变形,计划成功后还是能有长颈鹿和狮群在草原生活,牠们来自夏娃莫菈颈上那支闪存碟内的零与一。不只非洲,每块荒芜大陆都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