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將太子手書予朕一觀!”
劉備頗有些急不可耐的說道。
那內官聞言,當即將太子手書雙手遞到劉備面前。
拿在面前,劉備仔細端詳起來了。
片刻之後,劉備臉上露出大喜之色。
“哈哈哈~”
只見他先是大笑兩聲,接着對諸葛亮與法正說道:“北伐的時機,可能真的要到了!”
北伐的時機?
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心中都有疑惑之色。
這陛下看完了殿下的手書之後,怎麼這北伐之機就有了?
難道一份手書之中,裡面的內容如此勁爆?
劉備看出了法正與諸葛亮臉上的疑惑之色,當即將手上的手書遞過去,說道:“諸位一觀,便清楚了。”
諸葛亮與法正將信將疑,但還是將那手書拿起來細細端詳起來了。
看了片刻之後,諸葛亮說道:“若以殿下之計,或許還真有北伐之計。”
法正也是在一邊點頭。
“此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若用此計,或許真有可能!”
“不過.”
在最初的開心之後,諸葛亮的眉頭忽而又緊皺起來了。
“殿下此計,若是能成,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成功的可能,卻是不高,而且其中的操作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法正回味片刻,也是在一邊點頭,說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計雖好,但魏國不一定會上當,而吳國若是不堪挑逗,與我大漢攻伐,卻是弄巧成拙了,況即便是魏軍南征,關中還是有近十萬大軍,駐守於此,三個月內平定關中,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雖然在關中的十萬大軍之中,只有一半是戰兵,其餘的要麼是輔兵,要麼是州郡兵,戰鬥力堪憂。
但是,那畢竟也是十萬大軍。
“即便是我大漢調動成都、閬中、漢中之兵,合起來也不過是四萬人左右,本就不是優勢兵力,還要在三個月之內平定關中,這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啊!”
聞言,劉備臉上的笑容,也是漸漸消失了。
便是將魏軍主力調到南邊去了,這關中的十萬大軍,也不是他能對付的。
這.
這興復漢室的大業,怎麼這麼困難?
見到劉備失望的模樣,諸葛亮在一邊說道:“現如今我大漢本就是以弱擊強,弱並非不能勝強。若國力不如魏國,便不能興兵事,那陛下興復漢室之大志,如何能實現?”
魏國佔據中原之地,人多衆多,土地遼闊,人才無數。
便是如今的大漢佔據了荊州、益州二地,那也是不如魏國的。
但不如魏國,便就不能擊敗魏國?
當然不是這樣了。
劉備馬上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當即拍手說道:“《道德經》有言:弱,能勝強;柔,可克剛;靜;能制動!我大漢國力雖不如魏國,但其他地方,卻是比魏國要強大得多。”
諸葛亮在一邊附和道:“北伐魏國,奪下關中,還於舊都,並非是不可能。高皇帝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陛下是知道的。漢高祖智慧更高,項羽雖然強大,最終還是被擊敗。由此觀之,北伐魏國,是有成功的可能的。臣下有十勝十敗之論!”
十勝十敗?
劉備當即倒吸了一口冷氣,詢問道:“哪十勝十敗?”
諸葛亮當即侃侃而談,說道:“其一,陛下乃漢室血脈,我大漢乃是漢室正統,民心之所向;陛下順應自然,這天下何愁不得,關中何愁不下?這是第一條,道勝。”
“其二,曹丕表面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忌憚,對所用之人也多有懷疑;而陛下表面看上去平易簡單,內心卻機明,用人不疑,只要有才就大膽使用他,不分親疏遠近,這是第二條,度勝。”
“其三,曹丕喜歡虛張聲勢,用兵不得要領;而陛下領兵多年,遠甚於曹丕,並且太子神武異常,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我軍都信任陛下與殿下,敵人都懼怕我大漢天兵,這是第三條,武勝。”
“其四,魏國人才雖多,但卻不能盡其才,君主不能遠謀,便是有計策下來,也無法當即施用;而我大漢有了計策立刻就執行,而且能應變無窮,這是第四條,謀勝。”
“其五,如今魏國在明,吳國爲餌,我大漢在暗處,以奇計襲之,魏國定然不能防,這是第五條,局勝!”
“其六,關中魏國兵卒雖多,但是多爲蠻夷,便是漢民,也心向陛下,無心侍奉僞魏,且有曹丕之弟曹彰收買人心,關中兵卒雖多,然我大漢大軍所至,必然摧枯拉朽,三月破關中,並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第六條,明勝!”
諸葛亮這一張嘴一開口,當真是口吐銀河,這話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便是在一邊的法正,臉上都露出佩服之色。
論起這嘴皮子的功夫,十個法正都不如一個諸葛孔明。
不愧是在江東朝堂上舌戰羣儒的人,人的名,樹的影,不是空穴來風啊!
十勝十敗說完之後,劉備心中的信心便更足了。
“以孔明的意思,現在便可以準備北伐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是要準備,但是不能明面上準備。”
不能明面上準備?
偷偷的來?
劉備詫異。
但是這如何能偷偷的來?
若是要準備北伐,調動大軍,籌集糧草,準備馬匹草料,裝備甲冑弓矢.
這個動靜絕對是小不了的。
“殿下既然要演戲,那我們自然也要配合着來。”
配合?
劉備說道:“如何配合?”
諸葛亮呵呵一笑,說道:“關中有魏軍十萬,那還是太多了,如何讓魏國以爲,關中無有危險,這關中的重兵,自然也就會調走了。”
十萬人,即便不是十萬戰兵,對於北伐的漢軍來說,還是太多了。
若是能夠讓魏國調走一些,這自然是最好的了。
畢竟十萬大軍,對於關中來說也是供養不起的。
需要司隸、青州、豫州等地支援糧草。
若是關中無憂,魏國肯定是想要將這一部分多餘的兵力調到南面來,征討臧霸的。
“只是.魏國如何會覺得關中沒有危險?難道要將魏延召回來?”
魏延如今爲漢中都督,在漢中屯田練兵,搞得有聲有色的。
間軍司亦是在關中多有活動,搞出了不少事情。
“召回魏延,太過於明顯了,曹丕必猶疑之。臣下之計,陛下大可佯裝病重,至於調動士卒糧草,便是爲了修繕皇陵之用,這是最好,也是最合適的打消魏國疑慮的辦法。”
在漢太子劉禪到了江陵之後,成都的劉備病重。
誰來北伐?
根本沒有人能北伐。
那關中豈不是無憂了?
至於調動兵甲,徵用糧草?
那也很好解釋。
皇帝即將大行,而皇陵還沒有建成,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皇帝的規格將皇陵建起來,這自然是要動員許多人力物力的了。
徵用了幾萬人,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修建皇陵?”
劉備馬上便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修建皇陵需要人力物力,可以掩蓋北伐前期準備的風聲。
另外
他身體不適,已經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了。
魏國那邊,早就知道了。
聽到他快要嗝屁的消息,曹丕必定不會懷疑。
“此計可行!”
爲了興復漢室,便是裝一裝病人,那又何妨?
“便按此計行事!”諸葛亮對劉備的這個反應並沒有詫異。
但是他羽扇輕搖,在一邊說道:“陛下,究竟能否北伐,還要看吳國的反應,殿下到了江陵之後,我們的計策,方可展開。”
還是那一句話。
奇計,只能用一次。
若是一次不成,下一次想要再成事,那就千難萬難了。
甚至是不可能了。
看吳國反應?
身着皇帝袍服,劉備的眼神頓時變得銳利起來了。
他目光似乎看向吳國的方向,那眼神彷彿是在說:仲謀啊!你好歹也是一國之主,是個男人,就硬一次罷!
千里之外的吳國。
建業。
吳王宮中。
身着漢朝使者袍服的霍弋手握使節,面無表情的看着孫權,話亦是鏗鏘有力。
“吳王雖然答應了我大漢的要求,然而我大漢君臣,皆是以爲其中有詐,吳王之言,不可信之,若是要取信於我大漢,便要答應下面兩個條件。
其一,將吳國太子孫登,送到成都爲質。
其二,爲我大漢買三千匹馬種。”
送質,買馬?
“漢使欺人太甚?”
孫權還沒開口,在一邊脾氣暴躁的徐盛,卻已經是受不了了。
“本就答應了爾等過分的要求,現在還不知滿足,我看你漢國就是要與我吳國開戰,但若是開戰,我江東勇士,難道怕了你不成?”
徐盛此刻在朝堂之上擼起袖子,拿起手中的笏板,便要朝着霍弋招呼過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諸葛瑾等人當即上前,死死的抱住徐盛。
“徐將軍不可啊!”
“文向不可胡鬧!”
“莫要壞了吳國大局!”
衆人伱一言我一語,總算是將這頭倔牛給拉下來了。
“使者難道以爲,孤真的怕戰嗎?”
徐盛安撫下來了,在大殿的最高處,卻是響起了一陣讓人心寒的聲音。
端坐在王位上的孫權,死死的盯着下面的霍弋。
說完這句充滿殺氣的話之後,他沒有再說一句話。
如同一塊沉默的玄武岩,壓抑着內心翻涌的波濤。他的臉龐剛毅如刻刀劃過,雙眸深邃如寒潭,閃爍着冷冽的光芒,彷彿能洞察人心的深淵。王袍上的龍紋在燭光中若隱若現,猶如真龍在雲霧中翻騰,彰顯着他不可一世的威嚴。
孫權雙手緊握着王座的扶手,指節微微泛白,彷彿在竭力剋制內心的怒火。周圍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連輕微的呼吸聲都顯得如此刺耳。整個王宮都籠罩在他沉默的憤怒之中,彷彿暴風雨前的寧靜。
儘管一言不發,但孫權的威嚴已然瀰漫在整個大殿之中,無人敢與他直視。大殿中的臣子們低着頭,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觸怒這位不怒自威的君王。
“呵呵。”
吳國臣子懼怕了。
但作爲使者的霍弋,根本就沒在怕的。
“吳國若想戰,難道我大漢懼戰了?兩年前的傷疤,難道吳王忘記了?上一次戰敗,割地賠款,讓我大漢重得荊州之地,下一次戰敗,吳王又要割讓什麼地方過來呢?”
兩年前戰敗的影響,直到現在了還在。
而孫權被霍弋這麼一激,頓時一股熱血涌上心頭。
一種屈辱的感覺,直衝天靈蓋。
氣死了!
氣死孤了!
孫權當即咆哮道:“來人,將此人拖出去,斬首示衆!”
此言一出,門外值守的衛士當即進前來,將霍弋以及漢國副使制住,準備押往殿外斬首。
“外使之命不足惜,然而便是兩軍交戰,都不斬來使,如今大王要在殿前斬我,這是要向我大漢宣戰嗎?”
霍弋非但不怕,反而言語挑釁,讓孫權更是惱怒。
“要戰便戰,我孫仲謀豈會懼之?”
看到自己的父王已經被憤怒衝昏頭腦了。
跪坐在孫權下一個臺階的孫登趕忙起身,說道:“父王,不可,此事得從長計議。”
他對着上殿的衛士說道:“將使者放下,還請使者稍待三日,之後我吳國會給使者答覆。”
霍弋非常傲嬌的從衛士身上掙脫下來,冷哼一聲,說道:“三日時間太長了,明日若是得不到答覆,我家殿下頃刻便會領閬中、江州、魚復兵卒至江陵,之後會在旬月之間,召集十萬大軍,不知道屆時吳國可能抵禦之!”
別的不說,狠話要先放出來!
果然,在霍弋這番狠話說出來之後,便是在氣頭上的孫權也清醒了。
大殿之中,便是魯莽如徐盛者,也是面色陰沉起來了。
若漢太子劉公嗣真率十萬大軍過來攻打吳國。
吳國
頂不頂得住?
沒有人有答案。
或者說,沒有人敢拍着胸脯說道:“我能將漢軍抵禦在吳國國土之外。”
那可是十萬大軍。
那可是百戰百勝的漢太子劉公嗣領兵。
如今吳國闇弱,當真能是對手?
吳國君臣心中都在打鼓。
而在吳國君臣的沉默之中,霍弋大笑兩聲,當即說道:“我看諸位還是答應了我大漢的條件,商議來商議去,最後除了答應,還能做什麼?莫要浪費時間了。”
說完,他拍了拍衣袖,當即轉頭離開了大殿。
那種囂張的樣子,讓孫權又恨,又拿他沒辦法。
弱國無外交。
無外乎是。
霍弋離開吳王宮大殿,孫權的聲音,這才響了起來。
“諸位,不知有何計策?”
稍稍平靜下來的孫權,環視殿中羣臣。
計策?
諸葛瑾硬着頭皮上前,說道:“爲漢國買戰馬之事,或許可以答應,但送太子入成都,此事萬萬不可。”
陸遜亦是上前說道:“前番我吳國已經後退一步了,現在沒有再後退的道理,爲漢國買戰馬,損耗國力。將太子送入成都,更是抽掉我吳國的脊樑骨,此事萬萬難成。”
徐盛更是在一旁大喊道:“整頓兵甲,準備戰鬥!當年曹操的百萬大軍我們都勝過,何況這區區十萬人?”
區區十萬人?
這話你也說得出來?
孫權冷聲詢問道:“這區區十萬人,若真來攻我吳國,誰能爲孤擋之?”
此言一出。
萬籟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