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的到來,出乎所有人意料。
就算是杜赫,也是面上一驚,連忙小跑到了門口。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
入殿。
扶蘇淡然的掃過全場,嘴角掠起一抹笑容,淡淡道:“看來諸位大臣對扶蘇的建議很有意見,不過這次這麼多經濟大臣都在,扶蘇不請自來,也想跟諸位爭論爭論。”
扶蘇大步進到殿中。
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座上。
馮去疾跟杜赫也是連忙換到下面一點的位置。
這時。
令狐範開口道:“殿下,你的確該給臣等一個說法。”
“臣知曉殿下有做事之心,也有爲國分擔的想法,但國家大政不是兒戲,更不能腦子一熱,就拍板定下一些事,朝廷決定的每一件事,都是經過多次討論跟爭辯,最終才得出的,而非是殿下這般,毫無徵召就匆忙變更。”
“這不合大秦朝廷規矩。”
“而且大秦立國之初,就已定下了對關東的戰略,又豈能這麼輕率的變動?”
召平也道:“殿下。”
“關東本就人心不古,身懷狼子野心,若是在關東修建倉庫,以關東賊人之形勢,若是有朝一日落入他們手中,定會成爲朝廷心腹大患,而朝廷想借此清剿,也會付出更大代價。”
“這實在不妥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殿下請三思啊。”
“殿下當以大秦爲重啊。”
“.”
聽着這些經濟大臣的質疑跟反對,扶蘇臉色如常,並沒有任何變化。
等他們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扶蘇這才正色道:“諸位大臣的想法,扶蘇又豈會不知?但正如扶蘇過去所做的一樣,所堅持的一樣,扶蘇始終認爲,天下一統之後,就不該再有新老秦人之分,更不該再有關中關東的嫌隙。”
“誠然。”
“立國初對關東進行嚴防死守是必要的。”
“但難道大秦要一直這樣?”
“這又何時是個頭?”
聞言。
馮去疾出言道:“殿下慎言。”
“殿下的不滿,臣可以理解,只是關東跟關中的裂隙由來已久,並非十年時間能緩和的,朝廷絕不可能一直這麼對待關東,但想讓朝廷放鬆對關東的管控,至少也等到關東徹底歸附,不然就關東現在的情況,給與關東更多支持,無疑是在養虎爲患。”
“所以朝廷過去算的都是政治賬。”扶蘇點頭道:“只是扶蘇有一事相問,這政治賬何時能算完?繼續用現在的區別對待,當真能讓關東跟關中緩和?裂隙縫合?”
扶蘇冷冷掃過全場。
並無人敢吭聲。
更沒有人敢接這個話茬。
因爲他們也不清楚。
扶蘇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抹不悅,怒聲道:“今日到場的基本都是經濟大臣,主管經濟纔是你們的分內之事,那我再問你們,伱們可曾對此算過經濟賬?”
殿內更加安靜了。
張蒼雙眼微動,臉上露出異色。
他突然感覺扶蘇似就在等,杜赫將這些經濟大臣召到一起。
扶蘇漠然道:“既然你們不肯說,那我扶蘇來說,治理天下,一直以來都當有兩個賬簿,一個是算經濟賬的,一個是算政治賬的,天下大事,更多情況以政治賬爲主。”
“大秦立國來,在天下興修各種工程水利,修長城、馳道直道等等。”
“這都是算的政治賬。”
“政治方面並不重經濟層次,只看重最終的政治得利。”
“但有些時候只看政治賬是不夠的。”
“必須得兼顧經濟。”
“我這次就想反其道而行之。”
“以經濟賬爲主。”
“我要做什麼事,諸位恐都知曉了。”
“而過往大秦只有一個大的總倉,即敖倉。”
“敖倉囤積着大秦近乎所有的徵收上來的糧食,朝廷官員、地方官吏,各種財政支出,都是從敖倉分發出去,換句話說,敖倉纔是大秦真正的國庫。”
“大秦一統天下時有三十六郡。”
“現在是四十八郡。”
“縣更是高達七八百的數量。”
“如此龐大的官署機構,錢糧支出都來自一個地方,僅是在路途上的損耗,都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在立國之初,大秦財政勉強充盈,尚且可以如此,但而今大秦財政已捉襟見肘,再將大量錢糧耗費在路途上,是否有些得不償失了?”
“也無疑是在加劇財政的無效損耗。”
“再則。”
“在關東修建倉庫。”
“可以從中減少很多的路途損耗,對於地方也好,對朝廷而言,都將減少很大的負擔跟開支,此外我的確是提議在關東修建倉庫,但我之倉庫,準備說來,只是充當一個臨時中轉的地方,裡面囤積的糧草鹽鐵,最多一年,就必須要交付到地方,絕不會讓其成爲第二個敖倉。”
“如此一來,這些倉庫,只是成了臨時倉庫,等大秦錢糧分配確定,再從這些倉庫,將地方所分配的錢糧等物搬運走,至於多餘的,一律再運送到敖倉,絕不會多留在關東分毫,如此諸位擔憂的事,無疑會少上很多。”
“倉庫分散,只做物資分轉,絕不進行積壓囤積。”
“這樣的倉庫對大秦利大於弊。”
聞言。
衆大臣目光微動。
他們已是語塞,說不出話來了。
扶蘇又道:“當然經濟政治,很多時候是不分家的,如果只算經濟,我扶蘇又豈會這麼大費周章,將自己關在書房數日?”
“不過我算的政治賬,跟諸位算的不一樣。”
“我摻雜着更多的經濟賬。”
“大秦立國以來,財政支出連年增加,地方徵收上來的租賦稅,已越來越不夠支撐,所以朝廷連年都要加徵賦稅,弄的底層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財政上的巨大缺失。”
“竭澤而漁是不可取的。”
“大秦繼續以這般高壓態勢橫徵暴斂,能夠持續多久,只怕諸位心中也沒底,而大秦財政之所以捉襟見肘到如此地步,諸位作爲經濟大臣,恐怕比我還要清楚原由。”
“大秦地方官署,從開國以來,基本很少滿員。”
“一些不重要的官署更是個擺設。”
“在這種局勢下,繼續算所謂的政治賬,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也只會讓局勢越來越糟,越來越積重難返,所以我扶蘇想要扭轉這個風氣,改變這個現狀。”“故這幾年,扶蘇我一直致力於緩和關東跟觀衆的矛盾衝突。”
“也一直有意提拔關東士人,只不過相較糜爛的關東,這些改變始終是微不足道的,不過我相信隨着朝廷對關東整頓的逐步加強,關東的情況會越來越好。”
“只是.”
“朝廷的這些舉動,也定會引起越來越多人忌憚跟不安。”
“這些人身懷二心,定會做出相應針對。”
“至於是哪些勢力針對,我跟朝廷諸位大臣,或許有不同看法。”扶蘇微微震袖,眼神多了幾分凝重跟肅然。
他沉聲道:“在諸位眼中,天下之惡疾,莫過於貴族跟士人。”
“但在扶蘇眼中,除了貴族跟士人,還有地方首鼠兩端的官吏跟豪強,只不過過去貴族跟士人太過猖狂,以至於讓很多人忽視了底層真正的黑暗。”
“至於我爲何會忌憚地方官吏跟豪強,以諸位大臣之見識,恐很快就能反應過來吧。”
扶蘇似笑非笑的看着衆人。
馮去疾等人對視一眼,在思索片刻後,隱隱猜到了一二。
只是他們都未想過主動說出。
扶蘇並不在意。
他看了看四周,卻沒有見到茶水,眼中露出一抹失望。
他搖搖頭,繼續道:“大秦的治國體制下,或者說華夏的爲政脈絡,一直以來都是以官府爲主。”
“官府決定着天下的一切。”
“過去官吏大多是士人出身,豪強也好,商賈也罷,也多是依附於士人。”
“而我力推的,便是要打破地方舊有格局,這定會引來地方舊有勢力的不滿。”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地方官吏跟豪強。”
“原因其實很簡單。”
“他們控制着影響底層千萬人生計的土地跟生計。”
“土地是底層民衆賴以生存的生存之本,而官吏對地方的實權控制,卻是能遏住底層生活的咽喉。”
“這兩樣,大秦都沒掌控。”
“雖然地方官吏跟豪強,並沒有貴族跟士人那麼團結,也很難真的互相串通,但朝廷始終未對關東進行過有效的治理,這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何況事關國家安危的大事?”
“在扶蘇看來,地方聯合豪強,對抗朝廷,其實有三種途徑。”
“其一,便是效仿田氏代齊。”
聽到田氏代齊,殿內衆人全都臉色一變。
面露驚恐之色。
這話豈是能隨意說的?
而豪強跟地方官吏又豈有那般見識跟能力?
扶蘇淡淡道:“田氏代齊,主要行的便是大斗出,小鬥進,降低抽傭,以籠絡民心,而朝廷因財政問題,不得不連年加徵,相比之下,無疑是豪強更得人心。”
“等日後朝廷又開始加徵,他們便可輕易的將矛頭指向朝廷,挑動黔首對朝廷的不滿。”
“從而達到禍亂天下的目的。”
“其二,借地方風俗,舊有觀念,對秦政大爲抨擊,將地方一切的惡政,都歸咎到秦政頭上,引得地方民衆對大秦深惡痛絕,只要朝廷推行的大政,他們明面上支持,背地反對。”
“若是天旱,朝堂建議打井,他們則以鬼神之說,讓地方去求雨,而後求雨不得,又將問題歸咎到朝廷身上,認爲是朝廷亂政,引得天下無雨,朝廷徵發錢糧,他們則裹挾地方民衆,攻擊朝廷,對抗朝廷,甚至直接以暴力反抗。”
“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
“最後一條。”
“則是在大秦步步緊逼下。”
“地方的這些盤踞勢力跟貴族士人勾結在一起,直接在地方製造暴動。”
“土地是天下最根本的財富。”
“控制了土地,也意味着控制了天下絕大多數資源,而黔首本身的沒有太多承擔風險的能力的,所以到最後,只能是‘官逼民反’。”
“諸位大臣也莫要懷疑人性之惡。”
“當初商賈爲了錢糧,就敢製造出懷縣沉船,而今關係到他們的財富權勢,他們又豈會不奮力反抗?正因爲此,所以我纔想在關東修建倉庫。”
“以做臨時存儲。”
“爲的便是將這些錢糧鹽鐵,集中收歸到朝廷控制下,儘量減少地方勢力插手的空間,同時藉助物資貨物的搬運,去調查地方官吏對朝廷的態度跟看法,繼而進一步開始對地方官場的整頓跟清理,將地方官場中的害羣之馬,徹底剔除出去。”
“保障地方的風清氣正。”
“不過,想將關東舊有的地方格局打破,無疑要花費不少時間跟精力。”
“而且僅僅依靠士官轉職,跟求賢令徵召的官吏,想對地方舊有格局進行改變,明顯是不夠的,而地方的這些人不會真坐以待斃,他們或許前面是反應不及,但後面一定能反應過來。”
“到那時。”
“他們的反應定會無比強烈。”
“所以直接的對地方動手是做不到的。”
“唯有逐個擊破。”
“先從經濟相關的官署着手,一來爲朝廷增加財政,二來也可藉此拉攏其他官吏,天下熙攘皆爲利來利往,想成事,註定要先付出代價。”
“讓利也在所難免。”
說到這。
扶蘇眼中閃過一抹不屑跟冷色。
他漠然道:“朝廷的讓利只是暫時的,並非真就是拱手讓出,而是爲了拿回更大利益。”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
“朝廷對關東的態度,都會是模棱兩可的。”
“便是嚴懲,附加着讓利,而後朝廷得利,再讓利,就這麼逐步拉扯下,朝廷會逐步將關東舊有格局徹底給撕裂開,徹底掌控關東,建立起一套真正行而有效的,政令出自一府的天下。”
“關東也將徹底爲大秦並有。”
“再無任何權勢旁落。”
“這便是扶蘇的想法,諸位大臣可還有意見?”
扶蘇淡漠的看向場中衆人。
此刻,全場安靜。
所有人低垂着頭,沉悶着不說話。
似在心中盤算,扶蘇所行之事,能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