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

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

連續地趕路讓大家都很疲憊,只留下坐車和騎馬的宮女,她們負責組織一下人手,再唱唱歌、跳跳舞。

懷遠的氣溫比較穩定,不冷不熱的,冬天找不到滴水成冰的事情,夏天也不會頭上熱得冒煙。

立夏後幾日的天氣正好,百姓中的孩子困了進帳篷睡,還想繼續喝酒的就圍着篝火聊天,順便看宮女跳舞。

百姓就是找熱鬧,平時不可能大家湊到一起如此吃喝,尤其是各村的,同一個村子有大事,那不過是一個村子熱鬧。

各村互相之間打聽消息,誰養了多少雞鴨鵝,是不是還用麩子養豬和竹鼠?大牲口買了幾頭?

還有今年準備拿什麼來做青貯,你們村還買水泥幹啥呀?你村賣燒水泥的石頭就賣了不少錢吧?

各村之間又想比較,又想打聽別人的技術和想法,包括今年出動多少人修路修河堤。

朱聞天在帳篷裡看在這邊教導百姓的軍士提供的信息,寫在紙上,而且還是題本格式。

顯然軍士在知道自己能教別人的時候,努力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準備將來當官用,反正餅是這麼畫的,能當官。

其實沒錯,等他們年歲大了,打不動仗時,就下到各個縣裡當官員,一個縣又不是隻有一個官。

現在官員少是打仗打的,有的縣別說縣尉、縣丞,文吏都沒有,只有知縣帶着主簿忙碌,再找不識字的人當衙役。

一旦軍士退休,往大明各地一撒,大明整體素質瞬間提高,現在就是,教百姓識字呢嘛!

“當地官員不錯,聰明,知道使勁燒水泥修路,不然當地的降雨怕河水漫過路面後泥濘,那樣耽誤運輸。

懷遠這裡沒有煤炭,燒水泥的石頭多,還有燒玻璃的石英石。

不過八公山的所在,對,就它東邊的地方,煤炭特別多,正好開採完裝船順流送到懷遠。”

朱聞天看着資料說話,現在沒有淮南市的稱呼,也沒有淮北市的。

淮北有煤炭,卻無法運到懷遠,淮南正好旁邊是淮河主流,必須路過懷遠,還有比這更方便的運輸條件嗎?

於是村村修水泥路,順便把明溝暗渠也修成水泥的,方便清理。

再給自己家的茅房的茅坑弄成水泥的,掏糞容易,順便在田間地頭修發酵池,不讓孩子過去。

路修好了,他們又打算蓋房子,用當地的花崗岩做地基,順便還能把碎石頭鋪在其他的小路上。

氣候好,又不缺水,適合種植、養殖,往外賣東西,路礦不好不行,現在努力修。

шшш⊙ тtκan⊙ C〇

里長湊在一起看,讚賞道:“當地的人想法真多,不需要每年一個月勞役期,平時有工夫就去幹活,自帶乾糧。”

資料上寫了,各村的里長一看沒有農忙,立即去找縣裡的官員,讓官員調派工匠執導,村子的人去做。

衙門的人記下誰誰來了,幹了幾天,有人甚至幹半天也記下,人家就有半天的空閒,回去還得餵豬呢!

百姓如此作爲,縣裡的官員也負責,寫題本向南京送,讓那邊在便民處貼單子,縣裡有什麼東西,可以來收,價錢不高。

如此一來,懷遠縣的百姓賣東西多了,賺錢也多,回頭繼續養。

水泥燒製了用水力磨,水泥裝船向下遊送,下游有的地方沒有石灰石和煤,正好買懷遠的。

商人過來,自然帶着本地缺的商品,在沒有百貨商店時,各村的里長帶人統一採購,價錢比單獨到縣城買的低。 “這便是村官和縣官互動後的結果,整個大明都應該這般,而不是各種撈取個人好處。

回頭研究研究,地方官員能夠帶領地方百姓賺多少錢,按照一定比例給他們發獎金。

比如說千分之一,從稅收上能反應出來一些,收一萬貫的稅就額外多拿十貫錢。

百姓生活好,錢多了才能讓消費增加,從而稅增加,但不看國內生產總值,那個有無效的。”

朱聞天考慮是不是把地方經濟發展與官員額外收入掛鉤,不額外加稅的情況下,稅收越多,給得越多。

百姓賣豬和家禽、蛋、糧食、蔬菜,是不交稅的。

但他們會在賺了錢後買需要的東西,這時不管是飯店、殺豬鋪子、商店,都要交稅。

里長皺眉頭,沒明白:“第二年不好增長,錢豈不是又少了?”

“不看增長,官員在這個地方當官,只要是稅收就給他千分之一,哪怕他調離了,這裡的稅還是給,不過可以改成萬分之一。

新來的官員在他的基礎上增加的稅收,算新來的官員,指指派的主政官,知縣、主簿、縣丞,誰出力多誰多拿。

比如有的縣丞說我不走了,我等着新來的官員繼續帶着百姓增加收入,提高稅收,我又能拿到錢。

這也行,說明他至少配合新來的知縣做事情,否則往下降了,就先降他的。

離開的官員更願意到貧困的地方去,更好發揮,提升多了,等不幹的時候,攢下一大筆錢。”

朱聞天說這樣的措施,越到後面越難,對官員的能力要求越高。

至於說有人弄虛作假,那是吏部跟都察院的工作,戶部也盯着呢!造假得把稅給我拿過來,你造吧!

“那我回去寫題本了,用電報發給陛下,看陛下的意思,咱村子的人應該當地方官,有錢賺。”

里長準備回去,他感覺照這個思路,村子的人倒哪都可以帶着百姓致富,然後就有花不完的錢。

“早着呢!要等太子殿下,村子的其他年歲大的,就管其他事情吧!”

朱聞天搖頭,村子四五十歲的人,等不到朱標登基的時候再當官,不是說壽命,是年歲大了幹不動了。

四十歲,等十年,朱元璋不願意幹了,累,他自己也才五十多歲,村子裡五十歲的,跑地方上當官?

現在三十來歲的,加上自己這一批和以後的孩子,才最適合配合朱標,到時候再考慮,究竟該怎麼當,不能把持住朝廷啊!

里長挑開帳篷的簾子,左右看看,扔下一句‘知道了’,回自己的帳篷。

帳篷外是坐在這邊吃東西聊天的村子裡要娶媳婦的人,他們負責盯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