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咱就說,你們就不能堅持一下?

反正早晚都要報備,還不如現在就做了,省得哪天那朱小屠夫過來,連報備的時間都不給他們。

當然,楊士奇在無奈的同時,也不是真的就什麼都不做了。

不能學那兩位,但他楊士奇也不笨。

如今新政度田令是在整個南直隸進行推行的,又不是光在西北和東部。

既然如此,殺人他楊士奇不敢殺,也殺不了,但借勢他還不會嗎。

東部的大勝,北面的人人自危,可都是他能借助的。

隨即,楊士奇便命人召集了整個廬州府的官員,以朝廷法令爲由,以鳳陽府和鎮江府爲例,給所有人講解此次朝廷的決心和力度。

並且通過這些官員們的嘴,向整個廬州府的權貴官紳們施壓。

雖然這些地方官員們對楊士奇這位區區四品官員並不感冒,可奈何另外那兩位實在厲害。

這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他們也不敢不當回事。

還有那些權貴官紳們,每日都能聽到某某地的某某府被人抄家了,一個兩個也就當個談資一笑而過了。

可這越來越多的消息傳來,他們又怎麼會不害怕。

一時間,廬州府的度田令的推行,進展也是加快了許多。

一日後。

鎮江府衙門外。

朱瞻基、胡善祥、郭濟以及那些被選拔上來的隨行官吏和護衛,一早便聚集在了府衙外。

至於那些新提拔上來的鎮江府官員們,原本是想要來送行的,可是卻被朱瞻基嚴詞拒絕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朱瞻基本身就不喜歡這種流於表面的客套。

要真有心,就在鎮江府裡做出點成績來,將心思也都花在新政推行上。

同時,朱瞻基還囑咐過他們,此次鎮江府的度田令雖說幾乎完成,但並不代表事情就結束了,之後攤丁入畝等策令還等着推行。

作爲新政推行最早的他們,如果在之後的新政實施上出了問題,或許成績難看,他們這些人是怎麼上去的,他朱瞻基會怎麼把他們一個個再拉下來。

在這些天與朱瞻基之間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一個個也都稍微對這位長孫殿下有了些瞭解,自然是不敢將這話當成耳旁風的。

如果真的在今後的新政實施當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亦或者給這位長孫殿下丟了臉面,那麼這位長孫殿下是真敢將他們一個個再從當前的位置上拉下來了。

這一點,沒有人質疑。

在離開鎮江府後,朱瞻基這一行人,已經從來時的三個人變成了一百多人。

100名的護衛,30多個隨行官吏,以及朱瞻基、胡善祥和那郭濟。

他們這一行人或騎馬、或乘坐馬車或步行。

因爲交通工具的不統一,導致了他們的速度要比來時慢了許多。

倒不是說在整個鎮江府內弄不來的100多匹馬,而是因爲他們接下來的目的地是在鎮江府北面的揚州府。

鎮江府與揚州府相隔了一條長江。

順着長江,他們可以通過長江的一條支流直達揚州府內。

所以爲了避免麻煩,並沒有給這些護衛們都配置馬匹,不然過河時還得考慮這些馬匹怎麼運輸。

清晨一早出發,到了午時,便已經到了揚州府府署駐地所在,江都縣。

當然,也是因爲江都城距離長江所在很近。

眼瞅着那揚州城越來越近,站在甲板上的郭濟頓時與身邊的朱瞻基說道:“殿下,這江南八府一州,長江以北只有這揚州府和那淮安府,這二府疆域乃是江南八府一州中最大的,此番若能將此二府的度田令貫徹徹底,整個江南便勝局已定了。”

聽着郭濟的話,朱瞻基又何嘗不知道這些。

此次之所以選擇揚州府爲接下來新政推行的第二目標,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此番鎮江府的事情想必已經流傳出去了,這揚州府與鎮江府隔江相望,其中官員權貴就算不怕,也得留三分敬意在。

雖說揚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其中權貴更是多不勝數。

推行起來難度必然不小。

可一旦將揚州府拿下,便是在南直隸東部整個江南奠定了勝算。

如果將此前種種拿到整個南直隸東部江南地區來看,鎮江府的度田令推行便是敲山震虎,而拿下揚州府,纔算是真正的勝利。

就在朱瞻基與那郭濟站在船頭思索着接下來的事情時。

卻不知在不遠的碼頭上,整個揚州城內的官員們都已經聚集在了一起,等候着朱瞻基的到來。

此次朱瞻基出行雖說沒有命人相送,但他們這陣仗也是瞞不住人的,所以壓根就沒隱藏什麼行蹤,對於接下來前往揚州府這個目的地的意圖也沒有半點隱瞞。

而且此番新政推行的事情,已經吸引了整個南直隸所有人的目光。

朱瞻基一行人前往揚州府,對於他們而言,可不算是小事了。

在這個船舶臨近碼頭時,站在船頭上的朱瞻基立馬便瞧見了那碼頭上聚集了一羣穿着官服的人。

對此,他也沒有太驚訝,反而是笑着對身邊的郭濟說道:“瞧瞧,咱們的面子還真不小,瞧這陣仗,怕是整個揚州城裡的官員都來了吧。”

對於朱瞻基的調侃,郭濟卻只是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

畢竟朱瞻基身爲皇長孫,這些事情他可以調侃,而作爲臣子的自己卻不行。

隨着船隻的停泊,一衆人緩緩的走到了碼頭上。

那些站在碼頭上的官員們,立馬便蜂擁而至。

爭先恐後的想與朱瞻基說上一句話。

瞧着眼前這亂糟糟的一幕,朱瞻基略一皺眉,正要說什麼時,那人羣中的一位中年模樣的官員便開口道:“各位,長孫殿下剛剛到,有什麼話還是一會兒到了城中再說吧。”

隨着此人的一句話說完,那周圍的官員們還真就聽話的退了回去。

再次井井有條的站着。

見此一幕,朱瞻基正疑惑之際,他身邊的郭濟便小聲的在他耳邊說道:“此人正是揚州知府,張本。”

張本?

隨着這個名字浮現在腦海中,朱瞻基似乎想起了什麼。

此人,不正是他朱瞻基老爹繼位後的兵部尚書嗎?

漸漸的,有關這個人的記憶便浮現而出。

就在這時,維持好場面秩序後的張本,也恭敬的來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拱手,道:“微臣張本,揚州知府,見過長孫殿下。”

聽到對方的問話,朱瞻基頓時笑着說道:“張大人就不必客氣了,趕緊起來吧。我爹在京城時,可經常在我面前唸叨着張大人啊。”

朱瞻基的話一出口,那張本的眼眸中頓時閃過一絲驚喜之色:“太子爺還記得微臣?”

朱瞻基頓時故作不悅,道:“張大人這叫什麼話。我爹可是說了,當初在江都與張大人相談甚歡,互爲知己,只可惜國事繁重,不然說什麼都要再來這江都與張大人舉杯共歡的。”

“倒是張大人,我爹視你爲知己,你怎麼會覺得我爹已經忘記你了呢?還是說張大人在責怪我爹忘舊?”

見朱瞻基如此說,那張本當即便告罪,道:“微臣該死,微臣怎麼敢責怪太子爺,只是距離當年微臣與太子爺在江都暢談之時已過去了十多年,雖說太子爺當初的英容還猶在腦中,可太子爺國事繁重,微臣也是怕太子爺日理萬機記不得微臣這等小人物微臣,也實在不敢與太子爺攀近啊。”

聞言,朱瞻基也是笑着說道:“張大人就不用妄自菲薄了,張大人的名聲,可不止我爹提起,就是在那乾清宮中,我也時常聽皇爺爺對張大人的清廉頗爲讚賞的。”

朱瞻基的話說完,那對面的張本整個人都愣住了,甚至聲音都有些顫抖的說道:“皇上皇上真的這麼說?”

朱瞻基眉頭一皺,道:“張大人,你我二人第一次見面,若非家父與皇上如此說,難不成還是我故意編排?”

聞言,那張本也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問題,趕忙告罪。

可即便如此,也依舊抑制不住那眉目之間的喜意。

當初還是燕王的朱棣發動靖難到達揚州時,御史王彬據城抵抗,時任江都縣令的他與那守將一同聯合,將那御史王彬擒住。

其後還率父主動迎接歸降。

在朱棣軍隊駐紮休養之際,他張本便與當時的燕世子朱高熾相談甚歡,還互爲知己,畢竟二人年齡也極爲相仿。

算起來,他也是個靖難功臣了。

在朱棣登基之後,封賞中也將他升任了揚州知府之位。

揚州處江南,土地富庶的同時,疆域也是最大的,算起來要比那鎮江府大個三四倍。

雖說主政之人都是知府,可這意義卻完全不同。

可見朱棣對他的信任。

對此,他張本也是非常的感激。

可是,在之後的十多年裡,他卻依舊處於這揚州知府的位置上絲毫沒有動過。

儘管他依舊兢兢業業,以報皇恩。

卻始終等不到聖恩垂憐,這心中難免有些怨氣。

畢竟在不到三十歲時便一舉登上了知府之位,正四品的同時,還是像揚州府這種關鍵之地的知府。

本該意氣風發,卻在其後的十多年裡像是被忘記了一般。

放在皇帝的眼中,一個臣子的十幾年或許並不值得一提。

可對於他張本而言,卻是半輩子啊

他人生中本該最精彩的十多年,卻一直被困在了揚州府。

不過,當他聽到面前這位長孫殿下說起這些話時,原本心中的那些怨氣,卻頓時煙消雲散了。

太子爺皇上

都還記得他!

至於這位長孫所說是否可信,他心中其實早有計較。

他與長孫這是第一次見面,且身爲長孫的朱瞻基,有必要在這件事上弄虛作假嗎?

還有那清廉之名

若是說他其它本事,他還真不會覺得如何,可唯獨這清廉,他恪守了十多年,不敢有分毫逾越。

爲的就是日後萬一太子爺和皇上想起來,把他叫到了身邊,到時候知道自己貪污,在那樣的時候他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們。

如此種種下來,他便相信了朱瞻基的話。

“微臣不敢!只是聽到皇上誇讚,實在羞愧難當,一時失言,望殿下勿怪”

朱瞻基瞧着面前這差點感動哭了的張知府,頓時一笑,道:“行了,張大人,一兩句話的事情,有什麼怪不怪的,走,與我一同坐那馬車到城中再說。”

說着,朱瞻基便親切的一把抓住那張本的手臂,朝着一旁那馬車上走了進去。

瞧見朱瞻基如此親暱的舉動,在張本心中感激皇恩的同時,一旁的那些官員們也是一個個露出驚訝的表情。

儘管張本的事情他們身處揚州城多少都聽聞過一些,也知道他這知府是靠着靖難上位的,可卻沒有想到,如今十多年,快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那太子和皇上竟然還記得他

尤其是這朱小屠夫,他在那鎮江府傳出來的名聲可是讓他們記憶尤深。

本以爲是個嗜殺嚴厲之人,卻不曾想,對待這張本時,竟還有如此一面。

不由的升起了羨慕之心。

隨着朱瞻基這位主角與那張本登上馬車動身,其餘之人也都匆匆啓程。

在那馬車上,朱瞻基笑看着面前越發恭謹的張本,便開口問道:“張大人,實不相瞞,此番我來到揚州府所圖,相信張大人也清楚,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與張大人客套了,還請張大人與我說說如今揚州府內的情況。”

在拉近了二人之間關係後,朱瞻基也就沒有再故意的客套什麼,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此刻心中正無限感慨的張本,在聽到朱瞻基的詢問後,那立場也是瞬間便清晰了。

“殿下放心,微臣在揚州府深耕近二十年,對城中情況還是瞭解一些的,此番殿下前來不需多慮,只要能坐鎮於揚州城中,朝廷下發的度田新政,微臣便有十足的把握貫徹到底!”

張本當即便在朱瞻基的面前給出了自己的承諾。

當然,他之所以如此,也不完全是因爲剛剛朱瞻基的那番話。

這番話只是刺激他有了決斷的導火索。

真正的原因還是這次朝廷對你郭濟的封賞。

一個度田令的推行,便讓一位不過做了三四年鎮江府知府的官員一舉晉升到了正三品!

等於是從地方一府之官,一步便邁入了那朝堂之上。

這份獎勵,天下官員哪個不是羨慕到了骨子裡。

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精進的張本,原本還有些猶豫,可在聽到朱瞻基之前的那番話後,心中便有了決斷。

皇上賞識,與太子乃故交,如果能夠搭上長孫殿下這條大船

既然有了決斷,那早說晚說都是要說的,還不如這個時候便直接表示忠心,或許會更讓長孫歡喜。

張本的這一番話說完,倒是讓一旁的朱瞻基愣住了。

連有十足把握貫徹到底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這樣的話在官場當中可是不多見的,畢竟這就等於在他的面前立了軍令狀。

“張大人,此話當真?”

張本沒有絲毫猶豫,道:“殿下儘管放心,爲報皇上太子天恩,微臣定竭盡全力,此番新政不貫徹到底,微臣誓不罷休!”

“好!有張大人此言,我就安心了。”

知曉張本才能的朱瞻基,明白對方既然敢說出這樣的話,就一定是有絕對的把握。

“張大人此番儘管去做,本殿下便在這揚州城內等着張大人的好消息!”

“微臣領命!”

揚州城內。

瞧着爲自己早已提前準備好的大院,朱瞻基頓時一笑。

這張本怕是就在等自己的到來吧?

一如在那鎮江府中一般,朱瞻基再次謝絕了任何人的宴請,哪怕是那張本爲他準備的宴席,也被朱瞻基給推脫了。

理由便是,這一頓等到功成之日慶功之用。

在朱瞻基辭別衆人後,整個大院裡就只剩下了他朱瞻基和胡善祥二人。

當然,還有一些專門過來伺候生活起居的丫鬟下人。

至於這次他們來時的一行人,則全部與那郭濟一同朝着府衙去了。

既然那張本說了,要他不用多費心,他朱瞻基自然不會去沒事找事。

只是這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朱瞻基還真沒有想到,一時之間難免有些好笑的感覺。

這到了最後,自己反倒是最閒的一個人。

這一點,不僅是朱瞻基自己發現了,就連一旁的胡善祥也是察覺到了這一點,疑惑的問道:“殿下,這次你怎麼不去與那些大人們商議要事啊?”

朱瞻基笑着回道:“張大人的才能不同凡響,想來這次是用不上我了”

聽到這話,那胡善祥還煞有其事的說道:“倒也是,畢竟是太子爺的好友,還被皇上親自誇獎過,想來這位張大人定有什麼不同凡響的本事。”

可當胡善祥這話說出來後,朱瞻基卻是大笑了起來。

見此,胡善祥忙問道:“殿下,你笑什麼,難道不是嗎?”

朱瞻基笑着解釋道:“那張本是我爹好友不假,但也是十多年的事情了,至於皇上,卻從未提起過那張本。”

聞言,胡善祥頓時一愣:“那剛剛在那碼頭時”

瞧着胡善祥疑惑不解的模樣,朱瞻基笑道:“那些都是我胡說的,人嘛,總是喜歡聽這些的。”

見朱瞻基如此說,胡善祥卻依舊困惑:“殿下可是長孫,又主持這次新政推行,還需要跟那些地方官員們說這些嗎?”

胡善祥自幼便在宮裡,雖說身處大明朝的權力中心,但有些事情還是不懂的,便解釋道:“善祥,你覺得之前我們在鎮江府時能夠那麼順利的完成度田令,是因爲什麼?”

胡善祥不明白朱瞻基爲何這麼問,但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說道:“殿下殺了那麼多人,而且這次本就是朝廷的法令,他們不該遵照行事嗎?”

“自然該遵照行事,可我們去的時候只有三個人,你我加一車伕,就算他們顧及我的身份,不敢怎麼樣,但躲總躲的及吧?隨便扯個慌,說什麼生病之類的託辭,到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那新政又該如何推行?要麼就隨便弄點賬目,說已經完成了度田令,怎麼辦?”

思考着朱瞻基這話,胡善祥撅着小嘴,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朱瞻基一邊與胡善祥朝着大堂走着,一邊解釋道:“不管是朝廷,還是莪這個長孫殿下,想要在地方上做些什麼事情,能依靠的都只有那些地方的官員們。除非我們能帶着大軍,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殺,但那樣不跟重新打了個天下一樣嗎?”

“之前我們在鎮江府時,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的將度天令貫徹下去,其實依仗的還是那郭濟郭大人。”

“那郭大人當初在京城時曾在我父親門下,算起來也是我父親將他提拔到那知府的位置上的。如此一來,那郭濟纔會心甘情願的站在我們這邊,幫着我們做事。”

胡善祥恍然大悟。

“那殿下之所以剛剛說那些話,是在對那張大人示好嘍?”

朱瞻基想了想,還是點頭道:“也算是吧,畢竟我們來到這揚州府,就必須要仰仗這些官員們,除非把這些人都全部換掉。”

聽完朱瞻基的解釋,胡善祥頓時撅着嘴搖了搖頭,道:“你們男人之間真複雜”

見這小妮子這麼說,朱瞻基頓時在她腦袋上彈了個腦瓜崩,說道:“是官場複雜,不是男人複雜!”

胡善祥揉了揉腦袋,鼻子一皺,撅着嘴,很不服氣。

“哼,我纔不信你的話,才見面就將那張大人哄的團團轉,還不知道以後殿下要怎麼騙我呢。。。。。”

聽着胡善祥的話,朱瞻基頓時便笑起來。

其實他之前與那張本說的那些事情,還真不是胡謅八扯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想到這些。

這些事情都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不管是與老爹之間的交情還是老爺子對那張本清廉的誇讚。

只不過,這些如今都還沒發生。

算起來,要是沒有這次新政推行的事情,怕是也用不了多久這張本就會被調往京城做那工部左侍郎。

之後就會平步青雲,直至到了老爹朱高熾繼位後,升任兵部尚書,且兼掌都察院事務。

同時因爲這張本的才能不俗,到了歷史上他前身那一朝,也是留在身邊被任用的能臣。

就當朱瞻基與胡善祥剛剛來到那大堂之中,命丫鬟泡了杯歇息時。

之前剛剛離開的郭濟又灰溜溜的回來了。

瞧着那郭濟走進來,朱瞻基不由問道:“郭大人,你不是隨張大人一同去商議度田令推行的事情了嗎?”

面對朱瞻基的詢問,郭濟臉上卻滿是尷尬之色。

瞧着朱瞻基一臉的疑惑,郭濟還是解釋道:“微臣倒是去了,不過張大人好像不太歡迎微臣”

郭濟說完這話,朱瞻基在愣了一下後,頓時大笑起來。

雖然他當時並不在場,可琢磨了一下那張本的心思後,朱瞻基哪裡還會不明白,那張本是怕郭濟這位長孫身邊的紅人搶了他的功勞。

想到這裡,朱瞻基又如何能不笑。

不過,身爲上位者,他還真不怕手下的人貪戀權利。

想升官還不好嗎。

我帶你升官就是。

但是你要能幹,幹出點成績來讓我瞧瞧。

這樣的人容易操控,也好用,不用費什麼太多的話。有功勞自己就衝上去了,根本不需要他費心思的去琢磨。

他最怕的就是那種整天無慾無求的人,面對那樣的人,他身爲上位者如何去激勵他,感情嗎?

倒也不是不行,可最起碼得是一個女人吧。

就當朱瞻基坐在那椅子上大笑之際,一旁的郭濟臉上卻滿是無奈之色。

“行了,既然張大人胸有成竹,便讓他去辦就是了。你如今是南直隸新政推行總督辦,只要結果是好的,你又有什麼可擔憂的。”

聽着朱瞻基的話,郭濟嘆了口氣:“殿下,倒不是微臣想不明白這些,只是微臣瞧着那張大人如此驕橫,怕會出點什麼變故。”

然而,對於郭濟的擔憂,朱瞻基卻絲毫不怕。

一是出於對那張本的信任,畢竟是後世做到兵部尚書的人,對其才能還是要給予一些尊重的。

二是這張本主政揚州府僅二十年,還是永樂一朝以清廉聞名之人。

這樣的人,不貪財,那對於整個揚州府的權貴而言便沒有任何能拿到的把柄。

而以他近二十年在揚州府的根基,真想要推動度田令的貫徹,勝算還是非常之大的。

不過他也理解郭濟的擔憂,畢竟郭濟並不瞭解這張本,從表面上看,這樣一位獨斷專行的人,似乎還有點不穩當的感覺。

“郭大人放心吧,這位張本張大人,本殿下還是瞭解一些的。這樣,你如今既然是總督辦了,那該擔憂的便不應該僅僅是這揚州府的事情,你帶着手下那些人,還是預備預備整個江南地區度田令的推行問題吧。等揚州府這邊的情況穩定後,你們便準備動身。”

見朱瞻基如此說了,那郭濟也不好再說什麼,躬身對着朱瞻基行禮後,便轉身離開了。

三日後。

從到了這揚州府便二事不管,只知道到處領略這揚州風光的朱瞻基,又是這一大早上被人給叫醒了。

“殿下,殿下,那張大人還在廳中等候呢,已經候了一刻鐘了。”

聽着耳邊胡善祥的話,朱瞻基感覺自己還在做夢。

“什麼一刻鐘了?”

聞言,胡善祥再次將剛剛的話說了一遍。

聽着這話後,朱瞻基揉了揉雙眼,疑惑道:“那張本什麼時候來的?我怎麼不知道?”

朱瞻基還以爲是自己睡覺給睡忘了。

只聽胡善祥解釋道:“那張大人很早就來了,說了殿下還在休息後,那張大人就自己說到廳中等候,讓殿下好好休息。”

“我怕那張大人等急了,這才叫醒殿下了。”

見是這麼回事,朱瞻基便隨意的點了點頭,道:“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幫我準備洗漱吧。”

說着,便想再次鑽進被窩再眯瞪一會兒。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官員們似乎都喜歡上在這大清早的來稟報事情。

雖然已經記不得上次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可總感覺最近自己總是在睡夢就被人給叫醒。

“殿下!”

胡善祥無奈的喊了一聲:“殿下,洗漱的都已經備好了。”

見此,朱瞻基也只能是無奈的從被窩裡又爬了出來,起身的同時對那胡善祥說道:“還沒嫁過來呢,就開始要當管家婆了。”

被朱瞻基這麼一說,那胡善祥卻只是淺淺一笑,似乎最近時日裡的形影不離,讓她已經習慣了朱瞻基這樣的打趣方式。

隨着朱瞻基準備好,緩步來到那大院的大廳中時。

那坐在椅子上的張本趕忙站了起來,對着朱瞻基躬身行禮後,笑着說道:“殿下看起來好像並沒有睡好,是微臣打攪殿下了嗎?”

聽到這話,朱瞻基也是搖頭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啊要我說,知道要打攪,還不晚點來,你這不是故意攪人美夢嗎?”

朱瞻基這樣隨口打趣的話,張本還真是沒想到,可他也明白朱瞻基這樣並沒有什麼其它的意思,便輕笑着回道:“那微臣一會兒再來?”

朱瞻基聞言趕忙說道:“得得得,打住吧,一會兒我去睡回籠覺了,你再來?說吧說吧,什麼事。”

見朱瞻基問起,張本也就不再瞎扯,隨之從懷中掏出一份摺子,遞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當朱瞻基疑惑的看向他時,張本便笑着解釋道:“殿下,這是三日來揚州府內耕地登記報備的數目,其中大部分都是揚州城內權貴之府報備的數目,按臣計算,佔了八成。”

見張本這麼說,朱瞻基還真來了興趣,翻開那摺子瞧了起來。

要說這登記報備的耕地數目還真不是太多,最起碼對於土地面積是鎮江府三四倍的揚州府而言不算多。

共計三百七十八萬畝。

如果按照八成來算的話,權貴官紳耕地報備數目達到了三百萬畝。

是這樣的話,那可就一點也不少了。

當初在鎮江府時,將那七十八戶官紳權貴府院全部抄家,清查出來的耕地也不過八十九萬畝、房產三百四十九處。

而這張本,竟然在短短的三天內,沒有聽到他用任何強權手段的情況下,竟然登記備案了三百七十八萬畝,其中還有屬於城內官紳權貴的至少三百萬畝!

這老小子可以啊!

還真有點本事。

也難怪當初見第一面便敢誇下那樣的海口。

原本他朱瞻基還覺得這次最少也有一兩個月才能完成的。

沒想到他一出手沒去清查百姓的,反而是用了三天的時間將權貴官紳的耕地給吃下來了。

“張大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啊。”

聽着朱瞻基的誇讚,張本的臉上也稍微有了些不好意思的神態。

“其實微臣也沒想到,本來按照計劃是打算在十天內先將城中權貴官紳們的耕地做一個詳細清查的,卻不曾想,這次過去與他們商議時,他們倒是答應的很爽快。”

“想來想去,微臣覺得還是託了殿下的福,畢竟殿下坐鎮揚州府,那些官紳和權貴們根本不敢忤逆。”

可朱瞻基卻在那張本拍自己馬屁的時候趕忙攔住了他。

“別,做的好就是做的好,別什麼事情都往我身上攬,我這長孫名頭要是真有用,就該在我來前就主動上報了。”

不過,說完之後朱瞻基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問道:“張大人,這揚州城裡,就沒有一些比較頑固,或者自持什麼身份而拒不登記報備的人嗎?”

剛剛還滿臉謙虛之色笑着的張本,在聽到朱瞻基這話後,卻愣住了。

因爲他實在沒明白這位長孫殿下問這個是爲了什麼。

不過,在仔細想了想後,說道:“殿下,如今這揚州城內,還真沒有您說的這些。最多也就是拖拖拉拉,不上心。但總體來說都是服從官府法令的。”

聽到這話,朱瞻基的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

見此,張本趕忙問道:“殿下是”

聞言,朱瞻基忙擺了擺手,說道:“沒,沒事,就是問問。”

“對了,這揚州府內的硬骨頭既然都差不多看完了,那張大人便準備準備擴大登記的範圍吧,各縣裡的也要盡全力的清查,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兒戲。”

隨着朱瞻基的話說完,那張本趕忙一臉正色的點點頭,道:“殿下放心,微臣定當全力以赴。”

“好,你心裡有個主意就是了,另外,這次揚州府的耕地清查後,你也準備準備自己家裡的事情,想來揚州府度天令推進數目的摺子報上去後,朝廷一定會有些封賞的。”

“到時候若是我爹見着,怕是就忍不住要與張大人一敘舊交了。”

朱瞻基這話雖然沒說死,但其中意思張本又怎麼會聽不明白。

一時之間,那臉上頓時紅撲撲的。

畢竟,他等這一天已經太久了。

儘管他也明白這件事朝廷沒有正式下發文書都不算,但既然自己面前這位長孫殿下說了,那基本上就算是板上釘釘了。

“微臣,謝殿下厚愛!”

“行了,去辦差吧。”

“是!”

隨着那張本離開後,朱瞻基臉上的笑容卻漸漸消失了。

反而一臉愁容的坐在了椅子上,嘀咕道:“這踏馬都搞完了,我去哪找點人砍呢?”

此次親自起來推行新政,原因無非有二。

一是此事確實事關重大,這是幫自己日後解決禍患的。

二是爲了逃避老爺子的同時,以推行新政爲名,在朝中故意得罪一些人。

好迫使老爺子主動將他調離京城。

可現在好了,人都主動報備了,他還能怎麼辦。

“看來這次還得靠錦衣衛了”

兩日後。

乾清宮。

最近幾日因爲北邊又傳來戰事的消息,老頭子成宿的睡不着覺,滿腦子的心思都放在了北邊的戰事上。

他上次出征剛回來沒多久,那北邊的蒙古部族便又開始了襲擾邊境。

他朱棣如何能接受。

正思考着要不要再次出兵。

就當老爺子一門心思思考着這些的時候,趙全緩緩來到了朱棣的身邊,在他耳邊小聲說道:“皇上,揚州府那邊傳來消息了。”

聽到趙全的話,起初朱棣並沒有在意。

還仔細的想了想揚州有什麼事情。

可想到自己那大孫子時,頓時回過神來,說道:“叫進來吧。”

“是!”

隨着一名小太監走進了內殿,朱棣倚靠着龍榻問道:“什麼消息,說吧。”

來人躬身道:“回皇上的話,揚州府那邊傳來消息,到昨日天黑止,揚州府度田令耕地登記報備的數目已經達到了七百九十七萬畝。”

聽到這話的朱棣並沒有任何的反應,而是問道:“多少天了?”

“回皇上,五天了。”

“五天?”朱棣眉頭一緊,又問:“說吧,這次那小子又殺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

儘管對於新政推行需要以強權鎮壓,朱棣並不反對。

可這抄家和砍腦袋的事情不能一直做。

也不是長久的辦法。

可那小太監在聽到朱棣這番詢問後,卻是猶猶豫豫的說道:“皇上,此次,此次揚州府並無抄家和殺頭的消息”

“沒有?”

這話大大的出乎朱棣所料。

“有摺子嗎?拿來朕瞧瞧。”

對於小太監這話,朱棣有些不相信。

隨着那摺子遞上去後,朱棣仔細的查閱了一遍,見真的沒有任何關於抄家和砍頭的事情時,這次皺着眉頭緩緩擡起了頭。

正當朱棣疑惑朱瞻基是怎麼做到時,一旁從始至終都沒有說話的趙全,卻突然來到了朱棣的身邊,小聲說道:“皇上,前兩日東廠那邊似乎還傳來有摺子,陛下似乎因爲政事繁忙忘了看了。”

“有這回事?”

回想了一下,朱棣還真想起來了。

隨即便起身來到了那書桌之上,按照記憶找了起來。

不過這事顯然趙全更加的清楚,隨即便在一堆摺子壓着的地方找到了那封情報。

遞給朱棣後,朱棣便仔細的查看了起來。

這份情報中詳細的記錄了有關於長孫朱瞻基在前往揚州府後所發生的一切,包括那揚州府的官員們到碼頭迎接,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其中還詳細的將那揚州府知府張本的信息羅列了出來,以便於朱棣查閱。

在看完這份摺子後,朱棣終於是搞明白了。

也頓時笑了起來。

“這小子倒是瞧的明白。”

在搞清楚揚州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後,朱棣很快便找出了這次揚州府度田令進展神速的原因所在。

那張本,他是記得的。

只是這麼多年來,基本將他忘在腦後了。

也是在剛剛的摺子裡看到點關於他的信息,纔想起來。

那張本在揚州府做了僅二十年的知府,從靖難時便是,一直到如今,他要是還做成這麼點事情,那纔有問題。

不過,除了那張本的原因外,朱棣也清楚,如今整個南直隸新政推行的勢頭日益浩大。

這一點從南直隸各地報上來的一些摺子就可以看出,那些就算老二、大孫子以及那楊士奇不在的州府,也都自發的開始了報備,儘管速度不可能與那些有人督辦的比。

除此外,那西北部的老二雖然是在胡鬧,可這胡鬧卻偏偏歪打正着,還真把那些平日裡喜歡耍無賴的人給嚇到了。

如此種種,才讓揚州府的度田令進展神速。

如今江南地區江北二府之一的揚州府都已經拿下,基本上就代表了此次新政推行的勢頭已不可阻擋。

想到這裡,朱棣便對着一旁的趙全說道:“傳令給長孫,讓他在收到消息後速速回京督辦應天府的新政推行事務。”

“另外,給老二也去一道旨意。”

聽到朱棣命令的趙全,趕忙應下。

而在那趙全和小太監紛紛離開後,朱棣卻沉着一張臉,來回的在那乾清宮中走動。

此番新政推行的事情基本大局已定,剩下的事情不管是交給老大還是內閣六部都可以,已經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了。

倒是那北邊的事情

深知北邊自古便是華夏最頭疼外敵的朱棣,這一輩子的心願就是將他們徹底的殲滅。

如今他老頭子的歲數越來越大了,心裡頭那滅掉北邊蠻夷的心思,反倒是越來越重了。

若此生能將這心願了了,他這一輩子也足矣。

而將那大孫子和老二召回,也正是爲了此事的安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