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零一章售米

陳小姐的解釋是朝廷靠不住,這次放薛家一馬完全是因爲朝鮮義州戰事緊張,大明東江軍潰不成軍,而遼東軍因爲朝廷議和一直沒有得到補充,現在的戰鬥力連弘螺山大戰前一半都沒有,這時候要薛家頂上去打建虜,只是叫薛家拿人命去填,就好比趙巧兒送燈臺一去就不回來了。

可是薛四叔和薛十一都擔心薛破虜部缺人少馬在遼東吃虧,陳小姐看着屋裡吳慧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只得勉強同意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增兵遼東的計劃,接下來陳小姐提出增兵的兵員從哪裡來,薛四叔和薛十一說當然是找薛五要人了。

陳小姐立刻否定了薛四叔和薛十一的想法,因爲前幾天薛五就來信通報,接到燕三娘從杭州發出的緊急命令,徵召第一批至少一千忠誠度較高的薛家軍進入浙江,薛五連夜組織了五百精銳士兵和第二批三百多家屬,搭乘南下江南的商船離開了滄州。

當陳小姐說出薛五的兵力正在南下,薛四叔和薛十一也知道從薛五那裡調兵不現實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對燕三娘在江南腹地也需要大量兵馬錶示疑惑,陳小姐卻回答這是少爺的最高機密,一直是三姐一人在杭州府督辦,所有的事情都要爲江南的事情讓路,這關係着薛家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薛四叔和薛十一聽說是少爺薛雲辦的大事,就不敢再在薛五身上打主意了,陳小姐還是決定拿錢給薛破虜招募一批人馬,由於薛家在弘螺山大戰後,傾盡全力給薛家軍的死難負傷的將士家屬發錢,這些薛家軍的死難負傷的將士家屬雖然難過,但是白花花的銀子還是安撫住了他們。

這些錢來自「薛記綢布」「三江匯通」鋪子的賬上,以及「薛記綢布」楊二掌櫃從大同府帶回來的大筆金銀,前前後後在這些死難負傷的將士家屬花了將近八十萬兩銀子,有一半的傷兵烈士家屬選擇跟隨薛家,一共兩千戶人口在五千上下。

薛家對死難負傷的將士家屬好,肯給錢的名聲傳出去了,來投奔薛家的青壯年漢子非常多,滄州薛五、薛莊都收了不少新兵,如果不是京城裡薛家遭到朝廷一些官員的打擊迫害,也影響到了薛莊的人和事,就停止了繼續招兵,不然少爺薛雲要求給薛破虜部補充的兩千新兵早就招齊了。

現在既然不能從薛五那裡要人,就只有把前一個多月招的新兵派去遼東,可惜只有五百掛零,立刻開始招兵,憑薛家的金字招牌,找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馬上招來的新兵怎麼可能立即拉上戰場去呢,那是對新兵和他們的家人都是不負責的,對薛家和大明朝廷也是不負責的。

陳小姐明白薛四叔和薛十一二人是手足情深,不過這讓陳小姐知道自己還沒有被薛莊完全接納,自己必須要拿出真本事征服這些人。

接下來陳小姐和薛四叔和薛十一商量其他事情,薛四叔和薛十一還是知道分寸的,在其他的事情是都一一依了陳小姐,不過陳小姐做出姿態主動徵詢吳慧的意見,雖然吳慧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薛莊方面的薛四叔和薛十一見了,對陳小姐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祖父薛睿感激周圍的鄰居維護薛家,有心儘快把「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個米鋪經營起來,這個信息昨夜「吳記米鋪」的張掌櫃就到薛莊彙報過了,陳小姐對祖父薛睿先把「吳記米鋪」「惠民糧棧」開起來的想法也沒有異議。

陳小姐還是以詢問的口氣說道:“祖父,你老人家有什麼好主意。”

祖父薛睿說道:“孫媳,爺爺老了,那裡有什麼主意啊,只是看着附近的百姓生活不容易,希望早一點賣些平價米給他們,也算是薛家對他們盡的一份心意吧。”

陳小姐回答:“祖父放心,孫媳一定儘快恢復「吳記米鋪」「惠民糧棧」的買賣。”

祖父薛睿問道:“孫媳,薛莊的糧食夠不夠啊。”

陳小姐說道:“爺爺,上個月孫媳叔叔就運了二十船糧到滄州,就是「吳記米鋪」「惠民糧棧」敞開賣也能堅持三兩個月,何況三姐在杭州府買下了一支船隊,以後薛家的南北貨物可以不假手於人了。”

祖父薛睿聽了大喜說道:“你們兩個孫媳婦真是能幹,我家孫兒薛雲真是好福氣啊。”

祖父薛睿的話說得陳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忸怩了一會才說:“爺爺,「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重新開張之後,主要的交易都會放在薛莊完成,「杏花酒樓」也會作比較簡單的恢復,相信對生意的影響不大。”

祖父薛睿聽了有些吃驚說道:“孫媳,難道雲兒有什麼安排嗎。”

陳小姐說道:“爺爺,相公知道薛家功高震主奸人挑撥的後果,已經有向大同府或者杭州府轉移的想法,對薛家在京城的生意沒有報什麼大的希望。”

祖父薛睿沉默一陣說道:“唉,這世道想做個忠臣也不容易啊。”

陳小姐說道:“爺爺,孫媳跟薛四叔和薛十一哥商量,會給薛二叔增加一些人手,可惜沒有按相公的要求招滿人數。”

祖父薛睿說道:“唉,朝廷朝晴暮雨,我們薛家就像那江中漂浮的小船,不知道什麼時候浪打船翻,遼東的事情讓薛二他們盡人事聽天命吧。”

「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在三天後開門營業了,經過薛府門前的大騷亂後,薛府的兩個平價米鋪在京城家喻戶曉,開業當天不光是周圍的街坊四鄰來買米,就是很遠的京城百姓也來買薛家的平價米了,薛家的米還是按京城的中低價發售,米還是上等米,沒有摻雜使假,也錢足秤夠。

薛家「吳記米鋪」「惠民糧棧」的掌櫃看見買米的人太多,一面吩咐夥計去通知薛莊加緊運糧,一面做出每人限購一斗米的手段,可是擋不住來薛家買米人的熱潮,「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兩家米鋪見人越來越多,害怕人多了發生踩踏事故,在徵得薛家管家倪虹霜的同意,在沒有剪綵的情況下就開始售米了。

不到中午「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兩家鋪子的米就見底了,還好薛莊拉來了四十車大米,這纔沒有讓「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兩家鋪子斷售,不過拉來的四十車大米有隻讓兩家鋪子堅持到午後而已,可是現場還有好幾百人沒有買到米。

「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兩家鋪子的掌櫃夥計費盡口舌解釋,還給這些來買米的羣衆寫下*,讓他們明天到米鋪來隨到隨買,這些人才有些不甘心的慢慢離開了。

薛家的兩處米鋪有錦衣衛保護沒有發生大的麻煩,文人書生沒有來搞事,就是小偷扒手也很少,直到滿足了京城人的好奇心,薛家米鋪的售米速度才穩定下來,不過這賣米速度也是以前的三倍以上,如果薛家不盡快尋找大米的貨源,用不了一個月「吳記米鋪」「惠民糧棧」兩家鋪子就無米可賣了。

同時「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也開始裝修了,「杏花酒樓」有開始清場挖土,薛家要重修「杏花酒樓」了,薛家又重新在京城興旺起來了,這讓喜歡薛家和嫉恨薛家的人,都暗暗注視着薛家的一舉一動。

不過最讓京城皇宮和官員關心的還是薛莊的出兵,薛莊總管薛四帶着先後招募的一千新兵,和薛莊準備的火藥、火器、糧食等物資,以及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崔呈秀讓兵部提供的,一千將士的全套武器服飾裝備,浩浩蕩蕩的奔山海關而去。

天啓皇帝得到薛家出兵遼東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天啓皇帝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師傅是怎麼了,難道離開薛家在遼東就不能夠打仗了嗎,薛家軍真的有傳說的那麼強大嗎,天啓皇帝不相信薛家臨時徵召的一千新兵,到了薛破虜手裡就變成了一羣老虎,其實這個問題朝廷裡很多官員也沒有想明白。

現在天啓皇帝騰出手來處理宣大方面的事情,天啓皇帝聽從了魏忠賢的建議,撤換了宣大總督王家楨,由張樸接替宣大總督的位子,張樸得到了天啓皇帝的耳提面命,張樸在宣大總督的位子上就是跟大同副將薛雲搞好關係,讓薛雲能放心征剿蒙古和建虜,一句話就是配合薛雲,其他涉及大同方面的事情就只帶耳朵不帶嘴巴,做好皇帝的順風耳、千里眼就行了。

當張樸向天啓皇帝提到渠家禎部的時候,天啓皇帝含糊地說道,就讓渠家禎在宣府做一隻不打瞌睡的狗吧。

新任宣大總督張樸明白皇帝是要自己牢牢的盯住薛雲的一舉一動,可是張樸心裡非常爲難因爲恩公魏忠賢魏公公是要自己和薛雲親密合作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