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宴席並沒有進行多久,一個特殊故人的拜訪讓他不得不提早回到了家中,這個故人不是別人,卻是樂平,在囑咐陸白良代替他做東好好招待兩位鉅商之後,就急急的趕往家中。
自打在宿州時知道樂平是來自汴京之後,範銘就沒少猜測過他的身份,但奈何資訊太少,除了能猜到和汴京某個權貴有關係之外也猜不出什麼,但有一個東西他是知道的,就是一定要抓緊這條線,說不定就是將來踏入仕宦階層的踏板,只是不知道樂平爲何會來應天府,莫非也是因爲買地而來?
在回到家聽家人說樂平已經投宿在太和樓。正當範銘走出大門準備到太和樓時,就聽左邊的長街上傳來一陣兒潑剌剌的馬蹄聲,扭頭看去時,卻是同樣一臉風塵之色的張福順。
到了範家門前,,一臉風塵僕僕的張福順一頭撞了進來,滾鞍下馬,“判司,我回來了”。
“福順辛苦了”,範銘拍了拍張福順的肩膀,“咋樣?”。
“幸不辱命,六個縣全部跑完了,四個縣都可出徭役,而且楚丘、虞城、宋州三縣還都可以出部分錢糧”,張福順苦笑着道:“至於其他谷熟、寧陵兩縣,都推脫無盈餘,配給困難,就……”。
複述着這些情況時,張福順滿是疲色的臉上起了一層潮紅,他可從來沒有和如此多的官面人物打過交道,六縣的縣衙他可是跑了個便,這對於今後可以一道難得的寶貴資歷,更別說見到的都是知縣、縣丞一類的人物,張福順猶自有些激動,對於他這份激動範銘倒是很能理解,這情景大概就類似於後世地級市政府裡的一個小職員突然晉升爲督查到下面巡視一樣,受到基礎的高規格招待,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
“好,福順,你先回去歇着,養足了精神,這兩天正缺人手,修河道有些事也該準備準備了。”
“是,判司。”這還什麼都沒說呢,就急着要走,心下嘀咕着。張福順領命後翻身上馬去了。
也顧不得安置好那邊兒地事,範銘便朝小七一招手。“走,去太和樓”。
一路上範銘一直在琢磨樂平怎麼會到了應天府的當兒,樂平正好在洗澡,聽隨行的下人說是範銘到了,樂平才戀戀不捨的從呂風桶裡出來。
樂平繫着腰裡的絲絛從裡邊走了出來,定下步子仔細將範銘打量了一遍後,笑說道:“一別年餘,範銘你看着倒是愈發沉凝穩練了,好”。
“樂兄也是風采如昔呀”,範銘笑着還了個禮,“往日情形還歷歷在目,不勝唏噓啊!”。
“哈哈,那時候你還是個青頭小子,沒想到現在……”,樂平不禁輕嘆了一聲,又轉移了話題道,“這
應天府的河道也着實該修修了,淤塞得太嚴重,稍微大一點的船便就進不來,我是老遠在谷熟的地界就換了馬。”。
範銘聞言,笑着點了點頭,看現在這模樣,估計地確是被折騰地不輕。
“如今就是你負責應天府修造河道地事兒?”,樂平伸手邀範銘落座,自己也撩起袍子坐了下來。
範銘也沒再跟他扯閒篇兒。聞言笑着點了點頭後徑直問道:“樂兄可是個大貴人,此來應天府不知所爲何事?”。
樂平聞問,看了看一旁待着的小七,笑着道:“這一路顛得骨頭都酸了,今個兒不談正事”。
小七也隨範銘在外跑了這麼些年,早也是個善察言觀色的靈醒之人,見狀站起身對範銘兩人各自行了個禮,退了出去,此時屋裡就只有他兩人了,樂平身子向範銘這邊傾了傾,“範銘,你與應天府前任李通判關係到底如何?”。
“李通判?”,範銘沒想到樂平突然會問起這個。沉吟了一下後道:“李通判待我不錯,他前往別州赴任的時候,說過要帶我一起去的話,對我有提攜之恩”。
“噢!竟然是這樣”,樂平聽後很是歡喜,“好,範銘你要飛黃騰達了……”。
“飛黃騰達,這是從何說起?”。
“你不知道麼,去年官家御筆親判李大人‘李郎可用’,因此在去江寧府的途中就被召回了京師,另行任用,據可靠消息說,李大人要任京東西路轉運使,你說這是不是你的機會來了。”
“哦,盡有此事。”範銘的胸中翻起了巨大的波瀾,想不到事情竟然有了這樣的變化,李大人因禍得福了,印象中王安石在罷相之後很快就復相,說不定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這也只能說是人事無常了,“樂兄此來不爲就是爲了單單給我遞來這個消息吧?”
“哈哈,當然不是,我此來是要給你介紹一個人,一個京師巨賈。”
“哦!”範銘一聽便就來了興趣,他先前正想着沒時間去京師招商,想不到剛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過來,也正好借這外來商之勢嚇一嚇本地的那些個‘摳門’商人,“這人在哪兒?”
“哈哈,範銘你莫急,我這剛到應天府,連口酒都沒喝呢,你說該如何招待我先?”
“哎呀,樂兄,你就別逗我了,明日如何,等我那兄弟回來了,讓他帶你逛遍這應天府所有酒樓瓦舍。”說完,範銘又覺得有些不對,狐疑的望着樂平道:“樂兄,你也應該所圖之事不會至此而已吧。”
“你說對了,還真就是這樣。”樂平頓了頓,望了望範銘疑惑的神色,笑着搖了搖頭,“好吧,我也不瞞你了,我是擔負觀察職責來應天府看你如何修造河道的。”
“觀察!”要說剛纔範銘心裡只是起了波瀾的話,現在則是翻起了滔天巨浪,這個時代觀察一職雖然不想唐朝時那麼權力巨大,但卻也有着觀風巡查的權責,一般爲武將兼
領,也不知道樂平怎麼會弄到了這個職司。
見範銘一臉的陰晴不定,樂平拍了拍他肩膀,“別誤會了,我這觀察只有‘觀察’的權限,只管寫條陳記述,至於你怎麼修造,我可沒沒權力、也沒心思干涉,你就放心好了。”
說到了這裡,範銘的一顆心才總算是放了下來,只是心中還是忍不住犯嘀咕,這修造河道一事還真被朝廷某些大佬給盯上了,看來這一鋪若是不成不死也得脫層皮,也就是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失敗則是萬丈深淵那!
聞言,範銘一笑,“樂兄這趟來的正好,我這兒興許有件事得請你幫忙,只是究竟該請樂兄怎麼個幫法目下還不明朗”。
“以你我如今之關係,還說什麼幫忙!”,樂平的話說的異常爽脆,“我正想多留幾日好生看看你修河槽的手段,且等你想好之後再跟我說不遲”。
說完正事兒,樂平便就帶着範銘到了隔間,給他介紹了這位汴京鉅商趙武東,這趙武東到底是京師人,一舉一動都帶着皇城的雍雅大氣,因爲有樂平的中間人,也對範銘十分客氣,不過雖然客氣,但做起生意來卻是十分的爽落,三言兩語便就直奔主題,談到隋堤哪塊地上來。
範銘一開始也有些不習慣,但這些天和鉅商打交道不少,因此談起生意來也絲毫不落下風,當即就提出帶他到隋堤上去看看,實地考察,兩人一拍即合。
時令已經差不多過了春分不就,山野間田地裡的青綠色越來越多了,再加上陽光普照,這一天着實是個踏春的好天氣。範銘一行三輛馬車,在近十個壯實的護衛簇擁下直出應天府城門往隋堤古碼頭而去。
“比起騎馬,還是坐車舒服啊,範老弟,這回在應天府你可是東主啊”,樂平笑着打着哈哈,“不過你修造河道公事要緊,這事暫且記下,等來日一併還上。”
說到修造河道,趙武東早已經聽樂平介紹了許多,正色道:“範判司,你這番做的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還要你一個人四處籌錢,實在是……佩服至極啊,老哥我雖算不上什麼鉅富,但這點愛國之心還是有的,屆時你哪兒還缺多少錢糧,我儘量給你補齊,如何?”。
範銘纔不相信趙武東是真對碼頭一點興趣都沒有,作爲一個四方巨賈,他不可能看不到這塊地的價值,如此說來他這就是在賣乖賣交情了!既得了這塊黃金碼頭,還要讓自己欠他一個人情,這老狐狸還真不是吃乾貨的,處處都藏着花花心思。
“老哥如此仗挺小弟,小弟銘記在心,不過這公事便是公事,不能因私費公,卻也不能因公沒私,公私分明這交情才能長久,生意人的錢也不是白撿來的,老哥你要真對這碼頭不感興趣,兄弟豈能爲了公事讓老哥破費家財”,範銘哈哈一笑,“還是先看看再說吧”。
同坐在趙武東這輛車上的樂平看了看趙武東,再看看範銘,笑了笑什麼話都沒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