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異答應過老爹,天界寺的仇,不能不報回來。
既然人家做了初一,龍虎山不介意做十五。
而怎麼讓慧曇法師難受,張異想來想去,就只有一件事!
修元史!
能讓天界寺青史留名的事件不多,而成爲修史書之地,就是天界寺最大的機緣。
把這個機緣給奪走,也算得上是小小報復一下慧曇。
這大概比殺了慧曇還要難受!
朱元璋和朱標聽見張異寫元史,居然是爲了報復慧曇,登時哭笑不得。
大概也只有如此意氣用事的時候,父子二人才能將張異和小孩子聯繫到一起。
不過他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是覺得張異這招,算是刺中慧曇法師的要害了。
“這就是你報復天界寺的手段?”
老朱試探性詢問,張異說:
“一半一半吧,看能不能把修元史的地方搬到朝天宮來,反正在哪修不是一樣,回頭我忽悠下宋濂……”
“另外一半原因呢?”
張異要報復慧曇的事他並不放在心上,正如慧曇所言。
朱元璋並不在乎佛道之間爭來爭去,甚至樂見其成。
它們相互爭鬥,彼此消耗自己的力量,正好符合老朱制衡佛道的初心。
當然,這爭鬥必須控制在一個有限的範圍之內,如果耽誤了國事,老朱同樣會處理的。
這件事並不在老朱忌諱的範圍,所以無所謂。
另一半的問題,纔是皇帝關心的。
“因爲《元史》修得並不好,或者說,因爲時間太倉促了,所以修得不好!
我準備提前讓這本書出世,交給宋濂,讓他在這個基礎上再做精修!
這畢竟是華夏最後一本可以信任的史書了……”
張異感慨道。
《元史》因爲老朱不夠重視的緣故,在諸多王朝的史中確實算粗糙。
皇帝並不喜歡前朝,給宋濂的時間也不多,在倉促修史之下,元史的評價確實不高。
當然,史書質量高不高,跟張異本身也沒多少關係。
但既然要報復慧曇了,他也不介意彌補上一個小小的歷史遺憾。
修史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從各種各樣的文獻中總結,精選,去僞存真……
每一本史書的編撰,都算得上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因爲時間不夠,修出來的東西自然也會差點。
元,在這個時代屬於異族。
但在張異所處的時代,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且史書這種東西和情緒無關,能真實的記載時間長河中發生過的一切,這纔是它本身的價值。
“爲什麼這是最後一本可信任的史書?難道後世的王朝比我大明還要……”
“倒不是叔叔猜測的那樣,後世王朝的皇帝修明史,可是用了九十年……”
九十年?
老朱不過是隨口一問,畢竟他對於討論明朝如何滅亡這件事,還是犯忌諱的。
可九十年這個數字,卻也吸引了父子二人的注意。
爲什麼史書要修九十年?而且修出來的東西怎麼樣?
“如此精修,一定很好?”
“好不好不知道,反正不太可信……”
張異撇撇嘴,他穿越到這個時代,以自己的自身的經歷去驗證歷史,除了因爲蝴蝶效應改變的一部分,確實能感受到明史中很多細節對不上。
但身在洪武朝,這部分的明史大概還是靠得住的。
等到後邊的歷史,那才歪曲的嚴重……
“這話怎麼說?”
朱元璋來了興趣,繼續追問。
“因爲後邊大清的皇帝呀,對史官修得明史並不滿意,所以史官需要不停地將修好的版本交給皇帝審查,不滿意繼續修……”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臉上出現怒容。
“這大清皇帝,下賤……”
二人這是動了真怒,修前朝史書這件事,華夏千百年來,早就形成規制。
君王是不能干涉和篡改史書的。
你好或者壞,史官會如實記錄下來,就算君王威脅,史官也一字不改。
雖然玄武門事件後,李世民開了一個壞頭,在玄武門這件事上粉飾過一番。
可大抵上細數前朝上千年的歷史,差不多都是可信的。
不拘明君,昏君……
都很自覺遵守這個規矩,而是因爲忌諱在史書上留下污點,皇帝們多少會注意自己的言行。
這也算是一種監督。
甚至,連朱元璋看不起的蒙古人,在這件事上也尊重了漢家人留下來的傳統。
這個傳統,是華夏文化源流千年,文明有序的根基。
可後邊那個叫做“大清”的王朝,竟然干涉史書的編撰?
這已經極大的侮辱了漢家人制定了千年的傳統,也羞辱了大明朝廷本身。
“爲什麼會如此?”
老朱的注意力,已經從修史本身轉移到明史會不會被污衊的事。
張異道:
“因爲自卑,名不正言不順……
取代大明的,是建州女真!他們長期歸順大明,卻奪了天下!
因爲出身卑微,加上不懂禮法!
所以他們需要抹去一些不光彩的過去,所以大量篡改歷史,毀掉相關的文獻……”
“可是,那些史官……”
“明末的讀書人,硬骨頭有,但投降滿人的,大抵骨子都酥了……”
張異嘿嘿笑:“而且,老朱家動了多少文人的利益,江南那些士族黑他還來不及,編撰起史書來,那是一個毫無愧疚!”
朱元璋被張異描述的未來,氣的胸口上下起伏。
他一時間也忘了自己前來的目的。
“對了,叔叔今日怎麼有空前來?”
張異轉移話題,詢問老朱的來意。
朱元璋只能將自己心頭的怒火放在一邊,說:
“來,是想告訴你兩件事!”
“什麼事?”
“第一件事,就是我打聽到,章大人病了,和你去年的一個預言有關!”
朱元璋將章溢病倒的事情說出來,此事在官場已經不是秘密,早就流傳開了。
張異去年給章溢做的預言,也被翻起來。
張異聞言笑笑,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去年他孤苦無依的時候,面對楊憲的刁難,他選擇做了兩個人設來保護自己。
一個是神仙人設。
一個是神醫人設。
神醫人設,他在孔家那件事上,已經成功立起來。
能結交徐府,獲得一層護身符,這個人設功不可沒。
而他做的第二個人設,就是預知未來的神仙人設,章溢就是他立下人設的棋子。
只是時局變化,如今張異好像已經不太依賴着兩個人設,但章溢的命運終歸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母親的死,張異無法改變。
可是他能改變那位章御史的命運嗎?
作爲浙東四大家之一,章溢在文治武功上都有不錯的造詣,生下的兒子也是可造之材。
他死了,對於國家確實是一個損失。
“終歸還是來了……”
張異放下手中的筆,嘆息一聲。
“去年,我提醒過章老先生,希望他能逃過一劫吧!
如果他心裡有了準備,大概是能過去的!
就是不知道皇帝放不放他走,等等,他在應天?”
張異和章溢不算太熟,此時才意識到對方在應天府。
如果按照原來的劇本,他此時應該在處州纔對。
老朱點頭,問:
“如果皇帝不放,會怎麼樣?”
“他不放也要放,這孝爲先,如果章老先生堅持的話,皇帝也不得不放。
如果他不放的話,估計名聲會更壞!
就憑藉章老先生對母親的情感,抑鬱寡歡是大概率的事!
他要是死了,皇帝的名聲也壞了……”
朱元璋聞言訕訕,朱標用同樣的話勸說過他,他本來還想堅持一下。
可張異這麼說,他是萬萬不敢再留章溢了。
一想到章溢會死,老朱也心有感觸,章溢是個不錯的臣子,忠誠、能力很強。
雖然在前朝當過官,鎮壓過起義軍算是他的黑歷史之一,
這導致老朱在用他的時候,多少有些顧慮,其他的皇帝對他非常滿意。
他並非寡恩之人,若非想要重用章溢,他也不會強行留他。
一想到此事,老朱也嘆了口氣,意興闌珊。
張異問:“那第二件事是什麼?”
老朱深吸一口氣道:
“這件事尚未傳開,但我有渠道知道了些消息,我大明派去日本的使臣,被殺了!”
“哦!”
張異表示很平靜,老朱父子面面相覷。
這貨不是個大華夏主義者,爲啥這麼平靜。
“是不是皇帝雷霆震怒,然後給忍下來了?
黃叔叔是號不準脈,所以來找我問問?”
朱元璋順水推舟:
“那是,按照咱們的計劃,去北美洲肯定要經過日本,如果我大明跟日本開戰,那……”
“不會開戰,甚至什麼都不會有!”
張異給了老朱一個放心的表情,說:
“就是皇帝想開戰,也會有人勸說,尤其是浙東派的人勸說他別輕舉妄動!”
他隨口一說,就將宮裡發生過的事說得八九不離十,老朱好奇:
“爲什麼一定是浙東派?”
“因爲本質上,雖然南方地主的利益在面對南北彌合的時候是一致的,但南方地主又可以分成兩排,內陸算一派,沿海算一派!
爲什麼會反對和日本開戰,一來是因爲大明的國力不允許,北邊的戰事已經吃緊,財政緊張,如果再開闢一條戰線會非常難。
其二,有北元兩次遭遇風暴的經歷,加上大明水軍本來就不咋樣,就算想要打人家,也很有可能會失敗!
其三,叔叔自己也明白,沿海那一帶的地主,本質上也是商人!包括叔叔在內,大部分的人都有海上的生意!
如果大明和日本開戰,這海上的貿易也受影響!
劉伯溫他本身就是江浙人,從利益角度來說,他們身後自然站着江浙的父老鄉親!
從立場上看,他也會站在沿海那一派的地主身邊!
就如黃叔叔你一樣,不過你是知道了皇帝要海禁,提前佈局罷了!
可你不也會擔心日本和大明打起來?”
朱元璋若有所思,問:
“那你認爲該不該打日本!”
“當然可以打,這個國家必須給教訓一下,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劉伯溫有他的立場,所以他就是在放屁!
這戰一打起來,沿海的地主一來怕皇帝加稅,二來怕影響生意和勢力。
其實說白了,侵擾咱們大明邊境的海盜,也有不少就是這些地主養着的人。
方國珍張士誠那些餘孽,沒有內鬼輸送利益,他們也未必會如此持久。
我相信劉基的忠誠,但他同樣也會袒護鄉親,這是這個時代的人無法避免的。
小日子必須教訓,最好是咱們將他變成海外領土!
未來的世界,天下不再侷限於華夏,四海之外,皆有強敵!
小日子的地盤,就是我華夏的島鏈,是盾牌,可以擋住不少風險!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以前我說過的話!
咱們大明現在確實沒有那個國力,所以這件事,還是隻能忍忍!
前陣子我聽說,皇帝成立了一個玄武軍?”
關於玄武軍的成立,張異確實是最近才知道的。
老朱點頭:
“有聽說!”
“如果此軍成立,未來也許能看到希望吧,至少在我看到的未來裡,沒有這段歷史……”
如今,張異對很多蝴蝶效應的產生,已經能做到見怪不怪,甚至有些期許。
朱元璋卻因爲張異的話,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劉伯溫的屬性!
“對了,你似乎對海外挺熟,跟我說說!
這次朝廷該如何?”
“其實朝廷壓根不知道,日本現在處於分裂狀態,也分南北朝!
這次扣押楊大人的,是南朝的將軍!
他們的政治結構呀,和咱們不一樣……”
張異從萬世一系的天皇和將軍幕府說起,大概給老朱講明白這些政治制度。
在老朱的理解裡,北朝纔算是日本的正統,所以南朝扣押大明使臣,也不是不能理解。
張異繼續說:
“其實小日子也不會把事情做絕,審時度勢,欺軟怕硬是他們民族的底色,他殺了使臣,但楊載沒殺……
過幾個月就放回來了!如果大明想和,再派一隊使臣過去,應該就能讓他們表面臣服了!
只是從崖山之後,咱們就別指望日本對華夏歸心,這個國度的底色,就是豺狼!
他們強大的時候,是肯定要噬主的!
更何況,他們在沿海獵殺我們大明的百姓,這事豈能算了?”
張異這番話,倒是深得老朱歡心。
他的性子,如果不是爲了大局,哪有可能會忍?
劉伯溫說服他,是因爲他想顧全大局。
可如果能報復呢?
朱元璋想起沐英和平安,還有他們的玄武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