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

奉天殿內的氛圍,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朱元璋對此早有預料,只是微微笑道:

“不知道汪愛卿有何看法?”

“陛下,臣覺得陛下想要改革的心是好的,可是手段太過激進!

地方上的事,是千百年來逐漸形成的慣例,既然老祖宗行了千年的法度,自然有他的道理!

妄變祖宗之法,不可取也!

陛下變法,若是激起民憤,導致天下不穩,豈不是不妥?

臣以爲,陛下當收回成命,三思而行!”

“臣等附議,陛下三思而行!”

汪廣洋說完,已經有不少的官員開始走出來,反對朱元璋的改革。

老朱也不生氣,只是冷笑。

這些年,類似的橋段已經發生過不知道多少次,他朱元璋何曾妥協過!

“這段話,朕聽得耳熟呀!”

朱元璋的開場白,有一絲揶揄之意。

“當年朕改革商稅,你們這樣說!

南北分榜,你們也這樣說!

這前前後後,大概有四五次了吧,汪愛卿,朕倒是想問你?

每次你們都說民心大變,可是哪次有了民變?”

汪廣洋被老朱一席話,說得面紅耳赤。其他官員,也一時沒了言語。

以民心挾君王,乃是文官們慣用的手段,大傢伙每次反對皇帝的意見,總不能說皇帝傷害到了他們的利益……

可是隨着老朱的改革深入,這一招變得越來越難用了。

果然,朱元璋道:

“朕讓報社那邊給朕做了個民調,似乎和你們說的不同……”

民調,民調,又是民調?

汪廣洋的臉色漲紅,似乎要發作出來。

他本是一個不惹事的人,可是老朱這些年的做法,卻越發讓他忍受不住。

那些愚民,懂個屁?

他們也配對天下大事指手劃腳?

這句話藏在衆人心中,但誰都不敢脫口而出。

不是每個人,都有像文彥博那樣說出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這類句子的勇氣。

老朱也不是宋神宗那種沒有多少威信的皇帝。

胡惟庸見汪廣洋被懟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主動站出來。

“陛下,臣以爲汪相說的有道理!

哪怕就如陛下所言,此事是對的!

但這套慣例執行了千年,您說根深蒂固也罷,說積重難返也行。

這些盤根錯節的關係,就是民心!

陛下,改革雖然好,可是如果步子邁得太大,恐怕會影響天下安定呀!”

胡惟庸的話,讓奉天殿內,再次針落可聞。

他這話不可謂不重,甚至已經有點警告的意味。

朱元璋也不接話,身爲一個英明的君王,他脾氣雖然不好,也是殺伐果斷之人。

可政治這種東西,終究講究利弊權衡。

穩定,就是君王對於天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纔是繁榮。

老朱現在動的,是華夏千萬士紳隱藏的利益,等於得罪天下豪強。

這些人,在亂世之時,他們可是支持過皇帝的上位。

如果真的逼急了,確實可能會天下不穩。

“朕,自有考量!”

朱元璋終歸沒有把話說滿,道:

“正如前面的政策一般,朕會挑選一些地方做爲試點,如果合格,再推廣全國!

胡愛卿,你覺得哪裡適合試點?”

老朱輕描淡寫,就化解了胡惟庸的攻勢。

還將包袱丟給胡惟庸。

胡惟庸登時冒出冷汗,這選誰好呢?

他不管選哪裡,都是送命題。

“微臣覺得,此事交由陛下定奪!”

他趕緊將皮球踢回去,老朱似笑非笑。

他轉頭問:

“這可不行,朕沒找你們商量,你們怪朕……

現在朕讓你們出主意,又都推脫!

胡惟庸,你給朕一個答案……”

胡惟庸的臉色登時一陣青一陣紅。

“陛下,要不還是放在浙江……

反正您也在那裡執行過試點……”

胡惟庸咬咬牙,最終還是將浙江給賣了。

可是,他的這個動作,可就招惹了浙東派。

雖然隨着劉基離去,浙東派已經有了羣龍無首的趨勢,可依然是朝中的一大力量。

合着你就逮着浙江坑是吧?

馬上有一位浙江官員走出來,大聲說:

“陛下,臣覺得不妥,此法明顯有民變的風險,浙江太遠,管控太難!

臣建議陛下就近劃下試點,也好方便管理!

不若,將地方劃在濠州如何?”

這話一出,胡惟庸首先受不住,他想將這燙手的山芋丟給浙江,浙江又將問題丟給淮西^

大家主打的就是一個甩鍋,然後,滿朝文武因爲在哪做試點給吵起來。

朱元璋朝着朱標笑了一笑,滿臉諷刺的意味。

朱標自然從皇帝那裡知道,他壓根沒有準備在南方選擇任何地方。

南方乃是龍氣所在之地,也是天下糧倉。

朱元璋也擔心天下不穩,肯定不會輕易將此事推廣。

而且他的那套方案,如果真推廣了,地方上的反對聲也大。

那還不如先在北方試點,等北方這邊穩定下來之後,再順勢推廣南方。

左右也就是幾年時間,老朱還是等得起的。

不過老朱並不打算提前公佈這件事,先讓他們打着再說。

“諸位年後,給朕一個說法……”

老朱是打定了主意,不讓這些人過個好年。

皇帝宣佈退朝,百官趕緊恭送皇帝。

老朱離了奉天殿,忍不住先笑起來。

朱標莞爾,父皇惡作劇的樣子,真的就跟孩子一般。

他丟出那個問題,恐怕要讓許多人過年都不得安生。

在文官們的思想中,天然認爲朱元璋必然會將試點安排在南方。

畢竟以前老朱都是這麼做的。

他們跳不出這個思維怪圈,自然要被折磨一陣子。

“張異在龍虎山,不知道怎麼樣了?”

臨近年關,朱元璋想起張異。

“前陣子我問過毛驤,他挺好的,就是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似乎在研究什麼?

遇見這種事,大概他心裡也不好受……”

“由此可見,有仙緣,也未必能斷生死!

長生之事,果然不可靠!”

朱元璋回頭對朱標說:

“傳承,比求長生更有意義,至少張正常留下的孩兒,都很不錯……

張宇初如果不繼承天師的衣鉢,他應該也是個人才!

據說他的文章,就連當地的文壇名宿,都讚不絕口!

標兒,身爲君王,求長生是最爲愚蠢的一件事,‘

可對於後代的教導,你也要放在心上!

雄英你可要教導好,別成了朱允炆那種廢物……”

朱標頭大了,皇帝對於張異口中的那位他沒出世的兒子,可是怨念很深呀。

那個叫做呂氏的姑娘,據他打聽都嫁爲人婦了。

簡而言之,他們之間的緣分,因爲張異的的預言沒了結局。

那自然也不會有朱允炆讓老朱覺得是污點的孫兒。

“兒臣知道了,父皇,兒臣還琢磨着,以後等雄英長大一些,讓雄英拜張家弟弟爲師!

他腦子靈活,心裡的主意也多!

跟他學點東西,總歸吃不了虧……”

“跟那小子學東西可不行,他滑着呢,萬一教壞朕的孫子怎麼辦?”

老朱急忙反對,他氣急敗壞的模樣,倒是惹得朱標忍不住笑起來。

……

這邊在聊張異,另一邊,張異也被人掛在嘴邊。

“胡相,你怎麼看這件事?”

汪廣洋拉住胡惟庸,將他帶到一邊,準備問問他的看法。

胡惟庸似笑非笑,卻是說道:

“這件事的影響很大,本相已經準備去信李先生……

如今這情況,恐怕需要他入京勸說皇帝!”

李善長?

汪廣洋臉色微變,他和李善長的關係其實也談不上多好。

這位因爲生病回家養老,但是病情很快就控制住了。

他人不在朝廷,但朱元璋也記掛着他。

今年,他才幫皇帝完成了一次大移民的工作,十幾萬人的移民,李善長處理得井井有條。

這位大人要是回到京城,對於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過汪廣洋很快平復情緒,說:

“也是,李先生雖然退了,但陛下經常念着他的好,只是……”

“只是,李先生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未必有張異重要!”

“胡相,你是覺得,張異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

汪廣洋盯着胡惟庸,希望能從他這裡得到一個答案。

胡惟庸點頭道:

“還能是誰,這些政策是一脈相承的,陛下這些年做下來的事,無非就是一件,那就是削權。

從南北分榜到算學入科舉,整整十年,難道汪相還看不透?

所謂的改革深水區,無非就是圖窮匕見罷了!

等到陛下徹底掌控了地方,咱們這些人雖然不至於說是末日,但至少已經沒有了跟陛下較勁的資本……”

汪廣洋一想,好像還真是如此。

朱元璋因爲出身的關係,他身上充滿了一種毫無根據的不安全感。,

他們這些跟着朱元璋的老臣,其實是知道的。

可是老朱一刀刀削下來,他們這些人在不知不覺之間,權柄已經被削得七七八八。

但就算如此,朱元璋似乎還不打算停手?

他想做什麼?

汪廣洋的心頭,無名火起。

他可以不計較個人得失,但皇帝動的並不僅僅是個人利益,而是一個叫做讀書人的羣體的權柄。

君權和相權,在歷朝歷代不是沒有過鬥爭。

因爲彼此之間的爭鬥,死去的皇帝和文官,也絕對不少。

論慘烈,至少目前的大明還算不上。

可是論狠厲,老朱的刀法卻冠絕古今。

“咱們的陛下之狠,不在意他殺了多少官員,而是在將咱們這些人的不可替代性,逐漸移除……”

胡惟庸一句話,讓汪廣洋如遭雷擊。

這句話,正說出了他隱約感覺不對,卻說不上來的怪異之處。朱元璋這些年的改革,其實說白了,並不是真的將文官集團徹底滅了。

而是張異給了他多一個選擇。

以前,士大夫挾民心對抗皇帝,如果他們願意,他們可以將皇帝變成聾子,瞎子,啞巴……

但是隨着一個個的改革開啓。

很多東西一開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其實已經不聲不響的影響世界。

譬如簡體字的推廣,已經將近十年了。

這期間,產生了大量讀書識字,卻不是士大夫的百姓。

而他們的人口基數,又爲報紙這個新事物提供了羣衆基礎。

報紙,又繞過了他們成爲皇帝和百姓溝通的渠道……

汪廣洋回想起這十年的種種,登時熱血上頭。

“圖窮匕見……”

汪廣洋重複着胡惟庸的話,咬牙切齒:

“當初就應該,將那個小道士殺了!

只是誰能想到,他竟然真的能十年如一日影響陛下!

如今這大勢已成,咱們還有機會嗎?”

胡惟庸搖頭:

“汪相,想要殺了那個小道士,是不可能的!

他經歷過刺殺,還救過皇帝。

在刺殺這件事上,皇帝與他都非常敏感!

張異已經不是咱們能弄倒的,除非他真的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

汪廣洋張了張嘴巴,卻沒有再說話。

他不過是一個文臣,想要殺人,也輪不到他。

只是想到朱元璋如果將政策推行下去,他們難受的地方。

“春秋學院的額學生,大概就是陛下選拔事務官的地方,這些年,陛下一直在提拔這些人……

他們有些人成爲官員,可會有更多人,成爲地方上的吏……

這就是陛下,用這些人,逐漸架空咱們的權柄!

他們也許無法做出重要的決策,

可他們也會避免突然失去了咱們這些人的支持,帝國會陷入癱瘓……”

汪廣洋只覺得,自己的心口被堵着一塊石頭。

他們這些人,彷彿在逐漸被人取代,或者說,皇帝已經給這個國家制定了一套備用的人才系統。

這個系統最大的好處,就是繞開儒家。

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以來,士大夫們早就牢牢佔據了國家的治理的權柄。

正如文彥博所言,士大夫名義上是君王的臣子,也是民。

可他們同樣是一個國家的股東。

他們入股,他們支持,皇帝才能安安穩穩,坐在龍椅之上。

而被文人唾棄的君王,從來都沒有好下場。

“陛下,就不怕天下人反了?”

汪廣洋突然說出一句話,卻把自己給嚇着了。

他駭然地看向胡惟庸,卻見他似笑非笑。

“汪相,隔牆有耳,慎言!”

“是本相失言了!”

汪廣洋知道自己是一時氣話,萬一這些話落在有心人耳中,他就要被抄家滅族了。

他略帶驚覺地看着胡惟庸,他其實明白一件事,眼前這位同僚,雖然自己和他因爲某些利益而看起來相處愉快。

但彼此並不是自己的政治盟友,胡惟庸如果要告發他,他肯定死無葬身之地。

但胡惟庸卻主動說:

“汪相,胡某和汪相的想法是一樣的……”

眼見胡惟庸主動給自己潑髒水,汪廣洋才吁了一口氣。

既然大家都髒了,那就是自己人了。

汪廣洋眼中帶着感激之色,朝着胡惟庸行了一個禮。

“這天下,雖然是皇帝的,但自古以來流水的皇帝,卻從不曾讓我等讀書人缺席!

皇帝如今想掀了桌子,讓咱們也吃不上一口飽飯!

這情況,實屬不智!”

胡惟庸主動延續這個話題,汪廣洋終於徹底放心。

他點頭道:

“陛下,確實應該好好規勸了!

還請胡相將李先生請上來吧,也許他能規勸一下陛下!

若是陛下如此一意孤行下去,這天下恐怕有變……”

大概也知道自己說的事太過大逆不道,汪廣洋沒打算在這個問題上深入下去,他抱拳,轉身走了。

留下胡惟庸一個人,喜笑顏開。

“未來可期!”

胡惟庸十分高興,過了今日之後,汪廣洋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爲,更加放任了。

身爲中書省的兩相之一,他名義上比自己高一些。

可是這些年中書省的大權,基本都落在自己手裡。

就如當年李善長專斷一般,不過胡惟庸也明白自己並沒有李善長的威信。

他這些年,做事非常小心翼翼。

一來是怕錦衣衛,二來就是怕汪廣洋。

如今,這兩條線都被自己給打通了,許多事情,他辦起來,也該得心應手。

辦完公事。

胡惟庸回到自己家府中。

馬上就要過年了,各種雜物年貨,也送入府中。

只是,在獨屬於胡惟庸的書房小院。

有一些特殊的箱子,就在他書房裡放着。

胡惟庸回去之後,關上門,打開這些箱子。

沉甸甸的白銀,金燦燦的金子。

讓胡惟庸覺得莫名安心,相比起旁邊其實價值更高的珠寶,他跟喜歡這些實在的玩意。

“大人,這是塗大人送上來的,屬於您這份……

這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些,已經送回您家裡……”

胡惟庸把玩着手中的金錠子,十分滿意。

“大人,您招攬了凌說之後,咱們行事果然順利許多……”

“該打點的人打點到了?”

胡惟庸又問道。

“大人,按照您的吩咐,都不缺!

其實您沒必要給這麼多,上次光是你們提醒他們家裡有哪些人是錦衣衛,這件事他們都對您感激涕零……

大人您如此手眼通天,那些人對您,哪個不心服?”

胡惟庸聞言,也免不了出現一絲得意之色。

能抓緊機會,拿下凌說,這大概是他做下最成功的事。

錦衣衛的威脅太大了,這些年他當了宰相,也不敢隨意亂來。

當年楊憲和胡仲文的死,給胡惟庸帶來的刺激很大。

他也明白,但錦衣衛出現之後,只要自己一個行差踏錯,都會成爲皇帝刀下亡魂。

他不是李善長,跟皇帝還有一層香火情存在。

所以胡惟庸哪怕要在私底下做點事,也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不過打通了錦衣衛的關節之後,他終於能放開手腳去做事,而且更加安全。

“該給的錢可不能不給,想要別人爲你做事,就不能太小氣!

且,有些人,不用利益捆綁着,怕他們馬上就有二心!”

胡惟庸不再去摸那些金銀,而是將一些票據拿在手裡。

“這些錢,你想辦法給凌說送去,

讓他好好打賞一下那些老兄弟!”

手下領命,帶着那些錢離開胡惟庸的書房。

“今年,能過個好年了……”

胡惟庸開心的笑着。

“爹,爹……”

外邊傳來一個孩子的呼聲。

胡惟庸走出去,一個與他有幾分相似的孩童,正撞在他懷裡。

“爹,都過年了,您也不陪我玩……”

胡惟庸溫和一笑,蹲下來說:

“好,爹今天就陪你玩……不過,你先跟爹去一個地方!”

“好!”

孩童歡快地答應了胡惟庸的條件。

他拉着孩童的手,在府邸中走來走去。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一個相對僻靜的房間,房間裡,有一個逝者的牌位。

此處,似乎並沒有下人來打理,或者說,胡惟庸並不讓其他人來打理這裡。

他進去之後,就讓孩童與他一起,將周圍的環境打掃乾淨。

然後,他讓對方跪在牌位面前。

孩童十分聽話,認真地給牌位三跪九叩。

他偷偷瞄了一眼,卻不太認得全上邊的字。

但胡家的胡字,他還是認得的。

“爹,這是……”

“這是你哥哥!”

胡惟庸淡淡說道,孩童若有所思。

他有一個過世的哥哥,這點他知道。

若非那位哥哥去世,大概庶出的他也不會有如此地位。

他也拜過這位哥哥,在每年家裡人去給先人祭奠的時候。

但他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爹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房間裡,還另給哥哥設置了一個牌位。

“你哥哥是被人欺負死的,你爹我沒用,卻無法替他報仇!

這些年,我一直覺得自己沒臉來到這裡,跟仲文說說話。”

胡惟庸眼中,有一抹化不開的悲傷。

孩童年歲小,並不懂其中的深意,只是他覺得,雖然爹很疼他,

但比起牌位上的那個人,他依然遠遠不及。

他想起孃親私下裡跟他說過的話,這位哥哥死得好,如果他沒死,自己大概一輩子也無法出人頭地。

胡惟庸自言自語對胡仲文說了許多,最後才說道:

“兒子,你放心,距離爹爲你報仇的日子,不會太遠!

等……,我會將龍虎山上下屠戮乾淨,爲你陪葬!”

也只有在此處,胡惟庸纔會盡情展現出自己內心深處黑暗的一面。

孩童,顯然被父親臉上的猙獰嚇到了,哇哇大哭起來。

胡惟庸摸着孩子的頭,喃喃自語:

“不哭,不哭……

以後爹不會讓你們再受委屈,

任何人都不行!”

胡惟庸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

“任何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