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
時間線往回拉。
大明使節團攻打呂宋的時候,岑信通和許柴佬可沒閒着。
他們利用事先組建好的情報渠道,爲大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信息。
爲了防止各部落聯合起來反抗,他們還利用對各部落的瞭解,釋放種種消息。
什麼你們部落被攻打,是因爲某某部落出賣。
什麼某某部落和你們有仇,爲了報仇他們已經向大明投誠,準備一起來打你們。
如果只是口頭謠言,或許還不會有這麼大的作用。
關鍵是,他們確實抓了很多土人青壯編入先鋒營。
說是先鋒,其實就是炮灰。
連兵甲都不給,就讓他們拿着木棍石頭,去攻打別的土人部落。
被攻打的部落,可分不清他們是自願還是被迫。
再加上流言四起,想不懷疑都難。
於是原本就很鬆散的聯盟,徹底分崩離析,再也無法組織起大規模反抗。
明軍往往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輕易打敗數十倍於己的土人軍隊。
可以說,使節團能如此順利拿下呂宋,兩人功不可沒。
所以,在戰後兩人一同被派往應天報捷。
船上。
看着漸漸遠去的呂宋島,望着廣闊無際的海面,許柴佬只覺海闊天空。
岑信通慢慢的走過來,道:“許老弟看起來很開心啊。”
許柴佬笑道:“岑兄難道不是嗎。”
岑信通雙手撐住護欄:“那不一樣,我來此本就是爲了建功立業,現在得償所願自然開心。”
“伱本就屬於這裡,離開就沒有一點惆悵不捨?”
許柴佬說道:“以後或許會有,但現在我只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岑信通讚道:“好男兒志在四方,許老弟你將來必有一番大成就的。”
許柴佬謙虛的道:“還需岑兄指引啊。”
岑信通沒有接這個話,而是問道:“聽說你和家裡人鬧翻了。”
許柴佬臉色變得有些無奈,更多的是氣憤。
謀劃一個國家,自然需要保密,所以一開始他誰都沒有告訴。
等明軍控制住呂宋,他纔回家將此事告知。
本以爲會成爲家人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事情和他想的完全相反。
他得到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質疑責備。
就連他的父親都對他的行爲痛心疾首。
爲什麼要幫大明滅亡呂宋?
當他聽到這個質問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
我身爲明人幫大明怎麼了?
就算我不是明人,咱們被呂宋欺負的還少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爲什麼不能幫?
等他搞明白這些人的想法,徹底沉默了。
在這裡天高皇帝遠,我們想做啥就做啥。
不用繳納賦稅,不用被朝廷打壓……多麼的自由自在。
給呂宋交點保護費又咋了?
呂宋人最多就是口頭威脅幾句,不會拿我們如何。
大明不一樣,他們會吃人。
當年他們舍家棄業到南洋漂泊,是爲了什麼?
你現在這麼做,就是引狼入室。
聽到這些話,許柴佬不再試圖解釋,因爲他們說的也是事實。
被大明欺負和被土人欺負,有什麼區別嗎?
相對來說,土人只是要點錢財,朝廷要的是他們的命。
站在這個立場上,他們沒有錯。
但這並不意味着他被說服。
一想到自己堂堂華夏後裔,竟然被一羣猴子一樣的土人欺凌,他寧願去死。
於是,他正式和家族決裂。
許家怕被別的南洋豪族排擠,請了許多見證人,將他的名字從族譜去除。
這個處罰可以說非常嚴重,比直接處死也好不了多少。
甚至比直接殺死帶來的後果更嚴重。
因爲死刑只需要死他一個,從族譜刪除,他的兒孫也一併會被刪除。
在古代的宗親關係下,這就是斷了一家的生路。
許柴佬也非常震驚,他沒想到家族竟然會這麼做。
家族將某個族人除名,這確實很常見。
可他不是一般人,之前爲家族帶來了那麼多財富。
現在又攀上了大明的高枝,還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
前途不說多麼遠大,至少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朝廷隨便給點賞賜,對他們這些流落南洋的商人家庭過來說,那都是天大的好處。
可就算如此,他們依然將自己除名了。
對此,他自然非常氣憤,但更多的是哭笑不得。
更讓他無語的是,他爹許光憲還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家族這麼做也是迫於無奈,實在是你做的事情惹了衆怒。”
“希望你不要記恨家族……”
“哎,說這些你也不喜歡聽,罷了罷了,走吧。”
“去大明吧,南洋已經沒有你的立足之地了。”
換成別人,或許真的被他給哄騙了。
可許柴佬太瞭解自己的父親了,正因爲了解,才覺得有些作嘔。
內心反而更加堅定了離開的想法。
難怪世人多鄙視商人,是有原因的啊。
然後他就將自己積攢的財富變賣,帶着家人一起登上了前往大明的船。
此時,面對岑信通的問題,他很想說說一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太符合他的心境了,南洋那些商人,又豈會懂得他的志向和追求。
但考慮到說這句話的後果,到嘴邊換成了:
“道不同不相與謀。”
岑信通點點頭,也沒有再多問,反而安慰道:
“離開那個家族,對你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許柴佬苦笑道:“被家族除名,此事傳出去恐怕官場也很難混。”
岑信通搖搖頭道:“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你是爲大明效力才被家族除名,上面的人是能分得清是非的。”
“不過爲了保險起見,我帶你去拜訪一個人吧。”
“若他肯出手,就真的壞事變好事了。”
許柴佬心中一動,試探道:“莫非是那位陳伴讀?”
岑信通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陳伴讀是何等樣人,豈是那麼容易就能見得到的。”
“在拜見他之前,我們要先去泉州拜訪另外一個人。”
朝廷報捷的船隻,會先去泉州報備,拿到文書後才能進入大明國內。
而他說的人正是杜同禮。
稅務稽查司組建前夕,陳景恪就找關係,將杜同禮調到了新組建的泉州市舶司。
乾的工作還是老本行,監查緝私。
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肥差,一時風光無限。公務通行,走的是特殊渠道,更何況這還是報捷。
泉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過來露了個面。
杜同禮自然也來了,當他見到岑信通非常驚訝。
這位不是去南洋打探情報了嗎,怎麼出現在這裡?
看樣子還立了大功一樣。
莫非當年的窮苦兄弟,抓住機會一飛沖天了?
正想着私下去見一見,哪知岑信通卻先一步到訪。
兩人一陣寒暄,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杜同禮既是敬佩又是感慨的道:
“恭喜岑兄,守得雲開見月明。”
岑信通自己也同樣很感慨,更多的是高興:
“多虧了杜兄提點,此恩我沒齒不忘。”
杜同禮大笑道:“自家兄弟,說這麼見外做什麼。”
岑信通也開心的笑道:“好,是杜兄你先和我客氣的啊。” ωωω▲ т tκa n▲ CO
兩年沒見面的隔閡,在笑容中一點點消散。
兩人以前同在錦衣衛任職,算是舊相識。
要說關係,也就是個普通熟人罷了。
那時岑信通比杜同禮混的還要好一點,知道很多常人不知道的消息。
其中自然也包括陳景恪的一些事情。
那時候他就知道,這個少年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想要和對方攀關係,卻苦於沒有門路。
後來得知杜同禮竟然攀上了高枝,心中那叫一個羨慕。
他是個聰明人,立即就開始着手和杜同禮搞好關係。
希望着有一天,能接着這層關係,和陳景恪搭上線。
杜同禮因爲不受毛驤待見,很多情報反而知道的不多。
他並不知道,自己無意中攀上的關係意味着什麼。
當時正處在事業的低谷,見有同僚主動示好,雖然很疑惑,卻也沒有多想。
一來二去雙方的關係慢慢就好了起來。
之後杜同禮果如所想的那般,先去了金鈔局稽查司擔任重要職務。
後來受到徐允恭重用,成爲稽查司二把手,實現了職務飛躍。
很多以前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去給他送禮拉關係。
岑信通卻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減少了往來。
並且還屢次提醒他,不可得意忘形。
這反而讓杜同禮更加高看他一眼。
兩年前朝廷要往南洋派遣密探,大家紛紛託關係不願意去。
岑信通自然也不想來,南洋這種地方實在沒啥功勞可撈的。
事情辦好了是理所應當,辦不好還不落好。
本來他想動用和杜同禮的關係,但還是忍住了。
官場就是這樣,只有能互相提供幫助的纔是朋友。
自己給不了杜同禮任何幫助,全靠以前的情分維持良好的關係。
當你沒有辦法給人回饋的時候,人情這東西,越用越薄。
所以,這份人情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用。
讓他沒想到的是,杜同禮卻主動找到他:
“南洋有大風險,但也有大機遇。”
“要不要去,能不能抓住機遇,就看你自己了。”
再問更多,他就一句話都不說了。
最終岑信通選擇了相信,主動將去南洋的工作攬了下來。
當時很多人都笑他蠢。
大明都禁海了,南洋那地兒朝廷都不重視,去了能做啥?
死在那都沒人知道。
這些話岑信通通通無視,在命令下來後,他找杜同禮託付家小,登上了去南洋的船。
一開始他也很疑惑,杜同禮是不是再騙自己?
但來都來了,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他只能選擇相信。
直到他聽到朝廷有意開海的消息。
當時這個消息還只是傳聞,沒人知道真假。
可他立即就確定了,這個消息是真的。
杜同禮說的機會就在於此。
大明要開海,南洋首當其衝,各種情報就顯得尤爲重要。
誰能收集到最詳細最全面的情報,誰就是首功。
當時他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至於謀劃呂宋,那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但不管怎麼說,杜同禮確實給他指了一條路,而他也抓住了這個機遇。
也因爲此事,兩人的關係變得非同一般。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舊,岑信通就將許柴佬介紹給杜同禮認識。
杜同禮本就是平民出身,又當了一段時間不受人待見的錦衣衛,對商人出身的許柴佬並沒有歧視。
反而高度讚揚了他忠君愛國之舉。
對於他被家族除名之事,杜同禮更是直接表示:
“這樣的家族只會拖你的後腿,早斷乾淨更好。”
“現在他們主動將你除名,還省去了你許多麻煩,免去了你背祖棄宗的罵名。”
許柴佬雖然也是這麼想的,但肯定不能這麼說,臉上表現出無奈、悲憤之意: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但此事……”
“哎,罷了罷了,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岑信通適時說道:“杜兄也知道那些文官的德行,若給他們知道了此事,恐影響到許兄弟的仕途啊。”
杜同禮不疑有他,說道:“怕什麼,岑兄也知道我是陳伴讀的人。”
“等會兒我給你一張名帖,進京後就去拜訪他。”
“只要許兄弟能入的了他的眼,萬事都好辦。”
許柴佬連忙起身道謝。
岑信通也是大喜,說道:“謝杜兄……不瞞你說,我早就想拜訪陳伴讀了,只是怕你誤會一直不敢開口。”
杜同禮大笑道:“哈哈……你呀,早說不就不用受這麼多罪了嗎。”
岑信通接話道:“好事多磨,若沒有這一番磨礪,又哪有這樣的際遇呢。”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他要是之前提出這個要求。
杜同禮不但不會幫忙,反而會疏遠和他的關係。
現在他表現出足夠的能力,還立下大功,在杜同禮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又不一樣了。
只是有些話沒必要說透,大家都懂就行。
接下來就是單純敘舊了,雙方暢聊了各自的經歷。
話題自然而然轉到了大明當前的情況,陳景恪也是繞不開的人。
這會兒他已經半走向臺前,沒必要再遮遮掩掩。
兩人的談的時候,也就沒有那麼多顧慮。
許柴佬在一旁作陪,聽着那位陳伴讀詳細事蹟,心中更加的震撼。
這該是一個何等樣的人物啊。
不知見到他之後,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場景。